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2023全攻略!內含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因此,不論出售住宅物業是獲利還是蒙受虧損,均須要按住宅物業的持有期和物業交易的代價款額或物業市值(取其較高者),徵收「額外印花稅」。 在上述情況下,甲先生是在24個月內將部分物業的業權轉讓予乙女士。 由於乙女士並不是甲先生的近親,有關豁免「額外印花稅」的條款並不適用。 因此,甲先生在轉易契中加入乙女士成為其中一位承讓人,須按照代表轉讓予乙女士部分物業業權的代價款額繳納「額外印花稅」。 「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 議」包括臨時買賣合約及正式買賣合約。 假如在一項住宅物業交易中,相同的買賣各方以相同的條款簽訂多於一份「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則會以最早簽訂的協議的簽署日期,作為買方取得或賣方處置物業的日期。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一般來說,這些公司大多沒有實際生意運作,也沒有隱藏債務,主要為了持有一個物業而存在,這樣交易的時候更簡單快捷,以保障買賣雙方的權益。 以聯名或個人名義持有物業的人士,可透過內部轉讓(出售)的方式,將持有物業的業權轉名給同樣是香港永居身份的直系親屬,例如父母、兄弟姊妹、配偶、子女等。 “直系”的關係容許他們在業權轉讓時,豁免15%的買家印花稅,而只是按一般的物業印花稅繳稅。 完成業權轉讓(“除名”)之後,該人士就可恢復“未持有物業”的身份,倘若之後再度入市,可節省高達15%的印花稅。 再者,任何經首置名義購入的住宅物業,其轉讓應加以限制。 在香港,申請人毋須繳付遺產稅,而遺產繼承的業權轉讓不須支付印花稅。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計算印花稅(股票轉讓)

未補地價居屋持有人應要注意,獲居屋轉名後按揭需要重新申請,但不能套現,亦不能延長還款期。 例如居屋轉名前按揭餘額為100萬元,年期餘下十年,新按揭最多只能做100萬元及十年;如果早已經供完,亦不能重按。 當屋署批准之後,雙方須簽一份轉讓臨約,並把臨約及房署批准信交給律師樓,然後新擁有人便可以到銀行申請按揭。 倘若未補地價居屋轉名,以送贈形式進行,雖然私樓如果是送契交易,五年內申請按揭會有困難,但居屋業主不用擔心,因為未補地價居屋背後有政府擔保,即使是送契樓仍可申請按揭。 在一項物業轉易的交易裏所須支付的印花稅通常由買方支付。 若交易涉及住宅物業,按值計算的印花稅一般會在買方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支付。

而不論是首置交易或近親轉讓,買家均不用繳交總樓價15%的從價印花稅,而只是按舊式的累進印花稅制繳稅(或稱第二標準稅率)。 此舉雖然合共仍要支付8.5%,即$340萬的印花稅,但對比起由媽媽直接購入單位,要付15%印花稅即$600萬,則節省了$260萬的稅款。 打算以此方式購入物業的買家要留意,由於賣家公司有可能存在一些隱藏負債及訴訟在身,買家必須要聘請專業人士如律師及會計師等為公司的帳目作出審核及財務評估,以減低風險。 另外,買家要維持公司的運作,須每年聘請會計師核數及為公司續牌,費用動輒上萬不等,操作上比較繁複。 在按揭方面,仍有按揭在身的公司不能以公司股份轉讓形式出售,賣方須先償還所有按揭債務,而銀行一般都難以為公司股權轉讓的物業買賣承造按揭,買家須準備充足資金繳付全數以完成交易。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物業甩名後買入第二間物業,其後轉名予配偶再買另一物業,無限輪迴避稅是否可行?

