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南區地鐵2023詳細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提交南港島綫中型鐵路系統的初步建議,建議採用單軌環迴鐵路系統,由西港島綫擬建的寶翠園站(今香港大學站)起,經港島南區前往灣仔站,中途於數碼港、華富、海怡半島、利東、黃竹坑、海洋公園及跑馬地設站。 在此計劃下,寶翠園站會成為南港島綫與西港島綫之轉綫站,而灣仔站則是南港島綫與港島綫的另一個轉綫站。 另外,由於香港仔、田灣、赤柱、淺水灣等地仍未有鐵路服務,通車早期不少乘客改為乘搭途經黃竹坑站、海洋公園站的巴士、小巴,再轉乘南港島綫,以避開香港仔隧道塞車,原來直達市區的巴士路線因此客量減少。 但隨著早期香港仔隧道塞車問題改善,當區乘客已改為乘搭比南港島線更直接的巴士服務。 金鐘站:南港島綫及東鐵線(過海段)的金鐘站新月台將在現有金鐘站東面擴建,讓乘客可以轉乘東鐵綫、港島綫、荃灣綫及南港島綫。 根據港鐵的刊憲方案,將會在現有車站以東的夏慤花園地底興建供南港島綫及沙中綫使用的大堂及月台,其中南港島綫月台設於擴建後車站的最下層,而沙中綫(東鐵線南延伸)月台設於其上層,方便乘客轉乘兩綫,車站擴建部份並會以扶手電梯連接原有大堂及各月台。

預計2022年底完成可行性研究修正報告,爭取中央核定後接續辦理綜合規劃,2026年前後動工。 根據港鐵公司提出嘅南港島綫方案,會起南港島綫東段同西段,為港島南區提供鐵路服務。 宜家西段計劃仲喺研究階段,未能夠落實有關計劃嘅發展日期。 2017年2月14日:下午約8時50分,站外近B出口一個食水管接駁位鬆脫,食水沖毀出口頂部防火板流入車站,導致此站因水浸而臨時封閉,南港島綫來往此站及利東站列車服務暫停至凌晨零時許。 運輸及房屋局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指出,此站B出口受地下空間結構所限,頂部僅建有防火板而無防水層;而有關水管屬海怡半島屋苑所有,但因南港島綫(東段)工程而重置,交由港鐵保養。 目的地路綫巴士站位置出口利南道工業區新巴路線95、過海路線671御庭園,利南道街道圖中曾包括往返南灣之專綫小巴36M綫。

南區地鐵: 列車服務

本綫列車所停泊的黃竹坑車廠是香港首個專為全自動列車控制系統而設的車廠,車廠內特別設有全自動列車指定區域。 此外,為減少能源損耗與提高可靠度,南港島綫在地底路段的架空電纜將採用剛性懸掛;並因再生制動的電力未必能夠全部被即時全部利用,南港島線將配備超級電容儲能系統,把這些能源暫時儲存。 2007年3月15日,南區居民梁先生在2007年行政長官選舉論壇質問候選人會否落實興建南港島綫,曾蔭權承諾只要兩鐵合併成功後會落實興建南港島綫。

前者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於兩鐵合併後租予港鐵使用;後者則由港鐵購買及擁有。 當餘下6列近畿川崎列車完成重編工程後,全綫用車數量將增加至65列。 屯馬綫一期大圍至啟德段於2020年2月14日正式通車,港鐵當日安排特別列車(用車為D397/D398)於清晨5時45分由啟德站開出前往烏溪沙站;而烏溪沙往啟德方向則按正常服務時間開出(5時38分;用車為D413/D414)。 同時,啟德站D出口亦在清晨5時20分率先開放予市民使用。 港鐵與九鐵在2020年2月11日就屯馬綫一期簽訂補充服務經營權協議,對屯馬綫一期通車後的營運安排作出規限,為期兩年。 為了使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能賺取商業回報,九鐵每年向港鐵支付定額款項,在經營權有效期內總值4.65億港元。

南區地鐵: 南港島綫

所有合資格學生使用「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可於港鐵本地服務(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全綫享有特惠車費,但不包括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往返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合資格學生如使用單程票或二維碼乘搭港鐵,需支付成人車費。 南區地鐵 南區地鐵2023 南區地鐵2023 為進一步加強B出入口防水能力,港鐵公司於B出入口進行改善工程,在適當位置加設鋼板,加強車站結構及其他地底公共管線的分隔,並於B出入口天花加鋪防水物料,改善工程於2017年5月中完成。

