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青衣新樓2023詳細介紹!(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青衣新樓

1989年時任港督衛奕信勳爵於施政報告上,宣佈興建玫瑰園計劃,後來正名為機場核心計劃,當中的機場鐵路、3號幹線(青衣段)和青嶼幹線都建在青衣島上,是青衣島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1986年區域市政局(簡稱區局)成立,屬新界範圍的青衣島為區局的轄區之內,島上市政服務的執行責任,亦由市政事務署新界市政處移交至區域市政總署。 青衣公園、青衣運動場、青衣游泳池及青衣市政大樓等設施皆為區域市政局籌劃興建。

  • 示範單位以18樓A09室為藍本,實用面積203平方呎,屬開放式戶型,發展商提供交樓標準及連裝修示範單位各一個。
  • 從港鐵青衣站到市區域核心商圈九龍站及香港站,只需約13分鐘及16分鐘;若要出門旅遊,乘坐機場快綫從港鐵青衣站到機場站,僅需1站,車程亦只約14分鐘。
  • 若想購物,新盤內設有1.12萬平方呎非住宅面積,有小量商舖;而鄰近屋苑的長亨邨設有「長亨商場」,提供食肆、街市、超級市場、家庭用品雜貨、便利店、電器店及銀行櫃員機。
  • 青衣綜合大樓由吳享洪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1999年年獎的優異獎,以及香港工程師學會1999年度結構設計優異獎[1]。
  • 機場鐵路的東涌綫及機場快綫於1998年通車,徹底解決了兩條跨海行車大橋的擠塞問題。

在香港行政區劃中,青衣曾經屬於荃灣區,其後與葵涌一同由荃灣區分拆出來,組成葵青區。 青衣城(英語:Maritime Square)是香港大型商場之一,與香港新界青衣島青衣站相連,於1999年4月1日開張,1期及2期總面積為58萬平方呎,共有逾170多間商舖,屬港鐵公司旗下的物業之一。 比起明翹匯最細單位實用面積278平方呎,再細近100平方呎。 隨着港珠澳大橋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興建、香港國際機場和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擴建以及擬建於青衣島西南面的十號貨櫃碼頭,使青嶼幹線可能因此而出現飽和,政府於2007年開始研究興建第二條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的可行性。 島上的輕工業區設於青衣鄉事會路以東,長輝路至長達路的近岸,建有多座工廠大廈,除了應付香港製造業於1970年代的急促發展,也是為島上急增的人口提供原區就業,配合當時港府的新市鎮發展策略。

青衣新樓: 業主及代理免費自讓平台

長遠而言,計劃中的屯門藍地、掃管笏、大欖涌、北大嶼山至青衣組成的11號幹線及青龍大橋方案,有望不遲於2036年開通,基建發展料可推動區內需求。 青衣新樓 據房署向葵青區議會提交文件,當局有意於長青邨毗鄰土地,興建4幢公屋,樓高約40層,共提供逾3,000個單位容納8,000多人入住。 青衣新樓 房署表示,擬建公屋分別選址於長青邨公共交通交匯處及現時正空置的香港張氏宗親總會張熾昌紀念小學校舍。 除此之外,青衣亦先後分別興建了連接馬灣的青馬大橋、連接大欖隧道和屯門公路的汀九橋、連接青葵公路和青馬大橋的長青橋和長青隧道、連接西九龍公路和青馬大橋、汀九橋之昂船洲大橋和南灣隧道以及連接青荃橋、青衣站、青馬大橋和汀九橋的青衣北岸公路。 自此青衣便成為通往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要道,是連繫大嶼山和香港各區的重要運輸樞紐。 先於1974年建成青衣大橋,而靠近青衣大橋的長青邨於1977年落成,為青衣首座公共屋邨。

