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青山三尖2023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青山三尖

為紀念第17任港督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兩度曾青山,這名對漢學研究甚深的英國人親書香海名山4個字,至於回頭是岸則為鐵禪法師題。 青山三尖 金督馳馬徑及金夫人馳馬徑是為他們騎馬行過的路命名。 此外青山村附近曾在1976年6月23日被列入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但後來被除名。 保護區面積只有0.1平方公里,是紀錄當中面積最小的,其中擁有兩棵樹齡達40年的古樹。

離開方法建議原路折返,如落良田坳要經過大量浮沙碎石路劣地,難度大增。 大約1小時返回輕鐵青雲站,完成青山之旅。 總結青山的天梯對體力要求不低,有需要可以行山杖輔助,而且帶備防曬用品、充足水份和乾糧補充。 香港三尖以蚺蛇尖為首,其餘兩尖為釣魚翁及青山。 青山三尖2023 它們外形十分尖銳,再加上其陡峭及滿佈碎石的山路,而被合稱為香港三尖。 從青雲路起,由興才街轉入青山寺徑,經過青山古寺後,便是一輪石級急升。

青山三尖: 青山 Castle Peak

接著在青山寺左邊的斜路走約1分鐘就會見到黃色欄杆樓梯了。 上青山沿大路樓梯及上山提示牌就可以,沒有隱藏路線。 在途中會經過分叉路,這裡會有指示牌指示上山頂路線,在分叉路轉右繼續上。 青山寺位於屯門,又名青山禪院,是香港三大古寺之一,據考證應為香港佛教發源地。 青山寺是由多組建築物構成,群集於屯門高583米的青山東面山麓上。

景色方面,蚺蛇尖路線是香港行山景色最佳路線之一,蚺蛇尖山頂的360全景景觀固然一絕,而下降到大灣的山路、大灣、鹹田灣及大浪西灣亦是賞心悅目的風景,風景絕佳,無可挑剔。 青山禪院歷史悠久,由此登臨的青山,便因外觀銳如刀鋒,山路陡峭難行,被行山愛好者列為香港三尖之一,與西貢的蚺蛇尖及釣魚翁齊名。 由禪院走到山頂涼亭,雖得花上不少體力,幸好路況卻不算太差,抵達涼亭後,便可在這個五百多米高的地方賞到屯門碼頭及屯門市中心一帶的好風景。 欲繼續上行至發射塔,還得多走幾分鐘,這裏有塊刻着「高山第一」的石碑,有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所題,不過現已難作稽考。 離開青山之巔,朝良景方向走都是落山斜坡路段,要留意碎石路容易滑倒,基本上徒步個多、兩個小時便可回到市區。 釣魚翁、蚺蛇尖及屯門青山被稱為「香港三尖」,因其地勢陡峭及碎石滿布,難以行走,故被合稱為香港三尖。

青山三尖: 【香港山峰50全攻略 – 第一回】青山 – 香港三尖 無盡天梯 Hikipedia

及後叉路設銀色青山徑路牌,選右面,坡度開始增加。 樓梯旁的告示牌指青山艱險難行,天氣惡劣時切勿嘗試,相信是指近青山山頂一段。 轉了幾個彎大約到達海拔300米左右,在相對平緩的位置可衫見屯門市全景,以及屯門避風塘、香港新國際機場、大嶼山北部。 青山(英語:Castle Peak[1])又稱杯渡山,是位於香港新界西部屯門區的一座山峰,海拔583米。

青山三尖

青山標高583米,是香港西部最高的山峰,頂峰建有電視廣播發射站。 青山古稱「杯渡山」,因東晉劉宋時期的杯渡禪師到此遊歷而得名[1]。 據史籍《新安縣志》指,青山為「新安八景之一」(「新安縣」即今深圳及香港)[2] 。 青山前往良田坳一帶山路是經長期風化的浮沙劣地,部分斜坡幅度甚大及山徑支線多而雜亂,具一定危險性。 後分叉路取左道沿綠色欄杆,近山頂位置石級愈來愈大而且有大有細,略較獅子山山頂困難,考驗體能。 及後一段被樹叢及岩石包圍,無甚景觀可收起相機電話專心行山。

