其建築物的設計結合了許多特點,使該結構能夠抵禦環太平洋火山帶的地震和影響臺灣的熱帶氣旋氣候。 塔樓則設有辦公室、餐廳、商店、觀景台及戶外觀景步道提供民眾使用,更以擁有全球第二大、全球唯二開放給遊客觀賞的巨型阻尼器為特色,塔樓旁則設有一座多層購物中心,該購物中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如意符號作為外部元素。 此外該建築也配屬超高速電梯設施,能夠以60公里/小時的速度運行[6]。
觀景台目前視風速及天候等因素不定時開放參觀,觀景台則提供高倍數的望遠鏡,可遠眺臺北地區的景色。 此外也有多國語言的QR Code影音導覽,及輪椅、嬰兒車等租借服務(憑證件免費借用)。 由於台北101的興建可能對鄰近的臺北松山機場造成飛航安全上的影響,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在1999年初改變商業航班進出松山機場的飛行路線。 不過這問題在1999年底獲得了解決,台北101改為向後延伸一段距離,確保在大樓完成時依然可以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隆基大樓: 隆基大樓 筍盤推介
台北101(英語:TAIPEI 101)[2]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超高層摩天大樓,樓高509.2公尺,地上101層、地下5層[5]。 於2004年12月1日至2010年1月7日是世界第一高樓。 目前是台灣第一高樓,以及臺灣唯一高度超過500公尺、樓層超過100層的建築物。 一般旅客由購物中心進入至5樓購票(另於購物中心地下一樓設有團體遊客專用櫃台及電梯入口)後(全票一張新台幣600元整,可參觀88樓至91樓)再乘電梯至89樓室內觀景台。 若需至標高391.8公尺的91樓室外觀景台,則需抵達89樓後,再至第16號柱旁樓梯上樓參觀(至88樓亦同),樓梯牆面上標有該樓層目前高度。
為了解決辦公處所分散所帶來的困擾,1979年8月,臺北市政府成立「市政大樓籌建會報」,並責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統籌辦理。 隆基大樓 1980年,信義計劃區開始進行開發,臺北市政府選擇於此新建臺北市市政大樓。 89樓觀景台高度382公尺,擁有絕佳360度全視野看完整台北都市最新變化,設有紀念品商店、世界最高郵局,及咖啡廳等設施。
隆基大樓: 隆基大樓 位置地圖
九龍城區的紅磡@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4,16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49,500人。 主要街道包括馬頭圍道(紅磡段)、必嘉街(紅磡段)、漆咸道北(紅磡段)、佛光街(紅磡段)、崇安街(紅磡段)、高山道(紅磡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紅磡灣中心,家維邨,聯盛大廈,黃埔唐樓,昇御門。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0,600,年齡中位數為 44.1歲。 防震措施方面採用新式的巨型結構,在大樓的4個外側分別各有2支巨柱,共8支巨柱,每支截面長3公尺、寬2.4公尺,自地下5樓貫通至地上90樓,柱內灌入高密度混凝土,外以鋼板包覆。 採用了2台當時全世界最快的電梯,能夠在37秒之內從5樓上升至觀景台位在的89樓。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珠海横琴隆基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隆基绿能100%控股。
隆基大樓: 隆基大樓 C座附近的大廈
台北101座落於臺北市的中心商業區——信義計畫區,最初是為了配合中華民國的亞太營運中心政策而籌建的金融服務設施,後轉變成綜合性的商辦建築。 隆基大樓 原本計畫興建5棟建築,後來改為合併成一座摩天大廈,建築高度最終則提升至509.2公尺,以成為世界第一高樓為目標。 「101」這個名稱,是由林旻靖、李祖原等參與大樓籌建的股東和建築團隊共同構思出來的,除了點出大樓的樓層總數,更有超越頂尖的涵義[9]。 至於英文名稱「Taipei 隆基大樓2023 101」,除了代表臺北,還有「Technology」、「Art」、「Innovation」、「People」、「Environment」、「Identity」之意義。 台北101採用了後現代主義建築風格,並在採用工業材料等現代結構的同時喚起傳統的亞洲美學。
此外也設計有「電梯預叫系統」,可於電梯未到達前,以大樓電梯外的按鈕指定欲到達的樓層,在電梯內不必排隊按鍵。 在非上班時間,承租單位之員工必須利用門禁卡感應啟動大樓電梯,電梯才得以運作,以維護大樓內部安全。 台北101也有電梯導覽系統及電梯乘場顯示系統,以方便乘客查詢電梯相關資訊。 台北101主樓設有34部的雙層電梯,大樓管理人員會依照不同時段的乘客人數變換3種的不同運轉方式。 其中10部大運量電梯是從1、2樓直達4個空中大廳樓層,讓乘客可在空中大廳轉搭其他運量較小的區域電梯。 為了因應高空強風及颱風吹拂造成的搖晃,在87至92樓掛置一個重達661.02公噸、直徑5.5公尺的調諧質塊阻尼器(英語:Tuned mass damper)(又稱「調質阻尼器」),利用巨大鋼球的擺動來減緩建築物的晃動幅度。
隆基大樓: 建築設施
