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升息是甚麼10大著數2023!內含升息是甚麼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由上表可知,疫情造成房市震撼彈正一點一點地慢慢擴散,而疫情與房價並不是直接關係,中間還經過了許多政府政策。 另外,亦要知道拆息上升背後的原因,才能夠知道股市未來一段時間的走向。 如果是因為經濟好而導致拆息上升,如2017年,美國加息後,港元拆息亦有上升,但是2017年港股是不斷向上,因為市場憧憬經濟向好,上市公司的盈利會上升。

升息是甚麼

金融商品有利/不利升息影響股市不利企業的經營成本上升,投資人對股票要求的報酬提高因而股價預期下降。 債券不利債券和利率呈反向關係,利率上升、既有債券價格會跌。 匯率非美元不利美元升息一般會讓美元走強,非美元貨幣如果升息幅度較小,會比較弱勢。 以投資以及買房為例,這類需要動用大筆資金的經濟行為,通常會透過向銀行借貸來籌措資金,因此若是央行調升利率,可以降低購屋以及投資的需求;另一方面,當銀行調升利率時,會使民眾對於儲蓄的需求上升,進而減少購買非必需商品的不理性行為,達到降低消費控制物價的目的。 自2019年末開始了疫情以及2022年開始了烏俄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央行投向現代貨幣理論的懷抱,奉行印鈔紓困救經濟的方針,使得通貨膨脹快速發展。

升息是甚麼: 升息 影響

而我們關注到,美聯儲議息落地之後16日盤中美股三大股指也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同期美債收益率下滑,走出背離形態,也是市場對加息降速預期提前反應的表現。 我們對比9月加息之後美股主要指數走勢可以發現,市場早期已充分反應了加息點數下降的預期,市場搶跑動作在10月份就已開始。 故而綜合來看,美聯儲的對於通賬和衰退的態度看起來中規中矩沒有太大的偏移,但畢竟CPI還在高位,而持續的加息政策也會壓縮平衡通脹和衰退的政策空間。 今年過去大半,上半年美聯儲已經連續大筆加息,接下來的9月22日晚間2點、11月3日晚間2點以及12月15日晚間3點均會舉行議息會議。 升息是甚麼 根據2021年10月的資料顯示,美國通膨率突破30年來新高,來到6.2%,遠遠超過加拿大(4.7%)、德國(4.5%)、英國(3.8%)、法國(2.6%)等主要工業國的通膨現況。 市場的熱錢讓富者越富,而手中沒有資產的平民百姓卻因通膨而叫苦連天。

升息是甚麼

因此,政府和聯準會必需設法透過升息,抑制個人和企業的借款意願,讓市場上的熱錢回流銀行體系。 最新消息:2023年2月1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宣佈升息25個基點,基準利率升至4.5%~4.75%。 此舉表示了聯準會繼續抑制通貨膨脹的決心,希望將通貨膨脹率控制在2%內。 升息是甚麼2023 此外,FOMC 升息是甚麼 表示2023年不會有降息的舉措,2024年才有可能會開始降息,並且2023年的基準利率將會超過5%。

升息是甚麼: 利率

升息和通貨膨脹的關聯,如果用白話的說法而言,便是當通膨率高於利率時,民眾發現存款的購買力會不斷地被通膨侵蝕,因此選擇不將多餘的存放在銀行,這不僅會造成銀行經營困難,更可能會使台灣發生經濟危機,因此當通膨持續上升時,央行便必須透過升息的方式,讓存款利率追上通貨膨脹率。 另外,央行升息後,將引導資金從風險性資產(如股市、加密貨幣市場等)回流到銀行體系,因此可能導致風險性資產價格回落;在匯市方面,由於升息將導致資金流入,台幣有升值機會。 升息是甚麼2023 然而美國聯準會已表態今年可能升息7次,市場預期美元將走強,央行升息只能減緩台幣貶值的壓力。 所謂政策利率,指的是央行提供給商業銀行資金的利率,當央行升息時,銀行向央行借款的利率隨之上升,因此,銀行也會同步提高存放款利率,以保持獲利空間,對一般民眾而言,最明顯感受到的,就是存在銀行的錢利息會增加,但如果跟銀行借錢,借款利息也會提高。

