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北潭涌家樂徑2023介紹!內含北潭涌家樂徑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北潭涌家樂徑

交通方式:可乘搭九巴75K/275R(只於星期日及假日行駛)或專線小巴20C/20R前往「大美督」巴士總站,向船灣淡水湖主壩方向步行約5分鐘,可達白普理賽馬會青年旅舍旁起點。 交通方式︰可乘搭九巴路線94/96R或專線小巴路線7/9至「上窰」巴士站,沿大網仔路步行約3分鐘到達復興橋,或乘專線小巴於復興橋下車。 終點可由上窰沿路折返大網仔路復興橋乘搭九巴路線94/96R或專線小巴路線7/9離開。

北潭涌家樂徑

我們來到北潭涌的河口, 這裡的河水水位會受潮汐影響上升或下降。 河水的源頭為石屋山, 石屋山南邊山坡的數條水系在這裡形成水潭, 再經此流入海, 因此這裡又名 「北潭涌」。 北潭凹又名牛湖墩,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是熱門的遠足活動起步點,亦是麥理浩徑第三段起步點。

北潭涌家樂徑: 西貢行山路線上窰家樂徑簡介

還是那句,責任在自己,一定要做足資料搜集,出發前亦要告知家人自己行山的地點。 【郊遊要留意!】 自然環境你我有份,行山郊遊記得以下3點,才可以長行長有喔! 01.唔勉強 量力而行 出發前要衡量自身能力,不要「人行你又行」。

北潭涌家樂徑

登上大嶺峒觀景台,即可從北至南俯瞰牛尾海、清水灣,還可以遠眺布袋澳、牛尾洲、吊鐘洲、火石洲,以及東南面極目的果洲群島,視野非常壯闊,看盡香港東南面水域的風光。 長距離遠足徑橫跨香港島、九龍和新界,部份路段位於郊野公園之外。 環繞香港仔下水塘的香港仔自然教育徑,路程平坦,沿途更有不少有趣的動植物,終點亦可觀賞宏偉的香港仔上水塘主壩。 原本是私人水塘的香港仔下水塘被香港政府買下後,改建為公用水塘,更被列為法定古蹟。

北潭涌家樂徑: 交通資料

香港有許多各種不同類型、長度和難度的郊遊路徑,供遊人作遠足或漫步之用。 大部分的路徑均位於郊野公園之內,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轄。 北潭涌家樂徑 不過郊野公園內外亦有一些路徑,由該區的區議會所籌建或翻新。 北潭涌家樂徑 「北潭郊遊徑」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為昔日的鄉村古道,平坦易走,適合一家大小同遊。 穿過樹林,路徑四面環山,由此可遠眺右方牛耳石山及嶂上群山峻嶺。

要是我們知道原來經嶂上去北潭凹要三小時以上而不是一個多小時,以我們當日的裝備,糧水不夠的情況下,我們會選擇走回頭路。 伯伯提議我們去嶂上,行約一個多小時便到馬路可以乘車離開,所以當刻我們沒有選擇走回頭路。 誰不知走了個多小時至嶂上,原來還要向北潭凹多走個幾小時。 多走路不要緊,但烈日當空,向嶂上走已花了不少力氣,加上水和食物也所剩無幾,還要曝曬兼要連續落大石級才到北潭凹乘巴士離開。 看到迎頭而來位位裝備也超強的行山者時更驚,這可能是訓練的路段吧。

北潭涌家樂徑: 黃石家樂徑交通資料

於西貢碼頭乘搭94號巴士,北潭凹站下車,往土瓜坪方向走。 回程只需乘搭94號巴士,返回西貢市中心,大約三十多分鐘車程。 北潭涌設有公共停車場,供郊遊人士泊車轉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郊野公園私家車禁區範圍各處,減少私家車駛入郊野公園,收保護環境之效。

北潭涌家樂徑

旁有北潭凹村,北潭凹亦是一處野外定向訓練的理想場地。 在停車場,四號和五號燒烤場,以及傷健樂園,都可發現楓紅。 北潭涌家樂徑 自從1976年香港政府把西貢半島劃作郊野公園後,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及西貢西郊野公園中間的北潭涌,已建成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專門介紹昔日西貢鄉村習俗、生態環境及風景區等等。 標距柱是特別設於郊遊徑上以輔助郊遊人士作定位之用的柱子,其絕大部分由漁護署設立。

