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夫婦買第二層樓5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兩個人聯名買樓,代表讀者與太太同時擁有業權,無論誰將來再買樓,都是第二個物業,首先要付雙倍印花稅,先花一筆錢。 因為根據指引「壓力測試後模擬供款」佔入息比例,第一個物業是60%; 第二個物業是50%,要求更嚴謹,未必可通過壓力測試。 現時有多種方法了解買入的單位是否屬於凶宅,首先向地產代理及業主查詢,如果對方知道有單位為凶宅,有責任向準買家言明。 地產代理監管局建議,準買家向代理查詢時,不應顧忌只用含糊字眼,而該直接詢問「物業或同層單位有否發生過非自然死亡事件,例如自殺或兇殺案?」避免日後雙方發生誤會。

  • 而分權共有及長命契,就各有優缺點,想聯名買樓的業主,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其中一種。
  • 由於大部份人買第二層物業,都是打算用作收租,其實銀行亦有機會考慮將物業的收租金額,計算到買家的收入中。
  • 香港樓價近期從高位回落,劈價盤湧現,但在買樓長線必勝想法根深蒂固下,不少資金充裕的港人仍密切留意買入更多住宅物業的機會。
  • 金融科技平台ROOTS上會打造香港首創網上按揭申請表,一次過免費幫客戶向多間銀行遞交申請,無須再踏入銀行分行用手填表。
  • 新樓按揭較靈活 由於幾乎每次新盤開售,傳媒都會捕捉到有父母表示為子女買物業,因此被認為「父幹客」多會選擇買新樓。
  • 同時若業主買的物業是樓花,因為不符合居住的要求,有關物業的利息亦不能被扣減。
  • 她補充,如果幫子女買樓的計劃,將在明年較後時間才進行,謹記留意息口的變化。
  • 最新財政預算案剛宣佈寬減印花稅,其中600萬物業轉名印花稅大幅減少達99.8%,相信有更多業主會進行甩名手續。

有地產界消息傳出,指有跟姜濤同名的買家「Keung To」,在2023年1月初以首置名義入市,以1,800萬元買入西環維壹一個662平方呎的海景單位,2房1套間隔。 如果物業仍有按揭供款的父母,想加按物業,要視乎本身物業的估價,父母收入情況,以及未償還貸款金額,去決定最終能套現的金額。 夫婦買第二層樓 要留意是,加按物業是需要通過壓測的,同時父母年紀較大,未必能做到30年按揭,可能只有20年或25年,意味壓測的要求會提高。 新樓按揭較靈活 由於幾乎每次新盤開售,傳媒都會捕捉到有父母表示為子女買物業,因此被認為「父幹客」多會選擇買新樓。

夫婦買第二層樓: 分名買樓後簽協議避稅 夫婦再首置或涉瞞稅詐騙

揀中心水的樓盤,就要與賣家(業主或發展商)簽訂「預留表格」預留單位,並支付訂金。 夫婦買第二層樓 一般而言,買家要支付約2,000英鎊至10,000英鎊不等,然後委託律師處理買賣合約文件,一般可以透過代理進行。 夫婦買第二層樓 簡單而言,在香港這類海外地區,大多透過各海外或英國地產代理不時來港舉辦的展銷會,作為購入英國一手樓的途徑。

以你現時的年齡,其實仍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間,如果你地這刻未有小朋友,應把握這段時間,盡力儲多點錢,令財富可以有效滾存。 如果是父母資助置業,那麼置業過程中,他們的參與度也會較高,而兩代人難免有自己的想法,例如買邊區、揀邊個戶型等都有可能產生矛盾,可能導致家庭和睦受損。 漾日居於2000年落成,為7個項目最早落成單位,成交價亦最低約2.1萬元。 夫婦買第二層樓 至於最新落成是在柯士甸站的The Austin及Grand Austin,在2014年落成,最近成交呎價分別是2.6萬元及3.5萬元。 目前九龍站上蓋擁5個住宅物業,包括天璽、凱旋門、君臨天下、擎天半島及漾日居,毗鄰九龍站的柯士甸站亦有The Austin及Grand Austin,共7個住宅項目。 夫婦買第二層樓 隨着高鐵香港段的落成,由九龍站可經商場圓方步行至西九龍站,過程大約10分鐘,對於住戶往返內地亦十分方便。

