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黃彗倫2023詳解!內含黃彗倫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黃彗倫

收縮壓是指血液由心室「收縮」時,由心臟打出的血流對血管壁所造成的壓力。 而因為血管本身是有彈性的(內含有結締組織),因此當心室「舒張」時,被撐開的動脈回彈後所產生的流動形成之壓力就是舒張壓。 家醫科醫師黃彗倫在《醫師好辣》中分享,表示自己曾收治一名28歲的女子,主訴今年收到體檢報告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驚訝之餘也認為自己不但沒有三多症狀、身材中等,且平時也不愛吃甜食、喝飲料也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說是「什麼症狀都沒有」。 有些民眾因擔心健康,所以習慣不喝含糖飲料,不過,疾病有時候可能會從別處找上門! 有醫師透露,曾有一名28歲身材中等的女子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但她平時不愛吃甜食也不喝含糖飲料,檢查後才發現竟是工作惹得禍。 黃彗倫 然而慢性腎臟病影響的不僅是腎臟,也會有許多全身性的併發症;常見有紅血球生成因子分泌不足導致貧血,這時為了治療,會藉由補充鐵質與施打紅血球生成刺激劑來取代體內不足的紅血球生成因子。

黃彗倫

過程當中,我們往往希望「短期」就有結果,以「兩個禮拜減掉十公斤秘辛大公開!」為標題的廣告,點閱率往往居高不下。 但正是這種心態,可能導致我們對自己產生過高的期望,並因爲沒有達成而感到沮喪、失敗。 這些情緒反而會影響我們的動力、意願,終至放棄原先的減肥計劃。

黃彗倫: 黃彗倫醫師/罹患肌少症失能風險增! 預防從兩方面著手

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決定在2022年將高血壓標準下修至130/80mmHg。 起因於一篇大型臨床試驗的發表—以華人為主要受試者的STEP研究發現,將血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可以降低26%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綜合前面兩段,在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中間,似乎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因子,血脂。 血脂,也就是血液當中的脂肪,包含LDL-C(壞膽固醇)、HDL-C(好膽固醇)、TG(三酸甘油酯)三大類,如果能好好控制,就能減少糖尿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值得一提的是,血脂的標準並沒有一個固定值,會隨著性別、年齡、心血管疾病風險有所調整。 而是要仔細思考,頭痛可能發生的原因,以及血壓高造成頭痛的可能性。

黃彗倫

許多研究已經證實,減少醣類攝取有助於減少體重,當然更有助於控制血糖。 舉這些例子是要告訴大家,這些疾病全部跟「血液流過的地方」有關,比如腦血管、冠狀動脈、心臟等。 黃彗倫2023 既然都是血液流過的地方,我們能合理推測「血液裡的物質」會對糖尿病病患的病情有極大影響。

黃彗倫: 糖尿病患為什麼該注意體重?

比如炸雞、薯條、蛋糕、油炸零食等加工食品,以及牛肉、豬肉等紅肉,就很不適合作為脂肪的來源。 《TVBS民調中心》18日公布最新總統大選民調,柯文哲支持度增加至33%,由老三反超車藍綠奪冠,賴清德支持度增加3個百分點至30%,與柯文哲相差3個百分點;侯友宜支持度則下滑7個百分點至23%,再度墊底,更和柯文哲相差10個百分點;另外有14%沒有表示意見。 另,第二階段出缺學校國中為滿州國中、高樹國中,國小為三和國小、建興國小、崎峰國小、僑德國小、全德國小,將於6月29日進行國中小第二階段校長遴選作業。 去年在多個國家造成至少300名兒童死亡,驚動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有毒感冒糖漿」事件,威脅至今不但沒消退,更擴散至全球三大洲的多個國家。 WHO雖證實此事,但拒絕透露受影響國家名稱,僅表示調查仍在進行中。 這是醫師的專業領域,他們會依據文獻以及經驗判斷,選擇最適合你的藥物。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22.8萬具有糖尿病及腎病的共病患者。 因此許多糖尿病友時常在不同醫療院所之間做重複性的檢查,除了浪費有限的醫療資源外,更使病人浪費大量時間在醫療院所之間來回奔波。 因此除了調控血糖外,醫學界也愈加重視心血管疾病以及腎臟病等併發症的預防。 儘管糖尿病與其併發症的控制十分棘手,目前醫藥界也研發出了許多可以有效預防心衰竭與腎臟保護的藥物,像是其中的排糖素(SGLT2抑制劑),值得慶幸。 3.局部性神經病變(Mononeuropathy and/or Radiculopathy):相對以上兩種,此類型影響單一神經或神經根,是「不對稱」的神經病變,為最少見的類型。

