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攬炒十部曲6大好處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攬炒十部曲

事實上,中央出台落實國安法已經給攬炒派改過自新的機會,國安法不設追溯期,在去年6月30日國安法生效後,若不再做出任何顛覆政權的行為,將既往不咎。 這證明了戴耀廷有先知性的預測,測到政府對於抗爭行動的回應,甚至是預期在2022年1月完成的「十部曲」,足足早出了一年已超額達到,皆因政府不待前「七部曲」,也即是「35+」的完成,而是在其提出後、未實行,已然提前動手,因此「省掉」了一年光陰。 於國安法中,「顛覆國家政權罪」內容,包括「攻擊、破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機關履職場所及其設施,致使其無法正常履行職能」。 戴耀廷「攬炒十步曲」文章在建制陣營廣傳,《大公報》曾發表社評,批評戴耀廷文章「提出了顛覆特區政府的清晰路線圖」,以「35+」作為「大殺傷力憲制武器」顛覆特區政府,形容「國安法利劍出鞘的時機到了」。 由於民主派新興派別(抗爭派/本土派)對傳統泛民政黨欠缺信任,他們要求如要參與協調,民主派內須有共同綱領,否則「理念不同」,不會與泛民協調。

攬炒十部曲

參賽者已知難逃被罰二倍或三倍(「炒雙」、「炒三」),從而拖人下水[註 1]、玉石俱焚、相互保證毀滅,就是攬炒。 [4][5][6]詞彙起源年代不明,2010年代末應用於香港政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戰,2020年代則應用於地緣政治、英國鐵路工人、醫護人員、執業律師、救護員及教師因為不滿工資水平而發動大規模罷工。 自然有些人這時候會冒出來,說香港對中國已不重要,說上海或深圳可取代香港之類,這時就該面對數字。 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有位網名叫「我要攬炒」嘅LIHKG(連登)會員(又畀網民叫做「攬炒巴」),因為活躍參與對海外嘅文宣工作而出名,曾經同香港大專學界一齊搞英美港盟主權在民集會。 倘有公然犯法、禍害社會、甚至賣國叛國行為,應立褫奪榮譽。 攬炒十部曲 這樣的勳章,才有社會典範最大作用// 上星期講過,有傳將中大變成「暴大」的校長段崇智的名字竟然出現在特...

攬炒十部曲: 提出「真攬炒十步」戴耀廷話係「香港宿命」

警方早前雷厲執法,拘捕參與55名參與及組織「民主派35+初選」的人士,指他們涉嫌觸犯《港區國安法》中的「顛覆國家政權」罪。 前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烈顯倫日前撰文評論事件,從法理角度分析,一針見血點出問題所在,駁... 當「35+初選」行動達到預期效果,攬炒派取得立法會過半數議席,「攬炒十步曲」就可一步步向顛覆政權的目標推進,將香港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攬炒十部曲

而這些反對派議員按《基本法》有責任審議預算案,但他們的“攬炒十步”的計劃公開宣布要不顧一切,只求否決預算案,癱瘓特區政府,這是一種顛覆行為,動機明確公開,因此特區政府的行動拘捕合理合法。 在去年(2020年)國安法已經實施之後的7月11至12日, 一些反對派成員為立法會選舉搞初選,公開宣布以通過初選實施癱瘓特區政府的計劃。 今天,警方國安處共拘捕了其中53人,他們涉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捕。

攬炒十部曲: 戴耀廷曾倡「攬炒十步曲」 民主派綑綁「抗爭派共同綱領」

經歷咗持續1年嘅香港修例風波事件之後,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喺2020年6月18號發佈《點解要攬炒》MV,曲長只有1分13秒,由佢領唱,合唱仲有幾名人士。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亮星也批評戴耀廷行事惡毒,斥其所提及的「攬炒十步曲」,完全是「害港十步曲」,經過一整年的黑暴之亂,大家已經清楚明白,這些人口說天花亂墜,實際就是想摧毀幾代人建立的成果,更將香港變成西方勢力干預國家的棋子,沒有半點為港人設想,大家須認清其真相。 簡單點說,這兩部曲,大致上已經完成了,在現時民主派的眼中,也實質上等於是成立了臨時立法會和協商產生特首了。 攬炒十部曲2023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攬炒派利用選舉作為反中亂港的工具,企圖奪取香港管治權。

