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西灣炮台2023介紹!(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西灣炮台

目前山上既有140年歷史嘅碉堡、炮台遺跡,細心留意,不難發現地下更有唔少炮座螺栓痕跡,牆身亦有彈藥箱痕跡,甚至炮床、槍眼,周圍有唔少似足防空洞嘅洞口,大概係防守時用作逃走或遊擊用途。 有意到西灣炮台一遊,由柴灣道兒童遊樂場徒步來訪,來回一趟大約要一、兩小時。 值得留意是由於鯉魚門度假村最近已變作檢疫中心,前往炮台的其中一段道路已告封閉,到訪人士可改用位於配水庫旁邊的樓梯前行,便可接上鯉魚門度假村後方的車道,繼續走約十五分鐘,即可抵達炮台懷古,以及眺望到港島東區及維港彼岸的九龍東部地區景致。 在二戰時期,炮台裝有兩門3吋高射炮(英语:QF 3-inch 20 cwt),由香港義勇防衛軍第5炮兵營駐守。 自開戰後,炮台便遭到日軍連日轟炸,但炮兵一直留守炮台對抗日軍飛機。 西灣炮台所在之處昔日為駐港英軍的鯉魚門軍營,西灣炮台的設施始建於1880年代,最早完工的是在西灣山上,於1895年落成的堡壘,於1898年加建設有兩門6吋後裝炮的海防炮炮台,用於對抗試圖侵入維多利亞港的敵艦,西灣炮台於1903年完工。

依舊屹立山上嘅西灣炮台曾經歷二戰時期,包含英國應付德國攻勢,甚至經歷日軍入侵香港時期,而西灣炮台亦曾被日軍攻佔,炮台守軍既有陣亡,亦有被俘、被屠殺,但都有成功撤離,屬當時嘅主要戰場同防衛設施。 駐港英軍最終管理鯉魚門軍營至1987年先交予香港政府,軍營可分為3個部分,只係目前只有1個西灣炮台部份可以24小時免費遊覽,原為高地炮台,另外2個部份分別係中央兵房區域、高低地炮台,位置係鯉魚門公園及渡假村、香港海防博物館同配水庫,都因為疫情而被封閉。 目前軍營已被列入法定古蹟,部份建築物更被評為一、二、三級歷史建築,每一處都充滿英殖時代感覺。

西灣炮台: 西灣炮台頂部

西灣炮台與香港海防博物館,今日看似沒甚關連,只是在百多年前,前身為鯉魚門炮台的香港海防博物館,便跟西灣炮台一起負起守護維多利亞港東面海域的重任,至於選址西灣山興建的西灣炮台,正是一處監察及守護周遭海域的理想軍事用地。 香港的殖民時代,留給我們不少標誌性的事物,大家只要多加留意,定能發現一些藏身鬧市的特色建築物,好像位於港島區的西灣炮台,便是昔日的軍事重地,時至今日,更變成全天候開放的遺迹,可供人自由探索,認識歷史。 正式的前往途径是一条位于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入口之前的小径,这处有一屋形指示牌,指示游人可经此路前往西湾炮台。 这条小径在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的铁丝网围栏外绕过,之后接驳到前往炮台之人车两用道路[4]。

1941年12月18日晚上,日軍登陸香港島,左翼部隊由田中良三郎大佐指揮。 該部第二大隊第六中隊兵分兩路,分別向鯉魚門軍營及西灣炮台進發。 西灣炮台2023 日軍登岸後短短30分鐘,已抵達西灣炮台,突襲毫無準備的守軍,結果六名駐防的炮兵陣亡,20人被俘,30人僥倖逃脫。 翌日,日軍繼續進攻,在柴灣道慈幼會急救站殺害多名俘虜及救護人員。 守軍負隅頑抗18天後,港督楊慕琦於1941年12月2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香港隨即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 在通往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的馬路開頭與柴灣道交界處有一配水庫,遊人亦可取道旁邊的樓梯,接駁以水泥鋪成的小徑前往西灣炮台。

