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供樓入息比例10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較單單購入一層800萬元物業,做60%按揭,每月入息要求多逾一倍。 按揭保險計劃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於1999 年 3 供樓入息比例2023 月推出,目前客戶可透過上述計劃向銀行申請現樓或樓花私人住宅物業之按揭成數高達80%至90%。 而借款人必須向銀行支付一筆按揭保險費,如客戶選用一次過支付該保險費,亦可向銀行申請借取,並納入按揭貸款的一部份。 首置人士即未持有任何物業人士,亦包括曾經置業轉手而未有任何物業按揭之人士。 於2019年新按揭制度實施後,首置人士可以經由額外的按揭保險費,豁免壓力測試,只需提供款入息證明,證明每個按揭供款,不佔月入的一半,即50%。

有意「上車」嘅你,了解完按揭計算、成數及壓力測試之後,是時候比較按揭計劃了。 建議大家可先透過MoneyHero.com.hk,比較更多不同嘅按揭產品! 你可以一次過比較晒各大銀行及財務機構的按揭貸款利息差別,或者直接睇睇匯豐HSBC、東亞BEA、中銀、渣打、宏亞、大眾等財務機構嘅按揭計劃。

供樓入息比例: 壓力測試如何計算入息:兼職收入、自僱收入

以一個1,400萬元的單位計,如果最高按揭成數為5成。 以年利率2.375%及30年按揭計,則每月供款為27,206元。 若進行壓力測試,即加3厘後(即以年利率5.375%計),每月供款為39,198元。 如果單位買入時未有租客,且打算出租,則可向銀行申請「擬租金收入」(或稱為「預計租金收入」)。

最新供樓負擔比率|2021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私樓按揭供款中位數錄13,500元,較5年前升近三成;負擔比率亦上升至21.2%,反映香港人供樓負擔愈來愈大。 因此,所謂的全港性供樓負擔比率,其實只是一個假設性的命題,反映的只是樓價愈來愈貴、愈來愈難買樓的現象,並不反映實際的負擔比率,因為並非所有香港家庭也在供樓。 供樓入息比例2023 居屋申請時間表比綠置居早,如想申請購買一手居屋和緊接推出的綠置居,可在申請居屋時,選擇「 同意保留其申請至下一個房委會資助出售單位銷售計劃」,便毋須再就「綠置居」提交申請和繳費。 值得留意,是次居屋發售,房委會已批准居屋業主,除了可沿用最優惠利率(P按),亦可選用銀行同業拆息按揭(H按)。 政府於去年10月放寬按揭保險後,首次置業(簡稱「首置」)名額非常珍貴,究竟原因何在? 2) 不接受非來自香港主要收入之按揭申請人(e.g. 内地客戶)(豁免安排:除非1. 海外收入申請人可提交証明文件顯示是受聘本港僱主,或2.書面聲明有直系親屬(只限配偶、父母及子女)在本港定居。

供樓入息比例: 按揭

如果申請六成或以下的按揭,擔保人未必需要為直系親屬,其他親友亦可以成為擔保人。 但如果物業屬於非自用、收入來源來自非本港或有按揭在身,每個因素均會導致要求收緊。 香港政府及金管局的規定下,物業按揭上限由物業價值和是否有購買按揭保險而定,由90%至50%不等。 一手物業價值由發展商決定,二手物業則由物業的估價而決定。

符合資格並擁有連續十年或以上公屋居住期的申請者,在揀選單位時將不受區域限制,可選擇遷往任何地區。 住戶如因社會或醫療因素申請調遷,倘個案屬緊急情況,如家庭發生悲慘事故、暴力事件,而須緊急遷出現居單位, 個案將獲優先處理。 在刪除家庭成員的公屋戶籍後,該成員不可在單位居住和日後不可要求恢復戶籍。 若住戶的人數低於現居單位的最少居住人數時,餘下成員須根據「寬敞戶」調遷政策,遷往一個合適的單位。 根據公屋租約規定,每個公屋單位只供戶主和名列在租約上的家庭成員居住。 如有成員出生、死亡或家庭狀況有所改變,戶主必須立即通知所屬屋邨辦事處或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讓房屋按現行政策處理個案。

