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房屋供應6大優勢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房屋供應

鑑於社會關注,我在今年7月15日的行政長官答問會上,已就房屋及土地議題發言,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在總結時,我說要較徹底地解決香港市民「住」的問題,我們需要的不是因時制宜的短期「招數」,而是持之以恆供應土地的決心;我們需要的是不會因經濟短期波動或物業價格升跌而動搖政策的勇氣。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隨着政策暖風頻吹,上海樓市或進入一個關鍵轉折期。 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上周(7月17日至23日)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6.96萬平方米,環比增加0.97%。 雖然成交續在低位盤整,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房供應回到正軌,供應面積達到23.03萬平方米,環比增加428.46%,入市的項目也增加到10個。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市場需要信心保持反彈的持續性,未來房地產市場依然期待更多利好政策出台。

房屋供應

被問到私人住宅樓價高企的情況,陳帆說,樓價水平受供應、資金流動、市民負擔能力等一攬子因素影響,置業與否乃個人選擇,目前經濟不穩,市民應量力而為。 房屋供應 對於有發展商提出發展資助房屋,陳帆說,香港面對房屋供應緊張的問題,任何有助增加房屋供應的方法都對市民有好處,如發展商依循居屋條款出售單位,當局歡迎建議。 房屋供應 房屋供應 徜能落實,他相信對市民而言是喜訊,局方會與發展商保持溝通。

房屋供應: 房屋供應前景面面觀

為確保十年後持續有土地供應,林鄭月娥說,政府積極推進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和新界北多個發展區的相關研究。 近岸填海方面,發展局會審視龍鼓灘填海和屯門西地區規劃,兩者各涉約220公頃土地,目標在明年上半年爭取立法會撥款啟動開拓土地的規劃和工程研究,敲定未來路向。 私營房屋方面,政府爭取未來十年準備約170公頃土地,透過賣地或鐵路物業招標為市場提供可建約十萬個單位的用地。 連同市區重建局和其他私人土地發展項目,加上土地發展程序進一步精簡,政府有信心私人房屋土地供應維持穩定。 港鐵小蠔灣車廠用地佔地約30公頃,現時批予港鐵公司用作鐵路工場和維修車廠。 根據最新評估,用地可望在中長期提供約20  000個單位,當中約一半會是公營房屋(現計劃以資助出售房屋為主),形成一個具公、私營房屋及各類社區設施,並設有一個東涌線新鐵路站的新社區。

  • 然而,第二個5年期(2028/29至2032/33年度)高達六成項目將來自北部都會區,而其中一半又屬於分佈較零散的改劃地,可能在收地及土地清理過程中需要額外時間處理。
  • 政府希望透過削減私人住宅供應目標而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但似乎力有不逮而給市民供應會增加的假希望;政府行政程序上的各種繁文縟節亦拖慢了私人住宅的發展進度。
  • 契約修訂補地價金額的商議過程一般需時,或不利於政府鼓勵活化老舊工廈的政策目的。
  • 房委會於2020年12月通過把此計劃恆常化及推出優化措施,將計劃涵蓋範圍擴展至居住在一型設計長者住屋及無獨立設備的「改建一人單位」的長者戶;以及把地區選擇由同一個區議會分區擴大至同一個公屋申請地區。
  • 因此,我們建議當局提前制定具針對性的重置及安置策略,盡早移除相關延誤風險。
  • 另外,她會邀請房委會研究在合適條件下,重建樓齡約60年的西環邨和馬頭圍邨,並在發展局配合下爭取把周邊土地納入重建地盤,以期多建公屋單位。
  • 在試驗期内,300個單位會以先到先得方式編配,計劃實施一年後會進行檢討。

日本銀行(央行)28日意外決議微調「殖利率曲線管控」(YCC)政策,雖仍把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限訂在0.5%,但表示... 三星和SK海力士都表示,中國重新開放後,仍未達到重振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預期,因此這兩家公司都在延長NAND記憶體晶片的減產。

