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2023詳細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一般而言,X 光檢查全程需時 8 分鐘,每次拍攝時間約 20 分鐘。 父母可站在孩子後方,讓孩子將身體慢慢向前彎低90度,雙手放鬆。 當懷疑有脊骨側彎就要求醫了,然後視乎需要拍X光片找出脊椎側彎的角度。

  • 然而,當脊椎受到壓力失衡時,相鄰的脊髓神經就會受到壓迫,影響神經訊息的傳達,一旦神經訊息傳達受阻,身體功能自然受到影響。
  • 脊椎側彎通常在幼年時期就會出現,並在成年時突然變嚴重。
  • 輕微脊椎側彎就好比慢性疾病,並非一定要開刀做手術才能康復,只要透過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和時刻保持良好的姿勢,一般都可以防止側彎情況惡化。
  • 在後續的「運動治療」時,不會衍生出代償模式,增加代償性的側彎。
  • 就這樣,媽媽帶著女兒開始了每週2-3次的來院治療,搭配每天居家運動2小時,並堅持每天穿戴背架20小時。
  • 當面臨手術的邊緣界限,該用什樣的心態面對、該如何抉擇,對於家長及孩子來說都是困難的決定。

由於原因不明型的脊柱側彎即佔了百分之九十的病例,且大多好發於十至十二歲的青少年,因此許多患者是在學校的例行體檢中被醫護人員發現的。 脊椎側彎(Scoliosis),就是脊椎嚴重彎曲的現象,彎曲的度數愈高,病症的情況愈嚴重。 脊椎側彎通常在幼年時期就會出現,並在成年時突然變嚴重。 若小孩已經發育得差不多,並有小於30º的側彎,其實不太需要嚴密監控,因為惡化的機率很低。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復健科 網路掛號-預約看診

脊椎側彎是指脊椎出現彎曲變形的情況,從背後看來會見到脊椎左右彎曲,呈「S字型」,大部份“兒童脊椎側彎”患者都可以由身體外在的情況觀察相關徵狀,例如肩膊高低不一,其中一邊等肩胛骨較另一邊突出,盆骨高低不對稱或長短腳等症狀。 在青春期後發現的脊柱側彎,稱為“成人脊椎側彎”,因為該側彎曲線是在骨骼完全生長後發現,成人脊柱側彎是無法預防的。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脊椎側彎按側彎角度分為輕、中及重度,所採取的脊椎側彎矯正方法也不一樣。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這個時期,因為孩子的骨骼尚未成熟,可塑性高,用"不開刀"的方法,往往就能將40度以下的脊椎側彎大幅改善。 假如患者年紀過小,而矯正器又沒有效果的話,醫生可能會建議採用較保守的脊柱側彎前椎體束縛(Vertebral Body Tethering, VBS)。 電腦掃描是所有現存造影技術中,最能夠清晰呈現骨骼模樣的方法,有助醫生更立體地了解脊椎側彎畸形的狀況。 當掃描床慢慢移動至中空的掃描器時,患者需要保持靜止不動,過程約需 20 分鐘。 除此之外,先天及後天因素也會造成脊椎側彎,如骨質疏鬆、營養不均、家族遺傳、骨盆傾斜、神經系統異常、長短腳、荷爾蒙分泌異常、受傷而有脊椎錯位、創傷(運動創傷)、習慣蹺腳、經常單邊提背重物、使用不合適的床褥枕頭等,都可能引發脊椎側彎。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手術可能會有什麼風險?

黃如玉表示,枕頭的作用在於填補和支撐平躺時頸椎與床之間的空隙,來維持頸椎應有的弧度,不會因為平躺時的地心引力讓頸椎弧度改變。 身體就像一座摩天大樓,脊柱就是大樓的支柱,支撐著我們的身體。 在人體大樓的最頂層,頸椎承擔著重要的使命,支撐著我們的頭部,讓我們可以自由地轉動頭部。 脊椎側彎不一定只有手術的選擇一條路,畢竟手術會帶來永久性的改變,在選擇接受手術前應多方諮詢各專家的意見,接受過完整的評估之後,才能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再者她希望女兒可以不要在生長期開刀,以免日後影響長高,希望女兒先完成生長、骨頭固定後,再行手術治療。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因此需定期遵從醫囑回診,並輔以運動復健、矯正背架治療,有望幫助孩子及早回歸正常生活。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2023 在醫學上,目前最常用來診斷、記錄與追蹤脊柱側彎角度的方法為X光測量法(Cobb氏測量法)。 但是,脊椎側彎起初是沒有任何疼痛症狀的,通常是患者偶然間被發現肩膀高低不一致、骨盆左右不對稱、臀部或胸廓左右大小不同,才懷疑有脊椎側彎的可能。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我們用「不開刀」的方法治療脊椎側彎