黃彗倫: 發文「猜新北教育局長該換人了」被檢舉 國中師怒告

最後,書中還逐一介紹了老年人、青少年、懷孕婦女、住院者等特殊族群,並提供了這些族群需具備的整體觀念。 醫師在開立藥物的同時,針對糖尿病伴有肝、腎功能異常的病人,也會避免使用可能慢性影響肝、腎功能的藥物。 黃彗倫2023 除了上小節提到的排糖素外,目前糖尿病治療上還有一個治療的利器,就是腸泌素受體促進劑(GLP-1 RA),其藥理機制來自人體的賀爾蒙:腸泌素(GLP-1)。 在人體腸道系統中,有一種神經內分泌細胞L細胞在受到葡萄糖分子的刺激後可以分泌出腸泌素,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調控血糖;同時也會進入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抑制食慾並產生飽足感,以減少攝入更多的糖分。 而拜科學進步所賜,科學家研發出腸泌素受體促進劑,可以作用在腸泌素受體上產生與人體內腸泌素相同的作用,有效調降血糖同時有著較低「低血糖」的風險,是第二線藥物當中的首選用藥。

  • 除了「慢性高血糖」之外,其他可能會造成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危險因子還包括:BMI高、抽菸、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和高血壓。
  • 而是要仔細思考,頭痛可能發生的原因,以及血壓高造成頭痛的可能性。
  • 這個排糖素除了可以降低血糖外,科學家們更發現它有驚人的心臟和腎臟保護效果。
  • 新北幼兒園餵藥案延燒,同一集團汐止私立幼兒園一幼童尿液檢出微量苯二氮平類(BZD)藥物反應,部立台北醫院委託北榮複驗,今傳出檢測結果為陰性。
  • 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證實,此次報告是由北榮臨床毒物部門專業醫師與檢驗儀器測試,報告確認「未檢出」,最後結果判定「未檢出」,請家長們放心。

香甜多汁的荔枝讓人忍不住一顆接一顆,不過有時買太多吃不完,放沒幾天即驚見果皮變得又乾又硬超難剝嗎? 農糧署表示,新鮮荔枝採收2~3天後果皮即容易失水,產生硬化、褐化現象,因此購買後可視用途和食用頻率以整束冷藏或個別泡鹽水冷藏保存,也能去殼去籽冷凍「最長可保鮮1個月」,大家不妨試試。

黃彗倫: 牛排館喝蛤蜊湯見菸蒂 以為是蔥段險喝入

開頭就明確指出,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前期和妊娠糖尿病,都建議實施個人化的營養治療計畫,以降低未來的醫療費用並減少併發症如心血管和代謝疾病的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這是「個人化」的計畫,因此隨著個人狀況的不同,會有調整的空間。 世界上並不存在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按照相同的菜單飲食,就能百分百康復的「完美的飲食菜單」。

黃彗倫

若有這樣的情形,我們可以觀察無力的情形是否對稱、發生的順序是由近端到遠端或由遠端到近端。 首先,我們可以減少每天攝取的熱量,建議把目標設在一天減少500至750大卡。 具體而言,一天中我們任意挑選兩餐,比平常吃的熱量再減少250大卡。 方法包括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開始,如油炸食物、糖分豐富的點心、精緻甜點等;選擇更多「低熱量且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全穀類和低脂乳製品等;以及合理分配食物、熱量的份量至各餐,避免補償性暴食等。 現代生活節奏快,由於忙碌、由於時間限制,人們經常忽視健康飲食和運動的重要性。

黃彗倫: 【黃彗倫醫師】牢記6重點 預防老人跌倒

許多人都會自以為醫生,常常都會有一些奇怪的醫療觀念,家醫科醫師黃彗倫在節目上分享一位天兵病患,只因為吃了戒菸藥,老婆就懷孕,天真以為吃戒菸藥就能懷孕,竟為了再懷孕,竟要醫生再開戒菸藥給他吃,讓醫生哭笑不得。 正常情況下,腎臟就像一張濾網,會把水和代謝廢物濾出,而蛋白質這類大分子因為過不了濾網則會被留在血液循環中。 但當腎臟出了問題,濾網的過濾功能出差錯,就會導致蛋白尿,並以泡泡尿作為病徵。 許多人都會自以為醫生,常常都會有一些奇怪的醫療觀念,家醫科醫師黃彗倫日前在節目上分享一位天兵病患,只因為吃了戒菸藥,老婆就懷孕,天真以為吃戒菸藥就能懷孕,竟為了再懷孕,竟要醫生再開戒菸藥給他吃,讓醫生哭笑不得。 這個排糖素除了可以降低血糖外,科學家們更發現它有驚人的心臟和腎臟保護效果。 一項刊登於2015年NEJM的研究明確指出,這些藥物可以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更可以減少心衰竭的發生[4]。