房屋供應: 長者的住屋安排

連同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及的新開拓土地,預料可供應約165,000個至186,000個單位,2031至32年及其後10至15年的單位供應料可高達565,000至686,000個。 他表示,政府有信心和決心未來十年在已覓得的土地上興建33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不過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變數,政府會盡最大努力全速推進房屋發展。 房屋供應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未來十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維持430,000個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也維持七比三。

房屋供應

大眾巿民尤其基層勞工及長者,對於退休後的生活保障尤感憂慮。 本處認為,政府實應抱有承擔,盡快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制度」,讓長者晚年生活有保障。 香港的公營房屋主要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及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提供。 房委會於1973年成立,是負責推行本港大部分公營房屋計劃的法定機構。

房屋供應: 房屋供應(第147至152段)

10年之間,月入4萬以上的家庭,由2008年的41.5萬戶,增加至2018年的90萬戶,10年間多了48.5萬戶。 但在業內人士角度看,過去10年港府推出眾多辣稅、收緊按揭,市場上的炒賣空間已大幅收窄。 其實,回歸基本,用最簡單的供求關係,已可解釋為何樓價持續高企。 《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建議房委會推出一項嶄新的優惠措施,容許所有家庭成員均年滿70歲的全長者寬敞戶,在調遷至較小的單位後,可享終身全免租金。 去年9月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專責小組」)肩負起與民共議,嘗試凝聚社會最大共識的任務。

房屋供應

本周一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分析人士認為,政策調整是為了緩和此前過於嚴厲的政策,其含義不在於簡單的放鬆。 房屋供應2023 事實上,除了現時已知的項目之外,北部都會區內還有不少正在進行規劃申請的私人發展項目。 然而,這還有待政府解決交通、排污、保育,以及厭惡性設施等挑戰,而這將是第二個5年期私人住宅落成量能否進一步提升的決定性因素。 基層市民在疫情下受到嚴重打擊,更需要政府及社會各界協助恢復元氣。

房屋供應: 相關新聞

「明日大嶼願景」涉及香港未來數十年的整體規劃以及多項大型基建的推行,涉及多個政策局、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需要周詳的協調和大量統籌工作。 「明日大嶼願景」是本屆政府的重點工作,我會盡快成立直接向我負責的專責統籌辦事處,就整體方向提供督導,統籌並監察計劃的規劃及落實。 2018年8月份整體私人住宅物業的售價較去年同期高出16%,處於歷史高位。

本處支持鼓勵僱主繼續聘用年長僱員,助其生活及經濟得以自立。 而殘疾人士及少數族裔人士同樣有能力貢獻社會、發揮所長,建議政府加強推動他們就業,增撥資源予各政策部門,創造職位,並向企業給予誘因及資助措施,增加上述人士公開就業的機會。 另政府應持續檢視及提升整體社會職場共融文化及實際僱用長者、殘疾人士及少數族裔人士的狀況,積極推動職場多元友善環境。 本處歡迎政府持續改善公營醫療服務,尤其是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設立綜合診所提供跨專業支援、推行藥物送遞服務及遙距視像診症等,均能便利體弱及長期病患長者獲取服務。 本處期望政府大幅增加公立牙科門診的數目及服務名額,配合牙齒護理教育、牙科檢查等,並參考國際標準訂立長者真牙數目指標,以便將來訂立相關政策及配套。

房屋供應: 推動「城市運動」(第172段)

當大家聚焦小組就個別土地供應選項的觀察,吸引我注意力的是小組認為社會普遍認同土地供應是「刻不容緩」、要「未雨綢繆」和須「多管齊下」這三句話。 我現提出符合這政策目標的一些土地供應計劃,至於各個選項的進一步分析,我會詳細考慮小組的全面建議報告。 為此,我會邀請市建局物色一至兩個適合作高密度發展的公務員合作社地段作為試點,並研究按照市建局沿用的推展項目方式,重建該些合作社地段。

