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環保玩具設計12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環保玩具設計

透過工作坊學生因而更了解人類活動正嚴重影響珍貴的大自然,從而鼓勵大家採取合適的保育行動。 將軍澳官立小學致力推廣環保,更將環保訊息滲入校本課程及校內外活動,並推廣至社區,效果理想,即使在停課期間也無阻學生繼續發揮創意,綠得開心環保大使通過實時網上學習,善用3Rs的概念把舊物重用及改良,變成新奇有趣的玩具。 學校同時亦上載多套「環保小百科」短片,例如麥兜低碳動畫、《鏗鏘集》之「廢膠圍城」及「地球生病了之身體檢查報告」等,讓同學在停課期間也緊記環保的重要性。 從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培養好奇心,從生活中慢慢認識基本的科學原理,例如冰塊遇熱會融化、用吸管在水中吹氣會有泡泡等有趣小事,讓小孩知道科學其實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籽朗小學的時候對於STEM的課程非常有興趣,由於課程名額有限,報名之後卻沒有被抽中,所以Norman就去坊間的補習社尋找STEM課程的資料,由於課程費用較高昂,於是作為設計師的Norman決定參照相關的STEM課程資料,自己教授兩個小朋友。 「環保爸爸的設計生活」用照片及影片介紹了Norman與籽朗及籽陶用廢物設計的每一個環保玩具,例如有月餅罐製成的迷你結他、汽水罐製成的中秋燈籠、環保木頭小賽車、手造環保彈珠機等。

環保玩具設計

爸媽在帶小孩玩這個實驗之前,先請孩子想想氣球裡面有什麼? 環保玩具設計 環保玩具設計2023 這個透明的寶特瓶放在水面上漂浮,透出水面光實在很美,飄動的船對於小孩而言非常有趣,他們拿著自己做的水上玩具在水池中恣意玩耍,馬上暑氣全消。 孩子總是喜新厭舊,買了新玩具就冷落滿地的舊玩具,逛街時大吵著要買新玩具,可是往往三分鐘熱度,沒一會兒又失去興趣。 買玩具給孩子,其實是一種「消費習慣」,若父母過度溺愛,對於孩子想買的玩具從未拒絕,而產生「過度消費」除了製造大量垃圾外,還會讓孩子長大後更加追求物質,造成衝動、任性的消費。 使用自製玩具代替市售玩具,就不需要一直花錢買玩具,又擔心孩子喜新厭舊。

環保玩具設計: 空氣砲製作影片

一家人去台灣旅行的時候,籽朗及籽陶看見精美的大型彈珠台,十分喜歡,但是必須買滿港幣$580才可以獲得,所以一家人只能忍痛離開。 在其他人眼中是廢物的物品,在這三父子心中,卻可能是大有用途的「寶物」! 例如早前中秋節過後,月餅雖然吃光光,但是月餅罐可能會被不少人直接遺棄,三父子卻將月餅罐留下,加上四條弦線及一些固定用的小木板,就將無用的月餅罐製成了一把迷你的結他。 環保玩具設計 不過不同的月餅罐其實發出的聲音也有高低之分,三父子要試不同的月餅罐,才能設計出最想要的樂器。

C上學後,好喜歡做勞作,每次學校有做勞作那天,她心情都會很好,到家也會馬上跟我分享今天做了什麼,拿回家後也會等不及拿給姊姊們看,於是就想跟她一起做個親子手作。 這幾年教育界的熱門話題「自造者/創客精神」(Maker),強調創造開放空間讓孩子動手實作,從自造的過程中自我學習、觀察與發現,並懂得與人分享創造過程與成果。 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孩子只會紙上談兵,變成書呆子! 因此,改變小孩的學習方式就能改變他未來的發展,而學習方式要改變的第一步,就是動手實作。

環保玩具設計: 紙箱DIY玩具二:用尿布裝箱做玩具廚房

其實,家中資源回收桶裡的寶特瓶、紙杯或吸管,全部都是啟發孩子愛上科學的一些好輔助品喔! 別擔心,讓我們step by step,帶你動手做玩具。 港爸麥偉林(Norman)經常以廢物製作玩具及樂器,兩兒子更受他感染一起動手做。 大頭媽媽提到,與孩子一起自製科學玩具,最重要的是其中的過程,而非玩具最終的成品。 在自製玩具過程中可能會常常遭遇失敗,比如材料選錯、尺寸不合、設計不良等,雖然令人沮喪,可是「體驗失敗並解決它」是很重要的精神。 父母可以嘗試引導孩子或與孩子一起找出解決方法,從小訓練孩子解決問題。