南區地鐵

2017年6月21日:早上7時25分,一列由金鐘站開往海洋公園站的列車發生故障,職員隨後安排該列車移離並返回金鐘站,列車服務於早上8時20分陸續回復正常。 港鐵將奇力灣海旁的臨時苗圃改建為公共空間“南堤綠徑”,作為南港島線工程環境影響而建立的綠化補償設施,由港鐵負責興建、管理和保養维修。 不過該土地屬短期租約,租期已於2021年9月23日屆滿。 港鐵於2014年5月29日表示,由於金鐘高樓大廈和公共設施林立,又路窄車多,導致車站工程滯後,但強調仍會以2015年完成工程及通車為目標,而當時整體工程已完成60%,南風隧道爆破完成約85%,高架橋建造工程則已於年初完成。 本綫作為一個獨立運作的路綫,採用全自動列車控制系統運作。 是繼迪士尼綫及香港國際機場旅客捷運系統後香港第三條採用全自動列車控制系統運作的鐵路路綫。

南區地鐵: 服務時間及班次

中途於數碼港、華富、海怡半島、利東、黃竹坑、海洋公園及跑馬地增設車站。 南區地鐵2023 在此計劃下,寶翠園站會充當西港島綫與南港島綫間之轉綫站,灣仔站則是港島綫與南港島綫的另一個轉綫站。 但原定建議不能服務港島南區的市中心香港仔,同時以灣仔站作為轉綫站對前往九龍的乘客而言有欠方便。 ,是港鐵的營運的鐵路綫之一,也是《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的十大基建之一。 本綫於2011年動工,耗資152億港元,並於2016年12月28日全綫通車,成為南區首條公共運輸鐵路綫。

港鐵總建築師楊思偉指出,無人駕駛系統設有多重安全保障,一旦訊號系統接收有欠清晰,系統會假設前方有列車尚未駛出,列車將會自動減速甚至停駛。 系統備有自動修復功能,若遇上突發事故,乘客按下車廂內警報可直接與車務控制中心聯絡,控制中心職員能實時了解列車運作及車廂內情況,即時直接與車廂乘客溝通,亦可以遙距指令列車重新啟動及恢復正常運作。 有需要時,在車廂負責解答乘客查詢的車站職員,亦可以親身駕駛。 至於南港島綫(西段)會否採用無人駕駛系統,他相信新綫路應該會採用新信號系統。

南區地鐵: 工程進度

由於南區過往一直缺乏可靠的公共交通工具服務,南港島綫將可促進使以上地區的繁榮。 南港島綫有助正在擴建的海洋公園和香港仔的可持續發展(例如香港仔漁人碼頭及黃竹坑的重建計劃),促進香港旅遊業。 有經營17年的餐廳指因為業主不續租,半個月後將會結業,街坊失去地方聚腳。 動物組織救狗之家位於鴨脷洲大街的領養中心因加租一倍需另覓地方搬遷。 2016年11月21日,港鐵公司公佈南港島線的票價詳情,出現「短貴長平」的情况。

南區地鐵

南港島綫(東段)月台採用島式月台設計,而南港島綫(西段)月台則設於其上層。 華富站:車站將會服務香港島南區瀑布灣及雞籠灣,即華富邨、華貴邨及置富花園一帶。 車站位置定於華富邨華安樓與華樂樓之間的華富道地底,而該站將會採用島式月台設計,亦預計會配合華富邨重建。

南區地鐵: 車站象徵

購票及乘坐地鐵的流程與國內大城市的地鐵站並沒有太大差別,如果只是需要購買單程或往返(僅限當日往返)地鐵票的話,只要按照地鐵站內的購票機操作即可,這種標準地鐵票有效期 30 天,後續可充值使用 6 次。 但是標準地鐵票的票價較貴,如果在新加坡頻繁進出地鐵站的話,可以選擇辦理易通卡(EZ – Link Card)和交通卡。 新加坡地鐵站不僅是一個冷冰冰的交通工具,新加坡政府將地鐵站化作了一個藝術長廊,在等待地鐵的時候,你會發現站内陳設了很多當代藝術作品,包括了雕塑、繪畫等獨特的藝術品。 1987 年新加坡 MRT 地鐵正式開通了第一條綫路,發展至今已經建成總營運長度 148.9 公里覆蓋全城的交通幾桶。 東至樟宜機場,西至大學城與工業園區,向南可達濱海灣、牛車水、小印度等景點。 新加坡作爲一個多文化國家,地鐵站内設有不同語言的指引,其中包括了中文,所以在新加坡乘坐地鐵,無需擔憂語言不通的問題。

