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印花稅退稅15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如果該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與香港永久性居民是聯權擁有物業,而兩者份屬近親,則獲得豁免徵收買家印花稅。 住宅物業買賣協議所載的樓價,如果在完成交易前,以補充協議調整,印花稅署在計算印花稅時,會考慮所有在加蓋印花時存在的事實。 詳情請參閱《加蓋印花的程序及註釋》「住宅樓宇應繳印花稅買賣協議完成交易前調整樓價」(U3/SOA/PN03)。

印花稅退稅

「漏貼印花者」、「未經註銷印花者」、「印花註銷不合規定者」、「印花揭下重用者」都會面臨相關罰則。 首先,要留意特區護照/回鄉證是否需要續期,以及留意不同貨幣的匯率走勢,包括人民幣兌港幣、日元兌港元、英鎊兌港元等等。 如是長者/傷殘人士,可以留意長者生活津貼、長者咭、樂悠咭、傷殘津貼、申請綜援等等,在住屋方面,可以考慮申請公屋。

印花稅退稅: 重點2:  怎樣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會的,如置業後於3年內出售部份業權,便以該部分業權價值計算SSD稅。 舉例,樓價600萬,出售一半業權,SSD便以300萬樓價計算額外印花稅。 公私營的公司行號、補習班或事業組織因書立應貼印花稅票憑證甚多,不便逐件貼花、銷花,可向稅捐處申請按期彙總繳納。 經核准按期彙總繳納者,應以每 2 個月為一期,分別於 1 月、3 月、5 月、7 月、9 月、11 月之 15 日前,自行核算應納或代扣印花稅款,填具繳款書逕向公庫繳納,並應於同一期限內,填具印花稅總繳申報表,向所在地稅捐處申報。

  • 下一手買家,可以購入「公司股份」方式向「母子公司」買入資產。
  • 印花稅相對於三大稅種: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以及個人所得稅,交的比較少,容易讓老闆或者財務人員忽略掉。
  • 可採用以下方式節稅:如原契約內容及金額都沒有改變,則可由原合約交易雙方與承受之新廠商三方共同簽訂「合約移轉同意書」,或在原合約書中註明「變更起造概括承受人」字樣並蓋章,則並未另訂應稅憑證,無須另行貼用印花稅票。
  • 預留2億元,開展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及重型車輛試驗;預留3.5億元資助港內線渡輪營辦商建造及試驗電動渡輪和充電設施;為的士業界提供百分百擔保貸款,鼓勵更換純電動的士。
  • 新修訂以第一份文書劃線,如在2023年2月22日早上11時前已簽購買協議,即使未需要繳交印花稅,但都要按舊首置印花稅稅階繳交,上述情況亦如是。
  • 其實買樓印花稅的多寡主要被4大因素所影響,只要清楚了解這些因素就能輕易了解自己需要預留多少印花稅開支。

根據稅務條例,只要「母公司」持有「母子公司」超過九成股權,就可以透過「注入資產」方式,把資產注入「母子公司」內,當中可以豁免所有稅項。 下一手買家,可以購入「公司股份」方式向「母子公司」買入資產。 因為「母子公司」只是「轉讓股份」,故只需支付很有限的稅項,變相成為合規避過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的好方法。 部份人會問,如果本身是繼承遺產的話,需否繳付「從價印花稅」,又或者如果本身已持有物業,但因親人離世要繼承物業,究竟又需要支付「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呢? 因為根據條例規定,任何人以「遺囑」或「無遺囑」的情況下,繼承了物業並不需繳付「印花稅」。 舉例先生本身屬永久性居民、在港沒有持有何物業,但卻聯同一名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太太置業。

印花稅退稅: 香港樓宇目錄

外來人才在港置業,只要居港滿七年並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其之前購入並仍然持有的首個住宅物業,可申請退還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BSD)及新從價印花稅(AVD),惟仍需要與首置香港居民一樣,繳交從價印花稅。 印花稅退稅 A1:這種情況,您需要繳納海外買家額外2%的印花稅。 只有在2021年4月1日前完成房屋交易的購房者才會被免除海外買家印花稅。

  • 答:(一) 買賣動產契據每件貼用印花稅票新臺幣12元;承攬契據每件按金額千分之一貼用印花稅票。
  • 特別例子3:A已有住宅物業,B和C聯名擁有住宅物業,A向B買入其半份住宅業權。
  • 而有些公司在商業上的交易卻沒有那麼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去納稅,就是在每次達到納稅時間就可以去納稅申報,這就是按次申報。
  • 談及印花稅,有留意英國物業的讀者們必定知道印花稅假期將於9月底正式完結。