  • 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 TNL行銷同時也是集團的聚合中心,與其他優質媒體、品牌一同合作,提供最新、有趣的資訊於市場,達到品牌與讀者雙贏的效應。
  • 對於優質股,紅股给予股东長遠獲取更大回報的機會,股東期望股份價值上升及繼續以股代息,利用複利把錢愈滾愈大。
  • 吳欽仁深受王永慶倚重,1995年王永慶長子王文洋爆出婚外情、與王永...
  • 疫情影響的這兩年(2020~2021),台灣房價明顯上漲,尤其以 2021 年更是以「飆漲」來形容,據《工商時報》報導表示,近一年除了新北市外,其他縣市的房價漲幅都至少一成左右,漲幅最多的是台南市28.6%、其次是新竹縣市及高雄市,分別為27%、22.4%。

如此,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這幾年各國會進入「低利時代」,日本甚至實施負利率政策,主要的原因就是從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全球景氣持續低迷、需求大幅下降、失業率高漲的情況下,各國政府為了「救經濟」,所以才紛紛把利率調降到接近零的低水平。 每次新聞裡提到的「聯準會」(The Federal Reserve)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美國的「中央銀行」,簡單來說,聯準會就是所有美國「銀行的銀行」,主要負責監督各個銀行的資金狀況、適度調節金融市場、以及印製我們每天使用的鈔票。

升息是甚麼: 升息為什麼可以影響經濟和市場?

如果聯邦基金的利率變高了,那銀行為了回本,就會對公司企業、一般民眾調高利息,讓公司企業、一般民眾貸款困難,降低經濟成長。 貸款、債券及股票有部份貨幣的特性,因此包括在廣義的貨幣供給上。 透過調整in,政府金融機關可令市場改變貸款債券及股票的總額,較高的實質利率將降低廣義貨幣供應。 費雪理論所假設的經濟環境非常簡化,忽略了政府部門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 例如某國或某地區在本國(或本地)貨幣不斷升值時進行減息,從而使貨幣供給量增多,可以達到抑制貨幣升值的目的(這種行為要成功,還有很多前提),但是該國或該地區將面臨新的物價上漲壓力,不得不加息以平抑物價(若減息貨幣增多後物價將進一步上漲)。
  • 尤其台灣在央行升息後,基準利率仍在相對低點,對照台股平均約4%的殖利率,投資股市的報酬還是相當吸引人,加上台灣企業營運表現不錯,獲利前景看好,因此升息後的台股表現仍有待觀察。
  • 由於往績顯示,上述年期的債息曲線一旦出現「倒掛」,經濟往往會在未來1至2年內衰退,而且準確度高,例如1997年金融風暴、2000年科網泡沫、2008年金融海嘯等,故市場對「倒掛」再度出現十分關注。
  • 作為投資者要從中獲利好簡單,只要港元的利息低於美國利息,就可以借港元,買美元投資,賺取差價。
  • 聯儲局只決定隔夜息,那些借貸期較長的利率依然由市場自行決定。

可見,全年貨幣政策緊縮的框架已基本明朗:中國經濟2010年四季度保持了9.8%的強勁增勢,中國當局調控利器“投鼠”不必“忌器”,可直指通脹和房地產市場。 “穩物價”的迫切性在中國2011年宏觀調控中已是“更加突出”,中國央行更將其列於年內金融宏調四大任務之首。 石化行業:石化行業目前需求依然旺盛,相對於加息,國際油價的影響更大,若油價保持在高水平,石化行業的盈利仍會很可觀。 而對於有興趣前往內地升學的同學們,政府亦推出了內地大學升學自助計劃,計劃分別有兩部分包括「經入息審查資助」和「免入息審查資助」。 升息是甚麼 所有資助金額將會根據院校所在地區與香港距離,按三個類別發放,資助年期則會為學生於指定內地院校就讀的學士學位課程的正常修業期,並按年發放。 而「經入息審查資助」亦會按入息審查視乎需要發放全額資助或半額資助。

升息是甚麼: 升息是什麼?縮表又是什麼?一文看懂聯準會貨幣緊縮政策!

拆息,又稱為銀行同業拆息,而香港的銀行同業拆息,簡稱HIBOR,倫敦的銀行同業拆息,就叫LIBORR,上海銀行同業拆息就叫SHIBOR。 簡單講,拆息就是香港銀行與銀行之間互相借錢既息率,息率會相對銀行對客戶借錢的息率為低,否則銀行又如何賺取差價。 債息「倒掛」除了預示經濟可能衰退外,亦反映着市場不看好聯儲局加息前景,目前已有投資者開始押注2020年減息。 由於往績顯示,上述年期的債息曲線一旦出現「倒掛」,經濟往往會在未來1至2年內衰退,而且準確度高,例如1997年金融風暴、2000年科網泡沫、2008年金融海嘯等,故市場對「倒掛」再度出現十分關注。 升息是甚麼2023 升息是甚麼2023 2年期債息是反映市場對聯儲局的加息預期,它的走勢能預示着未來加息步伐;10年期債息在上述已提及,反映市場整體借貸成本。 升息是甚麼2023 要明白「倒掛」,先要理解甚麼是美國國債孳息率(簡稱「債息」)。

