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輸卵管癌第三期7大好處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輸卵管癌第三期

輸卵管常因陰道、子宮的上行感染或腹膜腔的炎症而受累。 運送卵子的重任就在輸卵管身上,輸卵管中部的管腔較寬暢,是卵子和精子結合的地方。 解剖學上把輸卵管分為四個部分,間質部、狹部、壺腹部、傘部。 而輸卵管的常見疾病為輸卵管粘連造成梗阻導致不孕。 大多數輸卵管癌繼發於子宮內膜癌或卵巢癌後,又稱繼發性輸卵管癌。 是一種少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常發生在不孕或患有慢性附件炎、輸卵管結核的婦女,發病率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0.

輸卵管癌第三期

一般情況下腫瘤越大,惡性程度越高,生長速度越快,越容易轉移。 免疫狀態好者可抑制腫瘤轉移,使腫瘤長時間的穩定而處於自限狀態,而若機體免疫系統抗禦腫瘤的能力降低時則可出現早期轉移。 凝血機制,腫瘤發生轉移必須經過腫瘤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黏附、纖維蛋白包繞、形成瘤栓等一系列過程。

輸卵管癌第三期: 癌症專區

1、輸卵管上皮良性增生和原位癌的鑒別:典型的輸卵管腺癌很容易診斷,但輸卵管上皮早期癌變和良性瘤樣增生之間的鑒別有時十分困難。 以往有人認為輸卵管上皮細胞核的擁擠、堆積、復層化和異型改變即為原位癌,但有人指出,18.5%輸卵管切除標本,局部區域均可見上述良性增生性改變。 常同時伴有輸卵管炎症,但少數基本正常的輸卵管上皮也可出現這類改變。

所以,凡是出現陰道流液,特別是絕經後的流液,一定要引起警惕,並及時就醫。 可將收集流出的液體做細胞學檢查,再結合腹腔鏡、B超或CT等檢查,儘早確診。 原發性輸卵管一旦形成包塊,表明已發展到中晚期,進一步還可出現排尿不暢、部分腸梗阻,以及流出惡臭色濁的液體等,此時已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輸卵管癌第三期2023 原發性輸卵管癌的治療,主要是手術、放療或化療等。 早期以手術切除較為理想,術後再行根治性化療或輔以放療,5年生存率可達88%以上。 當然,也可採用綜合性手段,配合生物、免疫治療以及中醫藥等。

輸卵管癌第三期: 輸卵管癌

有時部分區域的上皮乳頭狀增生類似於乳腺管內乳頭狀瘤病的結核,可有乳頭搭橋、腺管形成和胞漿嗜酸性變等情況。 由於上述各類病變與慢性輸卵管炎和輸卵管結核 關係密切,因此只有當出現大量乳頭、核分裂相和明顯的核異型性時,才應考慮為原位癌。 輸卵管癌第三期2023 1、年齡:良性腫瘤多發生於生育階段的婦女,惡性腫瘤多發生於老年婦女,少部分特殊類型的腫瘤好發於青春期及幼年女性。 2、生育:部分婦科腫瘤的發生與生育有關,其發病與過早分娩、密產、多產等生育因素有關。 輸卵管癌第三期 3、性衛生:不潔的性生活可引起女性生殖器官感染,如:陰道炎、宮頸炎、宮頸糜爛、輸卵管炎症等。

最常用的化療方案有CAP&方案(順鉑、阿黴素和環磷醯胺)、CP方案(順鉑和環磷醯胺)和DDP加Taxol方案(順鉑和泰素)。 (三)放療 輸卵管癌第三期 由於輸卵管癌少見,且放療中應用的技術和劑量不同,故較難評價放療對輸卵管癌的效果。 輸卵管癌第三期2023 現放療多用於手術後上腹部無殘存瘤,僅盆腔有較小殘存瘤者。

輸卵管癌第三期: 治療方式

它們成為外陰癌、陰道癌、宮頸癌及輸卵管癌的重要發病因素。 4、內分泌:女性生殖器官是女性激素的主要靶器官,其腫瘤的發生與內分泌密切相關。 現在有些女性不經醫生指導,私自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補品及一些美容美膚用品,刻意或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體內雌激素水平。 而長期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是輸卵管癌和卵巢癌的發病因素之一。 5、不良生活方式:吸煙尤其是大量吸煙,可能是誘發宮頸癌和輸卵管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流行病學調查,吸煙婦女患本病的風險較不吸煙婦女增加2倍。

