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黃竹坑行山12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黃竹坑行山

闢建臨時總站之目的,乃為配合港鐵南港島綫工程,取代位於對面馬路、服務區內居民近四十載的「黃竹坑邨巴士總站」(Wong Chuk Hang Estate Bus Terminus)。 動態巴士站表顯示此站名稱為「黃竹坑(南朗山)」(Wong Chuk Hang (Nam Long Shan))。 順帶一提,Johnny指除了南朗山,黃竹坑亦有其他行山路線。 「如想路線更輕鬆,可試試登上小玉桂山。」可於利南道跟隨玉桂山配水庫休憩處路標方向前進,小玉桂山只得約海拔143米,較玉桂山(196米)矮;加上路程短,路况良好,非常易行。 沿途有玉桂山配水庫休憩處,內有小草地、緩跑徑及健身設施(編註:疫情關係設施暫停開放);另有觀景台,可欣賞東博寮海峽;山頂亦有涼亭,可說地方雖小但五臟俱全。 香港鬧市有多條行山路線在身邊,單就港島南區便有兩條行程僅1小時的行山路線。

離開南朗山頂,沿原路的樓級落去,風景開揚,可以見到直升機坪以及海洋公園高峰樂園,是個拍照的好地方。 上到南朗亭,亭的旁邊尚有長凳,行山人士可以在此休息。 休息過後,繼續上山,路口雖有幾級石屎樓級,但穿過樹叢,之後的路幾乎全是泥路或石路。 離開小園地,繼續行樓級上山,右方的是海洋公園高峰樂園。 在路上,甚至可以清楚聽到海洋公園的廣播以及遊客在機動遊戲上的尖叫聲,可算是最能夠感受海洋公園氣氛的行山路線。 這段上山路樹蔭不多,如果是正午時分上山,相信會更加辛苦。

黃竹坑行山: > 香港好去處搜尋

直行過馬路沿南朗山道直上,見到馬路或燈口位都不用右轉,一直沿南朗山道往上步行至見到新加坡國際學校為止。 右邊會見到香港仔避風塘,經過這段,前面見到有樓梯上的位置就是南朗山的登山口。 坐上南港島綫,很快便來到,位於香港仔鴨脷洲南端的利東邨,這裡位置隔涉,在通車前只有小量巴士直達,區內亦只有屋邨商場,相信除了居民外很少人會去。 但原來屋邨倚山而建,有山可行,而這座後山叫玉桂山 ,是區內晨運客的好去處。

  • 乘南港島綫至香葉道的黃竹坑站出口A,隨後步行至黃竹坑巴士總站再到南朗山道休憩花園,沿路直上直升機坪。
  • 或是到銅鑼灣乘搭72A、75、107 巴士於黃竹坑巴士總站下車,再沿上述路徑上山。
  • 闢建臨時總站之目的,乃為配合港鐵南港島綫工程,取代位於對面馬路、服務區內居民近四十載的「黃竹坑邨巴士總站」(Wong Chuk Hang Estate Bus Terminus)。
  • 黃竹坑一帶早於新石器時代便有人居住,現存的古蹟有黃竹坑石刻。
  • 基座設佔地51萬方呎的商場「The Southside」,而第3、4期之間將設中央會所及中央花園,讓6期住戶共用[13]。
  • 至於黃竹坑邨舊址,現已建成港鐵黃竹坑車廠,上蓋劃為綜合發展區,佔地7.17公頃,分三期發展住宅與商場[16][17]。

或是到銅鑼灣乘搭72A、75、107 巴士於黃竹坑巴士總站下車,再沿上述路徑上山。 大家坐南港島綫去海洋公園去得多, 但其背後的南朗山 ,很多人也未踏足過。 南朗山只有 284 米高,又稱海洋公園山,雖然山上沒有郊野公園,但勝在路程短,短短 45 分鐘步程已見盡港島南岸風景,是當年黃竹坑村童的後花園。 離開石塔,折回主徑,繼續上山,很快便見到前方有路口與石屎樓級匯合,轉左上山頂,轉右則往直升機坪。 直升機坪前有小路路口,沿泥路行出一點,可以望到更開揚的景色。

黃竹坑行山: 設有站長室

天橋早期只有東行有巴士行駛,2018年開始西行亦有巴士行駛。 長度:約4公里 需時:約2小時 難度:2 / 5 起點:黃竹坑巴士總站 從巴士站沿斜路上,進入南朗道,途經新加坡國際學校。 沿路一直行,走上左邊樓梯,向南朗山道休憩花園進發。 在黃竹坑站A天橋出口起步,走到天橋盡頭,在南朗山道熟食市場旁的樓梯和升降機地面。