然而,政府實施印花稅辣招,並豁免首置客,意在抑壓市場上的投資需求,為樓市降溫,同時盡量減低影響最具置業需要的上車客;但投資客可肆意運用財技,挪用首置名義避稅,明顯違背政策原意,政府應盡快堵塞漏洞。 答:除非獲豁免或另有規定,任何於2013年2月23日或以後簽立,以購買住宅或非住宅物業的買賣協議,均須以第1標準稅率繳納「從價印花稅」。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一般而言,想將物業轉讓子女等直系親屬,其中一種做法是用「轉讓契」轉讓單位,形式與平時一般物業買賣無異。

以上述例子中的已將物業售予太太的丈夫為例,他再入市購買一個600萬元物業為例,稅費支出是18萬元。 相反,如果二人各持有一個物業,任何一人再入市購買物業,印花稅便是15%,樓價600萬元的話,稅款為90萬元。 簡單計算,先進行親屬之間轉讓,可節省6成稅款支出。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如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非因進一步轉售,例如「摸貨」或提名另一買家),繳付該「額外印花稅」的人士可於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後 2 年 內,申請退回已繳納的「額外印花稅」。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FAQ

其次,夫婦的首置名額應有所限制,如夫婦間有任何一人擁有住宅物業,另外一方即使不持物業,也不再享有首置資格。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始終,首置優惠應只提供予具居住需要者,而男女一旦結成夫妻組織家庭,理論上若任何一方擁有住宅,即可滿足其居住需要,故不應再被視作為首次置業人士。 政府對置業施以辣招,並豁免首次置業人士,無非希望抑壓過分的投資需求,並留有空間予具真正居住需要者上車。 但當投機者放肆鑽營,辣招意義、效用便大打折扣,政府有責任堵塞漏洞,為樓市降溫。

如果你本身擁有一個住宅物業,想再買入多一個,作投資或收租之用,你就要繳付「從價印花稅」當中較高的稅率,為樓價的 15%。 關於近親物業轉名或除名的印花稅以及注意事項,我們都寫了很多文章,今次我們探討如非近親轉名,印花稅是怎樣計算以及有沒有慳稅的辦法。 此外, 將物業以遠低於成交價「轉讓」給另一人也是不可行的,因為買賣印花稅看的是估價,而不是成交價,所以無法避免印花稅的開支。 近日多了客人問關於物業轉名的問題,其實將物業轉名,並不是如想像般將名字改一改如此簡單的事,首先都不能避過印花稅,如用錯方式轉名或甩名,更可能會對下一手業主有不良壞影響。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遺產樓宇轉名需要交多少印花稅?

夫妻50/50聯名持有一個物業,先把物業轉讓給其中一方。 假設原物業市值600萬,買賣轉讓50%業權即是300萬,需繳付600萬3%印花稅的一半,也就是9萬。 另一方手上沒有持有任何物業回復首置客身份後,再買入一個市值600萬的住宅物業,只需給第2標準稅率(低稅率)的15萬印花稅,總成本24萬印花稅。

  • 上市流通的上市公司股票(包括解禁後的限售股),毫無爭議地屬於有價證券,因此轉讓該等股票屬於金融商品轉讓,應當繳納增值稅,不再贅述相關規定。
  • 更甚者,坊間更有業主以分批業權轉讓、壓低物業成交價等手法,進一步降低轉讓現有物業所涉的印花稅,避稅額甚有可能更高。
  • 如果立了遺囑,離世者可以確定其遺產分配方法,以及誰是繼承人。
  • 如物業持有期為6個月或以內,稅率為20%; 如物業持有期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稅率為15%; 如物業持有期超過12個月但在36個月或以內,稅率為10%。
  • 多多少少算是限制了投資者利用「直系親屬轉名避稅」的漏洞。

其中一人先把其比例的業權轉讓給近親;沒有持有任何物業回復首置客身份後,再買入住宅單位。 夫妻用50/50聯名持有一個物業,先把物業轉讓給其中一方;另一方手上沒有持有任何物業回復首置客身份後,再買入住宅單位。 要找出物業的真正市價,業主可向銀行或公證行申請物業估價,以最低者作為內部轉讓售價。 取得估價編號後,假使日後稅局因物業樓價過低,向你提出質詢時,你可以提供估價編號給稅局參考,以作自保。 特別值得一提,「額外印花稅」針對就是一個物業在限期內轉讓時,需要繳付的一種稅項。 但稅務局也提出了幾種很特殊的寬免,其中一種就是「提名近親」或「近親轉讓」。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物業直系親屬轉名印花稅5大分析

