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2023介紹!(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聯合國在2005年推出全球契約 ,首次提出ESG概念,作為一套評估一間現代企業營運的客觀指標。 所謂ESG,是3個英文字的縮寫, 亦代表3個大方向,分別是環境保護 (E – 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 (S – Social) 和公司管治 (G – Governance),可以說是一套企業實踐社會責任的實際行動方䅁。 現時ESG已廣泛被應用作衡量一間公司或企業業務的長期價值,以及在進行檢討投資項目、決定如何配置投資的資產類別時一套客觀的依據。 我深信都市固體廢物徵費計劃能有助推動市民從源頭減費,提高環保和回收的意識,紓緩堆填區飽和及解決城市污染的問題,令我們的居住環境更好更理想。 我希望計劃能得到普遍市民和物管業界的認同和支持,讓我們一起共建更美好的香港。

此外,香港房屋協會亦接納持有物管人(第1級)牌照的物管從業員註冊成為其「自願樓宇評審計劃」(名冊2B)的評審員,可獲樓宇業主根據有關計劃聘任為樓宇進行評審工作。 試點計劃推行成功,除有賴居民支持外,物管公司和物管從業員的參與及貢獻亦功不可沒。 在試點計劃實施期間,大部份行政工作均需物管公司執行,例如視乎大廈採用的徵費方案,向住戶售賣不同容量的指定垃圾袋或預先繳付垃圾費用,然後再按實際情況安排每戶攤分整棟大廈的垃圾費用等。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相關招聘

在裁定某持牌人有否按照守則第(3)及(4)段行事時,監管局會考慮有關的持牌人與其客戶所訂立的合約的條款,以釐定該持牌人提供的物業管理服務範圍及其須履行的責任。 F 持牌物管公司須妥善備存所有與投訴相關的資料8及文件,為期不少於自接獲投訴起計三年的時間(不論投訴是否成立),並須按業主組織的書面要求(如有),提供年度性的投訴統計資料(包括投訴的性質、小計及總數)。 (星島日報報道)有報道指本港四大物業代理行早前發出內部通知,指示旗下代理今年起,一手物業成交實收佣金必須最少百分之二,競爭事務委員會昨日表示,現正了解事件,以評估有關行為會否引起《競爭條例》下的競爭問題。 故此,各行各業的未來發展方向都是致力將ESG理念融入管理及營運模式內,而香港物業管理(物管)業亦不例外,物管公司如何推動保護環境、履行社會責任及加強企業管治工作已成為創建物管業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及衡量物管業朝專業化優質化向前邁進的一個重要指標。

此外,香港房屋協會亦已接納持有物管人(第1級)牌照的物管從業員註冊成為其「自願樓宇評審計劃」(名冊2B)的評審員,可獲樓宇業主根據上述計劃聘任為樓宇進行評審工作。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政府產業署近日已於其管理、營運及維修保養邊境口岸的合約條款,加入條文確保承辦商必須於物管業發牌制度過渡期後持有監管局發出的物管公司牌照,而於口岸擔任設施管理經理或主任的人員,亦須於過渡期後持有有效物管人牌照。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今天(10月20日)公布已向香港房屋協會(房協)發出物業管理(物管)公司牌照。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編號: 009464 (代理提供)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物業管理公司已將所有物業管理服務外判予另一間持牌物業管理公司(次承判商),因此該物業被視為屬於次承判商的組合(更多外判例子,請按此)。 在此等情況下,物業管理公司無須聘用任何持牌物業管理人,但為了持有物業管理公司牌照,仍必須符合上述準則一。 於自願參與階段,「計劃」建議物管人(正式及臨時)(第1級)及(第2級)牌照持有人在每個年度出席或參與符合「計劃」準則的活動/課程時數(參考時數)分別為12及6小時。 如牌照持有人能達至「計劃」建議的參考時數要求,可獲監管局頒發證書以作嘉許。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作為香港物管業的倡導者,一直致力提升物管行業的地位和專業水平,以配合香港物業市場及經濟的整體發展。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自成立以來,一直積極與不同的物業管理(物管)業界組織及專業團體聯繫溝通,以了解業界的最新動態及就申領物管牌照提供支援協助。 隨著物業管理(物管)業發牌制度的三年過渡期剩餘不足300天,監管局留意到不少物管公司對申領牌照有一些疑問,因而影響其開展牌照申請程序。 「客戶」一詞的定義與《條例》第16條所述的「客戶」相同,即「就獲某持牌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的物業而言,指—(a)該物業的業主組織;及(b)就該服務支付或有法律責任就該服務支付管理費的該物業的業主」。 K 如持牌物管公司將全部或部份的物管服務分判給分判商或服務提供者,則該持牌物管公司須對有關分判商或服務提供者作出合適的監督,不論有關分判商或服務提供者是否持有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該物業管理公司是新成立,而尚未簽訂任何管理合約。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關於物業管理業監管局

