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電話騙案身分證5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電話騙案身分證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偵察員王翔正指出,詐騙者通常會先盜用某臉書帳戶,再向盜用帳戶的臉書朋友索取手機號碼、要求代收認證簡訊,進而利用此手機號碼設立網拍帳號,進行買空賣空行為。 王翔正提醒,民眾最好不要代收簡訊,並提供手機號碼給陌生人。 本年首五個月的詐騙案較去年同期增加五成八,其中超過七成為網絡騙案。 蕭澤頤表示,網絡騙案全球普及,警方於本年推出「防騙視伏器」及應用程式「Scameter +」,已錄得100萬次搜索,當中六成已確認與詐騙案件有關,他呼籲市民提醒身邊人保持警覺,使用防騙應用程式以防被騙。 入境處發言人再次提醒市民,該處不會以預錄語音形式致電市民,更不會將電話轉駁至境外機關並要求接聽人提供個人資料。

電話騙案身分證

消息一出,掀起廣大討論,眼看批評聲浪四起,媒體人黃暐瀚提出不同看法,表示自己支持「大學兵役3+1制度」。

電話騙案身分證: 消費券抽查丨認住消費券抽查電話 點先合資格拎第2期消費券?四招識別假冒騙徒

身分盜用是嚴重罪行,騙徒只要取得你的姓名及身分證號碼等個人資料,便有可能以你的名義取得信貸,令你債台高築。 騙徒會假扮成你的親屬、朋友或業務伙伴致電給你,訛稱自己急需現金周轉。 騙徒通常要求你不要掛斷電話,把款項存入指定的銀行戶口或交到指定的地點或同黨。 員警清查郭男資料,發現照片與郭男本人外貌有異,讓員警起疑心。 後續員警查詢到郭男父親連絡電話,致電詢問是否要幫忙其子付清車資,於對話中發現郭男竟謊報哥哥身分,員警再次查詢郭男真正身分,竟發現郭男是一名毒品通緝犯。 電話騙案身分證2023 麥永賢亦透露,未來將配合更多科技應用,包括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等,以協助審查日常交易活動,提升防範金融犯罪能力和效率。

電話騙案身分證

民眾自保之道,應立即關閉小額付款機制,不要幫別人代收簡訊。 刑事警察局反詐騙專線組長傅振原8月22日指出,臉書詐騙嚴重,已啟動國際合作查緝平台,行政院也將其列為治安會報防治重點。 要避免個人資料被盜,你應保持經常更改密碼的習慣,例如每月更改一次。 另一個自保的方法,是避免使用近似的密碼,例如password1及password2。 請緊記,香港廉政公署不會代表被拘押人士接觸其親友,更不會要求他們透過匯款或轉帳等形式,去支付保釋金,被拘留人士可透過律師,或親自作出安排。

電話騙案身分證: 電話詐騙

騙徒冒認為速遞公司或銀行的職員,甚至執法人員,以各類型的藉口,例如領取郵包、受害人因犯罪被通緝等,要求繳交款項或將款項轉帳至指定戶口。 許多流動電話都配備「來電號碼顯示」(「來電顯示」)功能,讓接電者在接聽電話前可看到來電者的電話號碼。 然而,騙徒可通過「更改來電顯示」改變/偽造「來電顯示」所顯示的號碼。

  • 信貸報告、評分及提示服務讓你隨時查閱自己的信貸報告,並在資料出現重要改動時(例如以你名義開立的新帳戶),給你發出提示訊息。
  •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規定各電話營辦商必須在流動電話的「來電顯示」中加入「+」號,以識別源自香港境外的來電。
  • 市民亦可致電警方24小時電話熱線18222與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聯絡,以協助應對懷疑騙案。
  • 香港寬頻回應指,若查到由入侵事件造成客戶損失,他們會負責。
  • 另一女事主亦遇到上述情況,接到自稱保險公司職員來電核實身分。
  • 中心於二零一七年七月二十日正式啟用,並設立一條二十四小時電話諮詢熱線「防騙易18222」,為市民提供即時諮詢及為警隊前線單位加強支援服務,以便更有效處理懷疑騙案。

你可核對報告中是否有可疑的信貸活動,或是身分被盜用作信貸申請的徵兆,例如你沒有申請過的新帳戶,或與你無信貸往來的銀行/財務機構查詢你的信貸紀錄。 電話騙案身分證 身分盜用難以預防,但若你能早一點發現可疑的信貸活動,就可盡量減低損失。 如果你沒定期查閱信貸報告,你可能在身分被盜用的數個月後才發現問題。 試想討債公司向你追討不明債務,或警察因你沒進行過的詐騙案到你家拘捕你。 深水埗區議會今舉行大會,執法部門會上指出,本港去年整體錄得逾7萬宗罪案,較前年上升8.7%。 今年首5個月則有逾3.5萬宗罪案,較去年同期增加41%,其中詐騙案大升,勒索及盜竊亦有上升。

電話騙案身分證: 香港文匯網

一名顏姓男子疑似是去年知名ktv個資外流,被詐騙集團騙取身分證照片,導致證件被盜用,並在購物平台上行騙,詐騙集團先是出示顏姓男子身分證照片,取得買家的信任,並要他匯款,買家因此被騙了超過12萬,憤而拿著顏姓男子身分證照片到警局提告。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今(27日)晨出席深水埗區議會會議,指今年頭五個月共有35863宗罪案,較去年同期增加四成一,當中詐騙案佔四成四,他解釋,罪案上升因科技詐騙罪案增加,以及去年第五波疫情下的罪案數字下跌。 信貸報告、評分及提示服務讓你隨時查閱自己的信貸報告,並在資料出現重要改動時(例如以你名義開立的新帳戶),給你發出提示訊息。