基座設佔地51萬方呎的商場「The Southside」,而第3、4期之間將設中央會所及中央花園,讓6期住戶共用[13]。 如同海怡半島站及利東站,黃竹坑站並不設客務中心,而大堂內設有資訊台及三部自助客務機,乘客如遇票務疑難,須透過自助客務機之視像通話功能向港鐵職員求助。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位於黃竹坑道99號,乃是一所獨立的法定機構,有權組織、監察及評核所有醫學專科訓練,並頒授有關資格,同時亦負責提供延續醫學教育。 大概8分鐘左右,正在行上梯級的時候,記得回頭看一看香港仔避風港,由高位影相也是一個不錯的海景打卡位。 Johnny行盡本港各區山徑,深信行山不一定要走入深山中,只要用心發掘,不難在各區找出一些特色山徑。

黃竹坑行山: 路線數目

由黃竹坑站A出口到南朗山登山口大概10分鐘路線,而由登山口行山上南朗山頂的直升機坪,大概30分鐘! 探訪鴨脷排,要花半小時翻過不高但陡峭的玉桂山,更要在潮退才可到達。 玉桂山雖只高海拔 196 米,卻頗陡峭,有「小尖山」的氣勢,難度不少;但要翻越此山,才可看見另一邊的連島沙洲鴨脷排。

黃竹坑行山

這段路完全沒有樹蔭,上攀約40米,來到南朗山頂的發射站。 南朗山頂的三角網測站「藏」在發射站後,面向北面,向下望可俯瞰香港仔運動場、海洋公園站、黃竹坑站及車廠;正前方的是班納山及金馬倫山,有趣的是,還可以見到IFC及ICC兩座摩天大廈的頂部。 約10分鐘後,見到一大片平坦岩石,到達第2個checkpoint觀景台。 在這觀景台可欣賞布廠灣全貌,雖然海拔只約200米,但有種一望無際,居高臨下的感覺,因而成為打卡熱點,Johnny提醒大家要小心,切勿為了拍照而走得太近崖邊。 之後我們往上行,沒有了人工鋪砌的石屎路,開始踏進天然山路。

黃竹坑行山: 港島南區1小時行山路線 秘道睇日落眺孖生小島奇景

去到一個分岔路看到地下的路牌,有三條路徑,分別為「舒服」、「有繩」和「驚險」。 打算向難度挑戰,我們上山揀了「有繩」的路線,有繩路線的斜度較高,每步之間都較大,要跨出較大腳步,有些更要手腳並用。 黃竹坑行山 可以靠繩索借力,不過建議大家先嘗嘗用個人的力氣行上山,也不可以過分依賴繩索。 沿香港仔水塘道前行,之後的路都是下坡,可以邊與友人聊天邊吹涼風。

手腳並用約 20 分鐘就能登上玉桂山 ,山頂景觀開揚,可看到香港仔、海洋公園及南丫島的 360 黃竹坑行山 度環迴靚景。 來回南朗山的路程約5公里,如果不作停留,相信兩小時可行畢,但如果加上拍照及看日落的時間,慢慢欣賞風景,則約3小時。 由黃竹坑站到南朗亭的路不是馬路,就是石屎樓級,路面鋪得很好,但之後有段路是泥路及碎石路,而最後攻頂之路又是石屎樓級。 由南朗山道到頂的山徑大部分沒有樹蔭,很多急上山的樓級,所以都要點體力。

黃竹坑行山: 玉桂山屹立在眼前

在直升機坪繼續行,行完200多級樓梯便來到南朗山山頂,在山頂上有數碼電視發射站和警察電波天線。 黃竹坑行山 雖然路線適合新手,但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比較多樓梯要行,特別中間一段梯級殘破不堪且滿怖碎石,兩旁又無任何可扶,記者建議大家要換上防滑行山鞋。 行多一會兒後,山徑的左方會有一個觀景的位置,是一片植被稀疏的石坡,是個觀看避風塘日落的好地方。