夫婦買第二層樓: 業主放盤

例如1000萬物業以外,還有200萬元現,即共1200萬元。 不過,假設是父母買給子女結婚用,基於子女可與另一伴申請按揭,二人收入較高下,可借款的金額亦較高。 至於如果父母屬於中上產人士,可以資助到500萬元以上,即使子女與另一半收入共約4萬元,可負擔的樓價亦可升至800萬元至900萬元的水平。 不少人在準備結婚時,父母會幫手買樓,但如果日後夫妻二人關係不合、選擇離婚,就有可能引起物業分配糾紛。 夫婦買第二層樓2023 由於法律會假定二人於婚姻期間合力支付家庭開支及共同累積財產,供給雙方生活所需,故法庭一般會視該物業為雙方共同使用或管理的資產,離婚時或有可能要被公平分配。 此時,即使夫妻其中一方婚前已擁有該物業,亦有可能需同對方平分。

情況三:若夫婦二人以單名形式均未能通過壓力測試,可以其中一人作為業主,另外一位則作為擔保人。 作為擔保人係未來需要置業時,壓力測試以及按揭成數將受限制,但仍可以首置身份買入第二個單位節省印花稅支出。 另外,隨時間過去,剩餘按揭會減少而業主入息增加,當業主以個人入息都「夠計算」時,可透過轉按形式將擔保人甩名。 對於已供滿樓的父母,即擁有現契物業,除了以入息去申請按揭外,亦多了個選擇以資産水平爲基礎申請按揭,不論物業價值,一般可承造最高四成按揭。 例如,1,000萬的物業,以資産水平申請按揭,最多貸款400萬元予子女。 現契物業加按套現的條件相對簡單,不過銀行或需要借款人提供銀行戶口結餘紀錄等。

夫婦買第二層樓: 按揭成數詳細資料

記者曾與資深驗樓師明哥,到過其中一間洋房進行驗樓,當時已獲得明哥好評,今次再度直擊分層戶,亦得到逾90分的高分。 新界西北近年有不少新盤推出,最新就有屯門新盤海皇路項目,由於市場反應踴躍,發展商日前再加推50伙單位應市,折實價552.43萬元起。 近親轉讓可巧妙繞過高印花稅率,節省買第二層樓的成本,達致買樓收租的目的。

不可行,如重覆轉名避稅操作,尤其短時間內進行,稅局會以「不代表自己行事」為由,追收15%印花稅的差價。 按保可從查冊中得知,稅單的通訊地址是配偶名下的物業。 如舊有物業面積很大或樓價很高,新物業面積很細或樓價很低,很難說服按保公司,舊物業是給家人住,新果層是自住。 如是2轉1甩名,每份都是50%業權,印花稅以樓價一半計算,稅率可參考上述稅表。 如果是3轉1,每人業權是1/3,印花稅便以樓價的2/3計算。

夫婦買第二層樓: 方法1:丈夫擔保妻子?

調查「父幹」平均資助90萬至1000萬 早年有調查顯示,父母平均資助金額由90萬至1,000萬元不等。 另外,根據政府調查,本港近三分二自住業主已全「供甩樓」。 假設一些已供甩樓的父母,將物業加按套現,讓子女買入物業。

夫婦每人股票及現金約100萬元,打算兩年後購入一層約700萬至800萬元單位自住,現有自住單位還款至50%合法出租;另本人父母有一自住已供滿60年樓齡的市區洋樓,估價約500萬元。 申請高成數按揭要向按揭保險公司申請,市場上現有3間按保公司,分別為,申請按保要求貸款人為首置人士兼為自住用途。 情況二:若夫婦二人,其中一人入息能夠通過壓力測試,另外一人入息未能通過壓力測試。

夫婦買第二層樓: 轉讓名下物業

該名女網友近日在香港討論區上表示,男友近日打算置業,而該物業一半首期由男友支付,其餘首期則由對方父母支付。 夫婦買第二層樓 而男友本有結婚打算,更向樓主表示希望將來能一齊供樓。 不少香港情侶都會結婚置業打算,大家為層樓也不介意公一份婆一份。 但近日有女網民在討論區發文,指男友欲婚前買樓,並要求女方將來為安樂窩一齊供款,不過當女友要求男方在層樓加名時,男友竟拒絶,令女方大感不滿。 一般來說,按揭保險計劃是不接受「轉按套現」或「加按」的。 即是說,如果你本身以 6 成按揭購入現有單位,並正在供款,則不能透過轉按或加按,享用新按揭成數,做 8-9 成按揭,藉此套現。

