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2023必看介紹!(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亦會新增8700個新骨灰龕位,預計在明年中落成,詳情稍後公布。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表示,荃灣華人永遠墳場的擴建工程可增加近3500個骨灰龕位。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曾德成在網誌撰文,以「設法用好每一片土地」為題,指香港「寸土尺金」,土地供應緊張影響對逝者的安置。 而他作為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的主席,日前實地視察擴建工程的進展。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根據初步設計概念,該骨灰安置所會充分利用土地地形的高低起落,盡量隱藏骨灰龕設施,骨灰安置所頂層高度只比高台地面高約四至五米,能減少附近居民視覺及心理上的影響。 該項目亦設有中央環保化寶設施,並在骨灰安置所外圍設置大自然綠化緩衝區及綠化園林設施,提升社區的綠化環境,並提供休閒設施給公眾使用。 華永會預計,該幅用地的土地劃撥工作,能於下個財政年度內完成,項目預計於二〇二五年前落成,較原來計畫足足推遲八年時間。 柴灣華人永遠墳場第15至18段,將會提供8064個新骨灰龕位(禁香),4月12日起接受認購申請,其中普通龕位佔1683個,可以安放多於兩位先人,收費2600元,家族龕位則可安放多於四位先人,收費21000元。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華永會提醒申請者,龕位將以抽籤決定編配,而非先到先得,毋須急於首天遞交申請。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設計

華永會現時管轄四個墳場,包括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柴灣華人永遠墳場及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為在香港永久居住並有華人血統的人士及其親屬,提供超過37萬個墓地及龕位設施,以及相關服務。 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昨日宣布,計劃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興建一座六至七層高的靈灰安置所,預計可提供72000個龕位,預計2024年中後期分階段落成,現時設計已完成,正準備動工。 華永會表示,每次配售新龕位均接獲超額申請,希望能通過推展荃灣墳場項目及青荃路項目,加速骨灰龕位供應,回應市民所需。 當中的青荃路用地,佔地面積約三萬五千五百平方米,原為政府地區為本骨灰安置所發展計畫的選址之一。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地契於1935年獲批,墳場於1941年落成,是香港第二個華人永遠墳場(首個為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內設第一靈灰閣(1974年落成,可容納5,341個龕位)和第二靈灰閣(1987年落成,可容納28,000個龕位),佔地約120,000平方米。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是本港四個華人永遠墳場之一,位於新界葵青區葵涌醉酒灣沿岸,依藍巴勒海峽避風塘側的山坡而建,鄰近海濱花園。

華永會並首次與醫管局眼庫合作,捐贈眼部組織者的骨灰,可在專區撒放,頌揚無私奉獻。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華永會表示,兩座骨灰安置所的外觀設計會盡量配合及融入四周景觀。 位於墳場第一地段的骨灰安置所,建成後會被現時樓高十層的第二靈灰閣遮擋,而位於墳場第六地段的骨灰安置所面向海旁貨物起卸區,遠離民居,料兩座骨灰安置所均不會影響附近民居的景觀。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設施一覽表

本港「陽宅」難求,公屋輪候時間升至5.7年,「陰宅」亦需大排長龍。 有殯儀業界人士表示,骨灰龕位的平均輪候時間長達50個月,即平均等候四年多才可以上位。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歡迎市民於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上午9時至下午12時30分及下午2時至下午4時30分到本會配售處查詢及辦理各項服務申請。

他表示,荃灣華人永遠墳場第二靈灰閣的三項擴建工程已完成,增加約1500個骨灰龕位,並已完成配售。 至於墳場第一靈灰閣的延展工程,預計明年第2季可完成,將可增加2000個骨灰龕位。 他又說,為應付長遠需求,仍要增闢土地,不然就是移風易俗,改變傳統殯葬習慣。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設計資訊

葵青區(前稱「葵涌及青衣區」)於1985年4月1日由荃灣區分別出來,歷史遠遠不及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因此墳場一直沿用既有名稱。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Tsuen Wan Chinese Permanent Cemetery)巴士站,位於新界葵青區葵涌醉酒灣永順街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北部,荃灣屠房對出,鄰近荃灣靈灰閣。 九巴於1991年開辦38S線方便掃墓人士往返墳場及葵芳站,此後每年清明節及重陽節期間均提供服務,終點站在荃灣屠房旁邊,上客站則在屠房對面,另於永順街近墳場第七段及永基路近葵涌火葬場均設中途站。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38S線往墳場方向的巴士駛至永順街後,會左轉入上述未命名通道掉頭,然後於通道上的落客站卸客並稍作停留,待至接近回程編定開出時間才駛往上客站載客。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

