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鹽田梓藝術節2023必看介紹!(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鹽田梓藝術節

青年大使接受培訓和獲委任後,會在周末及假日駐守各旅遊熱點,例如昂坪360、山頂凌霄閣、天際100香港觀景台、鴨靈號等,接待旅客及提供旅遊資訊。 青年大使亦會參與旅遊盛事及攤位活動以推廣節慶文化,曾參與大型娛樂及「M」品牌體育盛事,包括新春國際匯演之夜、世界盃場地單車賽和香港馬術大師賽等。 他們更會發揮創意和協作精神,以分組形式組織活動,在社區推廣香港的文化、古蹟和綠色旅遊,並競逐「傑出計劃年獎」獎項。 雖然籌劃過程困難重重,但他一直跟組員共同跨過難關,這都是他大學生涯中一段非常寶貴的經歷。 展望未來,計劃會繼續透過一系列特色的義工服務,啟迪青年的好客及優質服務精神,引領旅客及本地市民探索香港的城市寶藏;同時,增加他們對香港的歸屬感和多元文化的認識。 「香港青年大使計劃」簡介 「香港青年大使計劃」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培育逾4,700名青年發揚好客精神,累積服務時數超過460,000小時。

鹽田梓藝術節

這座小教堂更於200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 鹽田梓是本港天主教的發源地,鹽田梓村全盛時期曾有過千人居住在此,而且全部信奉天主教,所以小島的標誌性建築是聖若瑟小堂。 於1890年建成的聖若瑟小堂建築簡單,外牆採用白色,十分簡約,裡面只有聖壇和神父房舍。 鹽田梓藝術節2023 澄波學校建於1920年,是鹽田梓及附近村莊唯一的小學,在村民陸續搬走後,於1997年關閉。

鹽田梓藝術節: 藝術節精彩片段回顧

藝術節讓旅客感受鹽田梓的藝術氣息,體驗該處的獨特歷史文化,同時欣賞自然風光。 他期望藝術節能幫助推介旅客到訪西貢區其他景點,深入認識香港美麗的「後花園」。 青協社區體育部舉辦線上跑「Stand By U2 RUN」 歡迎情侶或2人組隊報名,推動身邊人一起參與 「長跑夫婦」陳家豪與姚潔貞、「體壇夫婦」梁冠聰與郭海儀 以運動呼喚愛,跑步支持本地青年體育發展 疫情下大家的生活方式或運動習慣都有所改變,如有身邊人在艱難中互相扶持,相信能增進感情。

鹽田梓藝術節

由旅遊事務署主辦的西頁「鹽田梓藝術節」將於11月30日開幕,為期一個月。 今年的藝術節以「天」作主題,共展出17組由本地藝術家、年輕人及鹽田梓村民創作的作品。 藝術節期間,亦會舉辦不同宗教、自然生態及客家文化的活動,活動將於稍後接受網上報名,歡迎本地及外來旅客登記。

鹽田梓藝術節: 藝術節簡介

漫步到鹽田梓南端,一條狹窄的樓梯通向玉帶橋,是許多蝴蝶和昆蟲棲息的地方,在這裡可以欣賞到島上豐富的自然生態和紅樹林。 這座橋最初由客家村民於 鹽田梓藝術節 1950 年代初建造,連接鹽田梓和鄰近的滘西洲。 鹽田梓藝術節 在海洋景色、碧綠草地、樹木和灌木的包圍下,玉帶橋是島上風景最優美的景點之一,更是打卡的好去處。 首階段及第二階段活動分別於2019年年底及2021年年初舉辦,深受參加者歡迎,不少藝術作品其後獲保留在島上成為常設展品。 百多年前鹽田梓村民亦以曬鹽維生,鹽田梓因島上的鹽田而得名,後來鹽業式微,鹽田也日漸失修。 直到2010年經活化後,部分鹽田修復至原來樣貌,鹽田梓鹽場目前每年可產約10噸海鹽,百分百天然,定期會舉辦曬鹽工作坊。