供樓入息比例: 現時P按利率低於H按封頂利率

此外,現時按揭大多採用30年還款年期,全部比率均仍以20年作假設明顯過時,故此這個數據難以反映現時供款負擔。 過去香港政府為保持樓市穩定,而訂立名為「壓力測試」的按揭門檻機制,會以「加三厘假定利率」,計算供款人的入息,確定其供款與入息比率不高於60%(即在假設情況下,申請人每月理應最多只能以6成薪金供樓)。 MoneySmart的按揭專員全程為你跟進銀行樓宇按揭申請,為你提供專業意見,爭取最高的銀行物業估價及最優惠的樓宇按揭利率和回贈, 分析和比較最切合你需要的按揭計劃。 無論你有任何關於估價、按揭成數、按揭保險、壓力測試、年期等等的問題,我們均可為你解答。

  • 比如如寫明要租樓才有津貼,那麼那津貼收入便不能計算入壓測之內。
  • 按金管局規定,如現金回贈總額超過按揭貸款額 1%,而貸款已達按揭成數上限,貸款回贈就需以直接扣減貸款額方式發放。
  • 不過沒有註入TU的保費融資、學生貸款 ,貸款人都應該申請表上如實申報。
  • 需要符合以下條件:第一申請人必須為物業擁有人;第二住宅必須位於香港;第三住宅必須作為納稅人主要居所;第四貸款必須用作購買物業及用作住宅按揭貸款。
  • 不過,買家要留意,按保的保費為貸款額的1.32%至5%,視乎貸款年期而定。

若為自僱人士,或者壓力測試需要計算佣金或花紅,申請人最多只可做8成按揭。 自僱人士如開立公司,並須繳交利得稅,可利用中小企貸款借8成(頭按6成+中小企貸款)。 申請人應重新計算自己現職收入,有沒有計漏雙糧、年終花紅、佣金等。 雙糧可以除12個月放入月薪,例如月薪為2.4萬有雙糧,實際每月收入達2.6萬,銀行會要求申請人出示雙糧月份的糧單、僱傭合約及銀行月結單證明。 花紅及佣金亦可計算進收入,佣金、花紅過往以6個月的平均值計算,但現時有個別銀行會打8折,例如即使佣金平均達2萬,銀行只會以1.6萬計算,申請按揭前可先向按揭專員查詢最新的計算方法。

供樓入息比例: 物業「偷雞出租」爆恐慌 業主自保手冊【星之谷專欄 ̵...

除了 7 個新居屋項目,是次推售連同 27 伙房協重售單位,當中沙田「綠怡雅苑」單位佔 11 個、將軍澳「翠嶺峰」佔 6 個、屯門「翠鳴臺」佔 10 個。 三個項目皆已落成,屬 1 至 3 房戶型,實用面積介乎 271 至 740 方呎。 要再提醒大家,做按揭擔保人前要先行考慮日後有無置業打算。

供樓入息比例

由於現時新制的公務員供樓津貼發放方式非實報實銷,因此可以計入入息之中,變相提高了每月收入水平。 公務員申請按揭並計算供款入息比例/壓力測試之際,將可以提高門檻,增加潛在的按揭成數。 同樣地,第二次置業人士申請按揭時沒有「800萬以下樓可以免壓測9成」的條件,現時只能承造最高8成按揭,並需要接受壓力測試。

供樓入息比例: 申請按揭,兼職(part-time)收入能不能計入息?

選定心水計劃後,更會有專家與你跟進按揭申請的每一步。 供樓入息比例2023 此外,有物業放租的人士收入亦可計作入息,但要打7折,如沒有打厘印,部分銀行更會打6折。 若為聯名物業,除非按揭申請人也是相同,否則租金收入只能計一半。 另外,如沒有簽訂租約,亦可用擬租金收入計壓力測試。 如果大家有意購入的單位仍有正式租約(又稱「連租約」),只要大家提供已打釐印的租約文件,且租金記錄穩定,銀行一般願接受將單位每月租金的70%,視作按揭申請人的入息。 即是說,如果單位月租2萬元,那當中的1.4萬元即可視作為收入。