青衣新樓

青衣島是香港重工業的集中地,設有造船廠、船塢、油庫及發電廠等,分佈於北部的樟樹頭、西部的茜草灣以及南部的南環。 1969年,中華電力公司位於青衣南環的青衣發電廠正式開始投產,於1998年停產及拆除,原址只剩下中華電力青衣中心。 1970年代,太古船塢及黃埔船塢原址被改建為住宅項目,原有的船廠分別從鰂魚涌及紅磡遷入青衣島西部的茜草灣,其後在青衣合作開設香港聯合船塢,船廠則位於北部的樟樹頭,設有兩個浮塢。 青衣是香港第5大島嶼,由3個海島填海而成,位於新界區葵湧以西,屬於荃灣新市鎮的一部分,自1970年代起,經過多年的規劃發展,已然成為了一個文娛設施、康體設施、大型購物商場、中小學校等面面具備的大型綜合住宅區。 加上有機鐵站,不論是往返機場抑或港島中環都極之方便,故此,2019年,近15年首個私樓新盤明翹匯,首輪價單發售375伙單位全數售罄,一時掀起全城置業熱潮。 城規會於2006年9月29日,批准前地鐵公司(現為港鐵公司)位於青衣青荃路青衣市地段第135號,即現時青衣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地段,進行擴展青衣城計劃。

青衣新樓: 青衣屋網幫到你!

青衣島首個綠表置居計劃屋苑—青富苑,亦在該填海土地上興建。 另外汀九橋、昂船洲大橋及南灣隧道,分別於1998年及2009年先後通車。 3號幹線、青嶼幹線、汀九橋及青沙公路的啟用,接通了青衣至大嶼山、機場、新界西北、沙田、西九龍及香港島的陸路運輸,使青衣島成為香港重要的運輸樞紐。 青衣(英語:Tsing Yi)是香港島嶼,位於香港新界西南,是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屬規劃署定義的都會區(香港市區)範圍之內,香港房屋委員會劃入擴展市區範圍[1]。

青衣新樓

青翠臨時房屋區清拆後,則建成2017年落成啟用的青衣西南康體大樓。 另外,島上還連接多條主要幹道,包括青衣跨海大橋、青馬大橋、青嶼幹線、汀九橋、昂船洲大橋、青衣西北交匯處等重要交通基建,因此,區內前往東西南北都四通八達,與香港各區緊密相連。 青衣交通十分方便,經由港鐵青衣站直達機場快線及東涌線,乘搭鐵路往返港島及九龍市區僅約15分鐘,前往機場則只需約14分鐘;此外,青衣站亦可經由荔景站轉乘荃灣線,或於南昌站轉乘西鐵線,前往各地都瞬間即達。 同時青衣陸路連接多條主要幹道及大橋,不論乘坐巴士或駕車亦同樣方便快捷。 宏安地產(1243)旗下青衣新盤薈藍,今早(4日)上載樓書,同日開放示範單位予傳媒參觀。

青衣新樓: 房屋設施

明翹匯由2座大樓組成,共提供776伙,戶型涵蓋1至4房單位,另設有特色單位及少量複式戶,其中1至2房單位佔逾七成。 1房實用面積由299至313平方呎,2房面積由410至438平方呎;所有3房單位均為套房,面積由566至807平方呎,4房面積808平方呎;頂層複式戶單位面積約1,800至2,700平方呎。 與盈翠半島僅咫尺之遙的灝景灣,屬區內另一指標住宅,前臨海濱長廊,給人靜中帶旺的感覺。 加上住宅三面環抱2大公園,分別為海濱公園及青衣東北公園,沿着公園的海濱長廊散步,可欣賞藍巴勒海峽的怡人景緻。 青衣新樓2023 新盤所屬校網為66校網,其中不乏具實力及口碑的小學,包括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保良局世德小學、青衣邨何澤芸小學等。

原業主則於1992年6月以227萬元買入單位,持貨31年,是次易手賬面賺508萬元,單位期內升值逾2.2倍。 據悉,單位早前以630萬元放售,獲用家垂青,鍾情珀麗灣環境清幽,故議價30萬元,以600萬元承接,折合呎價約11,494元。 青衣新樓 原業主2011年以340萬元買入單位,持貨12年,帳面獲利260萬元,升值約76%。

青衣新樓: 青衣明翹匯累沽723伙 夥利嘉閣推置業優惠 明雋最快8月開放現樓

原業主2016年以448萬元買入單位,持貨7年,帳面獲利102萬元,升值約22%。 商場地下曾設有青衣島內唯一的戲院,名為「GH青衣電影城」,由嘉禾娛樂管理,已於2018年1月4日結業,由位於2期的UA接手。 然而,扒王之王潛艇世界前身為潛艇餐廳,餐廳在2002年結業後,由扒王之王接手經營,部份潛艇裝飾得以保留,可惜最後扒王之王於2012年結業,由Pizza Stage代替。