西灣炮台: 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

西灣炮台為昔日鯉魚門軍營嘅一部份,建於1880年代,用於對抗入侵維多利亞港嘅敵艦。 但落成3年後,因為軍事發展重心轉變為空軍,所以拆除炮台,再安裝高射炮。 至二戰後,駐港英軍重新管理鯉魚門軍營至1987年,現已活化成為鯉魚門度假村、香港海防博物館同西灣炮台晨運徑。 西灣山內嘅鯉魚門公園渡假村曾經係英軍鯉魚門軍營,山上亦有炮台、堡壘、防禦軍事等遺跡,而西灣炮台由1880年起興建,15年後建成堡壘,其後再加上6吋後裝炮嘅海防炮炮台,以抗敵艦,最終炮台23年先完工。 不過,英軍顧問團3年後質疑海防炮需要,其後被撤裝,丟空至1920年代,英軍再用作防空炮台用途。 走向炮台嘅晨運徑上,會發現有幾個軍火庫依舊保留,兩邊遍佈林蔭。

西灣炮台

(7)炮台靠近鯉魚門公園,基本上圍繞而走,不過山頂處有數碼電視訊號轉發站,即電視發射站,高電壓範圍禁止遊人進入,謹記唔好闖入,免生危險。 (8)連接炮台嘅西灣炮台晨運徑原為車路,不過現時因鯉魚門公園及渡假村封閉,就未有車輛行駛,平時就需要留意車輛出入啦。 (9)西灣炮台山上同西灣炮台晨運徑都不時會見到有禁區牌,寫住「嚴禁進入本告示後面的地區」,屆時需要自行選擇行邊一條路。 西灣炮台 (10)始終係舊軍事之地,謹記於山上唔好隨便執起任何可疑物件,確保個人安全。 (11)乘搭新巴巴士8,8H,9,14,81,81A,82,106,682 或城巴巴士8S,8X,19,780,118,606 等可於鯉魚門公園站落車,又或綠色小巴65號於鯉魚門公園及渡假村落車。 1945年8月香港重光后,驻港英军一直管理鲤鱼门军营至1987年,之后将军营连同附近的炮台移交香港政府[3]。

西灣炮台: 西灣炮台晨運徑

至於炮台一帶,今日仍然保留着原來面貌,大部分的區域也開放予公眾參觀,只有已告關閉的炮台內部及在堡壘建築最上方位置的發射站被列為禁區,一般人無緣進內打卡,不過炮台周遭卻沒有設限,成為晨運客及健行人士的好去處。 防衞要塞 閒遊懷古說到西灣炮台的所在地,並非位處西灣河,更不在西環,而是位於筲箕灣與柴灣之間的鯉魚門度假村所在的西灣山山丘上,這裏跟附近的香港海防博物館,都是昔日駐港英軍在港島東區的軍事要塞。 在二戰時期,炮台裝有兩門3吋高射炮(英語:QF 3-inch 20 cwt),由香港義勇防衛軍第5炮兵營駐守。 軍營遺蹟 經配水庫旁邊嘅山林樓梯,行150級左右就可以接駁原有水泥路前往西灣炮台。 水泥路兩旁都係樹林,可以遮陰,行得夠舒服,而呢條路亦係昔日軍營嘅主要通道。

西灣炮台

中央兵房區域已改建成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而高地炮台則成為西灣炮台。 沿路除可看到富殖民地建築色彩度假村及炮台遺跡外,還可俯瞰港島東與九龍東的風景。 建議在西灣河 A 出口乘搭14號巴士,並在鯉魚門度假村下車,展開登山之旅。

西灣炮台: 被告帖被轉發一次並有10個反應

不過,其實另有兩條小路可直通上山,一條由柴灣北配水庫遊樂場背後山徑上山,另一條則從水務署柴灣北二號抽水站旁邊樓梯上山。 西灣山僅為柴灣一座小山,僅高約197米,路段同樣簡單易行,沿路多樹蔭,兩個人可輕鬆上山,都算係柴灣嘅市區後花園,絕對係閒遊之選。 一般人上柴灣西灣山,大多會經過西灣炮台晨運徑,起點路段靠近鯉魚門公園及渡假村,不過現時渡假村因疫情轉為隔離營而封閉,行山嘅朋友亦未能途經西灣炮台晨運徑而步行上西灣山同西灣炮台。 記者今次實地考察,發現有兩條小路都可以直上西灣山同西灣炮台,今次帶大家行吓呢兩條神秘通道,闖入目前極少人流嘅西灣山。

此路比正式路徑略快,因其無須繞過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旁的小徑,能直接到達通往炮台的車路[5]。 1945年8月香港重光後,駐港英軍一直管理鯉魚門軍營至1987年,之後將軍營連同附近的炮台移交香港政府[3]。 鯉魚門軍營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中央兵房區域為駐軍的主要生活區,現已成為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沿海的高地及低地炮台改建為香港海防博物館、水務設施及發射站等用途。 至於在西灣山上的西灣炮台,後來成為晨運徑及公園,也是軍營的三個主要部分中,唯一全日24小時並免費開放的地方。

