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天台漏水責任12大分析2023!內含天台漏水責任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近日唐樓的天台更出現僭建物,該單位的牆身旋即出現裂縫,住戶一再向由食物環境衞生署及屋宇署合組的滲水辦反映問題,卻獲回覆指懷疑滲水位置不達標,拒絕跟進。 專家指部分滲水雖屬間歇性,但加上僭建物,恐會影響樓宇結構。 如有需要,聯合辦事處會轉介個案予屋宇署或水務署,作出相應行動;例如屋宇署會按香港法例第123章《建築物條例》,處理樓宇及排水渠失修問題;而水務署則按香港法例第102章《水務設施條例》,制止浪費食水的情況。

天台漏水責任

處理滲水投訴時,調查人員需要相關人士合作,進入投訴人單位及懷疑引致滲水的單位進行測試及收集証據,以確定滲水源頭。 視乎滲水情況,可能需要作出多次測試及收集樣本進行化驗。 對拒絕合作的業主/住戶,聯辦處會向法庭申請手令進入有關單位調查,以致整個調查所需的時間可能延長。 天台漏水責任2023 根據工作程序,聯辦處會在收到投訴後的6個工作天內聯絡投訴人。 職員會先作現場視察,然後進入被投訴的單位,有系統地進行非破壞式測試,以嘗試確定滲水源頭。 就簡單容易處理的個案並且得到有關業主/住戶的合作,調查及測試工作通常可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以及將結果通知投訴人。

天台漏水責任: 被投訴家居滲水 業主如何拆局?

阿美向食環署及屋宇署求助不果,轉向申訴專員公署求助,獲覆天台業主為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財政司司長法團」,法團代理人為地政署,已要求業主把天台違建物拆除,但初步得悉該署暫未有計劃安置天台住戶及清拆天台違建物。 記者實地了解情況時,發現涉事天台有多間僭建屋,露天位置更有一排喉管及水錶,喉管對落地面則有水漬,其中一個單位大門貼有滲水辦發出的「擬進入處所通知書」,表明曾就滲水問題到訪但無人應門。 天台漏水責任2023 林又稱,雖然曾向滲水辦反映,惟獲覆因懷疑滲水位置濕度不足,不獲跟進。 買天台樓最擔心是天台漏水,詹Sir指第一件事同樣是要搞清楚業權誰屬,若是公家的話就找管理處,「但通常整極都整唔好,因為驗親天台漏水唔止一個地方,A座的水走去B座都唔出奇」。 尤其是舊樓,林林總總問題多,詹Sir就提醒買家要先衡量自己是否處理得了,最壞打算自己要預一筆錢,「成個炒起再做過」。 天台樓另一個問題就是熱,冷縮熱脹下,往往攔河牆和樓面板之間會形成裂痕,久而久之變成漏水的源頭。

天台漏水責任

但相關儀器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倘若單位牆身內部有空鼓,也會影響溫度變化,因此單靠「紅外線成像儀」並不能百分百準確知道是否漏水。 「聯辦處」人員會委派顧問公司職員,按個案進行以下一項或多項測試,同樣地會到訪涉事單位一至兩次,有機會需反覆再作測試。 天台漏水責任 為了讓用戶在建築物內享用同樣優質的食水及海水,水務署鼓勵註冊用戶和註冊代理人妥善保養建築物的供水系統,共同創造健康的用水環境。

天台漏水責任: 《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 香港法例第 132 章)- 食物環境衛生署

MoneySmart比較不同家居保險的天花漏水賠償金額,兼教大家如何以3個步驟,輕鬆申請賠償。 滲水大都是由損毀的供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造成,通常可用簡單的修葺工程糾正。 業主應直接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鑑定滲水原因,迅速加以修理。 請參考聯合辦事處(聯辦處)編印的「家居滲水簡易測試」小冊子內的檢測方法。