  • 加上,現時乘搭西鐵線的屯門南居民一般均會使用輕鐵或接駁巴士前往屯門站,繁忙時間車站約需10至20分鐘;當屯門南延線落成,並以鐵路行走相同路線,料不超過5分鐘,屆時能為鄰近局民提供另一出行選擇,以疏導更多乘客。
  • 合資格學生如使用單程票或二維碼乘搭港鐵,需支付成人車費。
  • 「西港島綫」(現稱港島綫西延)將會成為港島綫的延綫,而非南港島綫(西段)的延線。
  • 宜家西段計劃仲喺研究階段,未能夠落實有關計劃嘅發展日期。

車長在關上車門及月台門時,會走出駕駛室,確保所有門關上,且沒有乘客或任何物品被夾住,再進行指差確認,方會返回駕駛室。 DIH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因應修正早期系統通車而啟用,當時稱為屯馬綫一期的部分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 TST尖東站及尖沙咀站轉乘須經位於非收費區的行人隧道系統。 轉乘功能只適用於使用八達通,使用單程票在此轉乘將會視作兩程獨立車程。

南區地鐵: 港鐵路綫圖

有熟悉鐵路運作的資深工程師解釋,「列車動態限界」是指鐵路上預留給列車的行車空間,以確保列車行走時的擺動,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撞及旁邊的裝置(例如車站月台),碰到就可能出軌,這個是行車安全不可侵犯的界限。 全自動列車控制系統(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簡稱 FAO)以自動化方式控制及操作列車,行車時毋須司機親自操控。 車務控制中心亦可增加列車班次,以應付突然增加的乘客量。 開幕典禮時,確認南港島綫可在年底通車,惟未有公布確實日期;至11月21日召開記者招待會簡介通車安排及公布車費,亦沒有提及通車日期。

  • 車站位置定於華富邨華安樓與華樂樓之間的華富道地底,而該站將會採用島式月台設計,亦預計會配合華富邨重建。
  • 之後曾經研究加唔加跑馬地站,最後港鐵公司同香港馬會傾唔掂數,2009年落實唔加。
  • 2002年,香港政府邀請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進一步研究南港島綫的發展方案。
  • 屯門南延綫將鐵路網絡擴至屯門南,加強人口流動,為居民生活注入新活力,有助其發展成為更具潛力的地區,長遠有利社會、商業及經濟發展,拓展商機,創造就業機會。
  • 此外,南區也擁有黃竹坑商貿區和數碼港高科技區,可說是集工業、科技與消閒於一身的區域。
  • 另外,由於本線離開金鐘站後下一個站即為海洋公園站,為前往海洋公園的本地居民提供一個便宜、直接的途徑,因此在本線客量之中,有不少皆為前往海洋公園的遊客。

使用成人八達通往來海洋公園站和金鐘站區間的車費為5.3元港幣,由海怡半島往金鐘車費為6.7元。 其中海怡半島站往旺角/美孚港鐵收費14.2元,較同路線的巴士收費貴逾3元。 而就遠程車票車費方面,海怡半島到上水或天水圍的票價分別為22.6元及27.9元。 港鐵公司商務總監楊美珍表示,南港島線和其他線路一樣,票價會逐遠遞增;而當涉及轉線時,由於其港鐵複雜的計價方式會導致票價原則未必一樣。 2002年,香港政府邀請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進一步研究南港島綫的發展方案。

南區地鐵: 灣仔區人均收入和學歷最高

2002年,香港政府搵地鐵公司研究南港島綫點起,初頭提議由香港大學經鴨脷洲接駁去灣仔,唔經香港仔。 2004年地鐵公司將南港島綫拆開兩邊,東段由鴨脷洲接駁去金鐘,西段就同西港島綫合併,由黃竹坑接駁去西營盤。 2005年地鐵公司再改方案,西港島綫用延長港島綫方式去起,南港島綫西段接駁去香港大學,不過嗰時政府一路未拍板起唔起。 呢條綫係一個中型鐵路系統,連接香港島北岸同南區,以解決南區嘅交通擠塞問題。 南港島線東段響2011年開始起,本嚟話2015年通車,最後東段喺2016年12月28號通車,但係西段就暫時未有興建時間表。

