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體恤安置派屋9大優勢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體恤安置派屋

「 体 恤 安 置 」 并 不 是 一 般 的 公 屋 申 请 , 而 需 由 专 业 社 工 或 授 权 人 士 为 个 案 作 全 面 评 估 。 社 会 福 利 署 ( 社 署 ) 负 责 向 房 屋 署 推 荐 个 案 。 房 屋 署 接 获 有 关 推 荐 后 , 会 向 当 事 人 进 行 详 细 资 格 审 查 , 并 向 合 资 格 的 当 事 人 编 配 公 共 租 住 房 屋 单 位 。 體恤安置派屋 然而,在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配額及計分制(配額及計分制)下,他們和其他非長者單身申請人一樣,輪候公屋需時甚久。 另一方面,香港房屋委員會設有「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優先配屋計劃),設定更短的平均輪候時間目標,優先編配公屋予單身長者。 答覆:主席: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設有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申請制度。

體恤安置派屋

社署回覆中西區區議會時提出數據指,當區多數申請也獲得推薦,部分不獲推薦者,則是不合資格人士。 平屋早於今月初公布大坑西邨重建的居民安置方案,其一為回遷方案,其間市民可領取租金津貼,亦可由社工協助申請過度性房屋;另一方案則為永久遷出,亦設金錢補償。 大坑西邨居民權益關注組主席歐陽潔珍表示,邨內部分長者憂慮未能找到合適居所,亦未必能承受多次搬遷。 她又補充,對於部分正申領綜援的人士,若他們接觸回遷方案領取租金津貼遷出,很可能會超出資產限額而不能繼續申領綜援,故促請政府介入,協助居民「一屋換公屋」,免受多次搬遷之苦。 根據房屋署的體恤安置條例,房屋署會為有個別困難的申請人提供體恤安置,體恤安置的申請亦不設上限。 房屋署會接手處理社會福利署或前線社工轉介的合資格申請個案,申請人須提供文件證明婚姻狀况,或以宣誓文件代替法律文件,經社署確認的離婚個案,申請人可提供宣誓文件以代替離婚法律文件。

體恤安置派屋: 區議員質疑「體恤安置」申請多被拒絕

若申請者或其家庭成員有特別住屋需要(例如永久於室內倚靠輪椅活動),房屋署會在公屋編配時多作一名家庭成員計算,而為申請者編配額外居住空間的單位。 有輪椅人士透過體恤安置申請公屋,獲派黃大仙上邨一個一人單位,但最終因為一個原因而拒絕,並指對房署的回應亦感到無奈。 體恤安置派屋 按現行政策,一些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可向社會福利署(社署)申請「體恤安置」,經審查後,合資格人士可獲社署向房屋署推薦,加快上樓進度。 然而,有中西區區議員表示,當區的市民申請「體恤安置」,多被社署拒絕。

體恤安置派屋

房屋署除了用公屋計分制分配公屋,亦會為有個別困難的申請人提供體恤安置,讓單親家庭及家庭暴力受害者,於三個月內獲派公屋。 但本報記者發現有人利用房屋署體恤安置的漏洞,以假離婚騙取公屋,將輪候時間縮短至三個月,對輪候冊上苦苦等候的家庭造成不公。 該名女網友日前在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FB版) 」發文,表示自己是名輪椅人士,早前透過體恤安置申請公屋,6個月後幸運獲派黃大仙上邨耀善樓單位。 他指,目前房協將重點落於興建專用安置屋邨,相關項目會於2024年,分階段於粉嶺、洪水橋及古洞北落成;房協亦於粉嶺安樂村工業區設置區域辦公室,專責專用安置屋邨工作,期望可以助政府更有效推進發展項目,為新界北居民帶來便利。 專用安置屋邨主要為不符合房委會資格審查的受影響居民,提供多一個選擇,包括租住或購買資助出售單位,基本條件是申請人不可已擁有物業;租金屆時會再按政策而定,至於出售單位的價格會參考居屋價錢。

體恤安置派屋: 大坑西邨重建︱關注組批遷置方案未妥善安置 房屋局:換公屋對輪候人士不公

(四)正如上述,單身殘疾人士已有各種途徑申請公屋,包括「體恤安置」。 根據「體恤安置」的安排,單身殘疾人士可以向社署轄下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或社會保障辦事處、或資助醫院的醫務社會服務單位、或社署認可的非政府機構、或社署轄下的感化辦事處申請「體恤安置」。 註︰輪候時間是以輪候冊登記日期開始計算,直至首次配屋為止,但不包括申請期間的任何凍結時段(例如申請人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規定;申請人正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而要求暫緩申請;申請人在獄中服刑等)。 一般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是指一般申請人在過去十二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輪候時間的平均數。 社 署 和 房 屋 署 已 设 立 跨 部 门 的 转 介 机 制 处 理 有 关 公 屋 调 迁 、 分 户 、 加 户 , 以 及 有 关 公 屋 租 户 或 公 屋 申 请 者 的 其 他 房 屋 援 助 的 特 别 个 案 。 根 据 既 定 的 机 制 , 公 屋 租 户 及 公 屋 申 请 者 的 相 关 公 屋 安 排 申 请 会 先 由 房 屋 署 进 行 资 格 审 查 及 批 核 。