夫婦買第二層樓

以「夠計數」者買入第一個物業,另一位則可待加人工或有筍盤時再買入第二個單位。 當家庭第一個物業以夫婦聯名方式持有,係購買第二個物業時無論是先生名下抑或太太名下持有,由於二人不符合首置規定,均需以新稅率(15%)支付印花稅。 以上提到的種種入市障礙,皆源於非首置身份,事實上,不少買家會在買第二層樓前,先回復首置身份。 假如現有物業是聯名持有,是可以透過甩名,把其中一方業權轉讓給另一方,從而令其中一人回復首次置業身份。 根據按保公司契約規定,如果申請高成數按揭 (6成按揭以上),申請人的物業須用作自住,才有機會獲批核。

夫婦買第二層樓: 一層變兩層財技上的限制

另外,首次置業除了需要支付首期和印花稅外,以下費用也要繳交,包括律師費(一般中小型房產,不超過1萬元)、地產代理傭金(約樓價的1%)、管理費等。 不過要留意,如果真的因為種種原因,例如父母要求,準夫婦需要聯名買樓,而同一時間他們任何一方本身已有物業,就算是公屋或居屋都好,都需要繳付15%辣稅。 假使你和配偶聯名持有單位,你可先將業權轉讓至另一半(即「甩名」),你的另一半可以採用新按揭成數重做按揭,以達致套現。 不過,如果單位本身由你全權擁有,就不能用近親轉讓的方法去轉按或加按套現了。 總括而言,夫婦兩人在決定第一層樓應否以聯名方式買入時,除了要考慮樓價未來升幅之餘,也要視乎第二層心儀住宅估算樓價、長遠是否需要換樓等因素而定,最重要是雙方都有充分溝通與共識,避免因此事傷感情。 另外,要先與租客商議清楚,有哪些費用由租客繳付,例如市政稅一般由租客繳付;亦要考慮聘請物業管理公司的費用。

夫婦買第二層樓

根據按揭新例,樓價1000萬元或以下,甩名按揭成數最高可做9成,需要壓力測試。 如想盡量套現作為第二層間物業的首期,可從拉高估價着手。 一般而言,定價較市價高出5至10%,銀行普遍可彈性處理。 放寬按揭保險樓價上限,是為了協助未持有物業的市民置業,對於打算購買第二層樓的買家,即使購入 $1,000 萬的樓,不符合申請 9 成按揭的要求,最多只可借8成按揭。

夫婦買第二層樓: 物業「一變二」簡易操作

你可委託按揭轉介或相熟的銀行按揭專員,為你向銀行爭取使用最低估值。 不過,業主須留意,假設按揭成數不變,拉低物業估值會令按揭貸款額下調。 申請按揭保險必須為自住物業,雖然Peter自己不是業主,同老婆一起住的樓是用老婆名義做業主的,但因為老婆的月薪不高,未能自己通過壓力測試,所以Peter是按揭貸款人之一。 若第一個物業以夫婦其中一人單名持有,在買入第二個物業時則另一人以首置方式買入,印花稅最少可以節省樓價(15%-4.25%)=10.75%的印花稅。 如兩間物業的成交日期不是相差很遠,亦不需透過按保敍做高成數按揭,銀行可以只計算新物業的壓力測試,意味未甩名物業的每月還款,不需計入DSR及壓測內。

夫婦本身有200萬現金,丈夫果層可以加按至480萬套取80萬元,即總現金為280萬。 對大多數夫婦來說,一個人的收入未必能夠通過按揭的收入要求和壓力測試,因此要加入另一半的收入來通過按揭審批。 要把另一半的收入加在一起計算按揭供款能力,可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把配偶加入成為物業的借款人,另一種是把配偶加入成為物業的擔保人。

夫婦買第二層樓: 聯名物業甩名套現 助物業由一間變兩間

不過,如果丈夫未完成轉名手續,並為第二層樓申請按揭,銀行便會將第一份按揭計算在壓力測試之內。 一般來說,轉名沒有實際期限,故有些業主會以拉長轉名期的方式,確保另一半不會即時放售物業。 近期有宗個案,羅氏夫婦(化名)聯名擁有一層自住物業,因為供款多年及樓價上升,按揭餘額僅佔樓價25%(兩成半按揭)。

夫婦買第二層樓: 律師樓被封 買樓慘中伏 4招避劫【星之谷專欄 –...

