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八仙嶺行山好唔好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八仙嶺行山

行程由漁農處船灣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出發,經「馬騮崖」石壁登上八仙嶺仙姑峰,途中遇上山火。 死因裁判法庭於1996年5月召開研訊,6月裁定「起因必屬人為,禍根源於學生吸菸或攜帶打火機所致」。 現今八仙嶺自然教育徑上的「春風亭」,便是紀念山火中捨己救人的兩位老師(周志齊老師、王秀媚老師)而興建。 「春風亭」寓意春風化雨,教育深恩,作育萬物。 初段由大美督登上仙姑峰比較斜,所以需要一定體力,然後經過連綿山脈,遠望船灣淡水湖及大埔一帶,景色怡人,回程時需行碎石路落斜到鶴藪水塘。

八仙嶺行山

無他,原因就是我們參加需要攀越八仙嶺的山賽。 雖然我們不是運動員,亦非求名次,但是2場比賽我們都有全力以赴去「跑山」,故對八仙嶺的新印象便是「辛苦」。 那時目標明確,走到氣呼呼,莫說打卡拍照,就連停下來看風景的力氣也沒有。 八仙嶺行山2023 每次都是數着數着便再也不知道走到第幾座山了,只是記得後面的山愈走愈高,累到一見到補給站便急不及待地衝去吃冰菠蘿。 從起點上行數分鐘,經過春風亭,這是紀念1996年2月10日,馮堯敬中學的四名老師及40多名中學生在這條路徑遠足時,遇上山火,兩名教師及三名學生不幸葬身火海。

八仙嶺行山: 八仙嶺行山路線|八仙嶺零樹蔭 衛奕信徑9段夏天不宜 登屏風山天梯最難捱

這次環走八仙嶺10座山峰,雖然都有賽事要完成,卻有另一番感受,讓我們重新認識八仙嶺。 我們由降下坳燒烤場出發,前往八仙嶺自然教育徑,並接上衛奕信徑第十段及第九段,登八仙嶺、犁壁山及黃嶺,最後接回八仙嶺自然教育徑下山回到起點位置。 這條路線可謂先甜後苦,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的一段比較平緩輕鬆,踏上八個連綿山峰後再登黃嶺坡度愈高,頗為吃力。 在山脊之上視野非常開闊,除了可俯瞰船灣淡水湖和吐露港,更能極目新界東北一帶。

見到湖面之大,可想像興建工程之艱巨,數條鄉村的居民也因為興建這個水塘而要搬遷別處。 八仙嶺行山 八仙嶺是由八個綿綿不絕的山峰組成,分別為仙姑峰、湘子峰、采和峰、曹舅峰、拐李峰、果老峰、鍾離峰及純陽峰,位於大埔大尾篤。 八個山峰距離不大,較值得注意的是往湘子峰與采和峰的梯級較高而且崎嶇。 八仙嶺行山2023 很快就經過曹舅峰、拐李峰、果老峰,船灣淡水湖一帶、馬鞍山、西貢北部等都盡在眼前。

八仙嶺行山: 香港好去處|大埔三門仔海濱單車徑開通 全長900米飽覽八仙嶺和吐露港等景色

由此上山直到登山口的2公里都是樹蔭,體力付出較新娘潭或九龍坑山及鶴藪出發少。 八仙為道教特色的古代民間傳說,各個神仙具人性化。 鍾離權有傳是漢朝將軍,鐵拐李原本無跛,但借屍還魂後成為跛腳乞丐。 八仙嶺行山 風流書生韓湘子攜帶紫金簫,曾因吹得一手好蕭而令東海龍女化為銀鰻。

