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中醫執業資格試2023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中醫執業資格試

管委會以及中醫組作為獨立的法定組織,會在專業自主的原則下,考慮申請。 就我們了解,目前仍有香港學生修讀兩個不獲中醫組認可的非本地兼讀制中醫學位課程,而該兩個課程的總學時(不包括畢業實習)約為660至1 000小時。 中醫執業資格試2023 相比之下,獲中醫組認可的本地全時間制中醫學位課程的總學時(不包括畢業實習)則達到2 600小時或更多。

  • 在這段期間,考生會獲得臨床指導,以便他們熟悉本地醫療制度和常見疾病。
  •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則回應,資格試的設計旨於公平對待所有希望加入中醫行業的人士,讓不同培訓背景的學生享有同等機會加入中醫界,委員會亦不時檢討執業試的制度及安排。
  • 蔡亦留意到香港中醫人手過剩的新聞,坦言感到前路茫茫,「心情十分擔憂,中醫需要讀 5、6 年, 讀完都 25 歲了,如果 25 歲都找不到工作養自己,會感到很沮喪」。
  • 中醫執業資格試分為筆試和實習試(面試)兩部份, 2016 年筆試的合格率達 80%。
  • 考生通過考試後,必須在認可的醫院或醫療機構擔任駐院實習醫生,接受為期12個月的訓練及評核。

該法規允許符合條件的澳門15類醫療人員在澳門從事相關執業活動滿2年後,經註冊並取得執業證書,便可在合作區範圍內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 中醫學生蔡炫芝於 2014 年通過「免試招生」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升學,她指,到該校就讀的香港學生有上升趨勢。 根據該校數字,就讀的香港學生由 2014 年只有 50 人,於今年急升至 80 人。 蔡炫芝的中學文憑試成績未能被本地中醫課程錄 取,因此決定內地修讀中醫課程。 如 閣下已定期收取本學院的最新資訊及推廣訊息, 閣下的個人資料將繼續保留在學院的推廣名冊內,直至 閣下另以書面或電郵方式向學院申明 閣下不願意繼續接收有關資訊為止。

中醫執業資格試: 香港文匯網

蔡炫芝亦指,相較內地執業試,香港的執業試確實較簡單,「師兄師姐說過,如果考得過內地的考試,香港的執業試就一定能通過」。 中新社報導,新法規實施首日,4名澳門醫療人員率先向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合作區)民生事務局衛生健康處提交執業註冊申請,類別涵蓋醫生(婦科、美容皮膚科、麻醉科)和中醫生。 中醫執業資格試 配套規範性文件《澳門特別行政區醫療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註冊管理辦法》,具體明確了澳門醫療人員在合作區執業註冊申請流程、申請材料、開辦中醫診所及監督管理等內容,確保法規落實落細。

首次參加中醫執業資格試的非表列中醫人士,必須於今年10月31日或以前遞交申請。 準備參加2023年中醫執業資格試的表列中醫或重考人士,須於今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期間報名。 中醫執業資格試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醫組今日(9日)公布,本月23日開始,接受2023年中醫執業資格試申請。 她表示,在內地體驗到兩地醫療環境的差異,「想在香港(執業)多於內地,一來內地人工低,又有『醫鬧』問題,醫生在香港更受尊重,而在內地醫生只是打份工,反而像服務業」。

中醫執業資格試: 中醫學生強制「送中」實習 收死亡恐嚇求助無門

另外,他 舉例不少長者都不清楚醫療券能夠適用於中醫,指政府發展中醫行業不應限於「好像完成任務式地開設公營中 醫診所」,應加強中醫服務的宣傳。 廣播新聞網(BNN)是浸大新聞系學生製作的視像新聞,無論採訪、編輯、拍攝、剪接和播出,皆由學生一手包辦,以鏡頭關心香港。 新報人(SPY)創刊於1970年,因應傳媒業變革及科技進步,發展成多媒體資訊平台,並持續更新新聞資訊。

中醫執業資格試

中醫組制訂中醫執業資格試認可課程的要求時,是以保障市民健康以及維持中醫的專業水平為前提。 覆A.Chan:學歷只中三,現年30多歲,差不多修畢HKU Space的三年制兼讀制中醫高級文憑,日後要當中醫,必須考執業試。 根據《中醫藥條例》(第549章)的規定,任何人士必須參加及通過中醫執業資格試,才具備資格申請成為註冊中醫。 除已獲中醫組通知須參加執業資格試的表列中醫外,申請人必須已圓滿地完成中醫組認可的中醫執業訓練本科學位課程或中醫組認可與該課程相當的課程,才有資格參加中醫執業資格試。

