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蘇子謙8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蘇子謙

像蘇醫生最近治療一名肺癌復發的病人,三年來使用免疫治療,刺激自身的淋巴細胞抗癌,行之有效,最近病情突然轉壞,西醫角度視之為身體產生抗藥性,令藥物失效。 他加入中醫角度,診斷病人為「氣虛血瘀」,簡言之,身體太弱不夠能量,淋巴細胞「推唔郁」。 於是他開了一些益氣的中藥,待身體調理好,西藥自能發揮作用。 當一些極罕見病實證數據不足,惟有靠推論推敲制定治療方案。

「我知道是很難理解,這些病歷應只得我自己看得懂。」訪問中,他好幾次也看到記者一頭霧水的樣子,禁不住這樣說。 中、西醫理念截然不同,實在難以一言兩語說清,可是他還是耐心地慢慢解說。 不論是哪一種成因,治療方面都必須配合足夠的睡眠。 因為睡眠本身就能夠治療肝陽上亢,又可幫助身體補氣,而且可放鬆肌肉,可謂一舉多得。 蘇子謙 肺癌患者可將腫瘤細胞作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有可能找出一些非常罕見的基因突變並利用非典型的標靶藥治療。

蘇子謙: 中藥調理防癌復發 長期作戰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可以把療程時間由38次大幅縮短到5次,病人只須一個多星期便完成療程,有一成病人會出現直腸發炎的副作用,副作用一般會在兩年內消失,嚴重副作用出現機會小於2%。 蘇子謙 西醫主要「醫病」 (treat diseases), 中醫主要「醫人」(treat the host)。 兩個醫學專業身份,想當然蘇子謙是贏在起跑綫上的尖子,原來不是,他更曾因廢寢忘食打機「打到嘔」。 「小時候最愛打機,日以繼夜瘋狂地打Playstation 1,有兩次打到嘔吐,人感到暈眩,自己心知不能長此下去,媽媽亦好言相勸,把生活重心放回書本上。」說到做到,他放下遊戲機,騰出來的時間讀書,成績穩步上揚。

但中醫及西醫需要互相配合,避免中西藥出現不良的相互作用。 蘇子謙2023 蘇子謙專科選了臨床腫瘤科,中醫較少分專科,視乎跟隨哪位中醫老師。 習中醫途上,他有幸遇上3位恩師,一位教他針灸的老師,一位本身也是中西醫的余秋良醫生,一位是上文提及的陳炳忠教授。 蘇子謙2023 「余醫生是兒科醫生,我讀西醫時逢周六都會跟隨他學習,他授以我不少中西醫併合治病的心得。陳炳忠教授告訴我,如想在醫學發展,走遍世界都能用得上就要做腫瘤科,發展最多每年都推陳出新,病人需求大,在任何地方都有用武之地。」老師們的話,對他影響深遠。 治療不同癌症,處於不同階段,中西藥擔當的崗位亦有所不同。

蘇子謙: 蘇子謙 ——既是醫生也是醫師 中西醫結合治癌

他分享一次深刻的治療經驗,有位病人經手術和化療治好了腸癌,可是身體殘留副作用,兩年多以來天天被肚痛、手腳冰冷問題纏擾,吃過許多止痛藥也無法根治,於是前來找蘇醫生治療。 蘇醫生以中醫角度診斷他屬於脾胃虛弱,服用兩星期中藥後,肚痛問題即大減,一個月後手腳冰冷情況也得以紓緩。 他處方的並不是甚麼複雜藥方,只是一般中藥房也買到的中成藥。 蘇子謙 他遇上一個87歲病人,滿身腫瘤,連原發位置也無法找到,白血球、血小板極低,人卻是很精神,無痛無異樣,生活上如常自理,患病都是無意中發現。 蘇子謙 家人建議進行全面身體檢測,病人十分抗拒,蘇醫生認為,就算找出原因,但病人年紀這樣大,也未必做到手術及化療,建議以中藥調理,讓身體功能強壯些。 同時服用中藥和西藥治療癌症的確可以同時得到兩者的優點。

  • 蘇醫生以中醫角度診斷他屬於脾胃虛弱,服用兩星期中藥後,肚痛問題即大減,一個月後手腳冰冷情況也得以紓緩。
  • 他加入中醫角度,診斷病人為「氣虛血瘀」,簡言之,身體太弱不夠能量,淋巴細胞「推唔郁」。
  • 他處方的並不是甚麼複雜藥方,只是一般中藥房也買到的中成藥。
  • 走進蘇子謙醫生的診所,看似跟一般西醫診所無異,仔細看,枱頭多了一個把脈用的手枕。
  • 例如有人怕吃西藥,覺得西藥「好燥」,他就會想何不像中藥一般,按特性歸類,借用西藥的藥性,在中醫上應用。
  • 西醫主要「醫病」 (treat diseases), 中醫主要「醫人」(treat the host)。

確診癌症當下,盡快進行適切治療如手術、化療、電療(或稱放射治療)、標靶治療以控制甚至根治癌細胞是每位患者的清晰目標。 蘇子謙2023 那兩年他大量涉獵中醫典籍,覺得內裏博大精深又神奇,中六如願拔尖進入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蘇子謙2023 蘇子謙2023 「我記錄病歷也是分兩邊,一邊中一邊西。」蘇醫生平日替病人診症,習慣先以西醫角度了解病歷、記錄掃描結果、血液和組織等化驗資料;然後轉換中醫模式,望、聞、問、切樣樣做齊,最後得出兩個診斷,猶如一人分飾兩角,連藥單也是一開二。 「有句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時候當我們跳出來看,當病那麼難醫時,是要用盡方法去醫。做科研讓我知道,不是事事那麼Standard,一定要數據齊備才做,到一些難醫的病,是需要推敲出來。」蘇子謙說。

蘇子謙: 【中西醫治癌】癌症病人服食中藥,可以斷斷續續? 蘇子謙醫生

接受治療後,病人初時反應不俗,他自言相信中西醫結合,也服用了中藥作輔助治療。 中醫、西醫,由病理基礎至治療方向,似是南轅北轍,兩者走在不同道路上。 蘇子謙醫生,由註冊中醫師至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擁有雙重身份,在香港確是少數。 走進蘇子謙醫生的診所,看似跟一般西醫診所無異,仔細看,枱頭多了一個把脈用的手枕。 蘇醫生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同時也是一名註冊中醫。 蘇子謙 這個年頭,看中醫調理身體的人可不少,可是中西醫同步治療仍未算普遍。

舉例若病人正使用較強的西藥化療,可用溫和的中藥紓緩副作用;若病人已用過多線西藥也無效,可改以中藥直接攻擊癌細胞。 可惜好景不常,輸尿管癌有好轉,一年多後肺部又見癌細胞,病情急轉直下,用遍西藥中藥療法皆發揮不到效果。 例如有人怕吃西藥,覺得西藥「好燥」,他就會想何不像中藥一般,按特性歸類,借用西藥的藥性,在中醫上應用。 浸淫在陰陽寒熱、脈法正隅的世界裏,他讀中醫至第四年,任教他的陳炳忠教授指他成績佳且對研究有興趣,建議他再修讀西醫。 「第一個想法是好瘋狂,還讀多個西醫!身邊的人都鼓勵我,讀埋西醫發展會更好,始終沒甚麼人是兼具中西醫資格。而且我心繫科研,如同時修讀西醫,路向會更廣闊。」他指近幾十年,國內的卓越名中醫及專家,不少都是中西醫,有西醫底子,甚少是純中醫。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