宇宙小書店的自製玩具社團擁有近3萬名喜愛手作的家長、臉書粉絲專頁擁有近2萬粉絲,每天討論利用紙箱、寶特瓶、餐盒、瓶蓋、牛奶盒,各種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材料自製的環保玩具。 在創意揮灑之下,廢物再利用,變身成好玩有趣的自製玩具。 環保玩具設計 利用生活中的紙箱、寶特瓶各種環保材料DIY自製玩具。 這些自製的環保玩具不僅省錢,又能發揮STEAM教育的實作精神,孩子也能在自製玩具的過程中盡情揮灑創意。

環保玩具設計: 紙箱廚房原來是這樣做!5款超有趣紙箱DIY玩具教學【2023年版】

著重禮儀的日本,風呂敷的功用不只是包裹及便攜,由於日本人習慣送禮,所以風呂敷還有精美的圖案設計,而且包裹得愈好愈用心,更顯得出送禮者的心意。 風呂敷最盛行的是江戶時代,還會因應禮品的大小形狀,生產出相應尺寸、厚度、花紋的裹布,這種包裝文化慢慢流傳至今,雖然今天的包裝大多以印刷紙或塑膠取代織物,但近年愈來愈重視環保意識,所以可持續使用的風呂敷又有興起的跡象。 自製玩具時,最好能夠在孩子使用剪刀、美工刀等危險工具時看顧,避免使用藥、火等危險物,在能確保孩子的安全下,盡情讓孩子揮灑創意。 2022的暑假到了,暑假是孩子夢寐以求的美好時光,爸媽們千萬不要讓孩子白白度過。 MindDuo貼心幫爸媽們發想暑假適合帶著孩子一起從事、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為孩子引頸期盼的暑假增添色彩,陪著孩子快樂成長。

環保玩具設計

我們明白推動環保教育並不是單靠一次性的活動,而是可持續發展的項目,所以將軍澳官立小學的師生會繼續努力為環保出一分力。 家中有個「小角落」,裡面有的廢物千奇百趣,有用完的汽水罐、損毀的凳腳、牛奶盒、餐盒、廁紙筒等,這些都是有利用「potential」的「寶物」,看著這些廢物,三父子會在腦中構思未來製作的每一件玩具的「藍圖」。 接著進行噴水實驗,由於氣球內的壓力大於瓶中空氣壓力,形成往下推的力量,以至於水位自然下降,從吸管冒出,形成噴泉。 【日本設計】現在大家購物已習慣自備購物袋而不選用膠袋,為環保出一分微力。 在古時的日本,流行一種名為「風呂敷」的包裝布,其實不單只日本,在中國及韓國也有相類的設計,即是用布包裹行囊的包袱。 Carry book(可樂書)是用主題式分成幾個篇章,像是「中文基礎篇」,也有「英文基礎篇」,針對幼稚園的孩子學習發展進度設計成一套易攜的互動教材。

環保玩具設計: 環保X親子 讓廢物「重生」!

玩法很簡單,先將潛水艇放進水中,此時水會從瓶身的洞洞跑進去,重量增加後自然會沈入水底,這時硬幣就發揮作用啦! 有了硬幣的重量,潛水艇能正面落下,不會東倒西歪。 材料相當簡單,隨手也可在家中找到,包括一塊圓形水松煲墊(剪成8小塊)、雜誌紙多張(剪眼耳口鼻用)、飲管多條(1分為6)、長竹籤、膠水樽1個、Blu-Tack 2小段、膠水、剪刀及黑色筆。 各行各业都有一个产品黄金销售周期,以玩具产品来说,元旦、六一、圣诞等节日都是玩具销售的一个大好时机,因此有经验的塑料玩具企业都会年底或年初规划新一年的玩具开发计划,这也就意味着清楚了解玩具的设计生产的流程掌握其开发周期很重要。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下塑料玩具设计生产的5大流程,帮助企业更好的做出市场规划。

  • 在其他人眼中是廢物的物品,在這三父子心中,卻可能是大有用途的「寶物」!
  • 孩子總是喜新厭舊,買了新玩具就冷落滿地的舊玩具,逛街時大吵著要買新玩具,可是往往三分鐘熱度,沒一會兒又失去興趣。
  • 根據紡織交易所去年的報告,現時全球纖維產量中有65%是合成纖維,當中的56%便是來自化石燃料。
  • 港爸麥偉林(Norman)經常以廢物製作玩具及樂器,兩兒子更受他感染一起動手做。
  •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十年前在常識科加入科技玩具理念,獲教育局邀請參加專業學校發展計劃,以先導學校角色到各區小學介紹把常識科的科技與應用結合。
  • MindDuo貼心幫爸媽們發想暑假適合帶著孩子一起從事、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為孩子引頸期盼的暑假增添色彩,陪著孩子快樂成長。