  • 藝術節讓旅客感受鹽田梓的藝術氣息,體驗該處的獨特歷史文化,同時欣賞自然風光。
  • 「青協抗疫資訊A.I.機械人」為公眾提供快捷安全、可信和適時的相關內容。
  • 由旅遊事務署主辦的西頁「鹽田梓藝術節」將於11月30日開幕,為期一個月。
  • 這座見證了島上客家人作為虔誠天主教徒的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在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中獲得優異獎。
  • 青年大使所提供的殷勤服務,正好帶領旅客及本地市民發掘香港鮮為人知的寶藏,欣賞香港的另一面。
  • 去年2月,財政預算案撥款2,400萬元舉辦為期三年的「鹽田梓藝術節」,計劃由「文化葫蘆」於今年4月中標。

青年大使所提供的殷勤服務,正好帶領旅客及本地市民發掘香港鮮為人知的寶藏,欣賞香港的另一面。 本計劃的參加者將於今年8月參與以下培訓活動,以學習有效推廣香港的知識及技能。 本地服務計劃 — 鹽田梓藝術節2023   駐守景點服務:青年大使會於周末及假日在主要旅遊點駐守,向旅客介紹香港及提供旅遊資訊。 大使曾服務的旅遊點包括香港旅遊發展局位於尖沙咀及香港國際機場的旅客諮詢中心、香港海洋公園、昂坪360、啟德郵輪碼頭、山頂凌霄閣、時代廣場、海港城、元創方、香港濕地公園、西九文化區苗圃公園、前粉嶺裁判法院、天際100香港觀景台等。 —   參與旅遊盛事:青年大使參與攤位活動,以及城中文化、體育及娛樂盛事,向旅客及市民推廣節慶文化。 大使曾參與的盛事包括新春國際匯演之夜、香港許願節、香港馬術大師賽、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國際華服節暨夫子廟會、香港七人足球賽、長洲太平清醮、香港龍舟嘉年華、市區中秋綵燈會、香港單車節、香港美酒佳餚巡禮、世界盃場地單車賽、香港除夕倒數、鹽田梓藝術節、《清明上河圖3.0》數碼藝術香港展等。

鹽田梓藝術節: 客家村屋

羅馬式聖約瑟小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個多世紀前,無論是彩色玻璃窗、紅白相間的祭壇和瓦頂,均散發莊嚴的氣息。 這座見證了島上客家人作為虔誠天主教徒的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在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中獲得優異獎。 《和》恍如舊聖若瑟小堂的「告解亭」,是讓人觀天、靜思、自省的一角。 作品外形像村民日常的藤編器具,象徵昔日有血有汗的生活,成就今天的故事。

隨著城市發展,村民陸續遷離鹽田梓,但小島仍保留著珍貴的自然生態和歷史古蹟。 「鹽田梓聖若瑟小堂修繕項目」和「鹽田活化項目」分別於2005年及2015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和「文化遺產保護傑出獎」,肯定了鹽田梓的文化價值和特色。 鹽田梓藝術節 當年的村民利用鄰近小島拼湊成的三丫口小峽灣,建造水閘以控制海水的進出,藉漲潮時引海水淹沒島周邊大片平地,並經過三次大小不同瓷礫、小石和細砂過濾,再由天然風吹日曬,把生產的鹽販售到西貢和鄰近地區。 如今大家可以從鹽田的導賞位置觀賞這些設備,同時還可找到藝術祭的地標「鹽光之所」和「山水.人」。 外表由兩個白色透明立方組成的鹽光之所,象徵鹽粒結晶,內裏展出三個由不同物質被鹽結晶依附而成的藝術品。

鹽田梓藝術節: 鹽田梓一日遊【6】玉帶橋與紅樹林

香港青年協會社區體育部舉辦線上跑「Stand By U2 RUN」,歡迎情侶或2人組隊,以「相遇」或「陪伴」方式跑步,自行設定不少於5公里的跑步路線,期望連繫彼此,激勵對方。 線上跑「Stand By U2 RUN」即日起至5月20日接受報名。 如在5月31日前完成跑步挑戰及上載跑步記錄至指定網站,便可獲得至少10項豐富「刻骨銘心戀戀金銀情侶或即將成為情侶套餐」禮品。

