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蒲台島行山2023必看介紹!(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蒲台島行山

蒲台島是香港最南端的小島,坐擁湛藍南海美景,地質以花崗岩為主。 這裡有很多經長期風化而形成、狀貌各異的奇岩,不少更是香港人眼中的「香港十大最美岩石」。 繼續沿小徑行,步行10分鐘左右,景色漸漸開揚,開始就會見到廣闊的大海,途中更會經過粉紅色的沿海橋樑,不論轉彎位或者直路拍攝都十分美。 由碼頭出發逆時針方向沿海邊步行,穿過士多後行梯級上山,沿叢林步行,兩旁都有樹蔭,十分舒服,而且沿路都有指示牌,指示清晰。 這裏可紮營的地方較多,也可望到漂亮的海景和壯觀的岩石! 蒲台島行山 風也不算太大,不過部份位置有點斜,要小心留意。

  • 本文末處有詳細交通資訊及船期,按此處為捷徑。
  • 紋飾各異,左邊的一組狀似動物和魚,而右邊的一組則由螺旋紋連結組成。
  • 蒲台島行山難度不算難但亦不算簡單,屬於中級難度,全程路程約3小時左右,沿途可見不少特別的岩石,而臨近終點的石刻更是香港古蹟之一,非常值得一去。

第一個蒲景點是擁有逾3000年歷史的石刻,更被列為香港古蹟評級中最高級的法定古蹟。 【蒲台島一日遊】蒲台島位於香港島石澳的東南方,是香港最南的有人島嶼,有「香港南極」之稱。 島上四面環海,而且屬於島上開發較少的離島,至今仍未有電力和自來水設備,是香港唯一沒有電網覆蓋的有常住人口島嶼,適合想遠離煩囂的登山愛好者前往。 蒲台島行山2023 蒲台島主要分為兩部份大灣及灣仔(昂裝),大灣的景點有天后廟及響螺石,而昂裝有較多景點,126燈塔、僧人石及佛手崖都在這一邊,中間則夾著巫氏大宅及棺材石。 蒲台島行山 這條郊遊徑始於碼頭,上接牛湖頂後,南下至近南角咀再繞回碼頭。

蒲台島行山: 僧人望海椅石

4) 126燈塔:香港最南的燈塔,外表雪白,是蒲台島的地標,襯托着背景一望無際的南中國海。 然而這裏仍不是香港最南點,要到達「香港南極」,可稍稍離開郊遊徑主徑,沿着岩石,攀到南角咀的最前端(注意安全)。 1) 巫氏古宅、棺材石:從碼頭後立即上山,登上長石排時會途經荒廢的蒲台學校及巫氏古宅。 巫氏古宅其實只是一座荒廢大屋,據說建於1920年代,為島上首富巫氏所有,卻因陰森而有「鬼屋」之名。 另外可眺望橫亙山腰的棺材石,喜歡探索鬼怪傳說的朋友,這兩個景點應能令你留下印象。 位於長洲的小長城是一條沿著海岸線的海濱長廊,整條路線都鋪上整齊石頭,因貌似萬里長城,而被稱為「港版小長城」。

蒲台島行山

5) 佛手岩:可說是蒲台島眾多岩石中最為人知的一塊,堪稱全島「怪石之王」,位於海邊,緊貼山崖,因風化而形成「五指」巨手,維肖維妙。 在巫氏古宅後面還有一排「棺材石」,遠看很像大型棺材。 離開蒲台島燈塔後,沿著石階往下走,接上向上行的石階,在避雨亭附近便會見到巨型「靈龜石」,明顯可以見到靈龜正在面向山的高處,因此亦被稱為「靈龜上山」。

蒲台島行山: 離島行山好去處【9】南丫島

滾滾黃流從山上傾瀉而下,這一流直接流到馬路上,只好封路不能通行,就是因為佳崙野溪溪水暴漲,導致台東正興村土石流黃色警戒,這下也得撤村。 在蒲台島碼頭附近有小吃店和海鮮酒家、以及售賣紫菜、海鮮乾貨的小店,不少遊人行山後都會喝一碗紫菜湯、或者享受一頓豐盛的海鮮大餐才趕船回市區。 經過佛手岩後返回昂裝的路口,續向左走往碼頭。 蒲台島行山2023 返回主徑續往前走,穿過坤記士多的左方後,再向左走返回碼頭。 及後,沿梯級除除下山,途中俯瞰昂裝以南像半島的山脊及最端的南角咀向大海伸延,帶有優美紋理的岩岸溶化於碧水之中。