首先,大家可以到網上 「土地註冊處(俗稱田土廳)」查冊,先了解物業過去5年紀錄有沒有「送讓契」(Deed of gift)的字眼。 超過90%以上的香港業主都以為可以自行訂立偏低樓價意圖避稅,不過稅局絕對有權在7年内重新評估物業價值再重新徵收印花稅。 除由股票經紀所發出並加蓋印花的有關在聯合交易所成交的股票交易成交單據外,所有須要根據《印花稅條例》加蓋印花或加以簽註的文書,都不可以電子方式訂立或簽立。 另外,早前信置(083)旗下新盤觀塘新盤凱滙,首日開售時,一名98歲婆婆以約1,900萬元購入項目4房單位,同時亦一名92歲伯伯入市。 這類「長者級」的買家,同樣可以用「首置」身份置業,本身有物業的準買家,大可利用他們的「首置」身份買樓,不過大多長者屬退休人士,若果不是「Full Pay」入市,承造按揭方面有一定的難度。 新、舊稅款差距巨大,投資者惟有各出奇謀,期望「回復」首置客身份﹙買某一個物業時,手上無任何以個人名義擁有的物業﹚,好讓再置業時只需付舊累進稅率,以便「慳得就慳」。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當中涉及印花稅,只要能出示出世紙,證明3位是兄弟姐妹,就可以用首置稅率繳納印花稅。 近日多了客人問關於物業轉名的問題,其實將物業轉名,並不是如想像般將名字改一改如此簡單的事,假如用錯方式轉名或甩名,可能會對下一手業主有不良壞影響。 最後,政府須增聘人手,加緊抽查首置成交是否符合以上條件。 無疑,此舉須耗費一定公帑,但政府本就有責任監察政策運行,若能阻截避稅,實無浪費可言,更何況政府每年印花稅入豐厚,相關部門絕對可自負盈虧。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樓宇轉名常見問題:

而夫妻之間的業權轉讓符合近親轉讓的豁免條件,故無需繳付「額外印花稅」,只需參考「第2標準稅率」繳交印花稅項。 近親轉讓除了能節省印花稅,更可為原有物業增加按揭額。 在新按揭保險計劃下, 800 萬至 1,000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2023 萬的物業最高按揭成數由過去的 6 成,上調至首置 9 成,非首置 8 成。 而一般來說,按揭保險是不接受「轉按套現」或「加按」的。 即如果你是以 6 成按揭買入現有單位,並正在供款,則不能透過轉按或加按,享用新按揭成數,藉此套現。

  • 首先,大家可以到網上 「土地註冊處(俗稱田土廳)」查冊,先了解物業過去5年紀錄有沒有「送讓契」(Deed of gift)的字眼。
  • 甩名印花稅須於簽署臨約後一個月內支付,並須由律師樓代為支付。
  • 以上例子絕不罕見,政府自2016年推出加強版印花稅,將住宅物業從價印花稅劃上上升至15%,並豁免首置客及換樓人士,投資客自此扭盡六壬,務求借親友「協助」,全力避稅。
  • 「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 議」包括臨時買賣合約及正式買賣合約。
  • 在股權轉讓過程中,稅務變更時需要請稅務局開一張完稅證明,包括: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
  • 各地稅務工商對於自然人股權轉讓是否繳稅、繳稅的基準價的認定標準把握的尺度和程序有差異。

如想將物業留給子女,可以利用「長命契」方式加入對方名字。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這方法既可免卻遺產承繼手續,又可防止子女取得物業後,隨即變賣物業,形成自己無家可歸。 2010年,政府為打擊樓市炒風推出額外印花稅(SSD),規定任何以個人或公司名義取得住宅物業,並在取得物業後36個月內轉售,便要繳交SSD。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2023 如住宅物業的買賣協議被取消,而取消原因不是由於協議的買方將物業轉售或出售(俗稱摸貨),該買賣協議可能無須繳付印花稅。 納稅人可以在交易取消後兩年內,填妥表格IRSD125,向印花稅署署長申請退回已付的印花稅,申請是否獲批由印花稅署決定。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印花稅

