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沈詩鈞好唔好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當記者問到為何小小年紀就想讀大學時,小詩鈞流露出對數學的鐘愛。 沈詩鈞2023 ”記者會上,沈詩鈞時而做出“V”字型的手勢,讓攝影記者拍照,時而把玩起手中的麥克風。 沈爸爸指自己至今收過300名學生,多數成績徘徊於班中的下游,經過半年艱苦訓練,不少學生的成績都「游返上班第10名至15名,如果堅持下去,學習水平可以超越同班同學最少三年」。 他說首要收生條件,是學生必須有基本專注力,小一至小三能堅持專注學習一小時,小四至小六則堅持到兩小時,中學生則要三小時,「無專注力學習時走來走去,又要飲水食東西,我就不收了」。 至於數學神童沈詩鈞,他當年以9歲之齡破格入讀浸會大學,引起轟動,現時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客席助理教授。 陸副校長稱沈詩鈞的父親沈振強希望兒子能在現階段入讀大學,所以校方兩個月來不斷接觸沈詩鈞及其父親,但雙方面都沒有討論學費及資助的問題。

香港浸会大学批准沈诗钧的就读申请,于大学一年级学期内同时修读为大学二年级的微分方程学科,但此科与大一数学无关,只是不重要才作大二选修课程,有修香港高考应数的人都全懂及在大一报读。 2005年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沈诗钧,随父陪14岁读英国牛津的哥哥赴英国,在英国只用了1年就读完3门高考科目,之后再用6个月读完8门会考科目。 他已于今年1月应考高补(AS Level)数学和进阶数学,两科都是A级。 沈詩鈞 学校召开记者会时,沈诗钧不时在父亲讲话时做着古怪表情,仍显孩童一面。

沈詩鈞: 香港名導杜琪峯出席柏林影展:怒轟極權壓迫自由,同時表示現在的電影越來越差

飛機壞了,機倉內無所事事時,沈振雄看見《南華早報》有一個國際學校招中三生的廣告。 回港後,沈振雄致電學校想為兒子報讀中二,卻被拒絕了。 「因為沙士所有外國人都想離港,中三是外國中學的開始,所以就只有中三有學位,我們就嘗試考中三。」國際學校只需學生應考數學和英文,結果兒子就成功由中一跳級至中三。

沈詩鈞

陆大章表示,沈诗钧成为最年轻的大学生,虽然他只有9岁,但学术成绩优越,口试表现亦成熟,决定录取他。 另外,浸大發言人對沈詩鈞校友獲世界著名大學聘任表示高興,希望他在國際學術界能一展所長,貢獻世界,貫徹浸大卓越、創新、培育全人的目標。 不過,一個人生活並非一條數學題,當中的瑣碎事不能用方程式解決,沈詩鈞也承認做家務是他的弱項,所以近日在家中接受特訓,暫時學識煎魚、煮牛扒、豬柳、飯麵及麥皮,希望到美國後不用餐餐捱飯盒。 浸大署理校長陸大章稱,校方當年破格取錄詩鈞,是經深思熟慮及多番面試,對詩鈞學有所成感欣喜;校方其後亦接獲數名十歲以上的年輕學生報讀,但最終因學生不適合入學未有取錄。 七歲的詩鈞自從學了西班牙文後,才知道英文只是眾多語言之一,開始對英文減少抗拒。 沈詩鈞 在學校,有一位老師每天教他朗讀英文故事書,他不懂發音就教他,但不是教英文拼音,只是提醒詩鈞如果字尾有e,前面的發音需要變,見到連續兩個d、兩個f、兩個g、兩個p、兩個t等類似的字,前後發音必須變。

沈詩鈞: Tags: 英文 沈詩鈞 英語 英文教育 學英文 英語教學 英文學習 我這樣教,兒子9歲入大學! 沈振雄 More...

大学亦鼓励他与其他大学生一样,积极参与校园各种学生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服务,以促进全面发展。 根據UCLA學校網頁,沈詩鈞的研究範圍為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並在本學年教授機率(Probability 沈詩鈞2023 Theory)等課程。 沈詩鈞接受傳媒訪問時稱,很享受美國的生活,亦非常享受做數學研究及很喜歡教書,尤其是採用小班教學,指自己在UCLA只是教過30至40人的課堂,是很理想的人數。

