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賀癌平皮下注射2023必看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賀癌平皮下注射

健保目前只給付HER2陽性「且有淋巴結轉移」的乳癌患者。 若無淋巴結轉移,就要自費用藥,一個療程約需6萬元上下,負擔不小,所以我們也期待健保可以早日放寬給付。 賀癌平皮下注射2023 在未來(也許還有好幾年)的乳癌病患,甚至大部分癌症,將有機會根據每一位病患不同的腫瘤分析圖譜,量身訂做來設計該類病患的治療方式。

賀癌平皮下注射

「賀疾妥」(Pertuzumab),可同時阻斷HER2及HER3的結合,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雙標靶藥物。 療程也是3週打一次,一次要8萬元上下,使用上多需搭配「賀癌平」(Herceptin)和化療藥物,若沒保險幫忙,負擔更是沉重。 「賀癌平」(Herceptin)是最為人所熟知的治療乳癌標靶藥物,標準治療是使用1年,可大幅增加患者的存活率。 賀癌平皮下注射 賀癌平皮下注射 標靶藥物就像洲際彈道導彈,可精準命中目標,治療HER2乳癌。

賀癌平皮下注射: 健保大數據揭密:最常重複用藥是這些慢性病 與一原因有關

乳癌分期上是有考慮Her-2陰性陽性作為治療的考量,在台灣,賀癌平目前僅給付轉移性乳癌且Her-2陽性患者。 Herceptin SC不可使用於靜脈注射,僅能以皮下注射使用。 不論患者體重多寡,Herceptin SC建議固定劑量為600 mg,每3週給 賀癌平皮下注射 ...

賀癌平皮下注射

「我的小孩還那麼小,我想再活久一點。」這句話平時也很常聽到,是許多年輕乳癌媽媽的心聲。 「我有把握,妳一定會好起來的!」我這麼說,倒也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我真的這麼相信,信心可以帶來奇蹟,而奇蹟不斷在臨床上演。 HER2陽性轉移性乳癌的治療目標,是希望能幫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有品質,讓患者對生命有希望。 雙標靶加化療組合,在進行6次化療後,持續使用雙標靶控制疾病,讓患者暫時遠離化療,回歸正常人生活。 近來還有更強的新標靶藥T-DM1,將賀癌平(Trastuzumab)和化療藥物(DM1)合而為一,對抗腫瘤療效更強,同時可減少化學藥物的全身性毒性,顯著延長HER2過度表現的乳癌患者存活率。

賀癌平皮下注射: 賀癌平 皮下注射劑Herceptin solution for injection

常見副作用為輕微噁心、嘔吐、厭食、腹瀉、疲倦、手腳出現刺痛感及斑點狀皮膚疹。 大多屬於較輕微的腹瀉及皮膚過敏的症狀,而較嚴重的三、四級副作用不多。 泰嘉錠可能也會造成心臟方面的影響,所以開始治療前,應該先測量評估病患的心臟功能。 目前,對於轉移性乳癌病人的治療使用報告,已被證實具有療效。

賀癌平皮下注射

「賀癌平」副作用不大,有潛在對心臟影響,不建議與小紅莓類藥物(如epirubicin或doxorubicin)同時使用,以減少對心臟功能的影響。 另外較常見的副作用是發燒和冷顫,可藉由一些抗過敏藥物減緩產生。 賀癌平 皮下注射劑(衛部菌疫輸字第001065號)為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許可的藥品。 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是人體細胞表面的蛋白受體,一旦受到刺激,就會啟動機制如促進癌細胞的生長,甚至保護一些癌細胞或細胞死去,然後複製出更多HER2。 Herceptin凍晶注射劑不可供皮下注射使用,只能以靜脈輸注方式給藥。 由於血小板低下,擔心受傷出血或者自發性的出血,這星期我過得戰戰兢兢,不敢亂用力、提重物、拿刀子切東西、亂發脾氣,也不敢騎腳踏車去上班怕萬一摔倒大出血。