  • 頂尖渠務工程公司提供專業優質之通渠及渠道維修服務,公司設備優良齊全,各師傳專業年輕,擁多年渠務經驗,及勇於面對挑戰及解決難題。
  • 不過,此責任僅涉及合理使用物業,並不向租客施加維修物業的責任。
  • 一旦發生單位有滲水漏水情況,千萬不要忽略並及早找出源頭並處理,否則可能會導致財務損失,甚至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 民眾會有疑問:只要照著流程解決,就能夠順利解決問題了嗎?
  • 因為「橫瀾島」是香港一個最當風的小孤島,所以配合颱風,可判斷出香港最高風速。
  • 不過此等權力只涉及與衛生狀況有關的事項,對一般的維修保養沒有太大關係,特別是對物業造成的損壞是由鄰居及/或建築物的公用部分引起的情況。
  • 在該單位的樓契中,並沒有清楚說明單位內的橫樑、支柱或其他結構性支承物是屬於該單位業主獨自使用、佔用或享用。

大廈的業主有責任維修及保養樓宇,若果是因為自己單位的問題而導致漏水情況,應該立刻聘請專業人士,例如工程公司、測量師行、註冊工程師進行修葺及處理,及早解決問題。 漏水問題,也因樓宇老化而出現樓上漏水至樓下,對不少業主來說,可以相當困擾。 要根治漏水問題,必須由業主先檢驗出滲水成因,並視乎情況和需要與有關住戶、其他業主、或法團進行協調,以進行維修工程。 值得留意的是,不論是火險,還是家居保,保險公司只會賠償因意外引致的損失,例如樓上住戶爆水管、甚至忘記關水喉等原因,但若為大廈日久失修等人為原因導致的,則不屬火險及家居保險的保障範圍內。

天台漏水責任: 天花滲水遭索償 首要釐清責任 大廈失修 喉管老化 家居保未必賠

不過,如果未能找到確實證據證明漏水源頭、或判定漏水情況輕微,未有構成滋擾,滲水辦都會停止調查,業主毋須作出行動。 天台漏水責任 對於部份住在頂層連天台單位的戶主,要檢測天台防水層有沒有滲漏,睇樓時可去後樓梯望望。 如果上方防水層出現問題,下雨後有大量雨水出現就會導致如此情況。 註冊用戶在建造、安裝、更改或移動消防或內部供水系統前,應先詳閱本網頁「常見問題」中的「與家居/單位裝修有關的水喉工程」一項,並按照當中的規定,事先獲得水務監督的許可,以及僱用持牌水喉匠進行相關工程。

天台漏水責任

由於天台防水層與樓宇主要結構一樣,屬大廈公用部分,法團有權追討該業主維修責任。 有關服務提供者的名單,不應視為已獲食物環境衞生署或香港特區政府認許或推薦,亦不應視為香港特區政府意味推廣其專門知識或其商業服務。 例如在颱風季節期間,若投保人家中的鋁窗意外破裂墮街而不幸造成人命傷亡,又或者家中爆水管而令到另一單位水浸或浸壞大廈升降機,第三者責任保險都可為投保人作為業主的身份提供保障,承擔業主可能需負上的法律責任。 以大新保險「樂加家」家居保障計劃C為例,如投保人的家居在裝修期間因意外而導致財物有損毀,若該裝修不超過2個月及總裝修費用不超過HK$10萬,保險公司就會最高賠償每年HK$120萬或每件/組HK$1萬。 天台漏水責任 天花漏水或天花滲水,是家居問題中最令人煩惱和老是常出現的一項! 遇到任何一個情況時事主若有購買家居保險,最大好處就是無需直接與鄰居交涉,全權交由保險公司出手跟進,省卻不少麻煩和尷尬。

天台漏水責任: 政府法團物業僭建漏水獲縱容

若樓下開冷氣時,令自己單位地面「成灘水」,詹Sir指,「技術上,開返冷氣同佢鬥撼。」全場聽畢立即哄堂大笑,詹Sir續稱,因為溫差關係,下面單位凍而上面單位暖,才導致有「倒汗水」。 有讀者就追問舊樓通常壽命多長,詹Sir就笑言,「就算故宮(這麼舊)都可以用好耐」,舊樓如賽西湖花園、太古城中心翻新之後都「好企理」,要視乎保養情況和業主如何打理單位。 「費了這麼多精神,最後可能索償不了?這不難理解鄰居為何情緒失控了。」Henry想到人家也有難處,同理心使然下,心情暫時得以平復;更立刻動身回家,向太太解釋事件的處理方法。