舉例假設聯名物業價值650萬元,「甩名」交易只需以樓價的一半(即325萬元)計算印花稅,稅項為73,125元;而650萬元物業可借六成按揭即390萬元。 大部份銀行使用多於一間估價行,申請人可查閱各個估價後,選擇最低口價。 夫婦買第二層樓2023 部份銀行容許以估價行估價為基礎,再調低10至20%作為轉名價。

夫婦買第二層樓: 按揭成數、供款年期

若夫婦兩人,其中一方收入低,或是沒有收入,則可以透過合併報稅慳稅,尤其是聯名買入物業,或是以另一方的名義申請按揭。 因為,每年度居所按揭利息扣減上限為10萬元, 夫婦聯名買入時按揭申請只能各佔一半,另一半未必能用盡相關扣減。 另一個情侶買樓方法,是用一個人名買,若擔心收入不足,可找另一方做擔保人,這樣亦會將二人的收入一同計算申請按揭貸款。 日後有足夠收入時,可以轉按,將擔保人「甩名」,不用中間再做買賣,進一步節省稅務開支。

夫婦買第二層樓: 買家印花稅 (Buyer’s Stamp Duty / BSD)

同時業主的父母免稅額被其兄弟姊妹用了,業主亦不能再使用。 假設Jack與女友聯名買樓,代表兩人同時擁有業權,無論誰將來再買樓,都屬於第二套物業,需要繳付15%的雙倍印花稅,無疑令開支大增。 話說陳氏夫婦(化名)持有自住物業,當中陳生是家庭入息支柱,陳太則是一名初級文員,兩人居所由陳生負責供按揭,物業亦是他名下。 香港樓價貴、首期高的問題,一直以來困擾不少無殼蝸牛。 身為專科醫生的劉生,月入約15萬元,但就選擇月花1.5萬元租樓,等足10年才首次置業,斥950多萬元購入屯門「The Carmel」分層單位,月供2萬多元。 至於未供完樓的業主,如不想現有按揭影響到壓測,可考慮近親轉讓,令自己沒有按揭,同時亦可回復至首置人士,支付舊有印花稅。

買家可留意路政署網站了解更多遠期的鐵路計劃,以及道路規劃。 根據《鐵路發展策略2014》,未來港鐵有計劃增加的鐵路線包括屯門南延線、北環線(及古洞站)、東九龍線、東涌西延線(及東涌東站)及北港島線,並已提交建議書。 夫婦買第二層樓 隨着港鐡覆蓋範圍愈來愈廣,香港人不論上班還是放假出街都十分依賴鐵路網絡。 因此,買樓都希望買入鄰近鐵路的物業,而導致鐵路上蓋的樓價都較硬朗。 整體而言,情侶分手後處理物業資產是難以例出一個最公平的方法,要靠雙方的協議,否則若交由法庭處理,當中亦會涉及龐大法師費用。 因此,最好是在買樓前,尤其是未結婚的情侶,說明日後物業的利益分配,釋除雙方疑慮。

在揀樓時,不妨考慮總價低於800萬、可最高申請九成按揭、承接力高的單位。 這其實是一個瞻前顧後的方法,首先減輕了父母的首期資助壓力;其次,承接力高的單位估值相對穩定、交投量也比較活躍,一旦發生甚麼事,亦能立刻找到下家接手、及時止損。 由於父母支付首期後,子女需自行供樓,故建議等其有一定經濟基礎並擁有穩定工作時再買樓;而如果子女從事銀行較信任行業如金融、法律、醫療、教育等,則風險程度可相對減少。 夫婦買第二層樓 假設子女年紀尚小,可以考慮暫時仍與父母同住,將新買的物業出租以補貼供樓,等其成家立室後先轉租為住。 溫馨提示:由於鐵路發展從計劃到通車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對於打算置業自住的買家來說,比起提前太久入市,等有正式通車消息才買入或租住更加穩妥。 市場上有不少另類單位以折讓價出售,其中一個原因是單位發生事故變成凶宅。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