西灣炮台: 香港好去處:【親民藝術展Affordable Art Fair一連三日會展舉行 主打香港情懷! 超過90間本地+海外藝廊參與】

英國為刺探法軍目的地,就從西班牙塔霍河那裡,派納爾遜率領一支分艦隊加以追蹤,並予以殲滅。 英國艦隊用了逾兩個月的時間追蹤法國艦隊,其間好幾次只和敵軍有數小時之距。 西灣炮台2023 結果法軍成功躲過英國海軍的狙擊,在攻佔馬耳他後順利登陸埃及。 中央兵房區域現已改建為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高地/低地炮台亦改建為香港海防博物館、水務設施及發射站等用途。

但呢度係私人地方,大家就唔好入去參觀打卡喇,不過,我哋今次行西灣炮台就可以取道明華大廈公眾電梯,連接筲箕灣東大街同阿公岩道,慳返唔少腳骨力。 前一晚我哋煲劇煲到好夜,結果今日成點鐘先起身,食埋午餐都已經下奏3點,如果想輕輕鬆鬆行吓山又有咩選擇? 我哋就推介西灣炮台,路程短又易行,風景以西灣河至鰂魚涌一帶嘅高樓大廈為主,仲可以望到鯉魚門海峽對面嘅將軍澳添,加上舊嘅軍事遺跡,絕對係一個打卡嘅熱點。 西灣炮台2023 ▲原路梯級返回主徑接上砵甸乍山郊遊徑,初段是500多級樓梯,行到盡頭時,會看到觀景台指示牌,在砵甸乍山觀景台上的景色十分遼闊,可遠眺鯉魚門、東龍洲、獅子山及飛鵝山等美景。

西灣炮台: 香港好去處:【香港室内遊樂場通行證48折!低至$450!Melody主題遊樂場+攀爬樂園+抱石場+Lego中心】

因为车路的其中一段须穿过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度假村的出入口亦装有铁闸,该路段不开放予一般车辆驶入,所以不能驾车或乘车直接前往西湾炮台,只能步行前往。 西湾炮台(英语:Sai Wan Battery)位于香港岛东区柴湾的西湾山上,临近筲箕湾鲤鱼门,现成为西湾炮台晨运径的一部分[1]。 由柴湾道儿童游乐场出发,全长约3公里,全为水泥路,来回约1至2小时。 西灣炮台2023 山上有炮台和防御工事的遗迹,而堡垒的顶层则被用作数码电视讯号转发站,此处不开放予游人内进。 雖然戰爭距今已超過200年,但最後一批陣亡英軍骸骨要到2005年才被發現,並由其時出訪埃及的漆咸號巡防艦官兵協助安葬[170]。 世界城市標示柱

西灣炮台

走上位處柴灣坳樂民道、靠近柴灣道嘅柴灣北配水庫遊樂場,內有一個七人硬地足球場,疫情期間已經封閉,表面睇嚟平平無奇,的確無乜特別。 不過,只要行到配水庫遊樂場嘅最右方,即會發現旁邊有兩條樓梯,沿左邊閘內嘅樓梯行,可以從配水庫遊樂場高點睇風景;而從右邊閘外嘅樓梯向上走,先為樓梯,後為小山路,就係可以闖入西灣炮台嘅第一條秘道,路段只係幾分鐘腳程。 鯉魚門公園 晨運徑嘅終點就係鯉魚門公園,炮台同軍營已經活化成鯉魚門公園一部分,喺休憩處嘅高處可以睇到西灣河至鰂魚涌一帶嘅高樓大廈同對岸嘅將軍澳。 (3)路線一可經柴灣北配水庫遊樂場,沿旁邊小樓梯上山,一半為樓梯、一半為山路,最快5分鐘可走完秘道,直接連接西灣炮台晨運徑中段,算係shortcut,比路線二接近炮台。