然而,為了調查上的需要及符合對各方公平的原則,監管局可在投訴人同意下披露投訴人的身份並告知被投訴人和證人(如有)有關投訴的詳情。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2023 調查員會以書面向被投訴人闡明涉及的投訴,並要求被投訴人作出回應。 第5條亦訂明,持牌人不會僅因違反操守守則的條文,而招致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表示,集團並未有相關指引,認為同行保護自己佣金好合理,強調一定要遵守法律,切勿合謀定價。 由於市場資訊變化快,不同公司一兩日內推出類似措施或市場之間互動的「跟風」行為,不等於合謀定價。 地產代理監管局發言人指,地產代理應留意為免違反《競爭條例》,地產代理公司應獨立作出商業決定,同時地產代理亦不應向客戶表示行內設有任何「劃一」或「標準」佣金率。 該會認為,有效競爭是令消費者受惠的關鍵,因此一直關注任何旨在降低競爭水平的企業行為,尤其是涉及地產市場等影響眾多香港市民的行業。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計劃」內容

樓盤設有住客會所,有蓋面積為3,656平方呎,無蓋面積為5,336平方呎,總面積8,992平方呎。 會所內設七大主題區域,包括20米長的園林泳池、健身室、燒烤場、飛鏢區及桌球室等,適合年輕住戶活動,另外亦會提供無綫網絡。 項目比鄰黃埔站及仍在興建的土瓜灣站,步行前往只需要約3-8分鐘。 此外,漆咸道北及馬頭圍道一帶設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綫,前往港九新界各區。 最終,法院判決劉某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案涉公眾號“xxx業主之家”就《業委會工作簡報》一文侵害胡某某的肖像權向胡先生發佈道歉聲明,支付胡某某合理維權開支50元,網絡平台公司不承擔侵權責任。

  •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自成立以來,一直積極與不同的物業管理(物管)業界組織及專業團體聯繫溝通,以了解業界的最新動態及就申領物管牌照提供支援協助。
  • 故此,推廣環保建築、提升能源效益、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以及促進室內通風以改善空氣質素,均是物管業界在促進物管業及整體社會可持續發展上急需正視及處理的問題。
  • 有關條款及細則須受香港法例規管及按其詮釋,參加者同意接受香港法院的專屬司法管轄權管轄。
  • 普遍而言,室內空氣的污染程度更是室外的5倍,而通風不良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 事實顯示,社會各界不同持分者陸續開始認受物管業發牌制度,以持有監管局發出牌照的物管公司和物管從業員作為考慮聘用或專業認證的依據。

截至7月11日,共有超過270間物管公司已向監管局申領牌照,而當中有90間已獲發牌照。 另外,監管局亦已發出超過7,600個物管人牌照,其中正式物管人牌照佔64%,而臨時物管人牌照佔36%。 廣管局的職能是進行相關的電台及電視廣播的諮詢、接受有關電台及電視廣播的節目內容的投訴,並對投訴展開調查,然後向有關的電台/電視台作出輕微、強烈勸喻、書面警告、罰金,甚至可以吊銷電台/電視台的牌照等。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編號: M200492334 (代理提供)

如持牌物管公司合理地相信根據投訴人提供的資料未能辨認投訴人的身份,則可將相關投訴當作不具名投訴處理。 民政總署署長張趙凱渝上周六(7日)出席香港物業管理師學會舉辦的「2023年物業管理年度啟動儀式」時作出提醒,《物業管理服務條例》(第626章)下的發牌制度今年8月1日起全面落實。 屆時物業管理公司及從業員,必須按法例規定持有有效物管牌照,才可提供物管服務。 監管局在一般情況下會致力於收到此類投訴後十個工作天內完成跟進並回覆投訴人;如個案涉及複雜的事宜,監管局則須較長時間作出回覆;然而,監管局會致力於收到投訴後十個工作天內作出初步回覆。

根據環境保護署去年底發表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0年的人均家居廢物棄置量每日高達0.91公斤,創下13年新高的紀錄。 於自願參與階段,物管人牌照(第1級)及(第2級)牌照持有人在每個「計劃」年度建議達到的(參考時數)分別為12及6小時。 「計劃」會以「曆年」(即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作為周年單位(「計劃」年度),所有級別的正式及臨時物管人牌照持有人均可參與。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管業發牌制度過渡期餘下不足半年 業界領牌情況愈見積極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助業界於過渡期完結前順利領牌