賀癌平皮下注射: 嚴重過敏的禍首是抗生素,把剩下三次的標靶化療補打完

「賀癌平」是一種抗體,它可以對抗癌細胞表面的HER2抗原,使HER2表現的訊息受到抑制。 1998年上市後,剛開始先使用於轉移性乳癌患者,之後開始用於乳癌術後輔助性治療。 2005年美國癌症醫學會發表了「賀癌平」合併化學藥物「紫杉醇」用於乳癌術後輔助性治療的效果。 研究指出「賀癌平」用於HER2過度表現之早期乳癌, 能減少36%到52%的復發率,死亡率也可降低33%至41%。 「賀癌平」目前是乳癌國際治療指引上,對於HER2陽性且大小超過0.5公分腫瘤之標準建議用藥。

賀癌平皮下注射

另一方面,當然打完整個療程,自己感覺還是會比較安心。 T-DM1 的副作用之一是會抑制骨髓製造血小板,容易出血。 前天晚上,我隨意把手肘靠在膝蓋上方看電視,短短幾分鐘,赫然發現膝蓋上出現皮下的小出血點,小腿前方也有一小塊不明瘀青,所以有些擔心。

賀癌平皮下注射: 台灣癌症基金會-FCF

所幸目前有許多可專一性攻擊此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的標靶藥物,能更有效消滅此癌細胞。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慈濟醫院乳房外科教授沈陳石銘表示,放射線治療和手術都是乳癌的重要局部治療方法,然而,癌症門診中,許多早期乳癌患者動完手術後不免納悶,為什麼還要做藥物治療? 主要因為癌細胞不會乖乖地待在一處,即使腫瘤切得很乾淨,仍可能發生肉眼看不到的微轉移,因此還需搭配賀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經由血液循環來達到系統性的治療和預防復發。

研究也發現,本藥即使於一些已對賀癌平產生抗藥性的病人,也可以與化療藥物或再與賀癌平合併使用,依然具有相當效果,對於轉移及晚期的頑固性乳癌上,多了一項利器。 HER2陽性乳癌約占所有乳癌人數中20%~25%,病患會因HER2 基因過度表現,造成乳癌細胞過度增生、復發甚至遠處轉移。 過去HER2 陽性乳癌病患開始接受HER2 抑制劑時,按照標準治療,會在病患身上先植入人工血管,經靜脈輸注化療和標靶藥物,每3週需到醫院進行1次約90分鐘的靜脈注射trastuzumab 賀癌平皮下注射2023 ( 賀癌平HerceptinR),而用藥劑量需根據病患體重而定。

賀癌平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劑型的抗HER2雙標靶治療藥物(賀雙妥Phesgo®)

身體狀況沒有想像的那麼慘,開始恢復看診,一般的社交活動也都可以參加,朋友們說我看起來一點不像正在做化療的病人。 妹妹送了笑笑羊當做我的幸運物,要陪著我一起渡過這三週一次,總共要 賀癌平皮下注射2023 14 次的治療。 我幫她規劃了手術前雙標靶加上化療,目的是讓腫瘤縮小到可以手術。 但我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狀況,馬上安排乳癌根除手術,並運用所學的整形技巧將傷口一階段關閉。

  • 由於心臟中,也有HER-2受體,因此,賀癌平會影響心臟功能,心臟搏出率要超過50%的病友才能使用,目前不建議與小紅莓類的化療藥劑同時使用,此外,在治療前與治療期間3~6個月,醫師會評估患者的心臟功能。
  • 但這需建立在雙方兼具「知識」、「溝通」和「尊重」的層面上。
  • 抽血報告出來,血小板確實下降很多剩 2 萬 7,正常值是 15 ~ 40 萬,差一點就需要臥床輸血小板。
  • 至於抗癌藥物的使用時機,劉良智指出,除了術後之外,化療和標靶治療也適合當作術前輔助治療,有機會把腫瘤縮小,進而保留較多的乳房和免除淋巴結清除術,因此,無論是做為術前輔助治療或術後輔助治療,建議先與醫師溝通,依據個人的病況和需求擬定專屬的治療計畫。