  • 讀了中四三個月後又跳至中七,於是14歲就入讀牛津大學。
  • 簡父接受查詢時表示,文鋒已完成一年級課程,並於終期試考獲A及B的成績,現準備升讀二年級,並計劃完成大學學位課程後,赴美修讀氣象學碩士學位課程。
  • 沈詩鈞還表示,入讀大學是因為不想中斷學習數學,他承認面對傳媒追訪有一定壓力。
  • 畢業後先後於名校加州大學洛杉機及爾灣分校任教,今年中將到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ETH Zürich)繼續做研究。
  • 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录取的9岁神童沈诗钧,沈诗钧父亲会陪同沈诗钧上学,而今早沈诗钧会上三门课,包括“数学分析”、“统计方法和理论”及通识科“西班牙文”,下午则会出席大学开学礼。
  • 最為人熟知是沈詩鈞,當年以9歲之齡,在英國高考GCE考獲2A1B成績,獲浸大數學系破格取錄,成為香港歷年最年輕的大學生,18歲當上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客席助理教授。

沈詩鈞接受傳媒訪問時也稱,離港前接受特訓,並學識煎魚、煮牛扒、豬柳、飯麵及麥皮,希望到美國後不用餐餐捱飯盒。 學生上堂後掌握了當天知識,應該關上課本,以自己的理解寫下筆記重點,到考試測驗前就溫習筆記而非課本。 沈振雄舉例說,當要求兒子執拾玩具時,他會借名人來講道理:「你認為牛頓玩玩具後會不收拾嗎?」他更指萬試萬靈,即使兒子現已長大成人,一家相聚時他仍會為兒子講故事,只是故事內容變成哲學類型書籍。

沈詩鈞: 【神童育成 】 沈詩鈞 爸爸:天才是要靠父母撻着

香港科技大学于8月22日召开本科生入学委员会,多位高层就沈诗钧的入学申请作关键性商讨。 沈詩鈞2023 8月23日,浸会大学就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了沈诗钧入学一事。 8月29日,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公开质疑沈诗钧入读大学一事。 徐立之说,沈诗钧年龄小,没有读完小学课程,也未接受正式的中学教育。 面对香港大学校长的质疑,9月4日,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进行了回应。 吴清辉说,每所大学都有各自的招生条件,不同的学校对于录取沈诗钧有不同的看法这并不出奇。

  • 他认为,就算跳班亦不应超过3个年级,否则学生难以适应。
  • 至於日後會否回港任教,已離港4年的詩鈞表示,未確定3年後會否繼續專注在泛函分析,但香港較少教授專注此範疇。
  • 沈詩鈞的父親沈振雄説,除了幼兒園生活外,浸大的校園生活是詩鈞第二喜愛的生活。
  • 當時,浸大為他量身定做了為期5年的全日制數學理學士和數學哲學碩士雙學位課程。
  • 他建議家長:學前及小學階段:每晚親子共讀,家長多發問亦鼓勵孩子勇於提問,以奠定其語言基礎、刺激其思辨力及自學力;中學階段:助子女分辨興趣與天份,專注最強科目超前自學,於公開試中脫穎而出。

两位香港“神童”能不能成为真正的明日之星,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香港这种培养“神童”的模式无疑给我们带来思考。 作为香港最年轻的大学生,沈诗钧是香港网民过去一年搜寻次数最多的人物,雅虎香港选出他为“时事焦点人物”。 12月19日完成考试后出席颁奖礼的沈诗钧对于首次获得奖项表示高兴。 他说,目前已适应校园生活,校内亦有十多位同学一起讨论功课。 沈诗钧的父亲沈振雄说,除了幼儿园生活外,浸大的校园生活是诗钧第二喜爱的生活。 沈詩鈞 100分为满分的微积方程中期考试中,诗钧得99分,全班排名第四。

沈詩鈞: 沈詩鈞個人簡介

「那要看你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的目標是成為普通人,根本就不需要這樣培養。如果目標是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揾35000月薪,那你就一定需要這樣做,目前我的學生都非常成功。」沈振雄認真說。 2007年以9岁之龄入读香港浸会大学的沈诗钧,以4年时间提早修毕5年制的数学学士及硕士双学位课程,虽然未能获得一级荣誉毕业,但诗钧表示,对大学生活感到很满意及开心。 他下周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任访问学人1年,与该校的数学专家共同进行研究。 计划2012年起攻读博士学位的他,有望在20岁前成为“沈博士”,更期望以研究成果贡献数学界。

沈詩鈞

一門雙傑,成就驕人,羡煞不少望子成龍的家長,早前沈振雄接受傳媒訪問,分享教育體會,甚具參考價值。 然而發人深省的是,其觀點頗多與流行做法大相徑庭,茲摘述一二,公諸同好。 詩鈞至今仍沉醉於數學,認為數學之美,唯在簡單,「數學嘅靚呢,係好簡單嘅問題,幾行字就解釋到,但可能要幾百年先諗到解決方法,需要幾個數學範疇加埋,非常有挑戰性」。 埃及瓦伊利為現在最高智商小童,4歲時已可以隨時用心算計出3位數乘3位數嘅數學題,5歲已獲得埃及大學收錄,並安排教授作一對一教導。