  • 我看到臺灣不時都會有人說解放軍來就完蛋了,但香港的抗爭者在抗爭初期,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不怕解放軍,最好你立即就開坦克進來,對香港射飛彈。
  • 這樣的勳章,才有社會典範最大作用// 上星期講過,有傳將中大變成「暴大」的校長段崇智的名字竟然出現在特...
  • 而這個信貸系統,建基於香港的資產價值上,香港的資產價值崩潰,香港銀行的信貸能力就會受到威脅。
  • 香江《基本法》第50條規定,如果立法會拒絶通過財政預算案,行政長官可以下令解散立法會,重新選舉。
  • 抗爭本身固然有代價與傷亡,但抗爭本身最大的功用,是引起政府激烈和過度的反應,去傷害自己。
  • 訂立、落實國安法的目的,就是遏止分裂國家和顛覆政權的罪行,將危害國家安全土壤徹底清除。

值得注意的是,警方今早拘捕初選其中一名參選人伍健偉時,表明由於他們參與初選目的是達致戴耀廷倡議的「攬炒十步曲」,透過否決預算案癱瘓政府,迫使特首辭職,因此涉嫌違反「顛覆國家政權」罪。 戴耀廷在上文中提及,要實現這十步,便需要以初選“進行協調出選”以開始攬炒第一步。 戴耀廷是在公開表明以大規模街頭暴動,加上其他手段,令香港陷入停頓,加上國際政治及經濟制裁,令香港癱瘓,達致真正“攬炒”,也準備共同跳崖,這是有組織、有計劃地令香港陷入險境。 有關計劃如果得逞,香港社會、經濟及民生都會受到極嚴重衝擊及破壞。 因此,特區政府絕不應容忍顛覆國家政權的行為,相關罪行嚴重,當局嚴厲執法十分正確。 攬炒十部曲2023 至於《基本法》有列明否決財政預算案的後果及處理方式, 這是正常情況下的運作。

攬炒十部曲: 參與攬炒十步曲的後果

中聯辦發言人發表聲明,重申堅定支持警方依據《港區國安法》採取的執法行動,以及特區政府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的嚴正表態。 本身是執業律師的港區人大代表、香港中小型律師行協會創會會長陳曼琪認為,戴耀廷等人的「攬炒行動」有組織、有目的,如同顏色革命,目標是奪取管治權,行為危及... 反對派說:他們目的是攬炒,果然,今日通通一鑊熟,民陣、教協、香港眾志、杏林覺醒、新公務員工會等一個接一個執笠解散。 去年4月,戴耀廷提出「攬炒十步曲」,更揚言:「走到第十步時,我們已攬着中共... 最終初選如期於7月11及12日舉行,共51張名單參與,香港民意研究所受委託建立投票系統,逾61萬人參與投票。 按照初選結果,多名被認為屬抗爭派的人士獲得出線權,包括中西區區議員梁晃維、屯門區議員張可森、前《立場新聞》記者何桂藍等,多名老一輩泛民人士包括民主黨黃碧雲、衞生服務界李國麟低票落敗,抗爭派一時之間聲勢大振。

攬炒十部曲

可惜就是有些人單純到以為,香港之所以能成為金融中心,就只是因為多了幾個鬼佬(外國人),而不知道這需要一整個系統配套。 去年4月28日,《蘋果》又刊登戴耀廷的「真攬炒十步曲」,更稱攬炒是香港「宿命」。 戴耀廷稱,實現「真攬炒」需要攬炒派立法會選舉過半數,逼迫中央放棄「一國兩制」,再發動全港罷工、罷市、罷課,引發全球「制裁」,即可讓香港和中央一起「攬住跳出懸崖」,攬炒後或是香港的「新開始」,鼓吹讓年輕人為自由的新世界「去戰鬥」,內容極具煽動性。