供樓入息比例

銀行在計算按揭申請人「供款與入息比率」時,會考慮按揭供款及其他債務供款。 一些非銀行機構(如地產發展商和財務公司)或向一手物業買家提供「高成數按揭計劃」或其他優惠。 準買家應清楚瞭解條款細節,除了考慮短期優惠外,也應該考慮在整個還款期內可能出現的變數,部分「高成數按揭計劃」在供款數年後,按揭利率會大幅提高,供款金額因而顯著增加。 買家應小心評估自身還款能力,作出精明和審慎的決定。 政府會為所有居屋按揭作擔保人,所以銀行一般在批核居屋按揭時會較寬鬆,大部分居屋按揭不需壓力測試。

供樓入息比例: 銀行按揭比較:本港主要銀行P(最優惠利率)按

如果一個私樓家庭能用40%作為供款,她相信是「較為合理」,言談間似乎未有定下「目標」的意思。 之後記者有問及市場估計,樓價仍有10%調整空間,林鄭就補充,作為官員不會作對樓價走勢作猜測。 住戶如遇有特殊情況,例如社會或醫療因素,而難以繼續在現居單位居住,而邨內調遷又不能解決問題,可申請特別調遷往邨外另一個單位;住戶若因經濟困難而難以負擔現時租金,可申請遷往租金較便宜的其他屋邨單位。 若公屋住戶的家庭入息超過公屋入息限額五倍,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過入息限額100倍,或未有在指定日期或之前交回填妥的申報表,或選擇不作出申報,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比如如寫明要租樓才有津貼,那麼那津貼收入便不能計算入壓測之內。

非住宅物業按揭貸款的適用按揭成數上限上調10個百分點,一般個案的上限由四成上調至五成。 部份銀行或會推出較短罰息期的按揭優惠計劃,甚或豁免罰息期,客戶宜向銀行清楚瞭解有關按揭條款。 同時,負責承造高成數按揭保險的按揭保險公司,亦表示此類個案須額外繳交15%的按揭保險,及不需符合舊有「加3厘」的壓力測試規定。 與房委會簽訂轉讓契據日期起計10年內的「租置計劃」單位業主及其認可家庭成員,但必須以家庭整體形式申請。 通過審查後,房委會將向合資格申請人發出選樓通知書,申請者必須按指定時間到居屋銷售小組選樓,並選樓次序由較後者補上。

供樓入息比例: 物業估價遭「彈弓手」調低 轉按觸礁 業主3招【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由銀行估算該單位租值,再「打6折」計算為買家的入息。 如銀行估計單位的租金為3萬元,那將擬租金收入轉為入息,即為1.8萬元。 原來大家購入物業作出租用途時,可獲按揭成數,與一般單位不同。 「供款佔入息比率」(Debt Servicing Ratio 簡稱DSR) 供樓入息比例2023 是銀行對申請人的基本入息要求,計法是每月總供款金額不超過入息50%(即一半)可獲通過。

如果每月的兼職都相同金額,可直接當入息計不用打折。 有些銀行會剔走最高及最低佣金月份,才去計算平均數,如果剔走後平均數高於過去6個月的平均數,便應考慮在這些銀行上會。 第一,購買按揭保險,其後可照借足9成,但保費會調高。 若物業售價1920萬以上,則不能透過按保做高成數按揭,上述人士最多只可借4成。 於政府擔保期內,綠表居屋按揭最多可做9成半按揭,白表則9成。 另外,一些2001-2002年前的居屋,或2007年前的公屋,做按揭時,25年還款年期或9成的按揭成數,只可以二揀一。

供樓入息比例: 最高瀏覽

如果要看實際供樓負擔,可參考金管局每月公布的《住宅按揭統計調查報告》,2月份新造平均按揭成數為54.7%,平均供款年期為27年又3個月,而供款與收入比率亦維持在大約36%的低位。 假若你的配偶(有關住宅的業主)沒有薪俸入息,但有其他應課税收入(如租金收入或業務收入),則你們必須選擇個人入息課税,才可申索扣除你配偶的居所貸款利息。 如果你所取得的按揭貸款部分用於購買住宅、其餘用作其他用途,或你的住宅部分用作其他用途,則在計算其扣除額時,你所繳付的居所貸款利息須按比例減少。 供樓入息比例 納税人可從應課薪俸税入息或個人入息課税入息中,扣除居所貸款利息。 以下介紹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所須符合資格、可扣除居所貸款利息的情況、已婚人士可得的扣除、撤回申索的期限,以及所須保留的證明文件。 如果申請人本身已經有穩定收入,按情理推斷就不需要太多擔保人,因此如果提供擔保人,反而會引起銀行的疑慮。