辦公大樓採用全球首創的訪客發卡系統(VAKS),訪客先利用訪客發卡機與租戶聯繫,要求授權進入大樓。 隆基大樓2023 租戶攝影留下訪客影像檔後,即可授權發卡,訪客利用該臨時訪客卡即可進入大樓門禁,搭乘雙層電梯到達參訪樓層。 訪客門禁卡使用磁條插卡式,承租單位員工門禁卡則使用感應式無線射頻辨識。 隆基大樓2023 台北101於2016年升級台北101自動訪客發卡系統,將原本磁條插卡式訪客門禁卡升級為無線射頻辨識。 隆基大樓 依據這些資料,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大小不同的模型,來模擬地震發生時,大樓可能發生的情形。
- 此外,台北101於2009年11月宣布將在既有基礎上投資新台幣6,000萬及1年半時間以增加綠化面積,並清查所有的用電系統與衛生用水設備(如馬桶、水龍頭、節能燈管、燈泡等),合乎且響應地球環境保護的需要。
- 1940年,臺北市役所遷入興建完成的新廈,即今行政院中央大樓。
- 1992年7月1日,臺北市市政大樓公共事務管理中心成立,職掌臺北市市政大樓辦公廳舍、庶務、財產管理、機電與消防設備維養、安全防護與門禁管制等公共事務管理事宜。
- 台北101也有電梯導覽系統及電梯乘場顯示系統,以方便乘客查詢電梯相關資訊。
- 之後台北101通過認證成為與美國五角大廈並列世界唯二萬坪面積的白金級綠建築,也是全球最高的綠建築[16]。
- 九龍城區的紅磡@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4,16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49,500人。
與台北101同樣,西恩塔的世界第一頭銜,已經在2007年9月12日被哈里發塔超越[14]。 馬英九市府時期,臺北市市政大樓一樓中庭以晚清大臣沈葆楨典故命名為「沈葆楨廳」和掛上「沈葆楨廳」牌匾,2006年12月揭牌。 2015年臺北市議員李芳儒要求柯文哲市府推動臺灣原住民族轉型正義,2016年6月臺北市市政大樓公共事務管理中心取消命名和移除牌匾[2]。 2018年10月31日,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局長賴香伶在局長室被前台灣中油派遣工李明彥持鋼筋攻擊,當場頭破血流,緊急送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治療。
隆基大樓: 紅磡啟岸一房內園戶 518萬元易手 低位回升6%
其中男子最佳成績由帝國大廈登高賽冠軍Paul Crake創下了10分29秒32,女子最佳成績則由Andrea Mayr創下了12分38秒85,當時比賽用的樓層為1樓至91樓,共390.6公尺。 隆基大樓 隆基大樓 其中電梯代號為OB-38、OB-39於2004年創下金氏世界紀錄世界最快速電梯,最高速度為每分鐘1010m、秒速約16.83公尺,由5樓直達89樓只需37秒即可到達。 臺灣位於地震帶上,在台北盆地的範圍內,又有3條小斷層及輕度土壤液化,為了興建台北101,這個建築的設計必定要能防止強震的破壞。
而遊客也能從樓梯上到位在91樓的室外觀景台(只限於從88樓通往)。 台北101啟用時雖然是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但當時並非最高的人工結構物。 根據金氏世界紀錄的認證,「世界最高的自立構造」為加拿大多倫多的西恩塔,其高度為553.3公尺。 另外非自立構造類建築,還有美國等國數十座高於508.2公尺的天線塔、廣播塔及電視塔等,其中最高的為美國KVLY電視塔,塔高628公尺。
隆基大樓: 隆基大樓 C座評論
為了增加大樓的彈性來避免強震所帶來的破壞,台北101的中心是由一個外圍8根鋼筋的巨柱所組成。 不過良好的彈性,卻也讓大樓面臨微風衝擊,即有搖晃的問題。 抵銷風力所產生的搖晃主要設計是阻尼器,而大樓外形的鋸齒狀,經由風洞測試,能減少30%至40%風所產生的搖晃。 台北101由台北金融大樓公司以地上權的方式興建及管理,初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英語:Taipei World Financial Center),啟用前以其地上樓層數改為現名。 經常做為台北在國際媒體上的主要視覺象徵;每年的跨年煙火表演,更是其落成以來最為重要的國際活動之一。
總計台北101在高度上世界第一的紀錄,維持共5年又5天。 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由於原臺北市役所廳舍被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充作辦公廳舍,甫成立的臺北市(省轄市)政府改以舊建成國民學校校舍(今臺北市政府舊廈)作為辦公廳舍。 隆基大樓 2005年11月20日,台北101首度舉辦台北101國際登高賽。
隆基大樓: 中學:九龍城區
台北101在2011年獲得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於既有建築之營運與維護(LEED EBOM)項目的評比上取得V3白金級認證,2016年取得V4白金級認證,2021年取得V4.1白金級認證[7][8],因而成為當前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綠建築。 1920年臺北設市初期,臺北市役所先以城北小學校部分校舍作為辦公廳舍。 1940年,臺北市役所遷入興建完成的新廈,即今行政院中央大樓。 中西區的堅尼地城@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9,362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3,339人。 主要街道包括堅彌地城新海旁、堅彌地城海旁、域多利道(堅尼地城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泓都,嘉輝花園,加惠臺,美菲閣,五福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