同樣,業主立案法團(或其管理公司)也可要求業主(或其佔用人)採取適當措施終止任何對建築物的其他佔用人所造成的滋擾或其他損害(例如危險建築物、滲水、排水管堵塞及蟲害)。 租約通常明文規定業主有權進入、檢查及/或維修物業。 天台漏水責任 相反,租約通常規定租客有責任維護/保養物業的內部和非結構性部份及/或在將租賃終止時物業的原始交接狀態交還給業主(正常損耗除外)。 幕牆是覆蓋石屎上的裝飾面,裝工欠妥也可能讓水流入;若地盤施工期間一些修口手工欠佳,就會讓水流從縫隙流入,現時只能透過重造防水層來處理問題。 另外,由於每個建築項目均需要向屋宇署入則,亦需認可人士作現場監督及簽署作實,如果過程沒有出錯,大廈結構是沒有大問題,因此受強風吹動大廈而出現裂縫說法,也未必說得通。 第二,用來把「鋼筋」扣起的「剪力桿」,數量是否充足。

天台漏水責任: 業主應該怎樣做?

但亦有些個案是在完成各項測試後,仍未能確立滲/漏水的原因和源頭的。 聯辦處由二○○八年至二○一○年的三年間未能成功確證滲/漏水源頭並終止調查的個案數字,按全港18個區議會分區劃分,臚列於附表二。 * 聯辦處人員會視察有關單位及測量滲/漏水情況以鑑定滲/漏水是否構成公眾衞生滋擾,影響樓宇結構或浪費食水的問題。 值得留意個別保險更是全球受保,換句話說,即是意外不一定在家居發生都受保。 例如,逛街時不慎整爛東西,第三者責任保障都可以為這始料不及的意外而引致他人財物損失需負上的法律責任作出賠償。 當然在投購前,應睇清楚保障範圍是全球保障或只限居所,且多數都要以香港法律為準。

2023年2月集團及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之總合約銷售金額為約21.93億元,其中物業合約銷售約21.29億元;及裝修合約銷售約6400萬元。 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兩個月,集團及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之物業合約銷售面積為約142,103平方米,物業合約銷售平均售價為每平方米23,539元。 中生聯合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虧損介乎約1000萬至1500萬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虧損減少約53%至68%。 新達控股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介乎約500萬至700萬元人民幣(下同),2021年同期虧損約140萬元。

天台漏水責任: 單位橫樑現滲漏 天台防水層維修屬誰責?

即使不需自行出面,也切記要保留好所有漏水維修單據或報價,以便日後就天花漏水作出索償。 漏水屬於民事索償,一旦樓下單位堅持要告上法庭追討賠償,他就有責任證明被告人的單位是漏水的源頭,亦即公證行的檢測報告。 不過,香港的樓宇結構複雜,牆內水管錯綜複雜,有時未必能完全肯定漏水源頭,又或者同時有多個漏水源頭。

  • 故建議滲漏水瑕疵的內容通知與請賣方負責的主張,還是透過「存證信函」的方式直接對賣方表達最為直接、簡單。
  • 屋宇署資料顯示,滲水一般成因為供水管損毀、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破損所造成,維修工程並不複雜,可託管業處介紹可信的水喉匠修理。
  • 通常情况下,五年保修期满后发生的维修费用应由全体业主和使用人分摊;如果开发商在销售时已经将天面分割给个别顶层业主使用,业主或使用人应自行承担其使用范围内的天面维修费用,其余公共部分则由全体业主或使用人分摊费用。
  • 聯辦處亦可向法庭申請「妨擾事故命令」,命令有關人士減除妨擾。
  • 幕牆是覆蓋石屎上的裝飾面,裝工欠妥也可能讓水流入;若地盤施工期間一些修口手工欠佳,就會讓水流從縫隙流入,現時只能透過重造防水層來處理問題。
  • 今次小編為大家尋找全城至抵自助餐優惠,用信用卡慳錢同時儲回贈或里數,自助餐愛好者絕對不能錯過。