學校現已改建成文物展覽中心,展示傳統的客家服飾、器皿和農具等手工藝品,讓人深入了解島民生活。 藝術家黃卓健將三棵受颱風「山竹」吹襲而塌下來的島上老樹,重新演繹出海浪翻滾與行雲若霧的形態,訴說居民與大自然世代相傳,與風浪搏鬥,及天雨雲煙共舞的故事。 藝術品漂浮於玉帶橋旁寧靜的水面上,以竹枝作為材料,製成十多個正方形浮標,各有不同比例和刺繡圖案,代表鹽晶體的形成時的結構形狀,展現鹽田梓島民與大自然獨特的共存關係。 臺北藝術節邀請南非編舞家羅賓・奧林(Robyn Orlin)推出舞作「我們腳踩無敵風火輪,五光十射你的路,與魔鬼共舞在1820」打頭陣,開場用人力車夫角色現身,結合南非祖魯文化及電子音樂,探討「黑人服務白人、奴隸服務殖民主人」的當代意義。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臺北3日電)南非20世紀初出現人力車服務,大多由祖魯人拉車服務白人,人力車成為殖民統治象徵。

鹽田梓藝術節: 「青年創研庫」公布「『假新聞』─現況與應對的探討」研究報告

同時,阿里雲則提供所需的雲端資源 (Cloud resources),透過穩定可靠的雲平台,保障其暢順運行。 上述服務項目暫定為期三個月至8月23日,期間青年義工定期更新抗疫資訊和資料庫,與各支持機構協力提升A.I.聊天機器人回應的準確度,並根據使用者的體驗情況,改善問答組合,支持公眾同心應對反覆的疫情。 香港青年協會創意教育組及M21媒體空間致力為青年提升數碼科技能,增強數碼科技的素養和實踐,並鼓勵青年運用科技和創意,回應社會議題。 1998年最後一戶村民遷離後,鹽田梓成為無人居住的小島,但每年村民均會回到鹽田梓參與主保瞻禮。 2004年初,聖若瑟小堂在教會的資助下展開復修工作,重修工程帶動了鹽田梓文化及生態旅遊的發展。 聖若瑟小堂更於2005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並於2011年提升為二級歷史建築。

香港由人與島嶼而生,大自然的力量孕育了獨特的文化、宗教、地質和生活,而人承載著故事和未知的未來。 鹽田梓藝術節 由西貢海出發,以鹽田梓為中心,串連橋咀洲、糧船灣和滘西洲,在未來三年,我們會以不同的藝術作品和公眾參與活動,以《再島嶼》為題,希望人再在島嶼相遇出發、相遇人、相遇故事,借每一次蒞臨都有著不同的體驗,一同感受藝術和大自然的療癒力量。 幸運地,2000年小島開始了復興社區運動,2004年初,聖若瑟小堂在教會的資助下展開復修工作,連帶附近的舊村公所和學校、以致鹽田都得到重修與活化,並且推動了鹽田梓文化及生態旅遊的發展。 「鹽田梓聖若瑟小堂修繕項目」和鹽田活化項目分別於2005年及2015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和「文化遺產保護傑出獎」,而聖若瑟小堂更在2011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西貢鹽田梓是一個有接近三百年歷史、融合了天主教和客家文化的小島,島上居民以客家陳氏組成。

鹽田梓藝術節: 鹽田梓:探索寧靜島嶼的製鹽歷史及文藝創作

距離西貢碼頭15分鐘船程的鹽田梓,靠着有心人的支援,出心出力,將一個原本荒廢了、逐漸被人遺忘的小島,得以復興,不但把鹽田的生命延續,更把在小島上的建築物復修。 假日乘街渡到小島上漫遊,難免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加上島上正舉辦「鹽田梓藝術節2021」,去吸吸藝文氣息,感受一下人與大自然的融和,絕對是洗滌心靈的好方法。 西貢鹽田梓擁有近300年歷史,是個融合了客家和天主教文化的小島,距離西貢碼頭只有約15分鐘船程。 鹽田梓上的村落主要以客家陳氏組成,但隨著城市發展,鹽田梓村民以遷離或移民到外國,令它一度荒廢。 鹽田梓藝術節2023 由旅遊事務署主辦的鹽田梓藝術節2019,主題為「藝遊天地人.親近大自然」,透過多元的文化藝術與自然體驗活動,介紹鹽田梓的獨特文化和歷史。