黃彗倫

因此美國糖尿病協會 (ADA)建議,以合理原則設定合理目標。 好處之一是避免過度壓力和挫折感壓垮自己;同時,我們能更容易觀察自己的進度,並對達到每個里程碑感到滿意,進而增強自身動力及堅持力,養成助於維持健康體質的好習慣。 二、用藥改變、醫師態度改變 因為高血糖是造成一切併發症的根本,因此也造就了藥物、胰島素的蓬勃發展。 過往,在許多治療上治療者所著重的往往是血糖的數值控制,開立藥物可能只專注在副作用或成本,如此可能會忽略糖尿病人本身潛藏許多其他因素會影響到治療的效果,如:有無肥胖等共病、治療時的年齡、是否已經有心血管等併發症。 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黃彗倫 黃彗倫2023 DPN)的基本定義為:糖尿病患者經排除其他會導致周邊神經病變的病因,以理學檢查或電生理測試後,仍呈現周邊神經功能異常的徵兆和症狀。

黃彗倫: 國中會考 南榮國中周承羲5A++

首先是LDL-C(壞膽固醇),對於一般罹患糖尿病的病友來說,控制在小於100mg/dL即可;但已經罹患一些較輕微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症、缺血性腦中風、周邊動脈疾病的患者,則建議要小於70mg/dL。 甚者,若有心肌梗塞、做過心導管等病史,則希望要低於55mg/dL。 如果跟醫師好好配合,且有規律服用醫師開的血壓藥,就可以穩定控制病情,也可避免其他併發症的發生。 然而,根據研究,血壓通常要高到收縮壓180mmHg、舒張壓120mmHg以上,才比較有可能造成劇烈的疼痛。 而且,這種痛通常是一種警訊,告訴我們背後有一個比較嚴重的病因,這時才要仔細檢查腦袋是否有出血或長了血管瘤,但是這種可能非常低。 姿勢性蛋白尿也是一種暫時性的蛋白尿,常發生於青少年,雖然目前原因不明,但觀察發現是在站立時會出現蛋白尿,而這並不是一種疾病,也不會造成長久的影響。

而健保端也透過提高給付點數達到鼓勵醫療院所整合跨團隊,提供病人一站式的跨科別醫療照護,如此一來除了可以整合病人資訊外,也替病患省下舟車勞頓的時間。 在「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下,不管是病人、健保體系、以及醫療院所端都可以各取所需,同時讓疾病的診療可以更加完整。 在愈來愈完善、貼近醫病需求的公衛政策下,期許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受到更完整的照護。 視網膜病變:高血糖的環境會對視網膜小血管造成傷害,視神經細胞缺氧後凋亡,是目前造成眼盲的重要原因。 黃彗倫2023 糖尿病有許多併發症,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大類:小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與血管無關的病變。 其中,小血管病變又分成三種:視神經病變、周邊神經病變以及腎病變。

黃彗倫: 牛排館喝蛤蜊湯見菸蒂 以為是蔥段險喝入

在糖尿病病人中,有大約一半的病人最終會產生周邊神經病變。 黃彗倫2023 1.感覺神經病變:包含本體感覺、觸覺、震動覺、溫痛覺異常。 本體感覺的部分,病人可能出現走路腳步特別重的情形,因為他們無法感受腳距離地板多遠,因此走路時腳抬得高、踩得重;另外,也有可能在洗臉或洗澡時跌倒,因為病人在閉眼時無法平衡。 溫痛覺的部分,病人會常常受傷而不自知,或是出現像觸電或尖銳的疼痛感。 周邊神經是一個相對於中樞神經的名詞,中樞神經主要指的是腦以及脊隨,其餘的就被稱為周邊神經,其中包含感覺、運動、自主神經。 沒錯,為了鼓勵糖尿病患注意減重,美糖尿病協會認為先從減少「單日熱量總攝取量」開始,專注於卡路里攝取、醣類佔攝入熱量的比例,便能幫助減重,也足以帶來血糖控制及預防併發症的益處。

