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租務管制利弊2023必看介紹!內含租務管制利弊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至於由政府提供津貼,在供求失衡下也會誘使業主加租,租金津貼反變成輸送利益予業主。 長遠而言,租金管制理論上可以減少新的樓宇供應,但是在香港高地價、地產商寡頭壟斷的情況下,租金管制帶來的利潤損失,或許大部分只會造成發展商利潤減少或地價的降低,對房屋供應未必產生太大影響。 更重要的是,香港的房屋供應從來就不是單由市場供求決定,政府房屋政策的簡單改變,所帶來的影響完全可以掩蓋租金管制的影響。 根據數字顯示,香港大約有9.3萬個劏房,住有約21萬人。

為了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政府成立了「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全面及深入研究租管的可行性,以保障劏房租客權益。 可是租務管制對一直奉行「大市場小政府」的香港無疑是一把雙刃劍,保障基層市民的租住權亦會帶來反效果。 要徹底改善基層的居住環境問題,根本方法是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

租務管制利弊: 香港租務管制

租金方面,「劏房」月租中位數為4,800元,佔月入三分之一。 租務管制利弊 每平方呎的月租中位數為38.8元,比豪宅更貴;而且劏房居住環境惡劣,一般廚廁共用,常出現污水滲漏、天花牆壁剝落、間隔單薄不防火等問題。 出現劏房呎租更勝豪宅這種怪現象,無疑反映基層市民受到剝削及壓榨,負擔不合理的租金。 另外,雙方都需要留意的是,租客會獲續租1次的權利,享有為期4年的租住權保障。

租務管制利弊

小組報告未有提及首份租約的租金釐定方法,擔心會有業主在目前至法例通過並實施期間,開始加租,增加租客負擔,會關注政府草擬好租務管制法例提上立法會審議的時間表。 如你需要特定的語言支援以查詢有關《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第IVA部的租務事宜,請致電以下「融匯—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融匯)的電話翻譯熱線(見下表)。 翻譯員會為你安排與估價署職員進行電話會議,並提供翻譯服務。

租務管制利弊: 地產博客

有一份穩定良好職業的,房東會有戒心,因為這些人生活穩定,不易搬走,所以在訂定租約時需要把租金特別調高。 租務管制利弊2023 我有位舊同事,退休後在三藩市買了屋退休,但後來回港又工作了一段時間,在她回港前,她把屋租給了一位在矽谷有優厚職位的工程師,但租金沒有訂得特別高。 租務管制利弊2023 她回到三藩市後希望租客離開,她自己重回故居,但已是不可能了,她自己反要用貴得多的價錢租了個地方自住。

政府檢討時會總結過往香港實施租管的經驗,以及海外政策,並重申租管有可能令租金上升和業主選客。 有經濟學者亦認為,租管只會令租金不跌反升;工聯會就歡迎政府持開放態度研究。 鑑於大量人口增長急速與和房屋供應增長緩慢,港英政府於 1921 年實施了首項租務管制措施,目標在於保障租客免受無理加租和任意終止租約的影響。

租務管制利弊: 業主放盤

除此以外,政府亦一直採取不同的措施,以期在房屋、社會福利、社區支援服務等多方面,向基層住戶提供適切協助。 舉例來說,合資格人士可透過「體恤安置」或「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提早獲配公屋單位。 如果租住私人樓宇的綜援租戶所支付的實際租金超出綜援計劃租金津貼的最高金額,他們亦可在關愛基金下獲得額外援助。 租務管制利弊2023 此外,政府推出的其他恆常現金措施,例如「在職家庭津貼」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等,亦可為低收入住戶提供支援。 誠然,租管有多影響劏房的可觀盈利,與租管的「辣度」有關,但如租管「夠辣」,導致分租劏房不及出租完整單位的利潤高,業主實無誘因繼續經營劏房。

  • 根據資料A,有五成市民贊成將劏房固定租期兩年;近七成市民贊成續租時租金調整幅度不能高於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租金指數,或15%,反映大多市民都不滿意劏房住屋問題。
  • 現時更多人、包括長策會諮詢文件,所談論的其實是租住權保障。
  • 首先,報告未提及設立「起始租金」——以防業主為抵銷或抗衡加租限制,而在訂立首份租約時將租金提升。
  • 其實,這類方式的價格管制,社會主義國家都嘗試過,北韓、古巴等國家至今仍在這樣做﹔只是價格受限制後,供應更無法跟得上,人民反而生活得比沒有價格管制時更差。
  • 隸屬民主黨的卡特,在1977年至1981年擔任總統,任內命對經濟困境和伊朗人質危機等問題,但促成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協議,最終在1980年的大選不敵共和黨的列根。
  •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指出,應訂立政策及目標,達致「告別劏房」。