  • 客廳本身已在較高處設有供電位置,住戶若想如示範單位般架設閣樓,可省去額外接駁電綫至閣樓的麻煩。
  • 1974年後,隨着青衣大橋(青衣南橋)及青荃橋(青衣北橋)先後通車,青衣島的新市鎮發展亦隨即展開。
  • 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港珠澳大橋,是目前全球最長的橋隧組合跨海通道,於2018年通車後,往返香港、澳門及珠海的交通時間大大縮短,沿途更可飽覽壯闊海景。
  • 其他重要設施包括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綜合大樓、青衣市區診所、青衣運動場、青衣渡輪碼頭、青衣警署、青衣消防局、青衣鄉事委員會、天主教聖多默宗徒堂等,都設設於青衣市中心地區內。
  • 此外,新盤附近更有寮肚路遊樂場、青衣自然教育徑、青衣西路公園、青華遊樂場和花園。
  • 部分土地用作商住綜合發展,例如2004年落成的藍澄灣及酒店項目。

到了1980年代中期,政府在門仔塘及龍洲一帶移山填海,將青衣島與牙鷹洲併合起來,平整土地來興建青荃橋,以舒緩青衣大橋的擠塞問題,及興建大量公營房屋並進一步擴大荃灣新市鎮。 1987年,青衣島首個租者置其屋計劃公共屋邨—長安邨入伙,其後青泰苑、長發邨陸續入伙。 1996年,原址牙鷹洲的華潤油庫遷走後發展成私人屋苑—灝景灣。 區內設有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為青衣區最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長安巴士總站。

青衣新樓: 設施

單位最特別之處,是在客飯廳上架起閣樓床架,善用室內3.5米高樓底空間,打造上下層生活間。 連裝修單位以「His & Her」年輕夫婦家庭的日常生活為主題設計,下層靠牆擺放長梳化,並在對面的廁所外側設置電視櫃。 長梳化另一端為餐桌區,牆身則設有儲物櫃,用以擺放模型、書籍、擺設等。 不過中心所排放的氣體、廢水及經處理的化學廢物的渣滓,都會令附近一帶的環境,帶來負面影響,而特別令到附近青衣新市鎮的居民所關注的,就是中心所排放出來的致癌物質—二噁英,會影響到青衣島居民的身體健康。

下午5時許,將軍澳寶邑路興建中的過渡房屋「邑庭居」地盤,有電錶房冒煙,約40名工人自行逃到地盤門外暫...... 香港壁球隊杭州亞運成員今午(4日)在香港體育學院見傳媒分享備戰情况,今屆派出4男4女出戰5個項目,包...... 集團預期2023上半年未經審核綜合虧損淨額將錄得介乎約330萬元至約3...... 被形容為新晉居屋王的長沙灣凱樂苑,新錄8月份首宗二手成交;中原首席分區營業經理程智聰表示,屋苑E座...... 香港壁球隊杭州亞運成員今午(4日)在香港體育學院見傳媒分享備戰情况,今屆派出4男4女出戰5個項目,...... 三樓設Pizza Express及提供逾600個座位的UA戲院(已結業),已於2018年1月開幕,是青衣城1的「GH青衣電影城」結業後青衣島內唯一的戲院。

青衣新樓: 長青邨毗鄰土地擬建4幢公屋 提供3050個單位 最快2023年落成

項目會分3期發展,最快2023年會有860個單位率先落成。 隨着機場核心計劃的開展,加上政府決定改善青衣的橋樑運輸,青衣在10年內從只有2條跨海橋增加至7條行車橋(增建了葵青橋、長青橋、汀九橋、昂船洲大橋及青馬大橋)及供港鐵使用的青荔橋。 從前運輸大癱瘓的情況在青衣已經不復出現,即使現時所有來往青衣的渡海小輪已經停航,也沒有對運輸造成影響。 化學廢物處理中心,位於青衣島東南部(昂船洲大橋南側),於1993年4月開始啟用。 化學廢物處理中心設有高溫焚化爐,用以處理有機化學廢物,該中心的設計處理量為每年10萬公噸化學廢物。 中心的現行管理和營運工作由衡力化學廢料處理有限公司承辦。