西灣炮台: 西灣炮台 Sai Wan Fort

但西灣炮台落成才3年,便因為英軍顧問團認為沒有需要在這處安裝海防炮,兩門6吋後裝炮於1906年被撤裝。 炮台被閒置到1920年代,隨著飛機的發展,英軍開始留意到防空的需要,決定在這座閒置的炮台安裝高射炮,作為防空炮台使用[3]。 另一路徑是從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洗衣房附近的柴灣北配水庫遊樂場出發,利用球場一側供山坡維修用的小徑及樓梯前往,能直接到達往炮台車路的中後段。 惟此路徑有部分路段不是已平整的路面,需行經由石塊砌成的梯級,取道此處應小心步行[6]。 炮台被閒置到1920年代,隨着飛機的發展,英軍開始留意到防空的需要,決定在這座閒置的炮台安裝高射炮,作為防空炮台使用[3]。

  • 鯉魚門軍營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中央兵房區域為駐軍的主要生活區,現已成為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沿海的高地及低地炮台改建為香港海防博物館、水務設施及發射站等用途。
  • 西灣炮台所在之處昔日為駐港英軍的鯉魚門軍營,西灣炮台的設施始建於1880年代,最早完工的是在西灣山上,於1895年落成的堡壘,於1898年加建設有兩門6吋後裝炮的海防炮炮台,用於對抗試圖侵入維多利亞港的敵艦,西灣炮台於1903年完工。
  • 防衞要塞 閒遊懷古說到西灣炮台的所在地,並非位處西灣河,更不在西環,而是位於筲箕灣與柴灣之間的鯉魚門度假村所在的西灣山山丘上,這裏跟附近的香港海防博物館,都是昔日駐港英軍在港島東區的軍事要塞。
  • (10)始終係舊軍事之地,謹記於山上唔好隨便執起任何可疑物件,確保個人安全。
  • 不過,只要行到配水庫遊樂場嘅最右方,即會發現旁邊有兩條樓梯,沿左邊閘內嘅樓梯行,可以從配水庫遊樂場高點睇風景;而從右邊閘外嘅樓梯向上走,先為樓梯,後為小山路,就係可以闖入西灣炮台嘅第一條秘道,路段只係幾分鐘腳程。

正式的前往途徑是一條位於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入口之前的小徑,這處有一屋形指示牌,指示遊人可經此路前往西灣炮台。 這條小徑在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的鐵絲網圍欄外繞過,之後接駁到前往炮台之人車兩用道路[4]。 因為車路的其中一段須穿過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度假村的出入口亦裝有鐵閘,該路段不開放予一般車輛駛入,所以不能駕車或乘車直接前往西灣炮台,只能步行前往。 西灣炮台上亦有不同的小路能到達正式路段所不能到達的地方(如大路只能到達山頂建築物,不能前往建築物內部;小徑則能直達建築物外圍,遊人能進入建築物),惟此等路段非由政府建造,亦有指示牌警告遊人,寫明「禁區:嚴禁進入本告示後面的地區」,遊人務必小心取道小徑。 鯉魚門軍營

西灣炮台: 納爾遜的來臨

律政司代表大律師何卓衡指,被告當時承認他對匿名令知情,仍發布涉案帖文,是故意違反及挑戰法令。 即使被告其後刪除帖文,但網絡及社交媒體的資訊流傳快且廣,他披露的資料將被「永遠公開」,形容是覆水難收。 此外,律政司於2022年12月展開本案訴訟,惟被告延至今年4月才承認責任,令人懷疑其真誠悔意。 (1)柴灣北配水庫遊樂場內無照明系統,亦無洗手間、更衣室,不宜夜間行走,而且內有security,下晝6點會關門,謹記要留意時間。

西灣炮台

鲤鱼门军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中央兵房区域为驻军的主要生活区,现已成为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沿海的高地及低地炮台改建为香港海防博物馆、水务设施及发射站等用途。 至于在西湾山上的西湾炮台,后来成为晨运径及公园,也是军营的三个主要部分中,唯一全日24小时并免费开放的地方。 西灣炮台(英語:Sai Wan 西灣炮台 西灣炮台 Battery)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的西灣山上,臨近筲箕灣鯉魚門,現成為西灣炮台晨運徑的一部分[1]。

西灣炮台: 西灣炮台

在通往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的马路开头与柴湾道交界处有一配水库,游人亦可取道旁边的楼梯,接驳以水泥铺成的小径前往西湾炮台。 此路比正式路径略快,因其无须绕过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旁的小径,能直接到达通往炮台的车路[5]。 在二战时期,炮台装有两门3吋高射炮(英语:QF 3-inch 20 cwt),由香港义勇防卫军第5炮兵营驻守。