青山三尖: 青山公路

至於青山,講路程屬三尖中最短,八成道路仲係石屎路,但因為斜度極大,可謂「好睇唔好食」,體能差啲都未必頂得住。 好彩中途可遊覽歷史悠久嘅青山寺,可以稍作休息。 青山腹地是香港西北端一片劃作操炮區的貧瘠劣地,長年經過炮火洗練及風化沖刷下,形成各種旱有的裂谷與沖溝地貌。 其中著名景點有月牙谷、青松紅壑及方包石等均極具特色。 青山不算艱險,頭半段人造靚梯級,後半開始變為石級,基本上非常少碎石,踏石亦很穩固,但因大半程要上高大石級,體力要求頗高。 青山三尖2023 但上到頂望見360度的風景,什麼痛苦感也暫時消失。

  • 青山前往良田坳一帶山路是經長期風化的浮沙劣地,部分斜坡幅度甚大及山徑支線多而雜亂,具一定危險性。
  • 政府發展屯門新市鎮,亦以「杯渡路」紀念呢位屯門偉人。
  • 青山是香港西部最高的山峰,高583米,頂峰建有發射站。
  • 一開始要上大斜路才到入口,然後再踏無盡的階級,但只要休息幾次,過程沒想像中的辛苦。
  • 近海邊位置外望珠江口伶仃洋及深圳蛇口半島至紅樹灣一帶,是踏石角及龍鼓灘,中華電力公司的龍鼓灘發電廠、青山發電廠等重工業、新界西北堆填區和劉氏家族聚集的龍鼓灘村位處此地。

2009年5月22日,小冷水及青山的部份地方從綠化地帶被改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以保留香港蝴蝶的一個重要棲息地。 小時候曾聽過屯門街坊說,青山的山勢輪廓,像個倒臥向天的巨人臉孔,經我實地觀察後,發現只要加點想像力,就會覺得相當神似。 這樣的描述,並不在於說明青山有多麼的神化,反而是帶出在屯門區成長的人,都很喜歡這座山,更慣把青山當成茶餘飯後的話題。

青山三尖: 屯門青山景點1. 青山寺

青山頂的「韓陵片石亭」,相傳為紀念詩人韓愈曾登臨青山留字,因此柱身寫上韓愈五言律詩。 韓愈被貶路經屯門的事蹟,是真是假,眾說紛紜。 青山三尖 經過曉巒及至和壇後,穿過香海名山牌樓,又到歷史時間。

幾經努力,終於到掛韓陵片石亭,柱身寫上韓愈五言律詩。 韓陵片石亭向發射站上行,轉左可到達青山的三角測量站。 青山三尖 秋冬時青山山頂一樣有不少芒草,不過風力猛烈,定要帶備保暖衣物。 青山又名普渡山、杯渡山、據《粵大記 青山三尖2023 ‧ 廣東沿海圖》,聖山即今日青山。 青山三尖 相傳杯渡禪師曾在青山修道,後來其徒弟建成青山禪院,為香港三大古剎,達過千年歷史。

青山三尖: 屯門青山景點3. 青山發射站

筆者第一座達成的「尖」,還記得這天烈日當空,異常炎熱。 一開始要上大斜路才到入口,然後再踏無盡的階級,但只要休息幾次,過程沒想像中的辛苦。 屯門青山最見嘅記載,就係魏晉南北朝時代,有一位高人叫「杯渡禪師」,據講佢可用隻杯去渡海。

  • 從青山(杯渡山)至圓頭山(靈渡山)的遠足路線合稱為「杯靈雙渡」[3]。
  • 該地面積廣闊,丘陵起伏,有大冷水、小冷水、花香爐等地方。
  • 它幅員廣大、山坡碎石浮沙,路徑縱橫交錯,使人不敢輕易便闖。
  • 青山頂的「韓陵片石亭」,相傳為紀念詩人韓愈曾登臨青山留字,因此柱身寫上韓愈五言律詩。
  • 及後一段被樹叢及岩石包圍,無甚景觀可收起相機電話專心行山。
  • 轉了幾個彎大約到達海拔300米左右,在相對平緩的位置可衫見屯門市全景,以及屯門避風塘、香港新國際機場、大嶼山北部。
  • 青山是屯門的舊稱,現時泛指屯門區西部一帶的山嶺地區(青山操炮區)。