  • 假若該單位被認定為不適合輪椅人士居住,是次安排不會視為一次編配,署方稍後會再安排另一單位給申請者視察。
  • 房協現時規劃及發展共25個項目,陳家樂形容,房協現時正面對建屋「高峰期」,預料未來10年可以提供2.8萬個單位,即較過去10年房屋供應增超過3倍。
  • 社 署 和 房 屋 署 已 設 立 跨 部 門 的 轉 介 機 制 處 理 有 關 公 屋 調 遷 、 分 戶 、 加 戶 , 以 及 有 關 公 屋 租 戶 或 公 屋 申 請 者 的 其 他 房 屋 援 助 的 特 別 個 案 。
  • 鍾與丈夫商量後,決定找律師辦理離婚手續,然後向社會福利署申請「體恤安置」。
  • 然而,有中西區區議員表示,當區的市民申請「體恤安置」,多被社署拒絕。

除非申請者有特殊安置要求,例如指定地區/屋邨的單位,房屋署一般可在短時間內編配單位予申請人考慮接受。 就張超雄議員的提問,現答覆如下:(一)及(二)房屋署並無現時居於環境欠佳居所的單身殘疾人士數目,亦沒有備存過去五個財政年度在「配額及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當中殘疾人士的分類統計。 不過,我們得悉政府統計處現正進行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統計調查,並預算於2014年年底公布統計結果。

體恤安置派屋: 【出入不便】輪椅人士申請「體恤安置」獲派公屋1人單位 「門口細到輪椅入唔到」無奈拒絕

其後她再把信交到社會福利署,社署要求她提供報警求助的證明,表明需要法律文件才會受理體恤安置的申請。 最終劉在長沙灣政府合署的民政事務處進行宣誓,這份宣誓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可代替報警記錄作證明文件,證明劉曾被丈夫虐打,並已單方面申請離婚。 1983年,她聽從社工建議,與丈夫離婚並以「精神受壓迫」為由,申請體恤安置,並於兩個月後獲派公屋。 但其實多年來,她一直與前夫同住,而負責個案的社工亦知道他們的夫妻關係。

體恤安置派屋

黎安妮又指,香港現時沒有監管假離婚的法例,大多數情況會以串謀訛騙檢控當事人。 不論當事人是否成功騙取公屋,控方只需證明當事人存心訛騙就能入罪。 但黎亦指,法律沒有訂明已離婚人士不能同住,因此很多時控方都會遇上舉證困難,往往只能靠當事人主動招認。 黎認為,社署應做好把關工作,嚴謹處理申請人的申請文件,亦應加緊巡查,找出騙取公屋的人士。 一些樓梯、狹窄道路,以輪椅代步的殘疾人士根本進不去,需靠旁人的協助。 體恤安置派屋2023 日前有一名輪椅人士在社交平台發文訴苦,指自己幸運地透過「體恤安置」計劃獲派公屋單位,但當她親臨單位後才發現,單位門口小到輪椅難以通過,非常不方便,只好無奈拒絕,而​​房署的回應亦令她感到失望。

體恤安置派屋: - 體恤安置

房屋署回應指,房屋署的前線管理人員會進行每兩年一次的家訪,偵察租戶是否有濫用公屋的情況,如有發現將會採取嚴厲措施,遏止租戶濫用單位。 另外亦會推出一系列宣傳和教育活動,教育市民對善用公屋資源的認識,並鼓勵市民舉報濫用公屋。 關於濫用體恤安置計劃的問題,房屋署指個案主要由社會福利署審批。

體恤安置派屋

若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認為該單位適合輪椅人士居住,而單位的裝置亦可按其建議作改裝,署方會發出配房通知信予申請者辦理入伙手續。 假若該單位被認定為不適合輪椅人士居住,是次安排不會視為一次編配,署方稍後會再安排另一單位給申請者視察。 居住單位如須改建以切合個別殘疾人士的需要,房屋署會負擔所涉及的工程費用。

