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9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大樓的興建是為了替代因九龍東一帶發展而需關閉之新九龍灣驗車中心、九龍灣驗車中心及土瓜灣驗車中心,為各款汽車進行車輛檢驗,而新款汽車在登記出牌前的車輛類型評定程序亦會於驗車大樓內進行。 選委界議員黃錦輝認為「港車北上」計劃體現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就是智慧出行如何影響了粵港澳大灣區的互相配合。 他指出內地停車場普遍採用全自動化系統登記車輛出入,車牌經入口處的光學辨識,由電子系統記錄車輛出入登記,然而港澳車牌號碼卻無法被電子系統識別。

香港的商用車輛及貨車每年均須接受檢驗,而所有在發牌日期前六年或六年以上製造的私家車,及總重量不超逾 1. 9 公噸的輕型貨車,每年亦須在牌照續期前送交指定車輛測試中心檢驗,確保車輛續領牌照前符合《道路交通規例》。 本文介紹預約車輛檢驗的資料,包括申請前的準備事項、驗車中心的位置,以及所需文件和費用。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同年7月20日,驗車槽再有車輛誤入車坑,需要多名工作人員合力將車輛抬起,事件中雖然無人受傷,但有在場的司機形容情況危險,因容易傷及於車底工作的驗車員,他促請署方儘快改善設計[6]。 驗車大樓位於青衣西草灣路18號,佔地約3.4公頃,是一座擁有先進設備的多層綜合車輛檢驗大樓,亦是本港首項同類型設施。 除了分布在三個樓層的30條驗車線,驗車大樓亦有其他輔助設施,例如底盤功率機、傾斜測試台、四柱式升降台、鉸剪式升降台、輪軸地秤、制動系統效能測試車道、停泊制動器效能測試坡道,以進行車輛檢驗。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口岸設施的不足阻礙民眾使用大橋,大橋使用率低造成口岸旅檢大樓商業活動的冷清,形成惡性循環。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2023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2023 根據審計署去年10月完成的《第七十九號報告書》,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58個可供出租的處所,截至2022年6月30日,仍有24個 (41%) 處於空置狀況。 儘管這一狀況是受到新冠疫情長期封關的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有22個 (38%) 處所自大橋香港口岸在2018年10月啟用以來,從未被租出過。 正如上文所提及,車檢不合格必須在14日內(包括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繳付重新檢驗。 驗車中心會給車主(或代辦的車房)驗車不合格的報告,指出驗車「肥佬」的原因,車主可以現時才交給車房維修及更換項目,有經驗車主大可自行購買零件維修,節省車房維修費用,但當然要承擔再次「肥佬」的風險。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運輸署驗車大樓下月起分階段啟用

驗車大樓位於青衣西草灣路18號,上月起分階段啟用,以重置新九龍灣驗車中心、九龍灣驗車中心和土瓜灣驗車中心,其中新九龍灣驗車中心上月1日已遷往青衣驗車大樓地下。 驗車大樓分三階段啟用,首階段為下月1日重置新九龍灣驗車中心,並會在第二季分兩階段重置九龍灣驗車中心和土瓜灣驗車中心。 全新落成的驗車大樓位於西草灣路18號,三個樓層設有共30條驗車線和其他輔助設施,可檢驗各種類型車輛、評定新款車輛類型和進行車輛登記前檢驗。 「澳車北上」政策於今年1月1日正式落地實施,並且自2月13日凌晨零時起,取消關閘/拱北口岸的粵澳兩地牌車輛單雙號限行分流措施,恢復粵澳兩地牌大型客車通行,而跨境營運客車司機駕駛營運車輛經關閘/拱北口岸往返兩地通行亦不限次數。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運輸署宣布,九龍灣驗車中心除類型評定外的各項服務本月31日起遷往青衣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一樓,為出租汽車、的士、公共小巴和超過16公噸貨車提供年度檢查服務。 若車主選擇繼續在指定車輛測試中心進行車輛檢驗,指定車輛測試中心所收取的驗車費將不會獲得豁免。 位於青衣的多層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下月1日起分階段啟用,現時新九龍灣驗車中心各項服務同日遷往驗車大樓地下,運輸署提醒車主按照原有預約信件指示到驗車大樓,為已預約的車輛進行檢驗。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費用

我們亦採用了建築信息模擬和電腦模擬技術,以達到最佳設計效果和品質控制。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2023 首先,藉着大橋的連繫,珠三角西岸會納入香港方圓三小時車程內可達的範圍,大大提升該區對外資的吸引力,有助優化區內的工業結構。 其次,香港亦會受惠於這片新的經濟腹地,因為區內人力和土地資源充裕,能為港商提供大量拓展內地業務的良機。 第三,大橋通車後,本港旅遊、金融和商業等不同範疇均會得益。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2023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2023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要給車房先檢查,就要付出額外費用,每間車房驗車價目可以相差很遠。 一般而言,私家車年檢價錢(包括政府驗車中心費用)約HK$1,000-HK$2,000不等,小型貨車更是HK$2,000以上起計,是驗車費用的兩至三倍,而且不包括維修/更換項目費用。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服務產業