房屋局回應稱,政府現正草擬相關的法例修訂,並會在今年稍後時間向立法會提交《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 至於何時能接受退稅申請,稅務局會在訂立退稅機制的新法例刊憲後才開始接受退稅申請。 根據香港法例中的《印花稅條例》,當你在香港買賣不動產時就會被政府徵收一定金額的印花稅,否則有關文件將不具法律效力,特別是當文件牽涉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 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一般分為從價印花稅 印花稅退稅2023 印花稅退稅2023 、額外印花稅 與買家印花稅 ,分別對應不同交易情況。 至於政府一向有徵收的從價印花稅,則可分為首置印花稅、非首置印花稅及非住宅印花稅3種不同稅率,當中的首置印花稅適用於首次置業的本港永久居民,又或是於單位成交時沒持有其他住宅,如已成功將舊物業出售的買家,可獲豁免雙倍印花稅,即按照第2稅率計算。

印花稅退稅: 印花稅

目前除首置人士可獲豁免外,任何購買新物業的買家,均需要繳付劃一為總樓價15%的從價印花稅。 如果是首置人士或手上未持有任何物業的買家,則繼續以舊式累進印花稅制繳稅 (即官方所稱之的「第2標準稅率」,見下表) 。 依據財政部函釋,合約所載事項履行與否,並非免稅的理由。 各類印花稅應稅憑證,於書立或交付時即應依規定貼用印花稅票,日後除了「適用法令錯誤或計算錯誤」能申辦退稅外,其餘情形均無法退還。 舉例來說:已繳納印花稅的承攬契約嗣後因故解除或未履行、不動產買賣所有權移轉契約,因故無法移轉而解除等情形,已繳納之印花稅均無法退還。 由於換樓客購入的是第二套物業,即使將來會出售舊單位,銀行亦好可能視換樓人士為非首置身份,銀行好大機會當作投資物業情況批出按揭,而批出最高五成按揭。

不少移英的香港人會在移民前買樓,或者會在到步後過一段時間後才買樓。 不管怎樣,於英國置業不像香港置業般大家都駕輕就熟,買家在購入英國物業後除了首期外的最大支出,就是印花稅了,所以本文為大家講解一下英國印花稅的徵收及最新安排。 換句話說,如果換樓買家在2022年1月1日新居簽定轉讓契約,在2022年12月31日前能夠為舊居簽署「臨時買賣合約」,而即使實際簽定「轉讓契約」日期,最終超出法定一年期限,例如去到2023年4月1日才正式轉讓,稅局一樣會接受退稅。

印花稅退稅: 豁免SSD額外印花稅的條件

政府今日(十一月十八日)將《2022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刊憲,以落實豁免某些由莊家作出的、關乎雙櫃台證券交易所須繳付印花稅的建議。 印花稅退稅2023 如買家換樓購入的是樓花,則有較多時間安排出售舊單位,可以等待新屋接近收樓,完成簽署樓契後的一年內,成功將舊單位出售並完成手續,再申請退稅。 印花稅退稅 此外,亦要留意有意申請換樓退稅者如擁有多於一個單位,就算於買入新單位後同時將所有持有的舊單位悉數售出,亦不能申請退稅,由於退稅申請只接受一換一,所以申請人需確保於買入新物業時,只持有一個舊單位。 而且其他單位必須完成買賣手續,若有買家撻訂,同樣不能申請退稅。

印花稅退稅

此稅項主要針對境外投資人士及公司客,亦稱「非香港永久居民買樓印花稅」,在從價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之上徵收。 只是如果他繼承物業後,他選擇再購入新物業的話,則會視為持有多於一層物業看待,需要繳付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新修訂以第一份文書劃線,如在2023年2月22日早上11時前已簽首份買賣協議,都要按舊首置印花稅稅階繳交。

印花稅退稅: 退稅金額

如物業是在2010 年 11月 20 日至 2012 年10 月26日期間取得。 2010 年 11 月 20 日或之後取得,並在36 個月或以內,以確認人身分轉售(俗稱「摸售」)的住宅物業交易。 如物業是在 2012 年10 月27日或之後取得按不同的物業持有期繳付額外印花稅,限6個月內出售,稅率為20%,超過6個月到12個月為15%,超過12個月到36個月為10%。