南區地鐵

該站選址為香港仔水塘道與香港仔大道交界之地底,將會採用雙側式月台設計,以遷就已發展的建築物。 瑪麗醫院站:此站於2002年方案中被列入可以考慮興建的車站,惟因該處一帶人口稀少,需求主要只是來自瑪麗醫院,不足以支持興建鐵路站,所以在後來的方案中不再獲提及。 至2013年的「我們未來的鐵路」研究顧問再次指出可考慮興建車站服務瑪麗醫院一帶,最後於2014年9月17日由政府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落實興建此站。 2010年2月,港鐵表示已經預備了南港島綫(西段)中黃竹坑至香港仔一段的可行走線方案,但有關細節仍須待政府落實興建西段後才能進行詳細設計,而西段其餘路段(香港仔至香港大學一段)則並未有提及。

南區地鐵: 南港島綫(西段)

香港賽馬會(馬會)曾建議在跑馬地馬場旁設站,港鐵與馬會磋商設站問題,但最終於2009年1月正式擱置興建跑馬地站,改為在銅鑼灣站建造行人隧道連接跑馬地。 南區地鐵2023 政府早年推出《鐵路發展策略2014 》,為配合華富重建計劃,定下南港島線(西段)初步建議的落實時間為2021年至2026年。 然而,華富重建工程已定於 2020 年開展,預計 2025 年首批居民人伙,仍未聞建南港島線西段的發展進度。 南區區議員昨於會議上提出質問,惟局方只回覆要考慮華富一帶實際發展,以及運輸需求等因素,視乎發展步伐,適時考慮邀請港鐵公司提交意見書。 區議員批評局方進度緩慢,至今仍未邀港鐵交計劃書,憂無法如期通車。 為了配合南港島綫採用中型鐵路系統,港鐵於2011年7月22日向中國北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訂購10列3節編組,全動力車卡,並且採用無人駕駛系統,內外觀將由法國MBD設計事務所設計。

南區地鐵: 港鐵

須先於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出閘時掃瞄二維碼支付轉綫前車費,然後在另一車站(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再掃瞄二維碼入閘繼續餘下車程,並於目的地出閘時支付這第二程的車費。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有關車程將收取成人八達通車費;而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海怡半島站B出入口鄰近車站大堂的部分,位於海怡路路面下一個被混凝土結構所圍封、用作放置地底公共管線的空間內。 由於該空間與外界完全分隔,不會直接受地下水或雨水影響;加上受該空間所限,因此B出入口頂部採用了較獨特設計,以較薄防火板建造。 海怡半島站以青綠色為主調,大堂牆身及月台支柱鋪上焗漆板,月台部分牆身及通往出口之電梯及樓梯間之分隔欄則鋪以紙皮石。 在數碼港海濱長廊直行到盡頭接回數碼港道,行20分鐘左右便會來到華富邨,沿瀑布灣道往下走,便到達瀑布灣公園。

南區地鐵: 服務時間

不過,文件顯示南港島綫東段列車的啤鈴箱和齒輪箱,分別超出上述限界最多達46.8毫米(mm)及25.8毫米。 該工程師指,凸出的啤鈴箱,有可能碰到管道兩側的電線、石屎槽蓋、信號燈等凸出的物件;而凸出的齒輪箱則可能受路軌上的碎石或積水影響運作。 :停泊於南港島綫(東段)黃竹坑車廠的10列新列車,開始在黃竹坑站與海怡半島站之間的行車軌道上進行測試。 ~平日、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繁忙時段,迪士尼綫班次每10分鐘一班。 於非繁忙時段或香港迪士尼樂園關閉期間,則維持每20分鐘一班。 2017年2月14日:晚上9時57分,海怡路地下一條淡水管爆裂,引致大量積水沿海怡半島站樓梯及假天花流向站內大堂,列車服務受阻超過3小時。

南區地鐵: 南港島綫分為東西兩段

港鐵公司估計,南港島綫繁忙時間的客流預計只有約為每小時20,000人次(單向計算),但現時港鐵系統(重型鐵路系統)的最高載客量則可達75,000人次(單向計算)。 黃竹坑站:乘客將來可於黃竹坑站轉乘南港島綫及建議中的南港島綫 南區地鐵2023 (西段),但車站將不會為乘客提供跨月台轉車安排。 2009年7月23日,南港島綫(東段)設計方案刊登憲報,同時港鐵宣佈會於赤柱舂坎山設置臨時的爆炸儲存倉庫。

「假玉桂山」是區內居民對利東邨與海怡半島之間山峰的俗稱,該山是玉桂山的副峰,標高143米。 因政府路牌多將玉桂山指向該峰,故居民與行山人士以「假玉桂」稱之。 根據2022年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文件,2021年南港島綫最繁忙路段載客率為55%(每平方米6人計算)或77%(每平方米4人計算)。 南區地鐵 根據2019年立法會文件顯示,2018年南港島綫最繁忙路段載客率為55%(每平方米6人計算)或77%(每平方米4人計算)。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樂悠咭或個人八達通卡、60至64歲香港居民使用樂悠咭,以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卡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劃一$2.0的票價優惠,唯優惠不適用於東鐵綫頭等附加費。

