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鼻竇癌檢測11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鼻竇癌檢測

第一型是指分化良好到中度分化之上皮細胞癌﹑第二型是指非角質化之細胞。 鼻竇癌檢測2023 鼻咽癌的臨床表現與腫瘤的侵犯位置有關,頸部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其次是帶血絲的鼻分泌物及痰﹑鼻塞﹑耳鳴﹑聽力減退及吞嚥疼痛等症狀。 鼻竇癌檢測2023 如果腫瘤往頭骨侵犯,則會有偏頭痛﹑複視﹑臉麻及視力減退等症狀。 II期:原發性腫瘤侵犯口咽部同時合併同側頸部有單一小於或等於六公分的單側淋巴結腫大,沒有對側淋巴結及鎖骨上淋巴轉移。

臨床上容易誤診的病人就是腫瘤往頭骨侵犯,臨床表現只有頭痛﹑眼睛酸痛、及視力減退等症狀。 鼻竇癌檢測 病人常往返於眼科、神經內科之間,到頸部淋巴結腫大才得到確實的診斷。 因此,有上述症狀之病人,須考慮作鼻咽部之檢查,以確定是否罹患鼻咽癌。 鼻咽癌的診斷及治療在過去20年已經有長足的進步﹐進步的原因包括1.影像醫學檢查的進步﹐使我們在界定腫瘤侵犯的範圍變得更精確。 2.現代化的放射治療﹐使得放射治療的角度及劑量的計算更精密及準確。

鼻竇癌檢測

而新一代放射線治療技術的發展,使得放射治療的角度及劑量的計算能夠更為精密準確,不但減少了對正常組織的損害,例如唾液腺的保留,將進一步提昇病人的生活品質。 鼻咽癌的確定診斷必須依靠鼻咽的切片檢查。 鼻竇癌檢測 病理分類依世界衛生組織之分類,可區分為第一型﹑第二型及第三型。 在臺灣,第二型及第三型是最常見的細胞型態。

鼻竇癌檢測

III 鼻竇癌檢測2023 期:腫瘤已經侵犯到頭顱骨底和鼻竇處或頸部有對側淋巴結轉移的情形(且淋巴大小小於或等於六公分),沒有鎖骨上淋巴轉移。 第四期如未發生遠處轉移治癒率可達60%以上,治療也是以合併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為主。 如已發生遠處轉移,則治癒率降至10%。 根據研究資料,頭頸部核磁共振比電腦斷層能更清楚瞭解鼻咽癌侵犯的範圍。 因此頭頸部核磁共振檢查應作為鼻咽癌檢查的首要項目。 第一期、第二期及部分第三期治癒率皆可達是90%以上;但第一期的治療以單獨放射治療,第二期以上則合併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

根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的資料,鼻咽癌發生率全世界一年有65,000位病人、中國一年有27,000位病人、香港一年有1,500位病人、東南亞一年有17,000位病人、臺灣一年有1,200位病人。

  • 第一型是指分化良好到中度分化之上皮細胞癌﹑第二型是指非角質化之細胞。
  • 第四期如未發生遠處轉移治癒率可達60%以上,治療也是以合併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為主。
  • 鼻咽癌的臨床表現與腫瘤的侵犯位置有關,頸部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其次是帶血絲的鼻分泌物及痰﹑鼻塞﹑耳鳴﹑聽力減退及吞嚥疼痛等症狀。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