來到「韓陵片石亭」,先往左的發射站標高柱一覽四周景色,及後返回涼亭,直走另一方向的發射站。 沿浮沙大路下降山坳,大致依山脊接一稍斜碎石坡下降至良田坳的馬路,下走便可達良景邨。 出發點在屯門的青雲輕鐵站轉入興才街,然後走到聖公會青山聖彼得堂幼稚園前在青山寺徑開始不停向上行到青山寺。

青山三尖: 屯門 青山

青山是香港西部最高的山峰,高583米,頂峰建有發射站。 由於青山一帶的劣地地質,樹木較少,因此景觀極之開揚,從青山頂俯瞰,東面屯門一帶景色一覽無遺,西望廣闊荒涼的青山腹地,北面延綿起伏的杯靈雙渡,南眺遠方大嶼群山。 青山位於屯門區,高海拔583米,與蚺蛇尖及釣魚翁並列三尖之一。

青山的英文名為「Castle Peak」(意即「堡壘山」),因其山峰形如堡壘之故。 後來也因屯門軍鎮的設立得名屯門山,屯門一詞除了指屯兵之地外,亦指青山和九逕山形成一扇「門」似的包圍屯門谷地。 青山至良田坳部分路段屬於青山練靶場的軍事禁地,切勿於練習射擊的日子進入該範圍。 射擊練習開始前和射擊時,射擊練習區將懸掛紅旗或紅燈,詳情可瀏覽政府新聞公報。 香港三尖,釣魚翁、蚺蛇尖、青山,各有特色。

青山三尖: 香港三尖

該地面積廣闊,丘陵起伏,有大冷水、小冷水、花香爐等地方。 近海邊位置外望珠江口伶仃洋及深圳蛇口半島至紅樹灣一帶,是踏石角及龍鼓灘,中華電力公司的龍鼓灘發電廠、青山發電廠等重工業、新界西北堆填區和劉氏家族聚集的龍鼓灘村位處此地。 目前青山的主峰頂有數碼電視廣播發射站,訊號覆蓋屯門新市鎮、天水圍、洪水橋、東涌、香港國際機場及部分元朗市,不遠處有駐港英軍遺下的雷達電波接收轉發站。 青山古稱杯渡山(英語:Pui To Shan),因杯渡禪師曾駐該處而得名。

青山禪院多番重建,一度被道教徒接手,至1921年才由佛教徒接管。 三尊佛過百年歷史,牌坊回頭是岸更是登青山之路。 青山禪院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電影《龍爭虎鬥》中,李小龍(Bruce Lee)與喬宏對話場景就在青山禪院。 位於院內的李小龍事蹟徑設資料牌介紹,李小龍迷不妨一看。 沿路一直佈碎石,山勢陡峭,並常需要手腳並用。 基本上山上路線非常明確,只需要一直往上走,快則40分鐘便能到頂。

青山三尖: 屯門青山行山路線丨2小時輕鬆登香港三尖!賞屯門美景+襌院古寺

青山是屯門的舊稱,現時泛指屯門區西部一帶的山嶺地區(青山操炮區)。 青山將屯門區西面的荒蕪地帶、重工業區和屯門新市鎮分隔開來。 連貫新界,直達九龍的青山公路便是以青山命名,道路長達56公里,一共分為22段,是香港最長的道路和新界的第二條公路,早於英屬香港時期已經通車。 整條道路始於深水埗,沿九龍及新界西岸到達青山下的屯門,再向東北伸延至元朗,在錦田一帶轉向北至新田,最後向東抵達新界北的上水,與大埔公路粉嶺段(今粉嶺公路)匯合。