本港已踏入老齡化社會,照顧人口持續增加,加上政府一直致力釋放婦女勞動力,家庭對外傭需求始終有增無減。 香港房地產代理業聯會主席李景亮指,近年不少地產代理行蝕錢,如大家沒有就相關問題夾定,料不涉違法。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香港地產代理商總會主席施明如說,由於大行新盤回佣高,不排除指引是要求前綫代理跟隨公司政策,減少回佣予買家。 多項研究均顯示,全球四成的碳排放來自建築物及建築工程,而建築物用電更佔香港總用電量的九成,主要消耗在空調系統上(佔49%)。 普遍而言,室內空氣的污染程度更是室外的5倍,而通風不良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監管局宜常設政策委員會,成員應包括政府代表、外傭仲介公司代表、外傭團體代表及僱主團體代表。 在「計劃」下,監管局除了舉辦持續專業發展活動/課程外,亦會認可接納由其他法定機構、政府部門或專業團體(包括監管局「認可專業團體」)所舉辦而符合「計劃」準則的培訓活動/課程。 受教育局監管的教育機構所舉辦的活動/課程和經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資歷認證的活動/課程會自動獲「計劃」認可而無須預先審批。 保護環境、履行社會責任及加強公司管治是企業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三條重要支柱;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市民大眾與各持份者會更著重企業的經營模式及在社會不同層面的表現。 監管局會持續努力,繼續與業界團體、業主組織、各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協作,凝聚各方力量,透過發牌規管、制定守則及鼓勵持續進修「三管齊下」,提升物管業專業水平,將ESG概念全面融入物業管理服務,與業界攜手邁向物管新里程、抱擁物管新世代。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手機應用程式

物業管理公司可選擇聘用相同數目的持牌物業管理人(第1級)代替持牌物業管理人(第2級),以符合持牌物業管理人(第2級)的最低人手比例。 例如:例子D中的物業管理公司可選擇聘用共三名持牌物業管理人(第1級),以代替一名持牌物業管理人(第1級)及兩名持牌物業管理人(第2級)。 記者從胡先生一方的辯護詞中看到,同時被列為該案被告的還有網絡平台公司。 胡先生認為,網絡平台對內容不加以審核,上述文章的圖片和內容在胡先生所在工作單位和親戚朋友中大量傳播,給他工作和生活造成大量困擾,且造成精神傷害。

所有已記錄於系統內的持續進修活動會以列表形式、按舉辦日期由近至遠順序展示,持牌人可按快捷鍵 方便查閱。 有關條款及細則須受香港法例規管及按其詮釋,參加者同意接受香港法院的專屬司法管轄權管轄。 如有任何爭議,監管局保留就爭議及與是次條款有關的任何問題的最終決定權。 監管局如在公布得獎名單後14日內未能成功與得獎者聯絡,有關獲獎資格將被取消,並會由候補得獎者代替獲取有關獎項。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專業發展

故此,推廣環保建築、提升能源效益、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以及促進室內通風以改善空氣質素,均是物管業界在促進物管業及整體社會可持續發展上急需正視及處理的問題。 房協除了為超過18,000個私人住宅物業單位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外,亦管理轄下20個出租屋邨,多達32,600個單位,服務約81,000名居民。 葉興國先生早前擔任監管局「持續專業發展講座–法規系列」的講者,向業界分享淘大花園參與垃圾徵費試驗計劃的經驗。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草案》於2021年8月已經通過,預期最早會於2023年起正式實施。 除了市民大眾要審視自己棄置廢物的習慣外,物業管理(物管)業界亦要率先做好準備,以協助住戶逐步適應新法例。 監管局根據《物管條例》對持牌人進行的調查,一般在展開起計六個月內完成,並會在調查期間每三個月以書面通知投訴人調查進度。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編號: M350662548 (代理提供)

同時要釐清外傭合約終止或屆滿時僱主須承擔的旅費,在條款內加入明確解釋說明,確認合約完成或斷約後的外傭已返回原居地。 並且新增休息日、法定假日及有薪年假安排,比如詳細寫明休息日安排、休息日薪酬、法定假日安排、年假的發放等,完善有關規管。 事實上,現行外傭政策較為落後,主要仍沿用1973年訂立的措施,跟不上時代發展,並且不時有涉及外傭、仲介等方面投訴,認為政府應該檢討及完善外傭政策。 筆者過去一直關注外傭政策,有鑑於以上因素,計劃近期在立法會提出「完善外籍家庭傭工政策」議案,希望引起社會對外傭政策的關注與討論,亦建議政府成立外籍家庭傭工事宜監管局等,以加強保障僱傭雙方。 競委會稱正了解事件,包括聯繫有關各方並採取所有必須行動,以評估有關行為會否引起《競爭條例》下的競爭問題。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組織架構