宇宙小書店的一分鐘玩具DIY教學系列推出即大受好評,餅乾盒變Switch、變色廚房紙巾、簡易塑膠球不倒翁等,都創下高點閱率。 推動科技教育的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每學期都會舉行一次科技設計活動,讓學生以環保物料,結合科學理念製作玩具,把常識科學到的科學知識融會貫通。 早前同學便用閉路電路板,接駁馬達等製作環保動力車,當他們成功接駁出動力車時,那興奮的感覺,不難想像。 自製科學玩具就像是做勞作一樣,在外型設計上並沒有固定的做法與標準,全憑自行發揮。 只要有點想像力,生活中的平凡事物都可以變成玩具,例如:各種容器、蓋子、塑膠盒、麵團、化妝品底座、雞蛋盒等。

環保玩具設計: 動手做科學玩具有什麼好處?

如果最近有上Facebook的,可能會見過這個衫夾機械人,還引起網上熱話,其實是港爸麥偉林(Norman)的作品。 他經常以廢物製作玩具及樂器,兩兒子更受他感染一起動手做。 這位環保爸爸自言小兄弟身份由玩具買家變成設計師,除學懂珍惜外,更提升他們解決困難的能力、創作力等等,充滿教育意義。 為了讓自製STEAM科學玩具新手爸媽們順利上手,MindDuo採訪了自製玩具社群經營者、同時也是新創出版社—宇宙小書店的小編「大頭媽媽」,邀請她分享在自製玩具上的經驗。

環保玩具設計

最後的縫紉及包裝工序,則與2019年榮獲亞洲設計大獎的本地社企睿程製作社合作,他們致力為有需要人士如長者和殘疾人士設計專屬的時尚服飾,並讓貧困人士參與製作,提供靈活的工作安排。 至於風呂敷的設計就出自插畫家及設計工作室Pop & Zebra之手,其設計充滿想像,色彩豐富而具有異國風味,結合成員來自坦桑尼亞的背景以及熱愛流行文化的特色,並且擅於視覺敘事,是次設計的圖案具有概念性相當耐人尋味。 配合STEAM 發展,本校在五年級視覺藝術科進行環保再生燈課程,學生能夠發揮創意設計別具特色的再生燈外形,再選用合適的環保物料剪裁出自己喜歡的燈罩造型,將環保燈化為其中一件傢具,為家居添上環保味道。

環保玩具設計: 動手做

當孩子稍微大一點,約4、5歲,就能試著和父母一起自製玩具,激發創造力。 「STEAM教育」現正夯,STEAM玩具、STEAM營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隨著歐巴馬政府在2013年編列高額預算給STEAM教育,這股風潮席捲了教育界。 STEAM教育是一種跨學科的教育,將不同學科拆解、整合,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校方在各個年級推動科技玩具設計,以孩子日常喜愛的玩意結合常識科的科技應用,讓同學動手動腦實踐設計,理解科學。 環保玩具設計2023 明天就是父親節,Conson教大家製作一件簡單易做的環保玩具「平衡爸爸」,讓你與孩子一同製作,過程中若兩隻手的重量不一,就會令「平衡爸爸」失去平衝倒下,小朋友可以從中學習到平衝的概念,想方法令兩邊平衡。 在孩子還小、不會用剪刀的時候,給孩子玩自製玩具能啟發孩子對於手作的興趣;等到孩子長大,自然而然因為好奇而嘗試自製玩具。 這正好符合STEAM教育中的「實作精神」,藉由學生積極參與實作、自主創作,來解決問題。

環保玩具設計: 紙箱厚度挑選

畢竟,孩子長大後將身處一個多變的世界,越早開始訓練越好,尤其是孩子未來想成為工程師或從事科學研究,一定得具備面對陌生問題的能力,在失敗中「Trial and error(嘗試錯誤)」,找出解方。 自製科學玩具材料多來自於家裡回收的紙箱、寶特瓶、餅乾盒、面紙盒、紙盤,重新改造後,變成有趣好玩的玩具,花費也很少。 許多國家和企業使用「環保3R」來作為回收執行的方針,分別是:Reduce(垃圾減量)、Reuse(重複使用)、Recycle(回收),自製玩具能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既環保又省錢。 大頭現在三歲半,大頭媽媽在孩子出生後,就當起全職媽媽。 和所有新手爸媽一樣,一開始因為缺乏經驗、不知道什麼玩具適合兒子,大頭媽媽常上網搜尋各種「育兒神器」,也在網路上買了許多玩具。 環保玩具設計2023 後來她發現,比起裝在紙箱裡的網購玩具,大頭對於紙箱更有興趣,經常把紙箱拿起來玩,於是大頭媽媽利用紙箱和簡易材料做了投籃機、打地鼠機、恐怖箱,並利用大頭到公幼上學的時間,開始研究自製玩具、經營自製玩具社群的旅程。