輸卵管癌第三期

因此 I 期患者選擇的手術治療方法應是筋膜外全子宮切除、雙側附件切除術及大網膜切除術。 對 II 期及以上患者應盡量切除到無肉眼殘存瘤,有時甚至要切除部分受累器官(如盆底直腸)。 當種植廣泛不能切除到無肉眼殘存瘤時應行瘤體縮減術,並選擇性的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活檢術或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除術。 手術開始後應首先仔細探查並行手術分期,對可疑部位應取活檢。 應取腹水找瘤細胞,無腹水時抽取腹腔沖洗液。

輸卵管癌第三期: 診斷

輸卵管為一對細長的管狀器官,全長約7cm—13cm,女性輸卵管直徑約0.5cm。 輸卵管位於子宮底的兩側,子宮闊韌帶的上緣內,其輸卵管內端與子宮底的外側角相連,外端到達卵巢的上方,游離子腹腔內。 每側輸卵管有兩個開口,一個開口於子宮腔,另一個開口於腹膜腔。

好發年齡為40-60歲,2/3病例發生在絕經後,1/3發生在更年期。 其病因迄今尚不清楚,多數學者認為輸卵管癌發病可能與慢性炎症刺激有關。 輸卵管癌第三期2023 輸卵管癌第三期 因為原發性輸卵管癌早期診斷困難,故預後極差,5年生存率21%-44%左右。

輸卵管癌第三期: 輸卵管瘤

譚醫生指出,輸卵管癌主要是原發性,原發性輸卵管癌的癌細胞發生於輸卵管;繼而影響卵巢、子宮以及其他器官。 早期輸卵管癌很多時都沒有明顯病徵,所以較難發現。 常見病徵包括陰道滲出分泌物,但由於發病初期陰道排液並不明顯、時有時無,令患者很容易忽略。 其他常見徵狀包括下腹疼痛、陰道不正常出血、盆腔腫塊等,但早期輸卵管癌目測不會見到任何腹脹,直至腫塊形成後,情况已較難控制。 如病人陰道出現反覆及不正常的出血,醫生會先利用宮腔鏡檢查子宮內膜,並檢查陰道、宮頸及宮腔等,以排除這些位置出現問題。 若懷疑是輸卵管癌,須配合其他檢查,例如電腦掃描、超聲波檢查等,協助醫生診斷。

輸卵管癌第三期

1、轉移過程 :腫瘤細胞的轉移是許多階段的動態連續的過程。 此外、在轉移過程中,癌細胞也可以直接脫落於體腔,著床於漿膜面形成種植性轉移瘤。 2、轉移途徑:惡性腫瘤的轉移主要通過淋巴管、血管和體腔。 淋巴道轉移,淋巴轉移多按淋巴干的規律轉移,即左右頭頸干、左右鎖骨下干、左右支氣管縱隔干、左右腰干和腸干。 血道轉移,血道轉移多按體靜脈型、肺靜脈型、門靜脈型、錐靜脈型和逆流型。 種植轉移,在腔隙中腫瘤細胞瀰漫性生長,如胸腔、腹腔、心包腔等。

輸卵管癌第三期: 輸卵管癌多歸類卵巢癌

腫瘤通常陷入到子宮毗鄰的附件地區,所以需要病理學家判斷病症情況及原發地。 輸卵管瘤也可能會是子宮、子宮內膜、腸胃道、腹膜或胸部的惡性腫瘤轉移結果。 輸卵管瘤通常被視為一種相對罕見的原發性腫瘤,占全部婦科惡性腫瘤的1%至2%[1]。 在美國的一項分析顯示,1998年至2003年期間輸卵管瘤的患病率在100000婦女中只有0.41例[2]。 如果癌抗原125血液檢查如果呈現非特異性,則可能指向出病人患有輸卵管瘤;更多的特異性檢查包括有婦科超聲檢查,CT檢查、或者盆腔部位核磁共振。 因為輸卵管瘤所處的位置,醫師很難在病症早期發現它。