體恤安置派屋: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房協主席陳家樂今日(16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未來會繼續配合政府的清拆行動,以及支持和協助發展都會區,但由於相關規劃暫未有具體細節,房協未來需要視乎財政狀況等資源,包括人力、物力等,「盡量幫手」。 截至現時,房屋署從未拒絕社署轉介的體恤安置個案,於2012/2013年度獲批的體恤安置個案達2039個。 然而,當她親臨單位後卻發現,公屋單位和想像中的環境完全不一樣。 樓主表示,沒料到獲派的是一人單位,「門口細到輪椅都入唔到」,即使勉強進入屋內,還有一個細小的玄關位,「要轉彎先入到廳,(前提係一定要有人幫我)」,因此只好無奈拒絕。 此外,房屋署會為使用輪椅的申請者編配設有無障礙通道設施的屋邨和有升降機到達的樓層單位,以方便他們出入。 除專用安置屋邨外,房協亦針對人口老化問題推出「長者安居樂」住宅,位於紅磡利工街的項目將會於明年落成。

他期望,計劃能夠有示範作用,「其他發展商睇到有需要、有口碑,可以考慮做」。 新報人財經(TYFP)為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財經專業的實驗平台,由學生自主編採,為社會大眾提供中港相關的金融財經消息。 「上樓」半年,社署的社工只進行過一次家訪,但會不定時約劉小姐到中心面談,了解生活情況。 體恤安置派屋2023 陳家樂以新建的明華大廈一期為例,當中三分之一的單位屬「可改動設計」類型,期望未來房協興建的單位亦可用相關概念為藍圖,進一步研究通用設計及無障礙設計,例如使用趟門、可調較高度洗手盆的設計;讓住戶可以隨年紀增長或身體所需,靈活將單位改裝。

體恤安置派屋: 假離婚騙公屋 體恤安置成上樓捷徑

鍾於1980年嫁到香港,當年木屋的居住環境惡劣,而公屋輪候時間估計需時三年。 為了快要出生的兒子,她找社工求助,得知單親家庭可獲特快「上樓」安排,亦可為兒子申請單親綜緩。 鍾與丈夫商量後,決定找律師辦理離婚手續,然後向社會福利署申請「體恤安置」。 房屋署回覆《星島頭條》查詢時表示,房屋署在編配公屋單位時,會考慮殘疾人士和長期病患者的需要,盡量提供適當協助。 由於每位輪椅人士的情況不盡相同(例如使用的輪椅尺寸,申請者是否只須在室外使用輪椅等),房屋署在了解申請者的特別要求及實際需要後,會因應資源盡量為申請者編配合適的公屋單位。

  • 房 屋 署 接 獲 有 關 推 薦 後 , 會 向 當 事 人 進 行 詳 細 資 格 審 查 , 並 向 合 資 格 的 當 事 人 編 配 公 共 租 住 房 屋 單 位 。
  • 民興樓互委會前主席王碧娟表示,這是明顯推翻平屋2019年提交予立法會信件的承諾。
  • 鍾於1980年嫁到香港,當年木屋的居住環境惡劣,而公屋輪候時間估計需時三年。
  • 一些樓梯、狹窄道路,以輪椅代步的殘疾人士根本進不去,需靠旁人的協助。
  • 體恤安置本是為有特別需要的家庭而設,卻成了部份人快速「上樓」的捷徑,對社會上輪候公屋多時的家庭造成不公。
  • 非長者的單身傷殘申請者如希望更快獲得編配公屋,可考慮透過「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申請提早入住公屋。

有能力支付公屋租金(包括以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之租金津貼或其他經濟來源支付)。 另外,根據房委會網頁資料,房屋署在編配公屋單位時,會考慮殘疾人士和長期病患者的需要,並提供適當協助。 為方便輪椅使用者出入,房屋署會盡量為他們編配有升降機到達的樓層單位。 如申請者或其家庭成員為非短暫性輪椅使用者,為照顧他們的特別住屋需要,署方會在正式編配前,預先讓輪椅人士作實地視察,以使其職業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可就單位的裝置提供所需改裝的意見。

體恤安置派屋: 體恤安置屬特別房屋援助計劃

社署解釋,未能成功獲推薦的「體恤安排」,主要原因為當事人提供資料顯示其有足夠經濟能力,以其他可行方法解決其住屋問題;當事人欲以醫療因素獲取「體恤安排」,惟未獲主診醫生推薦;當事人欲以「因特殊境遇而出現社會需要」獲取推薦,惟其個案工作員評估為未能符合推薦資格;當事人的婚姻狀況不明確。 體恤安置派屋2023 房協主席陳家樂表示,「北部都會區」是政府長遠的房屋部署,相信會涉及不少收地及安置工作,未來會繼續配合政府的清拆行動,以及支持和協助發展都會區,但由於相關規劃暫未有具體細節,房協未來需要視乎財政狀況等資源,包括人力、物力等,「盡量幫手」。 此外,居民亦不滿平屋發給居民的小冊子中突然加入「住戶資產審查條件」。 民興樓互委會前主席王碧娟表示,這是明顯推翻平屋2019年提交予立法會信件的承諾。 民強樓互委會前主席蔡佩英表示,平屋發出的信件措詞強硬,令居民感到不安和焦慮。