2015年8月1日,旅遊局為促進社區旅遊及旅遊產品多元化發展,透過本地旅行社推出三條《論區行賞》巴士精華遊循環路線,將接駁至八條步行路線,方便旅客到各個社區及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邊行邊賞。 巴士精華遊路線由駐車導遊在車上作景點講解,導賞語言包括廣東話、普通話及英語。 聯合國在《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提出了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而保護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均是全球關注的議題。 香港政府亦於去年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為願景,制定「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四大減碳策略和措施,銳意令香港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編號: H200084227 (代理提供)

沒有物管業提供專業物管服務,建造業興建了樓宇亦無法順利運作。 兩個行業環環相扣,有很多共同關心的議題,亦需面對同樣的挑戰。 監管局收到的所有資料(不論是從投訴人、被投訴人或證人獲得的資料)將會保密。

在有可能有或有潛在利益(不論是金錢或其他實益利益)衝突的情況下,持牌人須在合理切實可行的範圍內盡快向其客戶詳盡披露有關利益。 持牌物管公司可就物業的不同的部份(例如住宅部份、會所部份等)設立獨立的登記冊。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此外,法院認為在《業委會工作簡報》一文中的另一張人物肖像構成肖像權侵權,雖然這張照片被紅色條形馬賽克遮擋,但僅遮住鼻子部分,附文字“xxx前期物業負責人”,可以清晰看到原告面部,具有可識別性。 第34/2003號行政法規(2003年11月3日《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訂定博彩監察協調局的組織及運作。 不要輕易相信「無需經驗、學歷」,「人工高、福利好」的招聘廣告,應留意空缺工資與所需條件是否合乎現實和市場水平。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香港房屋協會獲發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答:社會各界不同持份者已逐漸認同及響應物管業發牌制度,有不少機構組織均以持有監管局發出牌照的物管公司和物業管理人作為考慮聘用或專業認證的依據。 另外,亦有不少業主組織於進行招標採購物管服務時,已加入投標者必須持有監管局發出的物管公司牌照作為先決或優先考慮聘用的條件,特別是牽涉服務期跨越發牌制度過渡期的物管合約,以確保過渡期後相關物管公司可按法例持有牌照提供物管服務。 故此,避免落後同業,落後市場,監管局熱切呼籲物管公司立即開展申領牌照程序。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投訴人必須向監管局提供其姓名、身份證號碼、通訊地址及電話號碼,以便聯絡及在有需要時向投訴人發出傳票,以出席紀律聆訊作供。 投訴人應提供詳細資料,包括事件發生的日期、涉及的物業、有關人士及物業管理公司(物管公司)等。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編號: M200246347 (代理提供)

第28/94/M號法令(1994年6月6日《澳門政府公報》)通過旅遊基金架構及運作-若干廢止。 (經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八日第45/95/M號法令修改)。 ),前身為“旅遊司”,現時是澳門經濟財政司屬下的部門,負責協助制定及執行旅遊政策,以及舉辦宣傳活動推廣澳門。 過去兩年多,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令投資者更加關注企業的抗逆力和可持續發展,並成為將ESG進一步納入投資決策和企業策略的催化劑。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編號: D3129055 (代理提供)

理由是上述表達可能會使相關當事人不悅並產生一定的心理負擔和心理壓力,但胡先生自己內心感受並非名譽權侵權的構成要件,因此主張的那篇文章侵害其名譽權而要求劉某承擔侵權責任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 劉某是該小區的業委會主任,她運營著一個微信公眾號,叫“xxx業主之家”。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2023 物業管理監管局投訴 今年上半年監管局,監管局共巡查一手樓盤銷售點379次,另巡查地產代理商鋪225次,同時,局方進一步抽查網上物業廣告669次,按年增19%,於上述及抽查中,局方共發現49宗違規個案,較去年上半年減少33%。 地監局主席廖玉玲及行政總裁韓婉萍,今日在發布會回顧上半年工作,廖玉玲指出,地監局上半年錄106宗投訴個案,較去年同期減少45%。 2007年7月1日,勞工及福利局成立,由經濟發展及勞工局中專責勞工事務和衛生福利及食物局中專責社會福利的部門合併而成。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