是次項目收益將作為青少年體育發展之用,讓更多弱勢青年得到參與運動訓練及賽事的機會。 香港運動員兼教練陳家豪和姚潔貞以「長跑夫婦」身份報名今次活動,並以「陪伴」方式完成5公里的跑步路線。 他們過去相伴跑過無數公里仍未停步,希望透過活動鼓勵大家支持本港運動發展,為更多年輕運動員提供資源。 他們同聲表示︰「今次活動可以將跑步當拍拖,路線輕鬆之餘又能幫助本地體育發展,絕對是一舉兩得。」 「體壇夫婦」香港足球代表隊成員梁冠聰和太太郭海儀,平時亦十分關注本地運動發展。 他們認為這活動可激勵自己與另一半共同努力,「今次跑步有共同目標,向同一方向進發;感覺2人一起跑,可以走得更遠,就像人生一樣。」 香港青年協會社區體育部致力於社區推廣熱愛體育運動的氣氛,鼓勵青少年以團隊運動,培育健康體魄,鍛鍊意志,並帶動社區體育發展。 同時亦透過不同主題的體育活動推動社區服務,讓青少年以體育連繫社區。

鹽田梓藝術節: 鹽田梓一日遊 注意事項

—   組織活動:青年大使以分組形式組織活動,在社區推廣香港的文化、古蹟和綠色旅遊,並競逐「傑出計劃年獎」。 外地服務計劃 —    在留學當地向學校或社區介紹香港及提供旅遊資訊。 政府於上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宣布,以先導計劃形式於鹽田梓舉辦集多方面旅遊元素於一身的新活動。 藝術節透過本地藝術家及年輕人與鹽田梓村民共同創作,將鹽田梓塑造成一所「開放式博物館」,為旅客帶來集藝術、宗教、文化、古蹟及綠色元素於一身的旅遊體驗。 今年的藝術節以「天」為主題,由即日起至12月29日期間舉行,在鹽田梓及西貢海濱公園展出共17組由本地藝術家及年輕人創作的藝術作品,並舉行多項互動體驗活動,包括文化生態導賞團、曬鹽技藝和客家茶粿製作工作坊、專題講座、音樂表演等。 旅遊事務專員黃智祖出席藝術節開幕典禮時表示,西貢有「香港後花園」之稱,區內的鹽田梓更是獨一無二,不但融合了西方天主教和中國客家文化,亦擁有大片紅樹林及豐富的自然生態。

  • 香港青年協會社區體育部舉辦線上跑「Stand By U2 RUN」,歡迎情侶或2人組隊,以「相遇」或「陪伴」方式跑步,自行設定不少於5公里的跑步路線,期望連繫彼此,激勵對方。
  • 百多年前鹽田梓村民亦以曬鹽維生,鹽田梓因島上的鹽田而得名,後來鹽業式微,鹽田也日漸失修。
  • 舊村公所現在擺放了極像真的「鹽田」和「鹽田梓」景品藝術,好讓大家從宏觀和微觀中整合成更立體的回憶。
  • 鹽田梓藝術節由2019年年底揭幕,今年已經是第三屆,活動由即日至7月16日舉行,是一個由旅遊事務處主辦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並由文化葫蘆擔任策劃團隊,邀請本地及海外藝術家、年輕人和鹽田梓村民共同創作。
  • 吳文正指,部分藝術品將於藝術節後成常設展品,錯過藝術節的市民可以繼續觀賞。
  • —   組織活動:青年大使以分組形式組織活動,在社區推廣香港的文化、古蹟和綠色旅遊,並競逐「傑出計劃年獎」。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