即非住宅物業印花稅,可沿用「首置印花稅」的稅率(上表),此稅率適用於所有個人或公司購買非住宅物業的交易。 由1992年1月31日開始,住宅物業買賣協議須按與不動產轉易契相同的稅率繳付印花稅。 在買賣協議按上述規定加蓋印花後,有關的物業轉易契只須繳付定額印花稅$100。

印花稅退稅: 印花稅表

今年10月1日起,英國印花稅階全面恢復至12.5萬英鎊的起始水平。 印花稅退稅2023 新冠肺炎疫情仍於環球持續,官方申請及審批之速度或未如以往般迅速;加上審批之細節繁複,最妥善是待審批通過後,再入市香港物業。 筆者於早前參加本港一個大型的移民及國際置業博覽,當中不少有意入市或已入市之買家到場查詢有關置業之問題。 不只買家可於此博覽從獲益,筆者亦從中了解更多買家及準買家之疑難及想法。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印花稅退稅: 英國「首置買家」印花稅寬減時效為3年

乙交給甲××銀行面額50萬元支票乙紙,甲未於收據書明收取支票,該收據仍屬銀錢收據,應按千分之四計貼 2,000 元印花稅票。 印花稅退稅2023 印花稅退稅2023 須課徵印花稅的憑證類型為「銀錢收據」、「買賣動產契據」、「承攬契據」與「典賣、讓受及分割不動產契據」。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

申請及加蓋印花程序,請參閱《加蓋印花的程序及註釋》買賣合約及樓契加蓋印花程序(IRSD120)。 值得留意,合資格外來人才居港滿 7 年,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就其首次購買的住宅物業,可申請退回已繳付的新住宅印花稅,但仍需支付首置的從價印花稅(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 有關措施適用於 2022 年 10 月 19日及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也有一些情況,是先由沒有持有物業,且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丈夫出面買樓,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及正式買賣合約,之後正式簽署「轉讓契約」時,提名太太持有物業,而太太成為唯一持有物業人士。

印花稅退稅: 額外印花稅 (Special Stamp Duty,SSD)

某人若只持有由入境處發出的「核實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資格申請結果通知」,就「買家印花稅」而言,他/她並不能被視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一般而言,會在買方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支付,並由律師樓代為辦理,買家只需帶同支票簿到律師樓,繳交相應印花稅。 但在實際情況,還要視乎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臨約 )與正式買賣合約 (正約) 之間的日子差距。 在一項物業轉易的交易, 印花稅 一般由買方支付;但有時候,發展商為吸引買家買新樓,或會提供印花稅代繳優惠,但要留意該優惠是直接扣減樓價,或是以折實樓價後去計算。

印花稅退稅: 兔年轉工兼買樓 打工仔「防炒車」3大貼士【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答:(一) 買賣動產契據每件貼用印花稅票新臺幣12元;承攬契據每件按金額千分之一貼用印花稅票。 因合約雙方均為立據人,應分別就所持有之合約書負責貼用印花稅票。 另外,畢馬威中國就吸引人才來港提出建議,其中一條為相關申請人或員工可獲得香港永久居留權的年限從7年縮短至4年,提高計劃的吸引力和全面性。 那麼,本港應如何留住來港的內地人才,給予買房退稅的優惠能夠留住本身就很富有的人才,那對於那些需照顧自身溫飽的人才,是否可以發放適當的租房補貼?

印花稅退稅: 申請人稱未曾享有細單位的實質權益

仍應先查明該公司更新、維修、保養全部聯營公車站牌之當時當地市場價格,憑以計貼印花稅票。 答:工程承攬合約應按合約金額貼用千分之一的印花稅票,如合約上沒有載明工程總價,必須工作完成後才能計算出確實金額者,應在合約書立後交付或使用時,先以預計金額貼用印花稅票,等到工作完成時,再按確實金額補足應貼之印花稅票或退還溢貼之印花稅額。 而買家印花稅,則是針對境外投資人士及公司客,在從價印花稅和額外印花稅之上徵收,稅率統一為樓價的15%。 假若你不是「首置」人士,買樓時便要繳付「非首置」印花稅,亦稱雙倍印花稅(DSD),這是政府為要遏制炒風而設,2016年11月5日起稅率一律為物業價值的15%。 從價印花稅(AVD)最常見,即根據樓價價值而得出的印花稅,不過政府為了應對樓價高企的問題,特意將從價印花稅的應用對象劃分為「首置」及「非首置」,兩者所需要繳付的印花稅水平並不相同。