北潭涌家樂徑: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02.行甚麼山 就穿甚麼衫 裝備不能掉以輕心,如難度較高,切忌以布鞋波鞋或文青打扮出發,必穿行山鞋,亦要有防曬準備及充足糧水。 03.自己垃圾 自己帶走 要知道沒有人奉旨幫你執走垃圾,自己製造的、不屬於郊外的東西,就要記得帶走,愛護環境,亦不要喧嘩製造無謂噪音,愛打卡的朋友請謹記勿阻礙他人前行。 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於1969年開始計劃興建,1971年動工,1979年建成啟用,總儲水量2.8億立方米。 在1960年代,香港正鬧水荒,四天才供水一次,使得政府在1965年,繼船灣淡水湖後,再斥巨資興建萬宜水庫。

穿越山谷後,可在小山坡上舉目展望,附近的翠綠山嶺和樹林盡入眼簾。 「家樂徑」末段經過三數村屋和果園,再越過一小石橋,便到終點所在的北潭路。 位於西貢的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水庫有兩條石壩,當中位於東面的萬宜水庫東壩更被列入了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 在萬宜地質步道途中,有多款不同的岩柱,更可以看到破邊洲。

北潭涌家樂徑: 西貢行山好去處2. 萬宜水庫東壩 香港最大水塘

新娘潭自然教育徑位於船灣淡水湖西北角,全程只有約0.7公里,沿途有不少靚景,包括壯麗的瀑布、溪流、新娘潭橋等等,可以一邊行山一邊影靚相。 北潭涌家樂徑 北潭涌家樂徑 以下的大牌坊就是北潭涌家樂徑的入口了, 北潭涌家樂徑全長1.4公里, 終點為鯽魚湖。 北潭涌家樂徑的路徑平坦, 對於3-4歲幼兒應該都無難度。 我們走約1小時就到達北潭涌家樂徑終點鯽魚湖了。 前往麥理浩徑,可以在此站的下一個站落車,因為距離起點更近。

北潭涌家樂徑

終點可沿香港仔水塘道步行約 北潭涌家樂徑2023 30分鐘回漁光道巴士站乘搭城巴路線7/76、新巴路線95/971離去。 西貢行山路線「家樂徑」與「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相連,起點設於自然教育徑終站的「上窰」。 北潭涌家樂徑2023 遊人可在參觀「上窰民俗文物館」後,南行約200米,左轉緩緩上山。

北潭涌家樂徑: 西貢行山好去處7. 黃石家樂徑 – 海岸景色一覽無遺

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文所述資料,包括商店、餐館、貨品及服務等概不負責,並對此等資料,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包括其商業適用性、準確性、足夠性及可靠性等。 沿北潭涌家樂徑往北潭,經榕北走廊接麥理浩徑第三段,經雷打石至石坑出大網仔。 全程多樹蔭,可靜聽鳥聲蟲鳴;穿過樹林,可近觀雞公山及雷打石,遠觀則有船灣淡水湖及八仙嶺。 北潭涌家樂徑 沿途有上下坡段,中段上山需要較多體力,部份路段較崎嶇及多碎石。 橋咀洲位於西貢牛尾海,由於橋咀洲曾位於火山口邊緣,因此島上可發現多種岩石,是觀賞火成岩的好去處。

由於此郊遊徑由私人機構(昂坪360)興建及維護,雖然設有以字母C為首的標距柱,但不設郊遊徑編號,標距柱序號由C01順次增至C30。 衛奕信徑是香港唯一不連貫的長途遠足徑(第2、3段之間相隔維多利亞港),如要算港鐵太古站至藍田站部分的話,長度另加4.5公里。 西貢郊野公園環山疊翠,景致迷人,但鮮有人知道當中的隱秘的道地美食,如豆腐花及客家傳統菜式 (如茶粿、燜豬肉)等等。 至於Google Maps的功用,當然是其街景圖,以助我們識別起點和終點的位置,與及認清去程和回程的道路。 行山前一定要多看幾個網站,了解路線資料、難度與長度,要有足夠裝備。 另,別忘了「路在口邊」,若問路,一定要多問幾個人。

北潭涌家樂徑: 交通

當刻還在擔心,不知我們還要走多久,不知能否撐得住。 菠蘿壩是從前由客家村民為防止水土流失而興建的人造堤壩,後來變成香港主要的植林區,可以欣賞不少壯麗的林木景色,包括岸邊的細葉榕、台灣相思、紅膠木等。 北潭凹站下車,往土瓜坪方向走,大概半小時後,到達土瓜坪村。 往下走到海邊,這是一大片紅樹林,沿路都有山有水,大家不妨跟著以下行程路線,慢慢步行細賞。 為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大網仔路近北潭涌設有關閘,只有公共交通工具及持許可證的車輛才可進入。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