房屋供應

根據統計處數字,香港65歲及以上長者的人口比例預料持續上升。 業界近年亦面對前線護理員人手不足問題,疫情下情況更趨嚴重,惟是次預算案未有提及投放資源於前線護理員人手培訓。 本處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加強培訓相關人員及/或建立相關人員培訓制度,好使業界長遠有足夠人手應對人口高齡化下的服務需要。

房屋供應: 項目促進辦事處

政府亦積極協助非牟利機構,研究可否於閒置的私人和政府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現時有數個項目正在進行。 隨着本港正式踏入復常,正是一個好時機,全面透析香港房屋供應前景,助力社會掌握疫後的供需變化。 團結香港基金最新發布的公私營房屋供應預測顯示,在新一屆政府的政策推動下,未來5年房屋供應前景在「量」和「質」方面都有所改善。 然而,要延續這個正面趨勢並達至10年供應目標,將取決於當局能否解決發展北部都會區作為長遠房屋「糧倉」的挑戰。 房屋供應2023 與上一個5年期(2022/23至2026/27年度)相比,建屋量將增加五成。 此外,公屋綜合輪候時間亦有望從2021/22年度的6.1年高位,縮短至2026/27年度的4.6年,相當接近政府4.5年的績效指標。

他說,政府有信心和決心未來十年興建33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 對於政府不設立臨時失業援助金,改以在綜援計劃下設立有時限的特別計劃,援助失業人士,本處感到失望。 綜援制度為社會最後的安全網,並非針對失業人士而設,申請人需通過嚴格的資產審查方可得到援助。 失業人士或許仍有有限的資產,嚴格的資產審查加上標籤效應只會將他們拒諸門外。 施政報告並提及,當局會多管齊下加快土地供應,包括進一步檢視綠化地帶的發展潛力。 規劃署將進行新一輪綠化地帶檢討,集中檢視坡道較高和距離已建設地區較遠的用地,預計明年中完成篩選並展開技術研究。

房屋供應: 土地與房屋供應問題

這是繼八十年代港島線康山發展的40年後另一個利用鐵路設施提供公營房屋的項目,凸顯本屆政府加大公營房屋供應的決心。 契約修訂補地價金額的商議過程一般需時,或不利於政府鼓勵活化老舊工廈的政策目的。 為了加快房屋土地發展供應,發展局已成立督導小組,研究如何精簡轄下部門的發展審批流程。 我們亦已於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下成立了一個聯合委員會,為精簡審批安排建議凝聚共識。 我們已於今年9月就第一批建議諮詢聯合委員會的意見,包括如何理順建築物高度限制、綠化覆蓋率及園境要求的審批工作,並獲聯合委員會普遍支持。 未來一年,督導小組會繼續認真檢視精簡審批流程的空間,並陸續推出有關安排。

房屋供應

社福界一直探索數碼轉型及創新科技的發展,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更有效回應服務需要。 惟現時不論獎劵基金或其他可供機構申請的基金資助計劃有限,本處建議政府為業界配置資源及讓社福界參與制定創科發展藍圖,以締造協同及發展與時並進的服務。 本處期望政府增加撥款以進一步提昇對院舍長者的支援,例如為正輪候或使用其他地區精神科服務的新收長者院友,提供評估及諮詢,以支援長者、家屬及院舍的適應,並在有需要時,安排外展精神科護士到院舍提供支援。 本處歡迎政府繼續推動及加快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之成立,積極推動地區社醫合作,提升整體基層醫療、及巿民於「治未病」的意識。 本處期望當局在疫情下,擴闊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支援高健康風險的群組,如劏房戶、少數族裔人士。