  • 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的終點會抵達新娘潭路,朝船灣淡水湖方向步行回大美督郊野公園管理站,再步行下山至大美督巴士總站就可乘搭交通工具離去。
  • 續沿屏風山脊行走,便見下山的石級,下山前不妨走上像觀景台的小土丘,回望落日影照屏風山及處處昔日梯田的沙羅洞。
  • 單車徑盡頭的休息處有洗手間、飲水機、有蓋座椅和單車泊位等設施。
  • 犁壁山是在八仙嶺和黃嶺之間的山峰,我們只是怱怱走過,也沒有特別停下來細賞景色。
  • 在山脊之上視野非常開闊,除了可俯瞰船灣淡水湖和吐露港,更能極目新界東北一帶。
  • 屏風山、黃嶺、犁壁山的山頂都要離開衛奕信徑,當中最高及景色最廣闊的為639米的黃嶺,而且只需兩分鐘便可到達,不妨一看。

難度方面,八仙嶺西接犁壁山、黃嶺及屏風山,路線長達12公里,屬中長距離道線,離開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後,沿途並無遮擋,而且沿途山勢都有高低起伏,整體而言是中上難度,需要一定體能。 景觀方面,八仙嶺北望沙頭角,南看船灣,沿途景觀開揚,景色一流;另外,黃嶺至屏風山的陡坡更是香港最佳美景之一。 在秋冬之時,八仙嶺沿途芒草盛放,是香港最佳欣賞芒草的路線之一。 流 水 響 水 塘 邊 遍 植 楊 柳 及 油 杉 等 優 美 樹 種 , 塘 邊 一 片 詩 情 畫 意 、 水 秀 山 明 的 湖 光 八仙嶺行山2023 山 色 , 美 不 勝 收 。 大路往左行2分鐘可到犁壁山頂,是拍照的理想位置。

八仙嶺行山: 八仙嶺 Pat Sin Leng

八仙嶺(英語:Pat Sin Leng)是香港新界東北部的一條山脈,位於大埔吐露港北岸,山脈全長約1公里,由8個高度相約的山峰組成,鄉民將之與中國道教八仙傳說結合,賦以「八仙嶺」之名,現爲八仙嶺郊野公園的一部分。 八仙嶺行山 八仙嶺一帶蜜蜂數目不少,筆者曾被蜜蜂緊貼了十分鐘,待它採完面上的鹽分後才得以自由。 漁護署指引3點為︰勿行入草叢等蜜蜂聚居點、勿打擾蜂巢、勿用香體用品。 離開仙姑峰後向南方的八仙嶺自然教育徑走,經春風亭到大美督,再轉乘巴士或小巴到大埔,結束行程。 屏風山、黃嶺、犁壁山的山頂都要離開衛奕信徑,當中最高及景色最廣闊的為639米的黃嶺,而且只需兩分鐘便可到達,不妨一看。 黃嶺上落起伏大,加上暴曬及大風因素下體力消耗高。

要 數 本 港 最 具 挑 戰 性 的 山 峰 , 以 連 續 上 下 坡 次 數 密 集 程 度 計 算 , 八 仙 嶺 當 之 無 愧 。 八 仙 嶺 的 主 峰 為 「 純 陽 峰 」 , 高 五 百 九 十 公 尺 , 為 群 峰 之 首 , 可 遠 眺 新 界 東 北 水 天 一 色 的 景 觀 。 此 外 , 亦 可 從 相 反 方 向 , 由 大 美 督 郊 野 公 園 管 理 站 , 直 上 八 仙 嶺 , 經 春 風 亭 , 攀 登 上 純 陽 峰 , 經 犁 壁 山 , 再 登 黃 嶺 , 沿 屏 風 山 的 山 脊 至 湖 水 如 鏡 的 鶴 藪 水 塘 。 此 段 共 十 二 公 里 , 走 畢 全 程 需 時 五 小 時 半 。 八 仙 嶺 是 八 仙 嶺 郊 野 公 園 的 中 心 點 , 多 條 山 徑 均 可 以 通 上 八 仙 嶺 , 但 較 為 安 全 的 路 線 是 已 開 闢 且 有 清 晰 路 標 的 衞 奕 信 徑 第 九 、 十 段 。

