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12大優勢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Dorothy說,社工的專業不只顧賺錢,但20年的社工經驗,令她「摸通」了所有資助計劃的申請方法。 她坦言,由於政府的一筆過撥款政策,社福機構要求分支部門如地區的兒童及青少年中心,需要以「自負盈虧」形式營運,社工需要不斷找尋可行的資助計劃,直接令她成為了「申請資助達人」。 她亦因此經常為從事中小企的朋友提供意見,她說,許多中小企或慈善機構負責人,都不知原來有許多資助計劃存在。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2023 以中小企為例,政府聲稱資助計劃多達40個,資助金額共350億,但知名度已算高的科技券至去年年頭批出的資助額只佔撥款不足三成,亦有中小企負責人表示,申請手續過於繁複,有初創公司表示與其花時間填表,不如努力找生意。 Dorothy直指,中小企只要找到合適的資助計劃,便可得到充足的資源,以找尋到更多客源,突破發展的樽頸位而得到理想發展。

自從 20 年疫情爆發以來,香港社會企業總會一直就社企營運狀況進行調查。 三月初,我們又再進行一次調查,有 153 間社企回覆問卷,佔全港社企四分之一。 調查發現近兩成社企已經暫停或者已經結束營運,所有社企對今年生意的預期都是負面的,有 20%認為會在三個月之內結束營業,而流動資金只可以支撐少於三個月,亦佔 20%。 這幾個簡單的數字,足以反映社企在第五波疫情底下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 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特區政府已宣布預留港幣一點五億元予「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為非牟利機構提供種子基金,鼓勵他們以社會企業推動扶貧工作。 許曉暉援引豐盛社企學會的研究,指社會企業帶來的社會投資回報較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高出七倍。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社會企業的定義在演變中

有「罰款之都」稱號的新加坡,政府公權力強大,社會福利大部分由政府承擔,只有當政府認為該領域由市場調節效率更高時才會讓民間部門(在政府的指導下)參與進來。 所謂社會創業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指運用創業精神來解決社會問題。 一直以來,估計社企數目屬義務性質,意思是這並非官方統計,而有關團體亦沒有經費來進行有系統的核對,結果是絕不科學,可信性成疑。 每星期為大家搜羅 #Made-in-HongKong 香港初創企業及社會企業的訪談PODCAST節目,以輕鬆短打形式,為聽眾搵到最有趣最#Made-in-HongKong 的微企故事。 Co-founder Samson Tong 以及著名作家及註冊營養師曾欣欣 Gloria Tsang 共同主持。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事實上,經營社企如同種花一樣,每一步都不能出錯,否則只會落得失敗的下場。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為大家推介了5本關於社企創業及營運的工具書,讓大家可以一步步成功投身社創之路。 任何有意創辦社企之人士,都必須掌握這套方法,方能事半功倍。 不過,要掌握這套方法並不是讀一兩本書便可,而是需要一些系統的培訓及指導,目前在香港這方面的培訓極為缺乏,而為社企而設的更少之又少,(仁人學社是本港唯一專門為社企提供這方面培訓的機構)。 要進一步提高創辦社企的成功率,必須要大力推廣精益創業方法的學習與應用。 據估計,從十年前政府資助與私人投資興辦的社企90對10之比,至今天已成為大約50對50之比。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社會企業

一般NGO成功申請到政府資助,往往就委派一位社工去執行該項目。 但社工的訓練與專長,與創辦社企 ...,2020年3月6日—香港唯一以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及社會創新為... 十年前,一班來自商界及社福界的人士,覺得這個做法甚為不妥。 但社工的訓練與專長,與創辦社企相差甚遠,結果大多在用罄政府的資助後便難以持續經營下去。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想特別介紹社會企業在大中華區的發展。 不過同樣都是說華語的國家,台、港、中、新由於各自身處的政經結構、文化脈絡和社會環境都有差異,所以談到社會企業的發展緣起,各地都有不同的故事。 但同時,亦有不少的社企(包括新創的及運作多年的)並沒有向有關方面登記,為數多少實難以估計。 根據筆者粗略估計,2017年的社企總數大約在500至600之間,反映過去十年增長確實不少。 「十年如一日」可以有不同解讀,這裏是想突出過去十年香港社企發展風起雲湧,多姿多采。 但十年轉瞬過去,置身其中者,仿如過了一日,既興奮莫名,也感慨良多。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菲船非法闖入仁愛礁海域 中國海警依法進行攔阻

他援引英國達至收支平衡或成功賺取盈利的社企總數為百分之七十三,較香港只高出百分之十。 不過,紀治興補充,英國社企在營運上得到政府的支持,例如政府採購佔英國社企平均百分之二十六的收入,而香港社企則只是靠消費市場的競爭。 與此同時,香港的社企人口比例亦較其他亞洲國家高(另見本頁圖表)。