房屋供應: 供應趨緊 國際油價上漲

這些發展區從公眾諮詢、改劃用途到收地、清拆和涉及的補償安置,往往需時十年或以上。 例如我擔任發展局局長期間在2008年展開的「新界東北發展」(即今日的古洞北╱粉嶺北發展區項目),至今仍未正式展開收地,談不上工程上馬。 房屋局今(28日)公布,根據截至今年6月底的最新推算,預計未來三至四年潛在一手私人住宅單位供應量高達10.5萬伙,按季減少2,000伙,反映由今年首季歷史高位10.7萬伙回落。 按此比例,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301,000個單位,其中210,000個為公屋或綠表置居計劃單位,91,000個為其他資助出售單位。 他說,公私營房屋總供應目標比例維持七比三是平衡各方考慮的結果,包括社會對公營房屋的殷切需求,以及維持私營房屋供應和穩健發展。 陳帆今日在記者會上闡述《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進度報告》重點時說,按最新房屋需求推算,下一個十年期的總房屋需求為422,800個單位,因此政府把總供應目標定為430,000個單位。

政府定期公布私人住宅一手市場的房屋供應統計數字,以增加市場的透明度。 98 000個單位數字較上一季(即2022年3月底)減少1 房屋供應2023 000個單位。 隨著政府持續有序地增加房屋土地供應,我們相信未來三至四年的私人住宅預計供應量將繼續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房屋供應: 滬新房供應恢復 市場信心仍需提振

為盡用土地的准許地積比率及增加房屋供應,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於二零二零年五月二十二日啟動了兩個試點項目,重建九龍城的兩組涉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樓宇的地段。 重建後,單位總數估計約為現有數目的五倍(由約600個增加至3 000個),其中約三分之一(1 000個單位)為資助房屋。 二零一八年《施政報告》公布多項活化工廈的措施,其中增加舊工廈(即一九八七年前落成的工廈)重建後的最高核准地積比率兩成深受歡迎。 房屋供應2023 截至本年九月底,城市規劃委員會已批出超過30項重建工廈申請,可望提供約 平方米新的商用或工業樓面,而土地業權人亦已陸續向地政總署提出契約修訂申請。 新界棕地是被破壞了的綠化地或農地,用來發展房屋理所當然。 我們正規劃及推展的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及元朗南等新發展區,就涵蓋合共約340公頃的棕地,而新界北策略發展區亦涉及約200公頃棕地。

但無論如何,我認同社會期望發展棕地,既可增加房屋供應,亦可改善目前新界部分地區雜亂無章的景觀。 我已指示發展局統籌有關部門提前研究新界北棕地的發展,並展開其餘760公頃棕地的研究,探討這些零散的棕地當中哪些較具發展潛力。 由於很多棕地正用作港口後勤、物流運作、回收場、建造業機械及物料貯存等用途,我們亦必須考慮如何按經濟發展的需要處理或重置這些現有作業。

房屋供應: 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維持43萬伙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是政府房屋政策上的重要合作伙伴,對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屋單位和資助出售單位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新的居屋定價機制會影響房協資助出售房屋的定價,或會對房協造成財政影響。 此外,政府願意就房協重建老舊屋邨提供協助並藉此增加公營房屋單位的供應。 政府已決定將今年6月公布改撥為公營房屋發展的其中一幅位於啟德的用地給房協用作重建真善美村,然後再在真善美村原址重建樂民新村。 啟德用地的其餘新建單位亦可用作安置其他受政府發展計劃或市建局項目影響的合資格非業主住戶。

  • 政府亦爭取在二零二一年及早為新界北新發展區餘下兩個地帶(即新界北新市鎮和文錦渡物流走廊)展開規劃及工程研究。
  • 本處歡迎政府推動「城市運動」,及加強推廣運動產業的發展,讓業界與青年共同探討運動行業於香港的持續發展空間。
  • 「明日大嶼願景」涉及香港未來數十年的整體規劃以及多項大型基建的推行,涉及多個政策局、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需要周詳的協調和大量統籌工作。
  • 於2022年6月底,在房委會及房協轄下公屋居住的60歲或以上長者約有 人,佔香港老年人口的約35%。
  • 因此有必要制訂短、中、長期目標及策略,多管齊下令成效更能顯著。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