然而,當我看到市面上的租客不但要捱貴租,而且經常需要東搬西搬地被折騰的時候,我有時亦會信仰動搖,懷疑可能真的需要恢復某種形式的租管。 《業主與租客 (綜合) 條例》(“條例”)第IVA部已於2022年1月22日生效。 該報告參考了國際組織的資料,及多名海外及本地專家取材自紐約、三藩市、瑞典和本地的實證研究和分析。 附表扼要綜合他們的觀察,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細閱有關報告。

租務管制利弊: 終止租賃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政府會向立法會提交法案落實劏房租務管制,法案如在本立法年度內通過,最快可於今年底或明年初實施。 租務管制利弊 應課差餉租值是假設物業在一個指定估價依據日期空置出租時,估計可得的年租。 評估差餉租值時,必須參考同區類似物業於估價日期或接近該日期,在公開市場所議定的租金,並按面積大小、位置、設施、完工質素及管理水平的分別加以調算。 平情而論,各種價格限制都有可能引起黑市交易,例如最低工資也可能引起黑市勞工,但我們不可能因此而全面否定其功用。 只要政府設立具阻嚇性的罰則,並嚴厲打擊,黑市交易自然不成問題。 事實上,香港自1921年至1998年間曾斷續地實施租金管制,其間空置率未有明顯上升。

  • 出現劏房呎租更勝豪宅這種怪現象,無疑反映基層市民受到剝削及壓榨,負擔不合理的租金。
  • 除了「揀客」和租金先行提高外,亦不能排除一些業主嘗試用其他方法彌補因租務管制帶給他們的損失。
  • 雖然最近數字顯示加幅放緩,但業主賺盡、租客任由魚肉的情况,才是問題元兇!
  • 如個別業主希望提出更高的加租幅度,他須先向署長申明理由,再向地方法院提出申請。
  • 差估署負責條例執行工作,該署新小組會協助公眾認識新條例的規管制度、處理查詢、就租務事宜提供免費諮詢和調解服務、在新法例實施後發布申報的劏房租金資料,以及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 多年來民間一直有呼聲重推租金管制以限制租金升幅及保障居住權,然而政府卻一拖再拖,並主張租管弊大於利,原因是價格管制將會干擾私人市場而令供應減少,引致「連串不符原意的後果」,反而令情況惡化。

根據估價署的數據,新的私人住宅供應由 1966 年的約 31,000 個單位下跌至 1969 年的約 7,700個單位。 其後,政府不時以「標準租金」的某百分比,來釐定可容許的租金升幅。 由 1947 至 1976 年,戰前住宅樓宇的最高租金增幅為 55%,而就戰前非住宅樓宇而言,增幅累計為 150%。 根據《世界人權宣言》,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其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祉所需的生活水平,包括食物、衣着、住屋、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

租務管制利弊: 業主的權利及責任

政棍的錯誤假設是業主必定很富貴且入息多多而租客必定是貧窮無錢無入息的一群要被幫忙才可生活到。 在此低息年代賺三五萬工資的無樓打工仔購賣力及消費力高過存一億元入銀行收息的富豪或持有三層樓的業主。 租務管制利弊 每一次的迫遷,除了搬遷所需的金錢和時間開支外,還須面對一大堆問題:兒女被迫轉校、成人被迫轉工、社會網絡解體等等。

租務管制利弊

我不清楚若是有租金管制,這只會在劏房類別中實施,還是最終會推廣至納米樓及其他樓宇,但其實此政策的負面後果,無論如何推行,都只會是大同小異。 新租出或重訂協議通知書批署「新租出或重訂協議通知書」除非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署長”)已在通知書上批署,否則住宅租賃的業主或主租客無權採取法律行動,以追收有關租賃協議下的租金。 我們得承認問題及其複雜性,尤其是土地開發及改劃上遇到的困難和阻力。 若缺乏社會共識和意志去克服各類短期行為和小眾利益,一遇反對即叫停,則難以邁開大步從根本處解決供應問題。 租務管制利弊2023 走不出困局,就改變不了命運,那麼青年人的「房屋未來」又從何談起呢? 往後,政府會沿此推動房屋政策的改革,提出進一步的具體構思。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