目前有多種標靶治療藥物正在研發與臨床實驗中,盼望未來造福更多病友。 HER2的全文是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第二型)。 HER2基因是正常細胞就有的基因,西元1987年被發現,但是在有些癌細胞,HER2這個基因會放大表現,製造過多的蛋白,使得細胞上有過多的蛋白可以接受生長因子的刺激,導致癌細胞生長快速、分裂速度快,表現高侵襲性的行為。 與paclitaxel或docetaxel(即紫杉醇類)併用,使用於「未曾接受過化學治療之轉移性乳癌」病患,且為IHC 賀癌平皮下注射 Test3或FISH(+)者。

賀癌平皮下注射: 藥物許可證說明

HER2基因過度表現屬於較具侵犯性的乳癌,先期(手術前)藥物治療漸漸成為趨勢。 先期(手術前)藥物治療的進步,特別是標靶治療的介入,可以讓腫瘤縮得更小,約25%~50%的乳癌甚至完全消失於無形,局部切除的範圍也得以縮小,對術後乳房外觀的維護有很大的幫助。 即使局部晚期的乳癌病人若對先期藥物治療反應良好,亦可享有局部(部分)乳房切除的好處。 同樣的,不只可先讓乳房腫瘤縮小,也能把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腋下淋巴腺轉移由陽性轉為陰性。 進一步推廣,若對先期藥物治療反應良好的局部晚期的乳癌病人,亦可享有哨兵淋巴結之手術的好處。 更重要的是,病人的生命威脅常來自遠端轉移,這類擁有HER2基因能力的乳癌,腫瘤生長速度快、轉移能力強。

但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只要努力一定有奇蹟,成功與否的致勝關鍵,在於要把握一開始黃金治療時間。 「賀疾妥」也是作用在HER2上,但與賀癌平抗HER2的標靶作用機制不同、結合部位也不相同,它能阻斷HER2的另一邊,避免HER3靠近結合,兩者同時使用可雙面夾殺HER2的信息路徑,因此具有互補的作用機轉,配合化學治療導致更強的腫瘤生長抑制。 此雙標靶阻斷 賀癌平皮下注射2023 (Dual-blockade)治療概念,使HER2 陽性乳癌患者存活期明顯延長,也更能穩定的控制疾病,目前也被列為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第一線標準治療。 等候的時間果然很煎熬,從中午一直等到下午三點,醫院才打電話來要我去辦住院。 辦完住院後,打化療和標靶前,還先去做心臟超音波,因爲化療和標靶藥物可能會造成心臟毒性。

賀癌平皮下注射: 藥物的詳細成分

對全球女性而言,乳癌是最常被診斷出的癌症之一,亦為癌症死亡的主因之一,是造成40至49歲女性死亡最重要的原因1;在台灣,女性乳房癌為105年死亡率排序第四大癌症死因,並且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2。 107年12月1日健保開始給付有關含trastuzumab用於乳癌之新給藥途徑新藥Herceptin Solution for Injection皮下注射劑。 皮下注射型HER2 抑制劑的使用,病患只需2~5分鐘就能完成療程,而且不論患者體重多寡,HerceptinR SC之建議固定劑量為600mg,每3週給藥一次。

抽血檢查中還發現發炎和血栓指數超高,還好也是虛驚一場。 賀癌平皮下注射 如果真的是標靶化療藥物,那剩下的 3 次還是否要進行呢? 由於血小板還是偏低,打針的手臂也出現了觸目驚心的瘀青,別誤會,不是家暴。 沒有了胸口的大炸彈,糖糖鬆了一口氣,更能專心在後續治療上。 做完八次化療,載上假髮的糖糖外觀看起來與正常人無異,影像學檢查轉移腫瘤明顯縮小,甚至肝轉移部分都消失了,現在的她接受最新型的皮下注射標靶治療,只要五分鐘就結束療程,馬上可以回家照顧小孩。 對於晚期或轉移性HER2乳癌,醫師的治療目標和病人的期待通常也是消極控制,進行緩和醫療。