南區地鐵: 列車服務時間

南區主要的地點,由東至西,包括大浪灣、石澳、大潭、赤柱、舂磡角、 ...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的數字,南區人口約為28萬人,部份地區如薄扶林、深水灣、淺水灣 ... 南區位於港島南部,面向太平洋,面積達4 000公頃,幾佔港島之半。 東起大浪灣,西迄薄扶林,包括石澳、大潭、赤柱、舂磡角、淺水灣、黃竹坑、香港仔、鴨脷 ... 南區 位於香港島南部,東起大浪灣,西迄薄扶林,包括香港仔、鴨脷洲、鋼線灣、薄扶林、黃竹坑、深水灣、淺水灣、赤柱、大潭及石澳等地。 南區 (Southern District),香港十八區之一。

臺南捷運的構想最早於1989年提出,然而因諸多因素,至今僅有改採臺鐵系統的沙崙線於2011年啟用。 目前藍線第一期正在著手進入綜合規劃期末階段及環境影響評估。 2017年,行政院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將臺南市政府規劃的藍線(包括延伸線)、綠線、紅線以「先進運輸系統」名義列入,最快2030年通車。 現階段中運量路線以藍線的進度最快,目前正在辦理先進運輸系統需求及技術規範評估作業,以及綜整中運量捷運系統技術與型式及辦理期末報告階段。 目前藍線延伸線已進入可行性研究的最終階段;紅線正在辦理可行性研究期中修正作業及「臺南都會區旅次吸引及大眾運輸場站旅次特性調查及分析」作業,綠線卡在路線上的選擇問題,已提出五種方案來做選擇;深綠線正在辦理可行性研究案招標前置作業。

南區地鐵: 港鐵於節日加強列車服務

為此,港鐵2011年斥資5億4100萬港元向中國北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訂購10列由中國北車長客生產的列車,每列有3卡車廂。 港鐵表示,南港島綫的3卡車設計,是根據當局人口及經濟活動規劃,以及預計乘客量而定,足夠應付至2031年時的載客量。 海洋公園於2005年申請重新發展計劃,並於12月16日獲立法會通過撥款55億5千萬元進行工程;議員籲請政府加快興建南港島綫,避免該區原本已經非常繁忙的交通進一步惡化。 其中時任城巴及新巴董事總經理李日新表示,在南區經營專營巴士服務只能賺取輕微利潤,若建造擬議的南港島綫及西港島綫,勢必對兩間巴士公司的業務構成嚴重影響。 兩間巴士公司的收入會因為乘客流失而下跌,屆時將有多達300輛巴士須停止服務,導致須裁員逾3,000人,乘客最終亦會因為可供選擇的公共交通工具有所減少而蒙受損失。 李日新認為政府當局必須審慎檢討地鐵公司聲稱就南港島綫及西港島綫乘客量所作的預測,是否切合實際情況。

全綫車站已安裝月台安全門,海洋公園站及黃竹坑站已安裝月台閘門,金鐘站、利東站及海怡半島站已安裝月台幕門。 6月12日:港鐵公佈南港島綫(東段)工程延誤,由於早前港鐵與政府簽訂的項目協議的目標通車日期訂為2015年12月,因此修訂預計通車日期至2016年12月。 民主黨翻查南區區議會文件後,發現港鐵曾多次修改部份工程的完工日期,但從來無知會南區區議會,質疑港鐵管理層隱瞞,立法會和區議會將跟進事件。

南區地鐵: 南港島線開通了( 金鐘站篇

同年11月,港鐵回應位於黃竹坑惠福道的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中心之要求,修訂復康中心對開一段的走線,將兩條高架橋合併為一條,並將高架橋降低高度及移離復康中心,代價是黃竹坑站未能再安排讓東段與西段進行同層跨月台轉乘。 2007年10月27日,地鐵宣布會在海洋公園、黃竹坑及海怡半島三地興建鐵路站,但利東、灣仔及跑馬地是否設站則仍在研究中。 南區地鐵 南區地鐵 香港仔昔日為主要的轉口港,曾有香港首個船塢——夏圃船塢,後被黃埔船塢收購,發展成為香港仔船塢,1970年代重建為香港仔中心。 船塢就是指修理及建造船隻的地方,是香港率先發展的重工業。 另外,黃竹坑至今仍是工商業區,早在1960年代已經發展。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