【星島日報報道】社會近年對骨灰龕位需求殷切,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計畫在毗鄰荃灣華人永遠墳場的青荃路用地,自資興建一個骨灰安置所,提供約二萬個龕位,設計配合地形的高低起落,盡量隱藏骨灰龕設施,減少附近居民視覺及心理影響。 不過,該項目最快在七年後才能落成,為加快供應龕位,華永會計畫以「插針」方式,先於荃灣墳場兩個地段,興建兩座兩層高開放式骨灰安置所,提供逾八千五百個龕位,最快三年後「應市」。 (星島日報報道)社會近年對骨灰龕位需求殷切,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計畫在毗鄰荃灣華人永遠墳場的青荃路用地,自資興建一個骨灰安置所,提供約二萬個龕位,設計配合地形的高低起落,盡量隱藏骨灰龕設施,減少附近居民視覺及心理影響。 有意申請上述骨灰龕位的人士請注意,先人必須為在香港永久居住並有華人血統的人或其配偶或其子女。

  • 此外,華永會初次提到,計畫在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內自資興建兩座兩層高開放式骨灰安置所,分別位於墳場第一地段及第六地段,提供一千九百五十個和六千五百七十八個龕位。
  • 華永會預計,該幅用地的土地劃撥工作,能於下個財政年度內完成,項目預計於二〇二五年前落成,較原來計畫足足推遲八年時間。
  • 華永會表示,兩座骨灰安置所的外觀設計會盡量配合及融入四周景觀。
  • 曾德成在網誌撰文,以「設法用好每一片土地」為題,指香港「寸土尺金」,土地供應緊張影響對逝者的安置。

荃灣墳場第6段新家族龕位(禁香)已訂於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3月21日接受申請。 已遞交荃灣墳場第1段新家族龕位申請的人士,若未能於是次抽籤中獲編配正選資格,其申請將會自動被撥入荃灣墳場第6段新家族龕位的申請中,一併重新抽籤處理,即申請人毋須重新遞交申請。 註2:此為認購龕位及安放首位先人骨灰收費,加放先人骨灰的收費為每份骨灰$200。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先人必須為在香港永久居住並有華人血統的人或其配偶或其子女。 政府近年一直有意將該幅用地撥予華永會,後者亦同意自資興建一座樓高四層的骨灰安置所,設有約二萬個龕位,並設有紀念花園供撒放骨灰,提供約二千個紀念牌匾。 就行政分區而言,現時荃灣區與葵青區以德士古道及青荃橋為界,荃灣華人永遠墳場位於分界綫以南,故屬於葵青區。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荃灣及柴灣華人永遠墳場 新骨灰龕位(禁香)申請及認購須知

此外,華永會初次提到,計畫在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內自資興建兩座兩層高開放式骨灰安置所,分別位於墳場第一地段及第六地段,提供一千九百五十個和六千五百七十八個龕位。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英語:Tsuen Wan Chinese Permanent Cemetery)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依藍巴勒海峽與荃灣青荃路之間的馬角山而建,鄰近葵涌公眾殮房,最高點海拔約100米。 早年由於墳場用地供應緊張,1935年8月9日獲香港政府批出位於荃灣[1](因早年葵涌仍未從荃灣分割獨立成區),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的土地作興建墳場之用[1]。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於1941年6月19日落成啟用[1],是香港四個華人永遠墳場之一。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骨灰龕

墳場的兩座靈灰閣分別於1974年及1987年建成[1],並於2015年完成第一靈灰閣擴建工程[1],以應付隨著火化普及帶來對靈灰龕位的殷切需求。 另外,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內將增設第二個撒灰紀念花園,佔地約1060平方米,提供逾4800個牌匾,預計今年底投入服務。 紀念花園以「人生月台」為設計理念,比喻人生就如登上列車旅程,月台設有三個專屬區域,包括為未滿24周離世胎兒提供埋置或撒放骨灰服務等,當中約2600個牌匾提供予公眾人士。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