青衣新樓

薈藍位處青衣寮肚路8號,合共提供320伙,單位實用面積由181至257平方呎,其中開放單位佔252伙、一房僅佔28伙,另設40伙特色戶。 至於交樓標準單位雖不設閣樓,但亦提供不少儲物空間及家電,包括玄關預設鞋櫃,以及開放式廚房內的洗衣乾衣機、蒸焗爐等。 此外,交樓標準單位更預設隱藏式飯枱,設置於廚房蒸焗爐下方。 青衣街市初時啟用的時候,由於附近有不少住宅,故無論何時都有很多人前往,雖然後來位於宏福花園的惠康啟用,但是平日繁忙時間仍會顯得擠擁。 此外,青衣有不少人居住,特別是兒童,因此在假期有不少的人前往青衣公共圖書館。 青衣新樓 區內附近有不少居屋,故青衣體育館的場地經常訂滿,青衣西南體育館落成後情況稍有改善,有不少團體的活動因此要轉往其他體育館進行。

青衣新樓: 青衣島

1977年港府首先在青衣島所屬的荃灣成立全港首個「地區諮詢委員會」,負責與市民以提問及討論的方式研究政府在地區方面的政策,為日後設立區議會奠定基礎。 1982年港府推行地方行政改革,當時青衣島仍屬荃灣區,荃灣理民府的執行工作由荃灣政務處及荃灣地政處接手,諮詢工作則由荃灣區議會接手。 青衣新樓2023 青衣新樓 美聯物業青衣港鐵站分行高級分區營業經理李貫甡表示,買賣雙方拉鋸情況持續,部分放盤業主選擇擴闊議價空間止賺離場,該行最新促成青衣藍澄灣485實呎戶議價後以550萬元沽出,原業主2016年購入單位,轉手帳面獲利逾「1球」。

1980年代後期,香港製造業日漸息微,加上9號貨櫃碼頭啟用,島上的工廠大廈大多改作貨倉用途。 另外青衣路、青鴻路及青衣航運路一帶,亦建有物流中心或倉庫,為9號貨櫃碼頭提供後勤物流服務。 美聯物業馬灣 - 珀麗灣分行首席高級營業經理胡國源表示,放盤業主議價空間擴闊,該行最新促成馬灣珀麗灣522實呎海景戶議價後以600萬元沽出。 成交單位為馬灣珀麗灣5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522平方呎,採2房間隔,向東北,屬全海景優質戶。 李貫甡表示,成交單位為青衣藍澄灣1座中層G室,實用面積485平方呎,採2房間隔。 據悉,單位早前以600萬元放售,獲外區買家垂青,鍾情屋苑地點合適,單位景觀開揚,兼享有內園泳池景,故議價50萬元,以550萬元承接,折合實用呎價約11,340元。

青衣新樓: 青衣新盤懶人包:周邊配套發展成熟 上車換樓選擇多

青衣大橋通車前,舊青衣碼頭的渡輪服務是青衣島唯一的對外運輸,故當時墟市—青衣大街設置於碼頭附近一帶,加上島內大多數的漁民都聚居在青衣灣內,所以該區在發展成為新市鎮青衣市前後,皆為青衣島的中心地帶。 區內重要的公共設施、商場、運輸設施都集中在這裏,如青衣島最大型商場—青衣城、青衣島唯一的鐵路車站—港鐵青衣站、青衣島首個市鎮公園—青衣公園以及青衣海濱公園等。 其他重要設施包括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綜合大樓、青衣市區診所、青衣運動場、青衣渡輪碼頭、青衣警署、青衣消防局、青衣鄉事委員會、天主教聖多默宗徒堂等,都設設於青衣市中心地區內。 而多個住宅屋邨或屋苑青衣邨、偉景花園、海悅花園、宏福花園、盈翠半島、青怡花園、翠怡花園、海欣花園等。 區內設有三個公共運輸交匯處,包括青衣站公共運輸交匯處、青衣邨巴士總站及青衣碼頭巴士總站。 區內設有兩所中學及四所小學,分別有明愛聖若瑟中學、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保良局世德小學、聖公會青衣邨何澤芸小學、荃灣商會學校及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

1941年12月8日香港保衛戰爆發,日軍230聯隊於12月12日登陸青衣島,青衣島也進入日治時期,日軍在現今聖保祿村山上一帶裝設防空探射燈。 青衣又稱青衣島,古稱春花落、秤衣[3](唯春花落現時是指青衣東南部近南灣角的一個地方)。 一說昔日青衣東北方的海域盛產青衣魚;而另一說法則是青衣的外形似青衣。 不過有人認為某些島嶼的位置跟名稱有錯配的可能,例如春花落的位置似是在描述昂船洲。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