黃姑娘續說,她每一次都會很小心處理所有個案,處理個案時會跟從社會福利署的工作指引,她亦相信前線社工有獨立的判斷能力。 相關帖文隨即引起熱議,有網民指「乜唔係所有公屋門口都做大咗, 方便輪椅使用者咩?」、「門口可以叫房署改」、「叫個社工示範,坐喺輪椅入屋」、「一人單位一定唔可以啦,根本入唔到去,起碼要二至三人單位先可以入到輪椅」、「如果有輪椅應該以二人計算,房署何以只配單人房呀?」等。 體恤安置派屋 有人則認為,「老實講公屋唔適合你,你咁情況獨居風險高,應該申請院舍」、「換輪椅啦~輪椅都有大有細」、「入屋要勉強先可以入到屋?會唔會係輪椅買大咗?或者換一部細啲?」等。

體恤安置派屋: Juicy叮|不滿屋外單車被沒收 居民竟自稱XX教教徒促房署一視同仁惹議

房屋署接獲有關推薦後,會向當事人進行詳細資格審查,並向合資格的當事人編配公共租住房屋單位。 「體恤安置」如要獲推薦,當事人及其家庭成員,必須符合五大條件:1. 必須擁有香港入境權並現居於香港;未獲香港入境權或並非現居於香港的人士不能包括在推薦內;2. 迫切需要一個長久居所,並因特殊境遇而出現社會及醫療需要(如適用),及已嘗試其證實沒有其他可以方法解決其居住問題;3. 經個案工作員,及公立醫院/公立診所醫生(如適用)分別評估為具備特殊的社會及醫療需要(如適用),而透過「體恤安置」可以解決/改善他們的問題或困境;4. 通過房屋署的「全面經濟狀況審查」(符合香港房屋委員會公布的公屋申請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及符合「住宅業權審查」的規定(即沒有位於香港的住宅物業業權);及5.

體恤安置派屋

(三)在過去五個財政年度,經社署推薦而獲得「體恤安置」入住公屋的一人申請者中,涉及殘疾人士的個案分別為2009/10年度63宗、2010/11年度81宗、2011/12年度58宗、2012/13年度54宗、及2013/14年度35宗。 體恤安置派屋2023 殘疾人士包括須非短暫性依靠輪椅活動、肢體傷殘、四肢癱瘓、失明、及失聰的人士。 我們的政策是只要是社署推薦而又符合其他入住公屋資格的申請者,我們都會進行編配,不受制於任何限額。

體恤安置派屋: 樓主:「門口細到輪椅入唔到」

改建工程包括:在可行情況下擴闊門口並設置斜道、浴缸改為淋浴間、浴室加設扶手、加高露台地面至與客廳地面一致等。 公屋輪候時間不斷創新高,截至去年12月底,房委會共收到150,200宗一般公屋申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 體恤安置派屋2023 一些有迫切及長遠房屋需要,但因特殊境遇出現社會及醫療需要(如適用),而沒有其他可行方法解決其居住問題的申請人,可以申請「體恤安置」,由專業社工或非政府機構社工評估後,社署會向房屋署推薦個案,之後可加快編配進度。 劉指,申請程序比想像中簡單,她透過地區組織辦理「體恤安置」,請求地區組織的社工為她寫信。

體恤安置派屋

社署回覆中西區區議會表示,過去三年,中西南及離島區處理「體恤安置」的個案,大多都獲向房屋署推薦。 2016至17年度,當區尋求推薦的數目為84宗,而獲推薦的個案為81宗,不獲推薦個案為0宗;2017至18年度,當區尋求推薦的數目為66宗,而獲推薦的個案為63宗,不獲推薦個案為2宗;2018至19年度,截至2月28日,當區尋求推薦的數目為55宗,獲推薦的個案為49宗,不獲推薦個案為2宗。 體恤安置派屋 部分當事人已有其他安排而自行撤回申請,如已獲一般輪候冊分配單位。

體恤安置派屋: 「體恤安置」是特別房屋援助計劃

關注組期望,房屋局可介入協助居民,讓居民可「一屋換公屋」,並撤回在半年內收回單位的要求,並要求平屋停止以法律手段壓迫居民。 劉小姐是新移民,曾與丈夫住在深水埗的一間三十尺劏房,劉一直不滿劏房的居住環境。 由於家庭暴力受害人毋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結果她以被丈夫虐打為由,申請體恤安置。 當年建議鍾假離婚的社工已經離職,接手鍾個案的黃姑娘,亦坦言知道鍾藉假離婚騙取公屋,「當年輪候公屋的情況不樂觀,而鍾所住的木屋實在不適宜孕婦居住,這只是逼不得已的做法」。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