賀癌平皮下注射: 藥物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若不是每隔 3 ~ 4 週一次的治療,我幾乎已快忘了自己是乳癌患者。 門診照常看,家事照常做,蒔花弄草,上山放風,日子一樣過得精彩,甚至可以說玩得更兇。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對於生活中的大小事物,都更感恩、更謙卑、更珍惜、更加用心感受。 泰嘉錠為口服劑型,讓病患用藥上較方便且免受靜脈注射之苦。 另外與賀癌平不同,泰嘉錠是一種極微小的分子因此可能較容易穿透血腦障蔽,對困難的腦部轉移可能也有療效。

賀癌平皮下注射

每 3 週注射 1 次共 14 次療程,這期間發生好幾次嚴重副作用。 1998年「賀癌平」上市後,在轉移性乳癌、早期乳癌患者均獲得不錯療效。 經由醫療研究人員不斷的努力,2012年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了一篇以「賀疾妥」併用「賀癌平」和「歐洲紫杉醇」(Docetaxel)來治療轉移性乳癌之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 (CLEOPATRA trial)。

賀癌平皮下注射: 賀癌平 皮下注射劑 藥品資訊

前幾天會有些微頭痛,手腳關節脹痛,再來就是四肢容易出現瘀青,刷牙會容易出血。 這次抽血一樣是血小板降至正常一半,肝指數微幅上升。 對於這些副作用,我已經非常感恩,因為它們對於我的生活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年初新聞報導「免疫治療及乳癌雙標靶納入健保給付」,造成患者以為馬上可以用,紛紛來詢問。

等級3-5的副作用發生率於兩組差異不大,最常見的副作用為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 (neutropenia)、白血球低下症 (leucopenia) 與嗜中性球低下合併發燒 (febrile neutropenia)。 然而,皮下注射組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機率為21%,比靜脈注射組的12%高,這個差異被歸因於感染所造成的。 其中有四件致死的不良反應,事件皆發生在前置化療期間,一件發生於靜脈注射組,發生在皮下注射組別的三件中,有兩件被認為是與治療有關5。 也有部分的證據顯示,持續使用賀癌平,但是更換合併使用的化學治療,比停用賀癌平能提供較好的療效,多次更換化療但持續使用賀癌平的病患比只接受一種賀癌平及化療組合的病患,有更長的整體存活利益。 口服化療(如截瘤達Xeloda)加上持續使用賀癌平,或合併口服標靶治療(如Tykerb,泰嘉錠)使用,在這個階段提供一定的療效,是一個可兼顧生活品質和療效的不錯選擇。

賀癌平皮下注射: 癌症預防

目前證據支持每週注射一次,或每三週給藥一次持續治療一年。 健保局於民國九十九年一月開始,放寬標靶藥物賀癌平給付對象,第二、三期乳癌患者,經手術、化療後,HER2基因過度表現,併發腋下淋巴結轉移等狀況,可以獲得健保給付一年的賀癌平用藥。 但是,對於那些腋下淋巴結沒有轉移而且腫瘤大於一公分(甚至有學者主張0.5公分)的早期乳癌患者,比起HER-2陰性的乳癌病人,依然存有更多的復發風險卻得不到紫杉醇及標靶藥物賀癌平的健保給付。 自費紫杉醇外,還要自費賀癌平一年的治療,花費對一般家庭實在是沈重的負擔。 好消息是根據芬蘭的臨床研究,九星期的每週注射一次賀癌平和紫杉醇共用,再接續小紅莓類的化療藥劑組合,自費負擔減少,療效也還不錯。 泰嘉錠屬小分子量物質,作用機轉主要是利用與接受器上的“ATP-結合部位”結合,導致與細胞生長有關的訊息傳導無法被活化,具有阻斷細胞內酪胺酸激酶活化的效果,對EGFR(第一型人類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及HER2接受器的雙重抑制作用。