沈詩鈞: 【小創夢家】數學神童 沈詩鈞 9歲讀大學 18歲任教授

詩鈞當年連番跳級提早入大學,長大的他直言並不後悔,若可再選一次,依然會一樣。 詩鈞父親沈振雄則稱,詩鈞在美國生活很好,十分獨立,但在美國任助理教授的工作十分忙碌,尤其他任教的是大學三、四年級的課程。 例如一年級時電腦科考試「肥佬」要補考,他加倍努力學習,不只是一般電腦應用,現在更會寫電腦程式。 「我寫過俄羅斯方塊遊戲給自己玩,但我喜歡寫程式多過打機。」問他覺得跳級讀大學犧牲了甚麼? 他最初說沒有,但記者追問下,才發現他從來沒跟大學同學外出遊玩,平日食飯傾偈的話題都只集中在功課及將來工作上,空閒時亦是自己去游水及跟家人行山;他口說跟同學相處融洽,卻未找到知心友。 在○七年以九歲之齡升讀浸會大學數學系的沈詩鈞,原定在五年內完成課程,但他提早一年達標,數學科成績「唔係A就A-」,其他通識、體育及資訊科技課程亦已修畢。

沈詩鈞

而佢阿哥沈怡謀(Horatio Boedihardjo)14 歲已經入讀牛津大學。 沈詩鈞 沈怡謀小學響番禺會所華仁小學畢業,中學升讀香港華仁書院,成績一般,全級考六十幾名,完成中一後轉去英基學校 Island School,而中一之前冇跳級 沈詩鈞2023 。 雖然佢英國高考攞全A,但係好多外國大學批評英國高考「派A」。 沈振雄認為所有孩子都能成為神童,史要父母對子女有適當的培養便行,而且家長不能把所有教育小孩的責任推卸給學校,必須花時間和心機培訓孩子。 雖然沈振雄在香港長大,但他的祖父是印尼華僑,所以他的英文姓氏實為「Boedihardjo」,並非一般港人的「Shum」。

沈詩鈞: 孩子教育全在父母

現時沈詩鈞只是18歲,但已經在美國著名學府,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 根據該學校的網頁,沈詩鈞是該校數學系客席助理教授,任期三年,任教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 在今個學年會教授機率理論(Probability Theory)等課程。 根據客席助理教授的職務,他除了需要從事教學工作外,他亦要同時從事研究數學的工作,發表論文,推動數學學術界的發展。 跳開有舖癮,兒子入讀兩個月後就因為覺得課程太淺易想再跳級,但學校不允許。 讀了中四三個月後又跳至中七,於是14歲就入讀牛津大學。

根据浸会大学的教学安排,沈诗钧要在同一个教室和比自己大10岁的学生们一起上课,一起参加考试。 浸大理学院副院长暨数学系副教授唐创时博士说,沈诗钧选修课程的要求和学分与学校普通的大学生没有什么不同,老师在讲课时也会一视同仁,他与其他同学一起上课和研修,而且同样需完成课程的要求并通过考试。 “以前也有提早进入大学的学生,但是也都是类似高中阶段的学生。 一个9岁的孩子突然入读大学,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沈詩鈞: 沈詩鈞9歲入大學,「數學神童」又如何學英文?

本港媒體聯絡上沈詩鈞,問及UCLA合約完成後去向,以及會否回港任教,他稱仍未確認去向,本港亦較少教授專注在泛函分析範疇。 此外,他對自己曾跳級升學毫不後悔,直言年幼時亦曾希望完成碩士課程後想成為講師,認為現時是部分夢想成真。 除了江誥綸外,香港近年已出過不少「神童」越級挑戰公開試,並成功提早獲大學爭相取錄,大部分本科均以修讀理科為主,更有人一成年便出任大學助理教授。

【本報訊】近年相繼有多位港產神童出現,成為市民熱話,其中最矚目的要數○七年先後有九歲神童沈詩鈞入讀浸會大學,以及十四歲中學會考女狀元何凱琳獲中文大學醫科取錄。 去年再有十三歲神童簡文鋒入讀中大物理學系,他在剛過去的上學期一如其他同學修讀十八個學分,平均考獲A及B級佳績。 沈詩鈞 將其子之成功歸因於努力,而非智商,甚至孩子們欲做智商測驗也不許,十分抗拒「神童」、「天才」等稱號,強調做事的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 他說,沈詩鈞的哥哥十四歲時獲牛津大學取錄時,條件是家長必須同行,但英國領事館只向陪同十二歲以下兒童的家長發出入境簽證,所以他要讓小兒子沈詩鈞到英國讀書,才可獲簽證,幫助大兒子入讀牛津大學。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