青山三尖

青山北面依次有乾山和圓頭山這兩個主要山峰,由南至北一直縱向伸延至元朗的廈村,恰好形成一度連綿的山嶺將屯門谷地和后海灣沿岸分隔。 從青山(杯渡山)至圓頭山(靈渡山)的遠足路線合稱為「杯靈雙渡」[3]。 青山前往良田坳一帶山路是經長期風化的浮沙劣地,部分斜坡幅度甚大及山徑支線多而雜亂,具一定危險性,行走時必須注意安全。 一直以來,青山一帶都是令我牙癢癢的地方。 它幅員廣大、山坡碎石浮沙,路徑縱橫交錯,使人不敢輕易便闖。 此路線估計是該地域最為易於行走的,惟對我來說也不輕易,尤以最後一後段而言。

青山三尖: 香港三尖介紹

爛路一條接一條,基本山無山徑可言,沿路沒有識別的路標難以描述,以良景邨為定位的方向前進。 走過一大段斜坡後,會更感覺到其險度,每一步均需謹慎而行。 見到此石亭的話,恭喜你,代表你已經登頂了! 山頂建有韓陵片石亭,亭內有碑,碑文由伍華先生所撰,記述伍華與當年港督金文泰遊歷青山之感。

青山三尖

登頂後可選擇沿路折返,亦可選擇繼續前往青山腹地,不過青山腹地佈滿浮沙碎石。 如選擇繼續前進,繞過途中發射站,於後方小徑前進。 若屯門西鐵站A出口出發,沿杯渡路向西,轉入青雲路再經興才街,開始上斜之路,抬頭一望可見青山發射站。 由尸羅精舍起,斜路幅度大增,資料顯示約2公里內海拔爬升近500米,並不算小兒科。 青山的南面為望后石,是個臨海地區,設有屯門38區環保園和內河碼頭等工業設施。

青山三尖: 屯門青山行山|4大打卡景點

登上青山的方法很多,早陣子我們便沿青蝶石河登上青山山頂,不過這條路線並非官方山徑,崎嶇陡峭,需爬石而上,因此本文並不會多加詳述,建議各位可從主要登山路線沿青山寺徑登上山頂。 由於山頂地勢險要,青山與釣魚翁山和蚺蛇尖合稱「香港三尖」。 東面山腰位置則建有青山禪院(青山寺)和青雲觀,東面山腳的青山村較接近屯門市中心,亦結集不少廟宇、精舍、淨苑。 青山發射站飽覽屯門市中心和九逕山夾雜海景,惟拍照時先站在安全位置,免生意外。

禪師見到呢座青山好有靈氣,就係山上面坐禪,最後得道成佛。 政府發展屯門新市鎮,亦以「杯渡路」紀念呢位屯門偉人。 要注意嘅係,青山一帶山徑風化嚴重,山徑多為碎石鬆軟路面,離開石屎後務必小心,在計算步行時間亦要因應現況情況。

順帶一提,此路段並不適合炎熱的夏天前去,因沿路無樹蔭,又曬又焗,且越後的路段梯級越大和斜。 選天氣好且涼快的日子前去,帶備充足糧水,慢慢行,一定能夠成功。 香港山峰眾多,遍佈於港、九、新界,以及過百座大大小小的島嶼上,朋友常說,你們行山好幾年了,應該差不多把香港的山都走過一遍了吧? 其實香港的山真的很多,同一座山峰都可以有無數條路線登山,目前我們仍在每週努力上山去。 總結來說,三尖難度有異,風景也各有千秋。 蚺蛇尖貴為三尖之首,不論難度及風景也略勝一籌。

參拜路線可以從牌樓開始,經過山門、菩提薩埵殿、護法殿、大雄寶殿、宿舍、功德堂、客堂、膳堂、不二法門、觀音閣及居士林。 釣魚翁位於西貢清水灣,高海拔345米,由北面看山,釣魚翁山勢尖銳險峻,因此釣魚翁與蚺蛇尖和睇魚岩頂並列為「西貢三尖」。 釣魚翁交通方便,修葺良好,支路豐富,景色優美,難度適中且可挑戰「西貢三尖」,因此深受遊人歡迎。 分叉路往黃色欄杆方向,經青山亭的左面續上。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