攬炒十部曲: 12 香港又一場大逮捕,什麼是攬炒十步曲

全國人大常委會於5月宣布在香港推行《港區國安法》,改變香港政治形勢。 抗爭派於6月發起「墨落無悔 堅定抗爭 抗爭派立場聲明書」聯署,當中包括承諾「運用基本法賦予立法會的權力,包括否決財政預算案,迫使特首回應五大訴求,撤銷所有抗爭者控罪,令相關人士為警暴問責,並重啟政改達致雙普選」。 公民黨也加入聯署,民主黨未有加入,但時任主席胡志偉稱該黨已公開承諾運用《基本法》賦予的所有憲制權力,包括否決《預算案》。 可惜,戴耀廷等人不知死活,無視法治,不停止奪權計劃,繼續鼓吹、推動「攬炒十步曲」,把「35+初選」付諸行動,鼓動他人出來跟隨行動。 訂立、落實國安法的目的,就是遏止分裂國家和顛覆政權的罪行,將危害國家安全土壤徹底清除。 警方拘捕戴耀廷及「35+初選」的組織者、參與者,就是展示香港國安法不是「無牙老虎」。

其實,他們是一個策劃並參與“35+”及“攬炒”癱瘓香港特區政府的團伙,涉嫌顛覆國家政權。 (星岛日报报道)今次警方拘捕涉及去年民主派初选的五十三人,源起于占中发起人戴耀廷在去年四月二十八日,于《苹果日报》撰文,题为“真揽炒十步 这是香港的宿命”。 攬炒十部曲 戴耀廷昨日在其facebook帖文,列出所謂「攬炒十步曲」,目的是迫令特首辭職、特區政府停擺,令香港社會陷入停頓,最終要令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政治及經濟制裁。 踏入2020年,示威浪潮失去方向,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政治風波退潮。

攬炒十部曲: 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澳洲四國的外交部長也在1月10號發表聯合聲明:

而第52條規定,如果重選後立法會再次拒絶通過同一部財政預算案,行政長官就必須辭職。 假設香江民主派在立法會重選後取得超過一半的議席,就有力否決財政預算案,相繼啟動《基本法》第50條和而第52條的相關規定。 至於第九步,是「香港社會街頭抗爭變得更加激烈,鎮壓也非常血腥,港人發動三罷,令香港社會陷入停頓。」這並非政府所能控制的事情,反而是泛民,也即是戴耀廷及其黨羽,並沒付諸實行。 2016年,因為泛民主派的消極態度,當年的香港立法會選舉一度被稱爲「攬炒」場[7]。

這已經不能用「專制」來形容,直接就是三權合一的軍事獨裁體制。 我看到臺灣不時都會有人說解放軍來就完蛋了,但香港的抗爭者在抗爭初期,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不怕解放軍,最好你立即就開坦克進來,對香港射飛彈。 戴耀廷在文中續稱,如今香港社會已全面「威權化」,「公民抗命」已不再適用,「違法達義」從理念及實際情況出發,會是香港抗爭的「主導原則」云云。

攬炒十部曲: 社會事

他們不需要同情香港或給香港人任何愛,而只要像食腐肉的寄生蟲一樣盡量的自私取利就行了。 抗爭本身固然有代價與傷亡,但抗爭本身最大的功用,是引起政府激烈和過度的反應,去傷害自己。 那就是政府不斷做出一些短期或長期有害經濟與香港金融信用的反應。 香港作為中國發展計劃的一個環節,他受到打擊,中國的計劃就會被打亂,從經濟能力上,長遠削弱香港政府與中國的力量。 他們再怎樣崇拜中國的經濟成果,都改變不了人民幣並非能自由兌換的貨幣這個事實。 而且,金融中心需要一個穩固有信用的信貸與法律系統去支撐,這正是中國一直以來都建立不了的東西:法治。

這一詞語由2019年8、9月開始在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中受到較為廣泛的使用,用以形容部分激進示威者破壞公共設施、鐵路設施及進行不合作運動等行為[8][9]。 反對此種行為的人士認為,激進示威者的行為對市民帶來了不便、影響經濟、造成社會動盪[10]; 而支持此種行為的本土派人士則認為,在政府不斷忽視民意的情況之下,「攬炒」是較爲合理的方式;因為香港的經濟、政治地位的特殊,「攬炒」可獲得較多的國際支持[2][11]。 亦有觀點認為,「攬炒」可以阻嚇政府進一步推行不合理政策[12]。 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指出,戴所提的一切完全是「政治攬炒」,視港人福祉不顧之餘,更是想推港人跌落深淵。 攬炒十部曲 若社會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莫說經濟無法發展,甚至出現插水式的倒退,最終受苦的就是廣大市民。