如果你希望提高測試的準確度,也可以下載脊椎測量儀(Scoliometer)的手機應用程式,得出具體的側彎度數。

但家長要注意的是,這個時期,剛好也是脊椎側彎惡化最快的時期。 如果不及時矯正,往往幾個月就惡化二三十度的案例,屢見不鮮。 依據近年來的第一級(最高等級)實證科學研究報告( Monticone et al. 2014,Schreiber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et al. 2015 and Kuru et al. 2015),脊椎側彎確定可以用「不開刀」的方法獲得有效改善。 另外有一部份的人軀幹、骨盆左、右外開的幅度,似乎沒有中軸脊椎外開的幅度來得那麼大,但側彎度數仍然十分嚴重(圖組四、圖組五)。 Hello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她表示,最適合的枕頭高度,是在平躺時下巴能與地面平行,不會往上或往下傾斜;在側躺時,肩膀到耳朵和頭之間都要被支撐到,而下巴依舊維持在兩個鎖骨中間。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脊柱矯正治療

所謂原因不明型脊椎側彎,目前較被認同的假說指出,脊柱側彎可能是因骨骼、肌肉的成長速度不一,造成中樞神經控制肌肉張力的訊號失調所致。 根據統計,大約有千分之五的人在青少年時期會發生脊柱側彎的問題,其中只有相當少數的人會在外觀上呈現明顯的脊柱變形,或者進而影響到心肺、懷孕等功能。 此外,另約有百分之十的脊柱側彎係因小兒麻痹症、腦性麻痺或少見的一些神經、骨骼、肌肉系統之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 以手術固定脊椎,亦即在體內裝設鋼條與鎖上螺絲矯正彎曲的脊椎一段時間後,讓支撐的結構與骨頭融合以穩固骨骼,周邊或是手術切開範圍的肌肉容易產生痙攣、萎縮甚至沾黏,也會影響身體的活動性。 而沒有固定的脊椎關節,需要幫忙更多的關節活動,長久下來容易因過度使用,使得沒有固定的區域提早退化,產生神經壓迫問題。 若以手術矯正脊椎側彎,需考慮的因素包括:一,脊椎側彎角度是否屬嚴重;二,心肺功能是否足以承受手術;三,神經壓迫症狀是否嚴重;四,側彎角度有否快速惡化,令保守治療無效;五,骨齡是否已發育成熟,不會因手術固定脊椎後令身高受限制。

當頸椎弧度過直時,頸椎和頸部肌肉無法得到休息;更嚴重時,頸椎關節會壓迫附近的神經,發出錯誤的訊息,干擾睡眠。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睡得很輕或者睡不著覺,容易驚醒,早晨醒來還是感覺很疲憊? 醫師可以透過X光判斷,若病患有幾年前的脊椎X光照,就可供醫師比對,提高診斷精確度。 脊椎側彎的小孩可能背部會有一側隆起、前彎時一側的肩膀比較高,或臀部不對稱、向一側傾斜。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脊椎側彎有多常見?

楊孟寅表示,脊椎畸形的種類很多,以外觀來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脊椎往兩側凸出,嚴重時會合併脊椎的旋轉,另一種是脊椎駝背後凸。 脊椎側彎的發生率約總人口數的1-2%,所以在台灣大概有20萬人,其中超過90%的病人都是畸形角度小於40度的,這些病人不需要手術,可以經由運動,復健,脊椎支架外固定等方式來減緩疾病的進程以及疼痛等不舒服的感覺。 若是脊椎側彎角度大於40度時,或是畸形角度進行性惡化中,就必須考慮手術矯正。

四個月後回診胸椎即快速進步至42度,旋轉也從16度降至6度。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2023 另外,手術後遺留下的疤痕、結締組織容易沾黏造成長期背痛;而很多後遺症或併發症,都是要長期5年、10年才會顯現出來。 步驟1:跪坐在腳跟上,雙手對稱伸直,盡量往前伸,不能再伸時上身往右側彎,到不能彎時停一下,維持效果後再回到膜拜姿勢。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脊椎側彎該如何治療?

另外,青春期的荷爾蒙分泌、基因異常、肌肉痙攣、腦麻痺、馬凡氏症候群,或少見的神經纖維瘤等腫瘤,皆可能是脊椎側彎的潛在患病因子。 有關脊骨神經醫學在脊柱矯正上的效果,有一些實驗上有正面效果,為了要說明其潛在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10]。 因此這個時期的治療重點,是預防或治療這些併發症的發生。 至於脊椎側彎度數改善的幅度則相當有限,已不是治療的主要目標。 這個時期,由於脊椎結構長期不對稱,造成軀幹肢體張力不能平均分佈,影響血液循環,因而產生疼痛、內臟功能障礙、神經壓迫等併發症。

幸好,脊椎側彎大多數的案例都沒有很嚴重,不需要動手術。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2023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2023 不過,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就得開刀,但請不用擔心,因為脊椎開刀手術通常都很安全,而且很有效。 小靜更加堅信自己可以進步到不用開刀的40度以下,在接下來的療程中,心態上漸漸有所鬆懈,居家運動縮短至1小時,在沒有媽媽監督的情況下,動作也有些敷衍。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脊椎側彎是什麼?