供樓入息比例: 「供款佔入息比率」及「壓力測試」

• 現金回贈:銀行或會為按揭客戶提供的現金回贈,根據香港金管局指引,超過1%的按揭回贈,需要於貸款額中扣減。 按揭成數視乎物業類型及申請人而定,例如居屋白表申請人可獲9成按揭,首置人士購買800萬以下物業亦可造9成按揭。 現時香港銀行批出的六成以上的「高成數按揭」,並非全部由銀行支出貸款,樓價60%貨款以外的資金,均由按揭保險支付。

供樓入息比例: 入息的計算

綜合3種按揭,定息按揭全期利息支出最多,達518萬元;P按全期利息支出最少,約440萬元。 供樓入息比例 顯而易見,現時P按利率最低,繳付的全期利息支出亦是最低。 不過,有一點要留意,是定息按揭餘下20年的利率難以預計,上述利率只是按照現時情況假設,採用滙豐P按利率計算。

供樓入息比例: 家庭每月供款中位數創20年新高

居於新大廈類別的非長者租援計劃受助人,如在連續四年接受租金援助後仍需援助,須在有合適單位(註三)時遷至同區租金較廉宜的單位。 至於居於新大廈類別的長者和家有殘疾成員、居於舊大廈類別(寬敞戶除外)的租援計劃受助人,可獲豁免在連續四年接受租援後搬遷至租金較廉宜的單位。 原來在供樓負擔水平31.1%(負0.5個標準差)時買樓,負擔比率會回升機會有69%,亦即樓市回升的機會率達七成。 2015年香港股樓齊跌,股市在4月底見頂回落後,樓市亦在第四季開始從高位回落。 退休經濟學者、《iMoney智富雜誌》「利財筆記」欄主林本利着大家反思在股市有否太進取之餘,若去年入市買樓也應「檢討」。

供樓入息比例: 申請按揭,津貼如何計入息?(私企、公務員、醫管局、工傷津貼等...

至於既有「壓力測試」的原理,是必須將有意選用的銀行按揭計劃,加3%去計算。 兩者有不同的入息/資產限額要求和最高按揭成數限制。 綠表申請人士最高可申請九成半按揭,而白表申請人士最高只可申請九成按揭。 由於居屋有房委會作擔保,因此不論綠表申請人士或白表申請人士,即使申請高成數按揭,亦無須購買按揭保險。

供樓入息比例: 壓力測試如何計算每月供款:信用卡、私貸、循環貸款、學生貸款、槓槓產品、保費融資

不過,在2019年度施政報告後,政府已撤銷首置人士必須通過壓力測試規定,如申請人未能通過壓力測試,仍然可以透過支付較昂費的按揭保險,以通過按揭審查,承造按揭。 新買家若想購買銀主盤,申請按揭步驟與一般住宅按揭無異。 但如果銀主盤有僭建、遺失樓契、業權不清等問題,就會對日後承造按揭有影響,所以買家申請銀主盤按揭前可以多做資料搜集,例如到土地註冊處,或要求代理行或拍賣行做查冊,了解物業的歷史和確定賣家是否為業主。 至於二手樓按揭利率方面,二手樓是根據市場利率計算,現時主要銀行一般的的按揭利率為2.625%,較一手樓發展商提供的貸款利率低。 供樓入息比例 供樓入息比例2023 不過,買家要留意,按保的保費為貸款額的1.32%至5%,視乎貸款年期而定。 使用按揭保險的首置人士:如果符合按揭保險新例下首次置業的資格,有機會獲得豁免壓力測試。

供樓入息比例: 按揭保險計劃簡介

每當新落成屋邨有適當的單位可供此類編配時,房委會將以通告形式通知居民。 成功申請的住戶在接受編配遷往另一單位後,可獲發搬遷津貼。 受逐步收回「改建一人單位」影響的住戶,可透過邨內/邨外調遷計劃編配獨立單位。 當住戶遷往其他公屋單位後,他們可獲發「住戶搬遷津貼」。 警務人員和醫護的OT,如金額比正常底薪超出很多,未必能計足。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