印花稅退稅: 物業印花稅計算方式:

某人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和在購置物業時是否代表自己行事,是其本人所知的事情。 為審核相關「買家印花稅」豁免申請,稅務局要求每一位申請人,作出符合《宣誓及聲明條例》(第11章) 所規定的法定聲明,聲明他/她在購入住宅物業時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以及是「代表自己行事」。 就「買家印花稅」而言,臨時買賣合約是一份「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 由於該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在 2012年 10 月 27 日前已訂立臨時買賣合約購入住宅物業,他會被視為在 2012 年10 月 27 日前已取得有關物業。

另外,如果在領取票據前先出具收據並載明「領取票據」字樣者,依規定免貼用印花稅票,惟領取票據時,應於收據上補載票據名稱及號碼。 (二) 健保醫院向中央健康保險局請領醫療給付,暨其收取保險對象部分自行負擔醫療費用所出具之收據,免徵印花稅。 1.可到郵局購買,面額有 1 、 3 、 4 、 5 、10、12、20、50、100、 200 元不等的印花稅票黏貼於應稅憑證上。 如你對自己的稅務責任有任何問題或需要任何税務建議,請諮詢你的稅務顧問。

印花稅退稅: 稅務及應課稅品

因為稅務局有特殊豁免,其中只要「提名」一個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的近親簽定「轉讓契約」,不論他本身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均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而不是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值得注意,「近親」是有定義的,必須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方受理。 時隔4個月,特區政府仍未發布此措施的相關操作和細節,卻在坊間掀起了「港漂置業潮」。 現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明日(22日)發表,是否會宣布此項措施的後續安排? 而對於這項優惠措施,是否真正意義上幫助了想在香港落地生根的港漂減輕買房負擔,又或是為香港招來了內地人才? 今日(21日),點新聞記者就此項措施的後續安排向稅務局查詢。

印花稅退稅: 英國印花稅:海外買家額外印花稅詳解

3幅商業地預計可提供約2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3幅工業地預計可提供約17萬平方米工業樓面面積。 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用途,並屬於作者之個人意見,並不保證所有資料準確無誤,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服務之推介、邀約或游說。 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跌可升,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 疫情過後,相信移民潮仍然會持續,而且於英國置業的情緒應該會升溫。 不過,得注意一點,若選擇按次申報,未發生納稅義務是可以不申報的;若選擇按期申報,就算是沒有納稅義務的發生,也是需要按照零申報的處理方式。 大家應該清楚知道,印花稅是有兩種申報方式,一種是按次申報,一種是按期申報。

例如首置印花稅為4%,那業主可退回「15% – 4%」的印花稅額。 其實不少人都選擇先買後賣,以免心水單位被人捷足先登,寧願先付辣稅,再申請退稅。 由於張女士並非李先生的近親,有關交易不獲豁免「買家印花稅」,因此李先生及張女士須按物業的總代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繳納「買家印花稅」。 款額為 750,000 元 (即 500 萬元 x 15 % )。

由於表二並不包括這些個案,故表二所列的總數較表一少。 印花稅退稅2023 如這些個案涉及購買人已繳付的印花稅多於應繳的稅款,稅務局會根據《印花稅條例》的相關條文按照個別情況退還多繳稅款。 反觀如果聯名買樓的一方並非近親,則需要繳付「新住宅從價印花稅」,且還需按需要繳交針對海外人士的「買家印花稅」。 舉例男方本身屬永久性居民、在港沒有持有何物業,但卻聯同一名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女士,以300萬元購入一個單位,該女士跟男方並非近親。

印花稅退稅: 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 SSD)

特別例子3:A已有住宅物業,B和C聯名擁有住宅物業,A向B買入其半份住宅業權。 假設樓價600萬元, A須付印花稅為600萬/2 x15%=45萬元。 簡單例子1:A已有住宅物業,再向B買入另一住宅物業,樓價600萬元,印花稅為600萬x15%=90萬元。 置業前,準業主要關心各類買樓支出,其中包括繁複的物業印花稅,本文將為大家深入淺出,逐一拆解各項印花稅及相關事宜。 英國海瑞萬仕(IREIS)提醒投資人,應定期關注英國稅務的新政策。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