攬炒十部曲: 香港研設藥物審批機構 助引入內地靚藥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是未到盡頭時,包括戴耀廷及「35+初選」的組織者、參與者被警方以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而拘捕,正好應驗了這句話。 戴耀廷將「違法達義」包裝成「糖衣毒藥」,餵給「信徒」服食,與攬炒派策動「35+初選」,企圖奪權亂港,作惡多端,是時候受到法律制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違法「佔中」發起人、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近日公然列出「攬炒十步曲」,矛頭直指中央政府。 有政界人士及立法會議員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直斥,戴耀廷滿腦子是如何害香港、拖中央後腿,現又詳列攬炒香港的十步曲,港人須認清這些人的陰毒想法,不要被利用「攬炒」香港。 由於民主派各大陣營各據山頭,極難協調,過去選舉多次出現互相搶票、贏選票輸議席情況。 自3月起,不同陣營於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前立法會議員區諾軒牽頭下討論協調安排,最終五個地方選區、超級區議會、衞生服務界功能界別舉行初選,定於7月11及7月12日舉行。

比方說,政府縮短了公共交通工具的營運時間,經常封閉車站,在機場交通上予以留難,並在各個遊客區域放催淚瓦斯,警察有打傷或拘捕外國人與遊客,這些動作,都打擊各行各業經濟。 攬炒十部曲2023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旅館業,接下來是飲食業、零售業,運用《緊急法》去隨便立法,降低了國際對香港的法治信心,而打擊了對私產保障與投資信心的評級。 攬炒十部曲 攬炒十部曲2023 可能很多人以為,香港抗爭者的目標,是要與政府和解,或者是像臺灣一樣的政黨輪替,或者香港民主化,或者在軍事上全滅警方與解放軍,或在議會宣告獨立。

攬炒十部曲: 香港文匯網

修例風波衍生出「五大訴求」,包括全面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撤回「暴動」定性、撤銷所有示威者控罪、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警暴、立即實行真雙普選,最終政府只做到撤回修例,其餘寸步不讓,示威浪潮繼續。 前年11月區議會選舉,民主派挾著民間強烈反政府氛圍大勝,取得八成半議席。 那就是抗爭完結之後,發揮不到「攬炒」的效果,香港的經濟不知為何完全不受抗爭影響,反而繁榮,如果香港之後經濟繁榮,香港政府和中國政府就會鬆一口氣,那抗爭就叫作失敗。 香港就是投鼠忌器裡的老鼠,也許被攻擊,也許打不過人類,可是牠跑來跑去時,人類已打爆了大量有價值的器物。

攬炒十部曲

多名民主派人士、民間記者會於今年2月先後提出,民主派應該用盡體制內所有空間,向政府一舉反擊,形式包括於立法會選舉取得最多直選議席,並盡可能搶攻功能界別席位,務求達到議席「35+」過半數,運用《基本法》賦予的權力否決財政預算案。 《基本法》第52條更列明,如立法會拒絕通過財政預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行政長官解散立法會,重選的立法會繼續拒絕通過所爭議的原案,行政長官必須辭職,因此35+被視為民主派迫使政府回應修例風波訴求的「終極武器」。 警方昨日以涉嫌觸犯《港區國安法》的〈顛覆國家政權罪〉為由,拘捕53名組織和參加去年攬炒派的所謂「35+初選」人士。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認為,被捕人的目的相當明顯,他們有綱領、計劃、行動,去凝聚力量,奪取立法... 55名發起或參與去年攬炒派「35+」初選人士,因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中顛覆國家政權罪,​被警方國安處拘捕。 退休裁判官、大律師黃汝榮在接受《港人講地》專訪時指出,「35+初選」發起人戴耀廷,不僅提出「攬炒十步...