蒲台島行山

坪洲除了是一日遊好去處及坪洲美食勝地外,大家週末假期去坪洲郊遊時不妨順便去坪洲行山! 位於坪洲東南方的手指山是全島最高點,海拔高約95米,坪洲手指山是新手行山路線,新手1小時都可以輕鬆登頂! 可在最高點俯瞰超美海景,亦可飽覽青衣和昂船洲大橋、迪士尼、青馬大橋和汀九橋一帶美景。 要前往蒲台島,可以由赤柱卜公碼頭乘搭翠華船務的街渡,船程只需30分鐘,不過班次較疏,而且只在周末及公眾假期營運。 蒲台島行山2023 而今次介紹的路線會較為完整地遊覽蒲台島南部,先由天后廟出發,之後走郊遊徑上牛湖頂,再下山漫遊昂裝一帶僧人石及佛手崖等景色再返回碼頭。

蒲台島行山: 蒲台島行山

岩石經長年風化後,佛手岩會形成清晰的「五指」指向天空,因此成為了蒲台島的其中一個標誌性的岩石。 這篇文章報導了台東地區受到颱風杜蘇芮影響,土石流威脅嚴重,導致多個村落采取預防性撤村措施的情況。 報導透過記者現場連線和撤村人員訪問,呈現了村民親身經歷與心理狀態,以及相關單位的應變措施和警示。 報導中照顧到了脆弱社群,如愛國蒲部落和學童的撤離安置與宿泊情況。

蒲台島行山

遠眺南方長長的担干群島蓋上綿綿白雲,景致動人。 下降至昂裝的路口後向左走,沿山脊而上,途中看到許多奇形的岩石分佈於山坡上。 隨後來到僧人石及「靈龜上山」石,續往上走,可回望這隻正努力往上爬的「靈龜」。 注意船期較疏,只有星期二、四、六、日或公眾假期有航班,詳見運輸署網頁。

蒲台島行山: 香港仔碼頭搭船來往蒲台島

碼頭附近有一個廁所,和幾間士多,還有一間海鮮酒家。 由於蒲台島本身是盛產及製作紫菜,以前的島民漁民曾以採紫菜維生,每逢當造的季節,便會親自到採摘紫菜,所以蒲台島的「台」(又稱「苔」)便是以此命名。 到了今天採紫菜的傳統經已消失,但總的而言,蒲台島仍與紫菜有不可割絕的淵源,所以有時間不妨一嚐島上的招牌名物:紫菜餐蛋麵。 在行山的途中其實就已經能夠經過不少景點,大家經過時不妨停下來欣賞一下風景,拍照打卡,感受這個島嶼獨有的魅力。 繼續往蒲台島碼頭行,便到達位於蒲台島西南邊的天后廟。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的天后寶誕是島上的年度盛事,吸引不少遊客觀賞。

蒲台島行山

跟著石屎梯級,沿路均可捕捉到各款著名怪石(僧人石、靈龜石、佛手岩等)的奇異面貌。 而其中一個必到打卡位,一定是全港最南燈塔126燈塔,你可以在燈塔旁邊可欣賞絕美海景。 蒲台島石刻在1979年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離開巫氏古宅直上攻頂,沿途較少樹蔭,有不少暴曬位,夏天會較為吃力,不過秋冬天氣加上微風,又變成另一種享受。 往前是一面大石壁,上爬不難,向下行卻是足夠膽戰心驚,這也是為何教學都建議逆時針行走的原因。 蒲台島以奇石聞名,因此在行山的路線上都能看見許多岩石,而佛手岩就是其一,其他的岩石包括有靈龜石、僧人石、響螺石等等。

蒲台島行山: 蒲台島行山路線一覽:

以雪白色粉刷的126燈塔,能俯瞰中國南海水域,是登陸蒲台島必去的打卡景點📸! 燈塔的山坡下有較為平坦的草地,很多露營人士都會選擇這個位置扎營。 前往起點:

在島上可看到許多天然的奇形岩石及石刻,同時欣賞一下碧海藍天的景色。 東平洲是香港最東的島嶼,有不少獨特景點,更因獨特的地質被納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大家沿島行就可以見到沉積岩、斬頸洲、龍落水、難過水、更樓石、亞媽灣等。 當中斬頸洲更是必去景點,因為經年累月的侵蝕,斬頸洲與東平洲之間由一條相通峽道隔開,兩旁峭壁直削,層理明顯形成天然走廊,是東平洲最著名的打卡位。

蒲台島行山: 蒲台島行山丨交通+船期詳情

沿途都可以見到各種形態獨特的大型奇石,包括人頭岩、龜甲岩、花瓶岩等,中途更可以看見一望無際的景色。 小長城路線全程2公里,只需2小時便能走畢,適合週末離島遊。 雖然蒲台島的遠足徑設施完善,但集中在小島的西南,如果要上至島的東北邊需要「爆林」,而且大多是較荒蕪的山俓, 蒲台島行山 所以就不建議這樣做。 環島路線一般可以選擇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式行走,兩者坡幅不大,而且路只有一條,不容易走失,而今次選擇逆時針行走。

蒲台島行山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