然而,公共小巴只可行駛指定路線往返大樓驗車,該指定路線包括青荃路(經青衣北橋)、青衣北岸公路、長青公路、青衣西路和西草灣路。 如你的車輛牌照將於4個月內屆滿,便可在網上預約車輛在任何一間政府車輛驗車中心(驗車中心)進行年檢。 此外,你亦可透過網上服務,更改已預約的驗車日期或重新列印預約信。 你的車輛必須在牌照屆滿前4個月內接受檢驗;而你只可在已預約的驗車日期前不少於14天更改日期。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大樓啟用後不久,運輸署曾接獲多宗投訴,問題包括電腦系統不穩定、驗車槽過闊及地下無指示,導致驗車車輛輪候時間過長,甚至有貨車的車輪在2021年4月24日不慎跌入過闊的驗車槽中[5],事件中無人受傷。 營運商的調查結果顯示,事故的發生是由於車輛違反驗車程序,在車坑上倒車而引致車輛偏離原定行車線,使車輪誤入車坑,就運輸署已要求營運商明令禁止車輛在驗車線上倒車[6]。

如果無法獲得「粵港牌照」,則需要申請「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但在香港約60萬輛私家車中,只有1,800輛的牌照配額。 除了車輛年檢之外,不論新車或二手車,車主都會在車輛過戶前先將心水車輛「上架」檢驗,以免發現車輛出現問題而買錯車。 大部分車房都會提供「上架」驗車服務,公價約介乎HK$700-HK$1,000之間。 如果在香港以外地方致電的話,請在電話號碼之前加撥地區號碼「852」(不適用於駐海外辦事處)。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運輸署指定私家車及輕型貨車驗車中心驗車費用

例如建設大灣區智慧物流平台,連接灣區各城市的貨流、資金樓和信息路,實現數據資源共享,鞏固本港作為大灣區內國際航空、航運中心以及物流樞紐的地位。 大橋計劃帶來三方共贏的局面,但這份宏圖目前似乎還停留於紙上。 與澳門隔水相望、由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共同管轄的珠海橫琴,在港珠澳大橋建立時被看好會成為「下一個深圳」。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2023 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期望能夠支撐澳門——珠海極點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引領作用,然而香港似乎並未參與到深度合作中。 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在辯論中指出,過去三四年到橫琴落戶的港資企業並不多,每年只有30至50間左右,但2018年到橫琴發展的港企有453間。 不少人買車時為方便都會委託車行或經紀辦理車保投保事宜,不過為清楚了解自己應得的保障,還是強烈建議各位車主/準車主親力親為去比較及選擇合適的車保計劃!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本網站的所有資料均由有關決策局/部門及有關機構提供和更新。 署方提醒車主或其代理人應按照預約日期、時段及指定驗車線到達驗車大樓,並避免過早前往等候,以免造成交通阻塞。 議員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提出大橋在交通運營以外能夠扮演的角色。 有議員建議政府應該積極與其他灣區城市開拓多元化協作模式,發揮大橋效益。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政府車輛檢驗中心的地址及驗車類別

最後,也是最特別的一點,來自珠三角西岸、廣東西部和廣西等地的貨物更能善用本港的機場和貨櫃碼頭,香港作為貿易和物流樞紐的地位將會提升。 通過「澳車北上」計劃出行的私家車,也為車流量作出了不小貢獻。 根據傳媒報導,4月16日,「北上」的澳門單牌車驗放量首次超過4,000輛次,達到4,500輛次,佔當日車流總量的54%,刷新了政策實施以來單日最高紀錄。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食品與農產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產業,消費者對於生產者在產品的加工流程確保安全與品質,我們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Tips:車主必須在這4個月內為車輛續牌,否則駕駛行車證已逾期的車輛屬違例被罰款,並且會收取逾期後至續牌當日的牌費。 針對不同的需求,我們另外提供以下更即時、多元、豐富的專業網路平台,將致力協助您提升效率、快速進入市場、降低成本、持續成長。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隨著物聯網(IOT)科技革命的不斷快速發展,已然將短距離行動資料收發裝置植入日常生活產品及物件中,為資通訊的技術領域帶來新的發展面向。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汽車保險網上報價簡單又有保障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開場發言時指出,港珠澳大橋五月的平均雙向車流量達5,300多架次,約是疫情前平均水平的130%,最高達每天8,500架次,創單日車流量新高。 不過,根據港珠澳大橋項目於2008年完成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港珠澳大橋於開通初期,車流量估計為每日9,200至14,000架次。 至於中長期大橋車流量的估算,三地聘請的顧問預測於2030年及2037年,每日分別會有約29,100架次及約42,000架次行經大橋。 即將推行的「港車北上」計劃,允許合資格的香港私家車無需配額即可經大橋自駕往來香港與廣東省。 該計畫於6月1日開放申請後,首輪申請人數達到1.7萬人,但只有1,600人可以中簽獲得資格。 「港車北上」的名額申請火熱,是次辯論也圍繞如何優化「港車北上」方案展開,多位議員建議增加北上車輛的配額,簡化驗車程序和其它行政程序。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