西灣炮台

香港一向比較少見呢類型嘅距離標示柱,單從上面嘅城市睇得出,當時香港係面向世界,因為城市除咗北京之外其他都係亞洲以至世界各地嘅城市,相信如果呢個距離標示柱係近年興建,將會出現好多中國城市。 ▲通往歌連臣角碉堡的入口處非常隱蔽,向前行至看見欄杆,欄杆後有一條隱蔽小徑,越過欄杆,從小徑入便可通往炮台碉堡。 小徑初段比較陡峭,一直向前行,拾級而下就會到達歌連臣角炮台遺址。

西灣炮台: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駐港英軍曾在此安裝四門3.7英吋口徑的高射炮,當中兩門安裝在原本3英吋口徑高射炮的炮床上,另外兩門則安裝在東南面的新建炮台。 (4)路線二由柴灣道兒童遊樂場起步,對面係聖馬可小學,然後行上水務署柴灣北二號抽水站,再於旁邊樓梯上山,同樣5分鐘可以走完秘道,毋須經配水庫遊樂場,路段由山路同石屎樓梯結合,不過梯級就比路線一陡峭。 另一路径是从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洗衣房附近的柴湾北配水库游乐场出发,利用球场一侧供山坡维修用的小径及楼梯前往,能直接到达往炮台车路的中后段。 惟此路径有部分路段不是已平整的路面,需行经由石块砌成的梯级,取道此处应小心步行[6]。

西灣炮台

自开战后,炮台便遭到日军连日轰炸,但炮兵一直留守炮台对抗日军飞机。 西湾炮台所在之处昔日为驻港英军的鲤鱼门军营,西湾炮台的设施始建于1880年代,最早完工的是在西湾山上,于1895年落成的堡垒,于1898年加建设有两门6吋后装炮的海防炮炮台,用于对抗试图侵入维多利亚港的敌舰,西湾炮台于1903年完工。 但西湾炮台落成才3年,便因为英军顾问团认为没有需要在这处安装海防炮,两门6吋后装炮于1906年被撤装。 炮台被闲置到1920年代,随著飞机的发展,英军开始留意到防空的需要,决定在这座闲置的炮台安装高射炮,作为防空炮台使用[3]。 明華大廈 西灣炮台2023 1962年分階段落成嘅明華大廈,係香港其中一個好有代表性嘅公共屋邨,亦係少有將天井設於中央走廊兩旁,用以加強大廈嘅通風同採光,同時吸引咗唔少港產電影喺呢度取景。

炮台上英殖時期嘅大炮早於30幾年前已撤走,現時大炮已不復見,從頂端會見到已經改建成鯉魚門公園,坳頂既可望日出,亦可於黃昏觀賞夕陽靚景,同時俯視山下柴灣市景,亦可以從北炮台最高點環瞰270度海景,拍拖上山吹吹海風,浪漫又愜意。 山頂位置既可望九龍灣、鯉魚門、杏花邨方向,亦可望釣魚翁、將軍澳工業邨、堆填區,甚至遠眺東龍島,視野極廣闊。 倘若從柴灣起步,建議先穿過柴灣公園,經祥民道休憩花園,沿祥民道而走,右邊係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左邊係樂民道休憩處,直行到盡頭可達柴灣道,再步行2分鐘即到達柴灣北配水庫遊樂場。 西灣炮台2023 而祥民道休憩花園並非一個普通公園,秋冬季節時,園內亦有楓香樹,相對人頭湧湧嘅元朗大棠楓香林,可以暫且安靜地欣賞楓葉。 大概係原本路線於疫情下被封閉,以致西灣山、西灣炮台變成人跡罕至嘅地點,都算遠離繁囂。

今次為大家介紹新手都能輕鬆應付的短程路線,目的地就是近年的熱門打卡點,小西灣歌連臣角炮台遺址。 歌連臣角炮台建於1938年,至今有80多年歷史,當時駐港英軍為加強香港島東部海岸的防守而建造,但在二戰後被廢棄,炮台內的設施亦已被移除,只剩正面呈圓弧形的防護牆。 原本歌連臣角有兩個碉堡,但因為2018年颱風山竹的破壞,現時只剩一個碉堡。 今次起點由小西灣海濱公園出發,至到達目的地只需約1小時路程,三五知己或一家大細,結伴來遠離煩囂放鬆一下都很合適。 西灣炮台2023 戰後西灣炮台重新由駐港英軍接管,直至1987年連同鯉魚門軍營移交予香港政府,並逐步改建成為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等設施。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