賀癌平皮下注射: 賀癌平皮下注射劑費用

常見的副作用為噁心、疲倦、骨胳肌肉疼痛等,但使用時須注意肝功能及血小板低下的問題。 「賀癌寧」於2013年12月獲衛生福利部核准上市,但同樣並無健保給付。 至於抗癌藥物的使用時機,劉良智指出,除了術後之外,化療和標靶治療也適合當作術前輔助治療,有機會把腫瘤縮小,進而保留較多的乳房和免除淋巴結清除術,因此,無論是做為術前輔助治療或術後輔助治療,建議先與醫師溝通,依據個人的病況和需求擬定專屬的治療計畫。 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乳癌早已撕掉「不治之症」的標籤,若能及早發現且對症治療,早期乳癌患者的平均5年存活率可高達9成以上。 Slamon他在知名的科學雜誌 (Science) 中發現HER2過度表現以及對乳癌預後和治療的影響之後,開啟了乳癌標靶治療的時代,癌症的研究與治療進入另一個紀元。 近年來對於乳癌細胞的分子生物學已經有了更多的發現,細胞的基因、生理、生化衍生的腫瘤分析更完備,而這些發現也直接影響乳癌病患的治療方式與用藥策略。

賀癌平皮下注射: 藥物資訊

Herceptin SC 新劑型內含2000 units/mL rHuPH20 (重組人類玻尿酸酶),使皮下局部的玻尿酸被暫時性降解,增加皮下注射分佈區間,大量的液體可經皮下注射給予,讓 Herceptin 藥物可吸收進入血液中。 除此之外,動物試驗證實,人類化重組玻尿酸酶不會增加血管通透性,也不會引起任何炎症反應10。 12 月 15 日經過上次標靶化療的嚴重皮膚反應,今天和郭醫師討論是否要繼續完成剩下三次的療程。 郭醫師說,有關 T-DM1 的試驗裡,平均的施打次數是 11 次,近半的人只能耐受到 11 次。

賀癌平皮下注射: 轉移性胃癌(MGC)

從這些所謂分子階層的發現衍生乳癌的診斷與治療新的觀念。 隨著醫學的進步,乳癌治療新藥也日新月異,相較其他癌症,乳癌的治療武器更多,更為有效,副作用也明顯降低。 尤其是HER2陽性乳癌,過去HER2乳癌被視為不好治療的腫瘤,目前由於標靶藥物的進步,提供乳癌HER2接受體陽性患者更有效的治療,預後明顯改善。 因為對其機制的了解,未來應該更多治療選擇,可以帶給病患更好的治療。 謹此呼籲若不幸罹癌,勿輕言放棄,生命常會有無限的潛能與機會。

台灣每年平均約新增1萬2千多名乳癌患者,約略可分成四種基因型,其中約略每四個患者有一個會是HER2陽性的乳癌患者。 這類乳癌患者由於HER2蛋白質的過量表現,腫瘤的生長速度會較快,而生物行為較為惡性,使得治療後轉移復發高於其他類型的乳癌。 過去HER2陽性乳癌確實惡性度高、復發率高、預後不佳。 但是,2018 AJCC最新癌症分期第八版指出,若使用標靶藥物治療HER2陽性乳癌,經過臨床追蹤8年的經驗來看,患者經過手術搭配使用標靶藥之後,存活率已經超過8成,早期乳癌更可達到100%。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表示,門診中常會有病患問抗癌藥到底要使用多久? 早期乳癌患者需接受藥物治療的時間也會隨用藥類型而有長短,原則上,賀爾蒙治療需持續5至10年,化學治療需持續6至8次、每次間隔3個星期,標靶藥物治療則需持續1年,預防癌細胞復發和轉移的效果較佳。

「賀疾妥」在2013年7月已獲衛生福利部核准使用於第一線轉移性乳癌患者。 但因無健保給付,且價格昂貴,常造成許多有需要的患者困擾。 HER2抗原是一跨細胞膜兩邊的醣蛋白,它接受到體內一些生長因子的刺激而活化酵素Tyrosine 賀癌平皮下注射 kinase(酪胺酸激酶)而加速細胞的生長與複製。 經由免疫化學染色或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可以檢查癌細胞是否帶有HER2蛋白或HER2基因過量表現。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