輸卵管癌第三期

他解釋,輸卵管是子宮上方左右兩邊伸出的部分,當卵子由卵巢排出時,必須經輸卵管才能進入子宮。 如果卵子與精子在輸卵管結合,形成受精卵,也需要經輸卵管進入子宮再着床並成孕。 在1991年的一項報告顯示,一半左右的進階期患者能夠有五年生存率,均採取了順鉑基的化學療法[10]。

輸卵管癌第三期: 早期病徵不明顯 陰道不正常出血、下腹痛 發現腫塊時已屬後期

和卵巢癌類似,輸卵管瘤的首選治療方法是手術。 腫瘤通常先會擴散到子宮附件和卵巢,所以可能會採取子宮切除術切除子宮、輸卵管、卵巢及附件。 此外還可能進行盆腔清洗,並切除大網膜(英語:Greater omentum),取樣盆腔和腹主動脈的淋巴結。 此外,放射療法也可以用於治療這種癌症並提高患者存活率[9]。 輸卵管癌第三期 輸卵管癌常發生在不孕或患有慢性附件炎、輸卵管結核的婦女中,發病年齡以50歲前後多見。 分為兩種情形:發生在輸卵管者,稱原發性輸卵管癌,但大多數的輸 卵管癌是繼發於子宮內膜癌或卵巢癌之後,又稱繼發性輸卵管癌。

  • 極少的輸卵管瘤中包含平滑肌肉瘤和移行細胞癌(英語: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 禁忌症:有嚴重的心、肝、肺、腎等臟器的合併症及功能不良者。
  • 免疫狀態好者可抑制腫瘤轉移,使腫瘤長時間的穩定而處於自限狀態,而若機體免疫系統抗禦腫瘤的能力降低時則可出現早期轉移。
  • 早期以手術切除較為理想,術後再行根治性化療或輔以放療,5年生存率可達88%以上。
  • 因此 I 期患者選擇的手術治療方法應是筋膜外全子宮切除、雙側附件切除術及大網膜切除術。

輸卵管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少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其發生率在宮頸癌、宮體癌、卵巢癌、外陰 輸卵管癌第三期2023 癌、陰道癌之後,居末位。 治療方面,輸卵管癌的治療方向與治療卵巢癌及腹膜癌一樣,主要以手術為主,並配合化療。 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况規劃治療方案,如腫瘤已經擴散且範圍廣泛,先安排病人進行化療,把腫瘤縮細,再進行手術切除,手術後再進行化療。 另外一些晚期病人在適當情况下亦可以考慮使用標靶藥,有助改善存活率。 輸卵管癌佔所有婦科癌症大約百分之五,患者大多為40至60歲女士,目前成因未明。

輸卵管癌第三期: 輸卵管癌

禁忌症:有嚴重的心、肝、肺、腎等臟器的合併症及功能不良者。 病人因輸卵管癌晚期,身體處於衰竭狀態,不能耐受手術者。 輸卵管癌第三期 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不配合者可行全麻。 預後多不良,治癒率為25%以下,尚無有效的預防方法。 輸卵管癌難以根治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具有轉移的特徵。

臨床上常表現為陰道排液、腹痛、盆腔腫塊,稱輸卵管癌「三聯症」。 輸卵管癌第三期2023 排液是輸卵管癌患者最具特殊的症状,為漿液性黃水,量多少不一,呈間歇性,有時為血水樣稀液。 腹痛大約半數患者有下腹部疼痛,多發生於患側,為鈍痛,一般不重,以後逐漸加劇呈痙攣性絞痛。 下腹或盆腔包塊部分患者自己能在下腹捫及腫塊。 陰道出血:陰道不規則出血亦是常見症状之一,出血為腫瘤壞死侵破血管,血液流入子宮經陰道排出。 其他:晚期腫塊壓迫附近器官或廣泛轉移,可出現排尿不暢,部分腸梗阻的症状。

輸卵管癌第三期: 治療方式

原發性輸卵管癌的治療應根據患者年齡、身體狀況、病期、組織學類型等採用個體化的治療方法,以手術治療為主,輔以放療和化療。 (一)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原發輸卵管癌最主要的治療手段。 手術的目的不僅是最大限度地切除原發瘤,也是診斷和分期的重要途徑。 因為輸卵管癌易雙側發病(雙側發病者約佔1/3),且易累及卵巢和子宮內膜,脫落的癌細胞也可種植於盆腔腹膜。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