報告年度轉盈為虧主要是由於報告年度經濟環境不佳導致銷售價格及毛利下降;及匯率波動導致營運單位產生外匯兌換虧損。 興證國際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錄得稅後淨虧損在2.8億元至3億元之間,2021年同期純利約4009萬元。 新豐泰集團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母公司所有人應佔利潤約8120萬元人民幣(下同),較2021年同期利潤下降約77%。 智傲控股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錄得虧損淨額介乎約1200萬元至約1400萬元,2021年同期淨溢利約60萬元。 由淨溢利轉為淨虧損之預期變動主要歸因於相比2021年同期集團特許手機遊戲及自主╱共同研發手機遊戲收益貢獻減少27%;及管理費用增長約41%。 现实是防水行业整体水平较低,而且非常混乱,能按国家规定严格做到位就很不错了,而这样只能大概率做到五年左右的水平而已,还是终身反复渗漏水,具体什么时候漏水都是看运气,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

天台漏水責任: 保障工程期間因意外或疏忽引致第三者受傷或財產損失提供責任保障。投保額可因需要決定。

若情況未有改善,食環署可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向有關人士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要求在指明的期限內減除有關妨擾事故。 如個案涉及影響樓宇結構或浪費食水,聯辦處會視乎情況,將個案轉介屋宇署或水務署跟進。 原因是過去有單位業主曾自資處理滲水及漏水問題後,才向保險公司索賠,奈何因不符保單內的索賠程序及指引,最終不獲賠償。 故大家需緊記,出資找人處理或檢查漏水滲水問題時,必須先聯絡保險公司,查詢清楚。 火險即「樓宇結構保險」,樓宇結構是指牆身、地板、天花、門窗及受保業主購買物業時已有的裝修。

工作人員會在懷疑滲漏的單位進行檢查和測試以確定源頭,在有關單位的業主或住戶合作的情況下,通常可於90天內完成調查,完成後可以向有關人員及機構索取報告。 滲水辦會在接獲舉報後6個工作天內聯絡舉報人,並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派人調查單位有否違反法例的規定。 一般會在懷疑漏水單位進行色水或紅外線測試,嘗試確定滲水源頭,通常可於90天內完成調查。 天台漏水責任2023 視乎情況亦可能有機會需要作出多次測試、收集多個樣本,業主應盡量配合,否則滲水辦有權向法庭申請手令,強制進入單位。 日久失修的舊式樓宇,不時會因為外牆出現裂縫、破損而引致漏水,雨水可能經由大廈外牆直接滲入屋內,或經牆身、縫隙流至不同地方。

天台漏水責任: 按揭計算機

有人因為它們位於郊區空氣清新,亦有人貪其可飼養貓狗,亦有人喜歡其居住空間大,當然租金便宜亦是優點,但當中需要注意事項,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師奶買餸煮飯,既要慳錢,又要滿足家人胃口,如何持家有道,極考功夫。 所以,MoneySmart今次教大家善用電子支付工具,助大家買餸的同時,賺取不同優惠,變相慳錢。

天台漏水責任: 滲水辦

她希望地政總署鑿開天花檢驗滲水問題後,幫她修補返天花缺口。 當局亦可向法庭申請「妨擾事故命令」,命令有關人士減除妨擾。 如有關人士沒有遵照法庭命令,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450元。

天台漏水責任: 第2步:閂水喉睇水錶 檢查隱藏食水管是否完好

假使鄰居單位剛好竣工,你也應該在鄰居入伙起計的一個月留意一下自己屋企會不會慢慢出現水漬。 只有確立被告人對滲漏有實質認知或推定認知,以及沒有在合理時間內採取補救行動,被告人才須賠償原告人。 天台漏水責任2023 天台漏水責任 如您的鄰居延遲告知您的單位可能是滲水源頭,除非您對滲水有實質或推定認知,否則只有在他投訴後,您才有責任賠償滲水導致的損失。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