當時規定,買入住宅物業6個月以內沽出,稅率為成交價的15%,如買入住宅物業持有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沽出,稅率為10%;如買入住宅物業持有期超過12個月,但卻在24個月或以內沽出,稅率為5%。 計算方法是用「物業交易價格或市值」乘以「稅率」來釐定。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2023 措施推出後,不少昔日加入短炒的炒家都決定不再入市,部份則表示購入物業會作中長線持有,故很短時間內「摸貨」已絕跡。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劉圓圓曾經撰文指,長者申請按揭時,一般限制較多,銀行會以75年或80年,減去人齡或樓齡計算可承造按揭的年期,並以較低者為批核結果。 她舉例說,一位按揭申請者為60歲,而物業樓齡為50年,銀行使用「80 減」作最長按揭年期,銀行只會以「80減60歲」批出20年的貸款年期,亦意味著,該位98歲婆婆,幾可肯定不獲銀行批出貸款。 無論是甩名,抑或轉名,均須按樓價支付印花稅,業主當然想定一個比市價低的「成交價」,以減少稅款支出。 黃詠欣提醒,若果單位仍有承造按揭,成交價太「低水」的話,業主有機會被銀行「踢契」。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進行多次物業估價,找出最低估值

早前有消息指出,某知名藝人以「直系親屬轉讓」的方式來慳稅,此方法聰明地利用了灰色地帶,節省接近一半的稅務,更可以無限次使用此方法慳稅,讓我們來拆解一下當中的操作。 如果你本身已擁有一個物業,又想再買多一個物業作投資或收租之用,你就需要繳付「從價印花稅」當中較高的稅率,即樓價的 15%。 如果你選擇透過近親轉讓的方式先出售業權,可豁免15%的從價印花稅,只需要按一般的物業印花稅繳稅。 完成業權轉讓(「除名」)之後,該人士就可恢復首置身分,若之後再買物業,可節省高達15%的「辣招」稅。 「買家印花稅」是按物業交易的代價款額或物業市值(以較高者為準),以15%的稅率計算 。 送契樓的送贈法律程序一般需時 3 年才完成,業權並不穩固。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樓宇轉名要繳印花稅

香港人愛磚頭早已人人皆知,此現象不只出現在一般的市民當中,連城中的知名藝人亦熱愛參與置業投資。 不過,當一個普通的香港市民為了數百萬元的物業營營役役,努力上車的同時,有人卻有辦法節省數百萬元的稅項。 上星期有消息指出,某知名藝人以「直系親屬轉讓」的方式來慳稅,此方法聰明地利用了灰色地帶,節省接近一半的稅務,更可以無限次使用此方法慳稅,讓我們來拆解一下當中的操作。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樓宇轉讓價如何影響印花稅?

股權轉讓價格屬於轉讓方與受讓方自由約定,轉讓給外部第三方,但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 但是,受贈予方接受股權,是否要就作為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目前相關規定是真空狀態,據說,一些地區是對比受贈房屋要收取個人所得稅的。 上市流通的上市公司股票(包括解禁後的限售股),毫無爭議地屬於有價證券,因此轉讓該等股票屬於金融商品轉讓,應當繳納增值稅,不再贅述相關規定。 營改增之前,即《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下稱36號文)於2016年5月1日實施之前,股權轉讓涉及的流轉稅為營業稅。 雙方之所以採取上述交易結構,是因為在直接交易土地使用權時,會產生土地增值稅;而直接交易水泥公司的股權時,阿創可能承擔水泥公司的或有債務。 如果水泥公司將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到新公司,那麼可以按照國家政策免繳土地增值稅;阿創收購新公司的股權時,通常不會涉及土地增值稅,而且新公司成立時間較短,或有債務較為可控。

直系親屬轉讓印花稅: 近親轉讓免15%稅,能否用DNA證明直屬關係?

鎖息上限(俗稱「封頂位」)是H按重要條款之一,但不少置業初哥申請H按計劃時,不知道鎖息上限的存在及用途,選用一個鎖息上限較好的按揭計劃不但能... 如是者,地產代理均建議業主做樓宇轉名時,要小心「送贈契」,買家業主如有問題,亦不妨多向專業地產代理查詢了解。 最近多個新盤開賣,准買家們需留意:一手物業與二手物業置業流程各有分別,大家入票前應充分做好4大準備功夫,確保職業之路暢通無阻。 會以樓價成交價的的轉讓權益對應舊印花稅率計算,如成交價為600萬元,計劃印花稅會以成交價600萬的一半權益作價即300萬,對應稅率為1.5%計算。 在樓宇轉名的過程中,28Mortgage的經驗是奉勸業主一定要做好最壞或者換個説法,做好最萬全的打算,因爲人性還是多變的。 我們過去看過子女與父母反目或是夫妻離婚的個案多不勝數。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