位處黃竹坑站旁的南朗山已有郊遊秘境,除了是附近居民的秘密後花園,還有直昇機坪,晨運可看日出,黃昏看日落。 走遠一點,在鴨脷洲還會發現如啞鈴一樣的孖島,要觀看就得先留意潮汐漲退。 南朗山的名字因為海洋公園「森度遊」而有更多人知,但其實不想狂行園區旁的樓梯,還有另一靚景路線,可以俯瞰海洋公園及270度欣賞香港仔避風塘的日落。 黃竹坑行山 記者強烈建議來回均取有繩索那條,路程短、有麻繩幫助上山耗力較少。

黃竹坑行山: 月台

不過我們沒有去到那麼遠,去到連島沙洲就原路折返了。 在下山時,我們揀了「舒服」那段路,但原來沒有所想的「舒服」,雖然斜度沒有「有繩」那條的斜,但是路依然的崎嶇難行、容易滑腳,這樣比較三條路,我覺得從「有繩」原路折返較容易。 水塘分為上下水塘兩部分,最特別的地方是大壩下有條小石橋,想試試近距離看水壩,一定要來看看! 未完未完,最後記得去埋香港仔下水塘,站在山水之間。 大家若然想直接到古蹟水壩和水塘,就不用再經灣仔步行上去,坐上南港島綫便可以了,節省不少腳骨力。 南港島綫(西段)將由中西區的香港大學站開始,到達南區的瑪麗醫院站及數碼港站,再經華富站、田灣站及香港仔站,最終以黃竹坑站為終點站。

  • 行約10分鐘就會上到南朗亭觀景台,這裏是另一個方便大家休憩的平台。
  • 另外往返黃竹坑車廠的南港島綫列車亦須途經該側線[7]。
  • 由南朗山道到頂的山徑大部分沒有樹蔭,很多急上山的樓級,所以都要點體力。
  • 黃竹坑(英語:Wong Chuk Hang),古稱鐵坑,位於香港島南區,位於深水灣之西,香港仔以東。
  • 受事件影響,區內交通嚴重擠塞,駛往香港仔隧道行車線大排長龍,超過20條巴士線及10條小巴線改道。

行多20分鐘左右便到達上水塘,看著平靜的水面和藍天白雲,行完記得落水壩石橋近距離觀賞水壩。 這個石坡位置面向香港仔避風塘及鴨脷洲,遊艇及漁船密密地排在海面,整齊有致;玉桂山屹立在眼前,一邊是連住鴨脷排的沙洲,另一邊則是鴨脷洲一簇簇的多層住宅屋苑,市區及郊區就是如此接近。 夕陽照亮了石排灣的水道,極目遠望,隱約見到華富邨在耀目陽光之中。 上山時沒有為意,路旁原來有張由石砌成的座椅,既有椅背,也有扶手,椅子下還有兩級石級。

黃竹坑行山: 南港島綫(西段)

它只有 196 米高,山頂景觀開揚,卻不易行(注意:非新手路線,必穿行山鞋及帶備手套,亦要有防曬準備及充足水糧。玉桂山斜度高,對體力要求大。記得出發前要熱身)。 這段南朗山道一直緩緩上斜,途中見到對面行人路有個黃竹坑配水庫休憩公園。 正當猶疑應否入公園時,看到公園前的圍欄掛住路牌,指示往南朗山的行山人士繼續沿馬路行。 經過加拿大國際學校及香港青少年培育會的宿舍後,南朗山道再沒有行人路,要行上馬路,小心來往的車輛。 黃竹坑行山 踏入2002年,與黃竹坑邨僅咫尺之遙的深灣雅濤閣落成,在基座設有公共交通總站。 由此時起,深灣和黃竹坑邨兩地居民經常爭奪巴士路線資源。

空間感十足的Cafe咖啡和食物都不錯,加上沒有限入座時間,與摯友吹水一流。 不過這段的梯級就沒有剛才的石屎樓梯好走,會出現碎沙石,容易滑倒,記者建議大家穿上防滑行山鞋。 黃竹坑行山2023 沿著圍網回頭看,已經慢慢看到更多景色了,雖然玉桂山不算很高,但攀爬的難度也是不能小看的。

黃竹坑行山: 車站藝術

正如今次他推介的短途路線,全程約5公里,中途有不少打卡位,亦沒有分岔路,減少迷路風險。 他建議到疫情緩和時,家長可帶子女行這段路,齊齊享受大自然。 南朗山道(英語:Nam Long Shan Road)是香港南區的一條主要道路,連接黃竹坑黃竹坑道至南朗山半島南部,途經前黃竹坑邨及深灣道等地。