攬炒十部曲: 美國貿易戰

(星島日報報道)今次警方拘捕涉及去年民主派初選的五十三人,源起於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在去年四月二十八日,於《蘋果日報》撰文,題為「真攬炒十步 這是香港的宿命」。 逾50名民主派人士今日(1月6日)先後被警方上門拘捕,被指參與或舉辦去年民主派初選,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中的「顛覆國家政權」罪。 有參與拘捕行動的警察指,初選目的在於否決任何政府財政預算案或議案,從而迫使行政長官辭職,達成初選發起人戴耀廷提倡的「攬炒香港十步曲計劃」,旨在嚴重干擾阻撓破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機關依法履行職能。 在區議會選舉大勝後,民主派欲乘勝追擊,希望在立法會選舉中取得「35+」過半數席位,大部分參與初選者已簽署或以公開承諾形式,表明會通過否決《財政預算案》等政府法案,促使政府回應修例風波期間的政治訴求。 於初選過後,港澳辦及中聯辦曾先後發炮,指控有關初選屬非法,是「對《基本法》和國安法的公然挑釁」。

客觀數據是,香港銀行系統,目前對中國的貸款額,是40,000億港元以上,即是約新臺幣「16兆元」。 而這個信貸系統,建基於香港的資產價值上,香港的資產價值崩潰,香港銀行的信貸能力就會受到威脅。 同時,香港政府不斷開出大規模基建,去輸送利益給中國,這件事也受到了很大的波動,香港政府原本有一個「10000億」(港元)人工島計劃,計劃向中國購買大量海砂,若香港的經濟被抗爭影響,這些計劃都受到了妨礙。

攬炒十部曲: 香港電台

8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立法會選舉延期不少於一年,議員原班過渡,民主派經過反複爭拗後決定留任。 直至11月,人大決定將原先獲准留任的4名議員一併DQ,觸發民主派總辭。 去年4月開始,戴氏推出「攬炒十步曲」,到6月「攬炒十步曲」漸漸成形,開始有計劃地部署,目的是透過否決財政預算案,將特首拉下台,「攬炒」香港,簡直是歹毒險惡之至。 攬炒十部曲 攬炒十部曲2023 逾50名發起或參加攬炒派初選人士,今早(6日)被警方國安處人員上門拘捕。

攬炒十部曲

要保證「愛國愛港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選舉制度有必要進行改革,撥亂反正,杜絕外部勢力透過代理人進入管治架構干預香港... 民主派「35+」主張誕生後,一直受到官方和建制派的注視。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於2月底與建制派一場會面中,稱民主派35+的主張是「奪取管治權」;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3月初亦向《香港01》記者表示,若反對派主導議會,可能阻礙整個政府運作,不利中央落實一國兩制、愛國者治港等方針,屆時中央就對港政策或會作出調整。 戰術上,抗爭者是凶險,以遊擊對抗政府的正規武力,但是在戰略上卻並非如此,警察每天對著市民施以暴力,上了世界各國的鏡頭後,香港對於各國的印象,就會更像利比亞而不是紐約。 這最終形成了長期遊擊戰略,這點自古以來就是弱勢方對抗強大帝國的做法,不論是荷蘭對抗西班牙、美國獨立戰爭、越南對抗美國、英國以私掠船對抗無敵艦隊,都是在正面打不贏,以對方的補給與經濟能力為目標。 相對於臺灣,《緊急法》就是香港版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7月13日及14日,中聯辦、港澳辦先後發聲明,指初選「破壞選舉公平」,支持港府「依法查處」,港澳辦更形容初選是「對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公然挑釁」、「把香港變成對國家進行『顏色革命』和滲透顛覆活動的基地」。 很多人說要外國來救,或者出兵,或者人道支援,其實全都不必要,香港人在做的並不是等待救濟,而是主動破壞敵人的經濟。 一般來說,外國只要向中國討便宜討利益,對中國趁火打劫,已經等於幫了香港人。

陳振英認為,目前泛暴派已令立法會停擺,倘戴再使香港攬炒,實在難以想像,任何愛香港愛自己家園的人,均不會令其狂言得逞。 前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烈顯倫今日在《星島日報》撰文,提到早前引發警隊國安處進行拘捕行動凡的民主派初選,批評由港大前法律學者戴耀廷提出的「攬炒十步」,是要進入立法會否決預算案,逼使特首下台,雖然目前還沒有事... 於7月底,由於本港爆發第3波新冠肺炎疫情,政府有足夠理由取消原定於9月舉行的選舉。 而於選舉前夕,12名已報名參選的人士,包括4名時任立法會議員被取消參選資格,埋下往後政治風波的伏線。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