黃彗倫

快餐、高糖飲料、加工食品成為了日常選擇,在辦公室或家裡久坐不動成為了常態。 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ADA)成立於1940年,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組織,致力於提供糖尿病相關的資源、教育、研究和宣傳工作。 根據國際糖尿病組織(International 黃彗倫2023 Diabetes Federation)2021年發布的數據,目前全世界約有4.63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對公眾健康影響甚鉅。 寇乃馨原本這兩天有教會關懷據點的行程,不過昨日深夜卻突然發文,透露自己因為犯了暈眩症,緊急送醫打點滴,今日也更新身體情況,「剛醒來,收到許多媒體和親友關切,嚇了一大跳,很謝謝大家關心,我打點滴後,昏睡了一整夜,剛醒來,我感覺已好多了」。

黃彗倫: 黃彗倫醫師/罹患肌少症失能風險增! 預防從兩方面著手

除了腎病變貧血導致的疲倦,腎臟功能不好也會讓代謝廢物累積,產生尿毒症,而其中倦怠是尿毒症常有的臨床表現之一。 然而倦怠感成因多元,除了身體各部位的異常,生活上的壓力也常常造成倦怠。 最簡單又準確知道是否為蛋白尿的方式是使用尿液試紙驗尿,或到醫院就診,讓實驗室檢查尿液中是否含有過多蛋白質。 即使真的是蛋白尿,也不一定是腎臟出問題,有可能是稱為良性蛋白尿的情況,常見原因包含:發燒、激烈運動、壓力、缺水導致尿液濃縮。 神經病變:糖分會造成神經的受損,產生周邊或自律神經病變,病人可能會有手腳麻木、心悸、便秘、腹瀉等症狀。 造成周邊神經病變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糖尿病是造成周邊神經病變的最主要原因。

2.自主神經病變(Autonomic neuropathy):以自主神經症狀為主的神經病變。 黃彗倫2023 因自主神經影響身體上下多個器官,患者可能會出現心血管、腸胃道、生殖、代謝等問題。 例如,姿勢性低血壓、腸胃蠕動問題(如便祕、腹瀉)、排尿不順、性功能障礙、流汗習慣改變等症狀。 一般來說,原型食物比加入添加劑的精緻食品更好,非澱粉類蔬菜也比澱粉類蔬菜,如蕃薯、馬鈴薯、玉米、豆子(紅豆/綠豆/豌豆等)更好。

黃彗倫: 國中會考 南榮國中周承羲5A++

就以肥胖這項議題來說,過去十幾年來,已經有多篇研究以及回顧性文獻,指出肥胖可能會加速分泌胰島素的Beta細胞受損,以及加重胰島素阻抗。 因此不管是在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或是加重第二型糖尿病上,肥胖都扮演著極大的角色[1],[2]。 因此在台灣「第2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中,也都有強烈建議針對糖尿病合併肥胖患者,醫師在治療上應該應用飲食、運動、藥物或手術等方式去治療肥胖,以達到更好的血糖控制。 1.遠端對稱多發性神經病變(Distal 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 DSPN):主要以「感覺神經病變」為主,發生位置「對稱」,而且通常從「遠端」開始、下肢比上肢早受到影響。

黃彗倫

因為先前的研究大多認為Metformin可有效控制糖分外,亦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正常生理下的腎臟每天過濾大量水份,其中也會有不少的糖分隨之排出,腎臟理論上會藉由近曲小管的葡萄糖受器SGLT2回收大部分的糖分。 這種回收糖分的原理是來自於糖分對於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營養物質,因此需要被回收利用。 然而在糖尿病人中,就是因為身體已經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又攝取過多,造成血糖過高而導致後續一系列糖尿病症狀。 因此透過抑制回收糖分,可以讓身體已經過多的葡萄糖濃度回到穩定的水平。 而科學家們很快就研發出了可以抑制這個回收通道的抑制劑藥物:排糖素。

黃彗倫: 【黃彗倫醫師】牢記6重點 預防老人跌倒

一名醫師救透露,曾有一名28歲身材中等的女子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但她平時不愛吃甜食也不喝含糖飲料,檢查後才發現竟是工作惹得禍。 根據衛生服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高血壓的標準定義為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是舒張壓大於90者,只要符合兩者其中之一,便可以稱之。 而收縮壓介於 mmHg或舒張壓介於80-90mmHg者,則稱為高血壓前期。 而正常成人量測出的收縮壓應該低於120mmHg且舒張壓低於80mmHg。 當你懷疑出現泡泡尿的症狀,可以在解尿後先不要沖馬桶,過幾分鐘再回來觀察尿液。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