黃竹坑行山

行過一條天橋,馬路右方突然沒有樹蔭,可以望到避風塘及鴨脷洲玉桂山的景色。 不久,會見到馬路的左方有石屎樓級登山,山徑旁有木欄杆,還有人放了個雪糕筒在路口,並在雪糕筒上寫上南朗亭,為行山人士引路。 港鐵黃竹坑站B出口出發,港鐵站內有廁所及便利店,可作補給。 經B出口過天橋,到南朗山道熟食市場,搭旁邊的升降機到地下,或者行樓梯。 黃竹坑行山2023 橫過惠福道及深灣道,行至新加坡國際學校前的路口,轉右續沿南朗山道行。

黃竹坑行山: 玉桂山行山攻略-飽覽黃竹坑、鴨脷洲景色|香港行山路線

海洋公園的吊車就在腳下運作,面前是深水灣及熨波洲,深水灣後的是紫羅蘭山,還能望到陽明山莊;熨波洲後則是淺水灣及舂坎角,最遠可見舂磡角慈氏護養院。 沿樓級上山,很快就來到南朗山道休憩花園,入面有健身設施及涼亭。 行了一會,見到樓級旁有晨運人士開闢的小園地,行入去一看,景色豁然開朗,近望香港仔海峽對面的鴨脷排,還有大海另一邊的南丫島,發電廠的3枝煙囪屹立遠方。

黃竹坑行山

到了明朝嘉靖年間,有人在該處一帶建立香港圍,成為香港島早期具規模的村落之一。 而當時黃竹坑西部為一個內灣,也吸引了不少漁船停泊。 Johnny自中學時代接觸行山活動,後來進修山藝課程,成為「獲推薦地質公園導賞員」(Recommended Geopark Guide, R2G),至今山齡逾20載。 數年前他以筆名「戴緻賢」出版行山書,細數香港山路。 山頂視野非常廣闊,清楚看到山下的連島沙洲與鴨脷排,荒涼孤寂,與身後的市區恍如另一個世界。

黃竹坑行山: 香港巴士大典

結果,當局在2019年8月1日重開黃竹坑臨時巴士總站,卻受惡劣天氣影響而順延一天啟用[25];巴士公司將此站命名為「黃竹坑(南朗山)」。 香港仔隧道在1982年3月通車後,中巴隨即增闢新路線75,由黃竹坑邨經該隧道往返灣仔、中環,自此居民往返中區多改乘新線,路程冗長的71線日落西山。 另中巴在5月增設繁忙時間路線72A往返銅鑼灣,但直至92線開辦並繞經黃竹坑邨,72線才不再繞經。 黃竹坑邨自2007年開始清拆,地處屋邨南緣的巴士總站重要性大減,大部份路線在南區的總站相繼遷往深灣。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黃竹坑行山

離開「龍椅」所在的平地,繼續落山,回到去上山經過的石坡等看日落,見到有幾位攝影發燒友已經擺好腳架。 鑒於社區會堂計劃目前處於草擬階段,工程不會在短期內展開,而新總站面積比臨時總站狹小,其位置亦不便居民使用,故當區區議員要求臨時總站繼續運作,與新總站一同服務居民,舒緩臨時總站候車空間的逼仄。 運輸署在其他部門不持異議下,對在臨時總站用地發展計劃確定以前延用臨時總站之建議持開放態度[24]。 新站名為「南朗山道巴士總站」,可容納三輛12米長巴士,已於2015年大致建成,候車亭已亦設置,港鐵將提供一條約四米闊之行人通道連接新總站與港鐵黃竹坑站[18]。 按照當局原有計劃,新巴士總站會於2017年中啟用,臨時巴士總站土地則會交還政府,預留日後興建多功能社區會堂。 至於黃竹坑邨舊址,現已建成港鐵黃竹坑車廠,上蓋劃為綜合發展區,佔地7.17公頃,分三期發展住宅與商場[16][17]。

為配合黃竹坑車廠上蓋項目發展,車站正興建2個出入口連接車站旁的商場The Southside,預計將於2023年第四季隨商場開業而啟用。 項目於2017年內推出市場招標,預計於2022-2024年左右落成。 然而於2010年,有部分南區區議員反對樓宇過高,恐成屏風樓。 不過政府認為上蓋住宅需要有足夠人口,才能確保商場有足夠人流[14]。 2021年1月21日,港鐵將發展項目命名為「港島南岸(THE SOUTHSIDE)」[15]。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