中醫執業資格試: 執業資格試的指引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則回應,資格試的設計旨於公平對待所有希望加入中醫行業的人士,讓不同培訓背景的學生享有同等機會加入中醫界,委員會亦不時檢討執業試的制度及安排。 食物及衛生局 6 月份公布《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顯示現時中醫人手過剩 716 人,相當於 10.4% 全職中醫。 報告又指,2012 年至 2016 年, 每年平均通過執業資格試,成為註冊中醫的人數有 204 人,當中有 48%為非本地培訓。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學院已為 閣下預留了同一時段內其他講座或工作坊的座位,倘 閣下仍希望參與本活動,請繼續填寫下列留座表格。 施德安續指,政府雖為中醫業界提供教研中心用地,但資助仍然不足,建議將部份中醫服務納入公營醫療體系,減少中醫就診成本,從而增加公眾需求。

中醫執業資格試: 澳門夫婦首遇萬安演習 驚喊「台灣突然安靜!」最想知道1件事

現時本港有 18 間由醫管局、非政府機構和本地大學三方協作,以「自負盈虧」形式營運的中醫教研中心。 時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在 2009 年立法會會議上曾指,每間公營中醫診所須聘請至少五名中醫藥學位課程畢業生為初級中醫師, 以作實習培訓,為期至少一年。 蔡嘉傑估算,18 間公營診所各招收五名畢業生,即使排除自資學位和超額招生的情況下,亦不足以向三所大學每年共 79 個資助學位畢業生提供 3 年實習的機會。 蔡嘉傑形容在現時本地學額不變,教研中心吸納中醫程度又有限的情況下,畢業生只能「過完三年(實習)冷河」後,流向自由市場競爭。 根據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1993 年、2004 年和 2015 年進行的《社會指標調查》研究,市民對中醫藥的信心呈上升趨勢,對西醫藥卻信心下降。 《醫療人力規劃和 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亦推算,於 中醫執業資格試2023 2025 年開始,中醫人手會出現短缺情況。

中醫執業資格試

以下為今日(六月二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耀忠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的口頭答覆:問題:  據悉,現時有一批兼讀制中醫本科學士學位課程畢業生不獲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轄下的中醫組批准參加中醫執業資格試。 中醫執業資格試2023 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一) 是否知悉這批畢業生的人數;及(二) 政府會不會積極協助這批畢業生獲准參加中醫執業資格試;如果會,詳情是甚麼;如果不會,原因是甚麼? 答覆:主席女士:  香港的中醫註冊制度建基於《中醫藥條例》,而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管委會)則是按該法例成立的規管機構。 中醫執業資格試2023 《中醫藥條例》規定,中醫組須舉辦一項中醫執業資格試,考取合格成績者可申請成為註冊中醫。 合資格參加考試的人士包括表列中醫,以及已經圓滿地完成中醫組認可的中醫執業訓練本科學位課程或與該課程相當的課程的人士。

中醫執業資格試: 中醫供過於求 準醫師憂慮前景 學者:行業發展需有新思維

正如管委會及中醫組過去多次解釋,該決定是考慮到本地中醫教育的歷史情況而作出的,是一個特別及一次性的安排,不擴展至後來的本地兼讀制課程或當時市面上許多的非本地兼讀制課程。 再者,一名就讀非本地兼讀制中醫學位課程的學生,曾就中醫組的決定向法庭提出司法覆核和上訴,但其司法覆核及上訴已經先後遭駁回。 上訴法庭認為中醫組將本地大學和外地大學的兼讀制學位課程作出區別,是有根據、合理和相稱的決定,而中醫組只為本港大學作出特別安排的決定並無不妥。 (一) 我們沒有所有本地及非本地兼讀制中醫學位課程的數目及相關畢業生數字。 不過,自二○○三年中醫組舉辦首次中醫執業資格試以來,共有21個個案是非本地大學兼讀制中醫本科學位課程畢業生要求參加執業資格試的申請不獲批准。 (二) 申請中醫課程認可的辦學團體,應參考中醫組公布的認可課程要求而設計有關課程,然後提交中醫組考慮。