雖然能夠維持現狀不惡化,對於脊椎側彎的復健治療來說已經是一種成果,但我們相信以小靜的狀況來說應該可以再進步一些。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青少年脊椎側而要特別留意的是,脊椎側彎容易發生在青少年身上。 大部份青少年的突發性脊椎側彎原因不明,或許與軟組織的強韌度和遺傳有關。 發育期的青少年骨骼快速生長,然而若果肌肉的發育速度、強韌程度無法與骨骼成長一致,脊椎可能只向單邊發展,可能形成脊椎側彎。 結構性脊椎側彎會伴隨脊椎骨椎體的旋轉及脊椎整體曲度的改變,若有出現神經壓迫造成肢體無力或是麻痛嚴重影響生活功能,這時也可以詢問醫師手術的解決方式。 在嚴重脊椎側彎之下,甚至會造成臟器的壓迫,使得心肺功能,消化系統功能下降,這類的病患通常活動力都比較低下;從心理層面來看,因為脊椎嚴重側彎而導致的外觀異常,會使得患者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尤其對青少年影響更甚。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因為小靜已屬於極重度病患,加上年齡小、惡化風險極高,想要阻止惡化、爭取進步,無論是小靜還是家人都需要付出非一般的努力,如果無法認真配合復健和背架,可能最終還是要手術治療。 樂觀開朗的小靜信心滿滿地告訴我們,她一定不會開刀,一定會有進步。 0至20度的脊椎側彎患者:接受觀察治療,追蹤是否有惡化現象;20至40度脊椎側彎患者:接受運動及背架治療;至於40度以上脊椎側彎患者:彎曲的脊椎會阻礙到心肺功能正常運作,可能需接受手術治療。 側彎角度較大的患者,可能伴隨有心肺功能相關問題,若是因此影響日常生活,出現嚴重胸悶、喘不過氣的情況,則可考慮接受手術。 若脊椎彎曲的現象很輕微、而且您還在發育,通常會建議持續觀察病情就好。 醫師每4~6個月會檢查一次,確認脊椎側彎的狀況,再看是否需要接受治療。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脊椎側彎的種類

無論是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還是控制手腳動作、感覺和保持平衡等,都需要脊髓中的神經來傳達訊息。 脊椎側彎的嚴重程度可以從正面的X光片判斷脊椎側彎的準確位置,並以Cobb量角法(Cobb Angle)來評估側彎的度數,一般分為3種程度:10-20度為輕度脊椎側彎,20-40度為中度脊椎側彎,40度或以上為重度脊椎側彎。 至於超過40度的脊椎側彎,到老年一定會倒得越來越嚴重,就像蓋歪了的建築物,等到經過長時間的歲月侵蝕,建材老化後,房子一定很容易倒塌。 一、深呼吸運動(每日運動3回,重複10次):胸部擴張有問題的病患尤其需要,可加強心肺功能,亦可配合牽拉運動一起做,如牽拉側彎時吸氣,待回到原位置時吐氣。 我們治療的方法不限於運動治療,而是依循鬆解、對位、鞏固的治療順序,循序漸進,以免造成動作的代償模式,降低代償性側彎發生的機會。

其他致病的原因包括肌肉痙攣、腦性麻痺、馬凡氏症候群,以及像神經纖維瘤病等腫瘤,會配合X光片進行診斷。 脊椎側彎可以分為脊椎曲線已經定形的結構性脊椎側彎,以及脊椎本身其實仍正常的機能性脊椎側彎(非結構性脊椎側彎)兩種[4]。 現任台灣脊骨矯治醫學會理事長、中華全衡學會理事長、台灣復健醫學會學術教育委員、台灣肌痛學會理事、 德國脊椎側彎施羅斯療法台灣分部主席、台灣復健專科醫師。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脊椎側彎要看哪科?不治療會怎麼樣?

成年人最常見的嚴重症狀則是背痛,並會感到疲倦及呼吸困難。 此外,在特發性脊椎側彎 (idiopathic scoliosis) 成人患者中,病因不明。 隨著身體年齡的增長,退行性脊椎側彎 (Degenerative scoliosis) 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 定期進行低強度有氧和核心肌肉強化鍛煉有助於預防退行性脊椎側彎。 我問這位媽媽為何當時決定不開刀,她說怕側彎角度太大,要多次開刀,而且痊癒後還要開刀拿掉鋼釘。 脊椎周圍滿佈神經,她怕女兒在這麼多次的脊椎手術中若其中一次有什麼閃失,會造成終身遺憾,這是她無法承受的。

重度脊椎側彎不開刀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