八仙嶺行山: 【香港山峰50全攻略 – 第八回】 大埔十峰環走 – 八仙嶺、犁壁山、黃嶺

八仙嶺坐落於新界大埔,山嶺上諸峰起落,概分八峰,因而以道教的八仙為名。 由東至西,各山峰依次名為仙姑、湘子、采和、曹舅、拐李、果老、鍾離及純陽峰。 八仙嶺山脈由東伸延至西邊的黃嶺及屏風山,有如一幅巨型屏風,在遠處仍能清楚辨認。 筆者選擇2往新娘潭,再行到大美督,沿路有多個涼亭可供小休。 八仙嶺行山2023 總結由大美督逆走部份衛奕信徑第9段,登八仙嶺經犁壁山,略過黃嶺。

這段路跟衛奕信徑第十段重叠,直到下圖的岔口,沿右邊繼續。 八仙嶺的稜線上以一道以石級、泥徑及水泥造的山徑連貫。 嶺上山徑四通,可分別通往大尾篤、鹿頸、南涌、新娘潭、丹竹坑及鶴藪等地;另有數道隱徑可登上仙姑峰、純陽峰和黃嶺。 事件中消防出動67輛消防及救護車,派出238名消防及救護人員處理,包括攀山拯救專隊、高空拯救專隊及搜索犬等。 八仙嶺行山 洪德城指連日天氣不穩,酷熱警告及雷暴警告,而男子失蹤位置偏僻,及由草叢遮蔽部分身體,另外因現場範圍廣闊,及死者失蹤線索較少,增加搜救困難。

八仙嶺行山: 【香港山峰50全攻略 – 第一回】青山 – 香港三尖 無盡天梯 Hikipedia

在左方危險警告牌後的山徑前進,上攀陡斜的林蔭道,急升至一個小平台。 及後再沿茂密的山徑至一增小石壁之下,已達馬騮崖。 攀過此石崖,其後沿徑再走一段,不久便上攀至仙姑峰。 由此右轉循衛奕信徑第十段下走,接回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再右轉逆走教育徑下走至漁護署管理站及大美督。

經過紀念八仙嶺山火的兩位老師的春風亭後,沿路不太斜,邊走邊傾約一小時到達路口,有明顯路牌指示往八仙嶺。 第一個山峰是511米的仙姑峰,樓梯級鋪得極佳又仍有樹蔭,不太吃力約廿分鐘就到。 一般步速約5-6小時才可完走八仙嶺,建議最好在9時前起步,而且避免在炎熱天氣行走以免中暑。 八仙嶺是衛奕信徑難度最高一段,登屏風山的天梯極大級,全程總攀升和總下坡分別超過850米,不容輕視。

八仙嶺行山: 大埔

著名的八仙嶺山頂無樹蔭,最少八上八落令不少人望而生畏。 八仙嶺行山2023 然而經樹蔭處處的大美督登頂,再「避開」最難行往鶴藪的崎嶇天梯,卻是不錯的選擇。

在分岔口右轉,沿小徑走至一草地後接隱密小徑急攀而上。 走至一處平地後右轉 (左方崗松間的支徑應可通往麻雀塘)再上走,在前方山崗的左側繞過。 接著先後遇上三條支徑(首條在左方,應可通往沙羅洞;第二條則在右方,應可下走至布心排;第三條亦在右方,可下走至犁壁山新村)需繼續直走,沿黃嶺南脊上升。 起點為似新月形的鶴藪水塘,水塘於1968年建成,灌溉之用。 根據網站metropop,藪乃走獸所聚之處,鶴藪意思是鶴鳥聚居的地方,藪在《說文》讀音為Sau2(手),但在香港就保留粵音Dau3(竇)讀法。 鶴藪水塘設流動廁所、涼亭及燒烤場地等可供整理行裝,由西至東行過主壩再沿石屎路走,燒烤地點後可見鶴藪水塘家樂徑門牌,是登天梯前的最後平路。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