中醫執業資格試

中醫組認可的大學及中醫藥院校所舉辦的不少於5年全時間制的中醫本科學位課程,除畢業實習及臨床見習外,有關課程必須全期於頒發中醫本科學位的院校當地修讀。 除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的醫科畢業生外,凡有意向香港醫務委員會(簡稱「委員會」)註冊以獲取執業醫生資格的醫科畢業生,必須通過委員會舉辦的執業資格試,並須於認可的醫院或醫療機構完成一段註冊前的駐院實習及評核。 他表示,2012 年中醫行業前景預期較好,又實行了香港學生到內地修讀本科課程的「免試 招生」政策,「按照中醫藥課程五年制計算,修畢課程回港參加執業試的高峰應在 2018 年」,故暫仍未能呈現非本地培訓人員回流問題。

中醫執業資格試: 課程講座 - 建築學專業文憑

他表示,在醫生地位、薪酬待遇、「醫鬧」(患者或其親屬炒作醫療糾紛而獲得非法利益)問題等方面,內地醫療環境皆不如香港,惟內地醫院較繁忙,病患較多, 病情複雜,學生實習的看診經驗能更為豐富。 《2023年中醫執業資格試考生手冊》、申請書及報名表於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22樓2201室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秘書處、衞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以及各區民政諮詢中心派發,申請人亦可於管委會網頁下載。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醫組今日(9日)公布,本月23日開始,接受2023年中醫執業資格試申請。

中醫執業資格試

考生通過考試後,必須在認可的醫院或醫療機構擔任駐院實習醫生,接受為期12個月的訓練及評核。 在這段期間,考生會獲得臨床指導,以便他們熟悉本地醫療制度和常見疾病。 或可向相關認可中醫行政組織尋求協助,當不上中醫,也可繼續進修,從事中醫輔助的工作。 註冊中醫師田晶在內地執業多年後,選擇來港完成研究生課程,並留港執業。

中醫執業資格試: 醫療待遇有差距 港成兩地中醫較佳選擇

中醫的質素會直接影響市民的健康,甚至關乎性命安危,所以中醫組有責任確保在港行醫的中醫合乎專業水平。 中醫組按照《中醫藥條例》所賦予的權力,訂明中醫執業資格試認可課程必須為全時間制的中醫學位課程,目的是確保註冊中醫曾接受全面的大學教育,並有足夠及連貫的實踐機會。 過往曾經有就讀非本地兼讀制中醫學位課程的同學向立法會或循其他渠道提出要求,希望可以獲准參加中醫執業資格試。 同學所持的其中一個理據是中醫組曾經決定准許在2002年或之前入讀香港大學或香港浸會大學兼讀制中醫學位課程的畢業生參加執業資格試。

中醫執業資格試

政府於 2012 中醫執業資格試 年開始於港大力推動中醫,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而今年的施政報告中,亦有提及興建中醫醫院及培養中醫藥人才等政策。 有學者提出,目前市場對中醫需求未飽和,中醫市場有待調節以緩和人手過剩。 根據《醫生註冊條例》,如任何人曾參加執業資格試的任何一部分連續五次而每次均不合格,委員會可禁止該人參加執業資格試。

中醫執業資格試: 中醫市場仍未飽和 建議納入公營醫療推動

蔡亦留意到香港中醫人手過剩的新聞,坦言感到前路茫茫,「心情十分擔憂,中醫需要讀 5、6 年, 讀完都 25 歲了,如果 25 歲都找不到工作養自己,會感到很沮喪」。 中醫執業資格試分為筆試和實習試(面試)兩部份, 2016 年筆試的合格率達 80%。 香港前線中醫聯盟認為,香港中醫執業資格通過率過高,對非本地考生未有明確寫出實習要求,亦欠缺中醫經典和臨床考核內容。

據瞭解,《澳門特別行政區醫療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管理規定》經珠海市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澳門特別行政區醫療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管理規定》及配套規範性文件《澳門特別行政區醫療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註冊管理辦法》8月1日正式實施。 新報人財經(TYFP)為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財經專業的實驗平台,由學生自主編採,為社會大眾提供中港相關的金融財經消息。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