  • 每星期為大家搜羅 #Made-in-HongKong 香港初創企業及社會企業的訪談PODCAST節目,以輕鬆短打形式,為聽眾搵到最有趣最#Made-in-HongKong 的微企故事。
  • 大家聊電話,都會慨嘆,香港這幾年所經歷的,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 要有光Light Be不只是為他們提供住所,更增加他們向上流動力,脫離短期貧窮!
  • 部分社企表示,在「搶人才」情況下,資金短缺的社企難以挽留人才,也有社企認為即使起步時得到政府資助,但資助完結後難以營運下去。
  • 不過同樣都是說華語的國家,台、港、中、新由於各自身處的政經結構、文化脈絡和社會環境都有差異,所以談到社會企業的發展緣起,各地都有不同的故事。
  • 親切Treats正正是一個共融平台,讓不同能力和背景的兒童,例如是有學習困難、來自低收入家庭、或少數族裔的兒童,可透過輕鬆有趣的活動,平等參與地認識和互動。

在過去兩年新冠疫情,我們一眾兄弟姊妹已經好少一起相聚,今年農曆新年我們亦只可以在網上拜年。 大家聊電話,都會慨嘆,香港這幾年所經歷的,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無論是 19 年的社會事件,以及這兩年的新冠疫情,對社會都帶來深遠的影響。 你知道我一向有參與社企的工作,你提到疫情對香港社企有何影響,我趁這個機會向你分享一下。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食品業者

香港的房屋問題一向備受關注,劏房越劏越細,平均呎價貴過豪宅! 有調查指出,現時劏房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40.7平方呎,甚至比監倉還要細。 「衣食住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需要,可是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很多家庭因失業而遇上了暫時性的經濟困難。 要有光Light Be針對他們的住屋問題,為單親媽媽和家庭提供不同類型的居所,助他們脫離「蝸居」。 有27%社企則認為缺乏可持續營運模式是他們面對的最大困難,即使起始時得到政府資助,但資助完結後難以營運下去。 近年,愈來愈多香港年青人都開始追求工作意義多於薪金。

近年許多大型企業都註冊慈善團體做CSR,以回饋社會的形式提升企業形象。 Dorothy表示,有慈善機構過於倚賴義工工作,又或單靠各界靠捐款作營運,難以長期穩健地運作;又或有慈善機構不斷申請了太多資助,但人手不足未能在時限內完成項目,最終資助未能到手。 十年前,政府已開始重視及資助社會企業,做法是邀請志願團體及慈善機構申請種子資金來創辦社企,最高資助額達300萬元,一般都獲批數十萬至1、200萬元不等。 這些社企絕大部分是社企項目,意思是所屬團體下設的一個獲得社企資助額的項目,絕少正式成立一間公司來運作。 嚴格上說,社企項目不能稱為企業,說它們是社企實有誤導成份。 總之,政府一直以來便是用資助方式成立了數以百計的社企。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調查訪問逾100間社企指出 逾三成社企稱人手不足為最大難題

儘管社會創新被視為世界的大勢所趨,許曉暉認為社創文化背後的精神早在中國儒商文化中體現。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2023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她指出,香港作為匯合中西文化的大都會,企業既秉承中國傳統的儒商文化,樂善好施,又兼具國際水平的管理系統,可建立出一套獨特的社創文化。 目前五百二十七間社企中,由非牟利組織成立的社企達八成,共四百二十五間。

其後社會創新及創業基金出台,本以為會有點創新,但結果仍是只提供資助。 雖然該基金成立之初,確實諮詢過業界,考慮為社企提供貸款,但諮詢對象主要是NGO,他們異口同聲大表反對,甚至表明若將資助改為貸款,便不會申請,最後政府從善如流,繼續祇用資助形式支持各種社企項目,失去了一個突破社企融資困局的機會。 過去十年,湧現了各種不同形式的社企創業計劃比賽,主辦者包括政府、大學、商業機構、平台組織等。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我們的工作

新世界發展去年公布捐出3幅天水圍區地皮,給予社企「要有光」發展過渡房屋。 余偉業表示,計劃將3幅地皮發展為「光村」,提供100個單位,預料2022年落成,目標對象除了有兒童的在職基層家庭外,亦擬預留部分單位給予有需要青少年,並會為各租戶提供「人生規劃」,期望協助他們向上流動。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2023 他估計「光村」發展成本涉及數千萬元,會先從私人企業或基金籌措,有需要時才考慮申請政府的過渡房屋基金。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舉例來說,在香港熟悉社會企業的人士,可以對內地的社會企業的性質及運作模式完全摸不着頭腦。 即使在英國,號稱有超過7萬家社會企業,也沒有一過大眾接受的社會企業定義,亦即是說,你不能向公司註冊處登記成為社會企業,在公司法下,社會企業並無法人地位。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調查亦顯示,逾七成受訪社企曾遇到過大眾不理解社會企業的情況,加大提供服務的難度,認為香港需統一的社企認證系統。 社企模式發源於英國,而紀治興指出香港社企的表現已貼近英國的水平。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參與成都大運會代表回港後稱對成績感到滿意

但《社企是門好生意?》反其道而行,提出不少問題對社企的質疑。 作者不是想貶低社企,而是想你反思理念的另一面,使你的「種子」(即目標)有更全面的考慮。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2023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2023 當你知道自己的目標,並尋找自己的領域,一步步的循序漸進,邁向成功。 擁有正面的心態是創立公司最重要的基石,奠定了你的公司日後可否「花蕾綻放」的關鍵。

香港社企成功例子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