環保玩具設計

Nyle 開始想學算數了,在日常生活中會和媽媽玩一下,像是吃葡萄算算拿了三個再拿兩個,會有幾個呢? 環保玩具設計 這活動是上班時,看外師教自然發音時,常常在白板,寫一些單字,把單字首字空白,讓孩子回答,覺得如果用磁力片直接吸在白板應該會添加一點趣味性。 Norman認為,其實音樂並非昂貴的消費,「平有平玩,貴有貴玩」,將身邊的廢物好好利用,也能將其製成「獨一無二」的樂器。 除了搜尋身邊的廢物,將其「化廢為寶」,籽朗及籽陶也學懂珍惜身邊的所有事物,不會隨意浪費食物或者物品。 以上就是塑料玩具设计生产的过程,每个过程都有相对应的开发周期,不同的玩具类型,开发周期有些许差异,具体的大家可以直接咨询骏意玩具设计公司。 至於印刷方面,選用「NTX」的創新無水、低碳著色科技,不需要熱力便可進行精確著色,這樣可以減少高達九成的用水量。

環保玩具設計: 材料準備

而六年級學生就參與環保再生玩具創作課程,他們從中學習今昔玩具的製作歷史及原理,並透過訪問家人,認識陀螺、公仔紙、竹蜻蜓等懷舊玩具。 他們研究力學原理後,明白不倒翁利用支點的平衡力站立,及後在不倒翁底部加入正極磁石,配合紙版,於紙版下接上安裝負極磁石的控制器(controller ) ,使不倒翁能夠在紙版上靈活行動。 大頭媽媽提及風靡國外的創客(Maker)教育,即是給孩子工具和材料,但不給固定的步驟,讓孩子盡情創造。 大頭媽媽表示,受過十幾年教育的我們,思想較為直線性,方法與結果的連結比較強烈,但小朋友思想比較發散、多元,應該讓孩子多方嘗試,學習多元角度思考。 環保玩具設計2023 環保玩具設計 Norman認為,自己與子女在製作環保玩具的時候,例如製造爆旋陀螺,用雪條棍或者廢棄CD碟製作時,除了讓兩位小朋友學習數學、藝術、物理的知識,還學習了環保的概念。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十年前在常識科加入科技玩具理念,獲教育局邀請參加專業學校發展計劃,以先導學校角色到各區小學介紹把常識科的科技與應用結合。

  • 這位環保爸爸自言小兄弟身份由玩具買家變成設計師,除學懂珍惜外,更提升他們解決困難的能力、創作力等等,充滿教育意義。
  • 家中有個「小角落」,裡面有的廢物千奇百趣,有用完的汽水罐、損毀的凳腳、牛奶盒、餐盒、廁紙筒等,這些都是有利用「potential」的「寶物」,看著這些廢物,三父子會在腦中構思未來製作的每一件玩具的「藍圖」。
  • 這正好符合STEAM教育中的「實作精神」,藉由學生積極參與實作、自主創作,來解決問題。
  • 從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培養好奇心,從生活中慢慢認識基本的科學原理,例如冰塊遇熱會融化、用吸管在水中吹氣會有泡泡等有趣小事,讓小孩知道科學其實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雖然風呂敷可以重複使用的特性,相比起一次性的膠袋或紙袋的確更為環保,但原來現時很多織物本身也存在環保問題。 根據紡織交易所去年的報告,現時全球纖維產量中有65%是合成纖維,當中的56%便是來自化石燃料。 除此之外,風呂敷、環保袋的本質雖然環保,但如果隨便浪費也是徒然。 據環境保護署的資料顯示,現時香港每天有多達392噸紡織廢料送往堆填區,為根本性地解決這些問題,則需要從原材料及設計上入手,一方面是物料本身的可持續性,而好的設計則可以令用家愛惜物件,不會輕易掉棄。 大頭媽媽分享,在製作DIY紙杯投影機時,曾遇到手電筒焦距的問題,而投影模糊的情況,反覆調整焦距後才清楚成像。 在與孩子一起手做玩具時,不要害怕讓孩子嘗試,就算孩子搞砸了,也會從中得到經驗。

環保玩具設計: 環保爸爸讓廢物重生 兒子變玩具設計師

Nyle 好喜歡玩媽媽的密碼活動,每次玩都超期待、超開心的! 也有一陣子沒玩密碼活動了,這次就來玩玩注音密碼「I love Mom」。 3人的作品眾多,有用罐頭做的小電車、衣夾及牙籤做的汽車、衣架做的弓箭等等。 由於Norman喜歡音樂,亦有製作不同的環保樂器,如用餅乾罐做結他、洗潔精桶做拇指琴、紙筒做洞簫等等,全部都可彈奏得到。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