升息是甚麼

吳欽仁深受王永慶倚重,1995年王永慶長子王文洋爆出婚外情、與王永... 舉一個大家很熟悉的生活情境,當你走進銀行,想要存一筆100萬定存,這時候你一定會詢問行員,或者是看旁邊電子看板上面顯示的利率,看看100萬定存一年能拿到多少利息。 綜合以上兩段,我們發現通貨膨脹和升息這兩者可以說是相互影響的,兩者並非對方的因,而是互相牽制著彼此。 台灣央行升息的步調素以「慢慢來」而廣為人知,以 2004 年到 2008 年這時期的升息為例,共計升息 16 次,但是僅僅只有 2 次是升息一碼(0.25%),其他 14 次都只升息半碼(0.125%)而已。 而 2010 年到 2011 年的 5 次升息也都只升息半碼而已。 不只升息幅度緩慢,台灣央行降息的步調也是慢慢來,2015 年到 2016 年一共降息 4 次,4 次也都只各降息半碼而已。

升息是甚麼: 美國加息、減息對香港股市的影響

我們常聽到的半碼、一碼,分別指 升息是甚麼2023 0.125%、0.25% 的利率。 美國聯準會也就是美國的「央行」,其主要工作之一即是監督各銀行的資金狀況、適度利用貨幣政策來調節市場,以及發行每天流通的貨幣等;而「升息」與「降息」就是聯準會用來調節金融市場上貨幣流通量的方法之一。 升息是甚麼 美國的基準利率為「聯邦資金利率」,這是美國銀行間的「隔夜拆款利率」(銀行間互相借貸的計息標準),代表的是短期市場利率水準。

所以,綜合來看,經過今年持續的加息以及美聯儲的鷹派言論,市場逐步從擔心恐慌的狀態回歸到關注實際的經濟數據做出自己的判斷,我們稱之為脫敏狀態,而美聯儲後市的加息動作也會更加考慮通脹和衰退的政策空間容量去動態調整。 故後市更需要關注具體的CPI數據及就業等數據的表現來決策投資的方向。 升息帶動股市下跌,尤其是科技類股票跌幅較大,核心原因還是貨幣供需關係出現了失衡導致的,資金供給不足,而科技股普遍估值較高,資金考慮到成本要素,必然會用腳投票。 仔細對比一下今年以來美股的表現,對應其加息節奏就是一目了然了,今年1月至今已下跌超27%,而道瓊斯指數跌了16%,標普500跌了19%,用巴菲特評價20年美股熔斷的說法:一輩子就見過5次熔斷,對美股這樣的下跌幅度也是生平罕見。 2022年已經過去大半,前面幾次的加息落地都是以CPI數據為準,通常新聞上看到的加息一碼代表加息25bp,帶來的影響往往就是伴隨著存款利息上漲和股市資產的下跌。

升息是甚麼: 全球房價還會漲?如何挑選有增值潛力的房產為未來布局?

身處這個時代,我們要瞭解到這按鈕的存在,以及它的作用。 它每次調整並不一定絕對有效,但絕對會對你我生活與財富帶來影響。 從2022年1月1日起,不再規定會員銀行必須提供LIBOR報價,代表LIBOR可能將於2021年底退場。 LIBOR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是由選定的銀行作為報價行,每天報出拆借利率、扣除極端值,剩下的拆借利率取算數平均數,計算出最終數值。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升息是甚麼

「殖利率倒掛是短期指標」,他認為,公債殖利率不經常倒掛,雖可嗅出市場氛圍,但也不須太恐慌,還是要長時間觀察,搭配景氣狀況、失業率等因素,投資人無須擔心,更不用將資金全數抽離投資市場。 張捷反倒認為,雖美國公債殖利率過去七次皆成功預期股市大跌,可是僅七次數量不算多,還必須搭配地緣政治、企業獲利衰退等多面向因素。 央行升息時,升息的單位通常是以「幾碼」作為單位,一碼等於 0.25% ,就是 25 bps(basic points,基本點),半碼則是 0.125%,也就是 12.5 bps。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