電話騙案身分證

除了提防騙徒的來電,你亦要留意一些稱為「自己來電」的騙局。 騙徒會利用更改來電顯示的技術,讓你以為收到自己電話號碼打來的電話,如你接聽來電,你會聽到一段要求你輸入信用卡號碼或其他財務資料的電話錄音。 如你不虞有詐,輸入資料,你的資料就可能會被用作不法用途,例如盜用信用卡。 騙徒會以不同的身分(例如公職人員或速遞公司職員)致電你,訛稱你干犯某些內地法律,例如洗黑錢或寄出違禁品。 他們會將電話轉駁至聲稱的內地執法人員,令你信以為真,騙取你的金錢。

電話騙案身分證: 有關環聯

傅振原進一步表示,臉書的公司設在新加坡,最近已取得臉書連繫管道,同時也與雅虎有合作模式,相關配套措施將會出爐,透過與國際大型網路平台合作打擊犯罪。 【on.cc東網專訊】本港罪案續升,執法部門今日(27日)公布,今年首5個月罪案共有35,863宗罪案,較去年同期增加41%,暴力罪案有3,872宗,較去年同期增加598宗。 罪案上升是因為科技詐騙罪案增加,以及去年第五波疫情下的罪案數字下跌,其中詐騙案佔整體罪案44%,較去年同期上升58%。 至於近日社會發生多宗斬人案及倫常悲劇,執法部門指會調派更多人員巡邏。 近年,我們接到一些海外或國內人士來電,查詢廉署是否曾拘捕他們的親友。 電話騙案身分證2023 騙徒又要求受害人匯款US$417,000至三個香港銀行戶口,並訛稱該些戶口持有人是三名廉署職員,用作「資產審查」以核實資金來源。

  • 如果你丟失了錢包,便要立即報警,並通知銀行及信用卡公司。
  • 他們分別指受害人涉及一宗刑事案件,提供聲稱由廉政公署發出的財產凍結調查執行書,文件中有受害人的個人資料。
  • 你可核對報告中是否有可疑的信貸活動,或是身分被盜用作信貸申請的徵兆,例如你沒有申請過的新帳戶,或與你無信貸往來的銀行/財務機構查詢你的信貸紀錄。
  • 另外,市民亦可瀏覽中心網頁,以獲得最新騙案手法資訊及警示。
  • 一名顏姓男子疑似是去年知名ktv個資外流,被詐騙集團騙取身分證照片,導致證件被盜用,並在購物平台上行騙,詐騙集團先是出示顏姓男子身分證照片,取得買家的信任,並要他匯款,買家因此被騙了超過12萬,憤而拿著顏姓男子身分證照片到警局提告。
  • 深水埗警區指揮官朱文龍補充,警區亦會不時派便衣警員假扮陌生住客進入屋苑,若保安沒有阻止便會加以提醒。
  • 有人認為事件跟香港寬頻的資料庫被黑客入侵有關,因為資料被盜用。

環聯「信貸提示服務」扮演著「守護者」嘅角色,幫你時刻監察住信貸報告裏面嘅重要項目,當出現重大變動(例如開設新帳戶等)都會通知你,全天候守護住你,助你減輕身份被盜用嘅風險。 電話騙案身分證2023 騙徒只需從你的垃圾中,便可取得你的信件及其他的敏感資料。 如果你丟失了錢包,便要立即報警,並通知銀行及信用卡公司。

電話騙案身分證: 臉書詐騙7成沒破案 刑事局:別提供手機號碼給陌生人

近日,警方收到市民查詢,指收到字首為「+852」,而最後五位數字為「18222」的詐騙電話 (+852 XXX1 8222) 。 電話騙案身分證 當中的行騙手法五花八門,包括假冒反詐騙協調中心、速遞公司、電訊商、銀行、入境處及基因檢測公司。 電話最後被轉駁至假冒內地執法人員的騙徒,指受害人在內地觸犯法例,要求受害人提供銀行戶口號碼及密碼作調查之用。 去年警方亦成立專責小組打擊電話和網絡騙案,透過流動網絡營辦商對接收到「+852」開首的海外電話發送文字及話音警示,提高市民警覺性。 針對釣魚騙案,通訊辦計劃推出手機短訊登記制度,協助市民識別可信短訊。 警方亦與金管局及銀行業界討論創新打擊詐騙活動,其中一項建議為成立銀行間財富情報交換平台(FINEST),5間銀行已參與,其他銀行陸續加入。

電話騙案身分證

他特別提到,機器學習在全面運作後,可節省超過50%的人力資源,而騰出來的人手可專注在高風險的個案調查和防騙工作,進一步提升保護客戶資產的能力。 他呼籲民眾不要使用同一組帳戶、密碼,定時檢視帳號與密碼使用情形;行政院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非常重視臉書詐騙案件,已列為治安會報的防治重點。 電話騙案身分證 台灣團結聯盟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許忠信、幹事長林世嘉在上月2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臉書詐騙案件猖獗,警方破案率僅3成,要求加強宣導與查緝。

電話騙案身分證: 詐騙案急升帶動 執法部門公布首5個月本港整體罪案升41%

部門今年首5個月瓦解多個詐騙集團,涉及超過2,780宗「網上購物騙案」、「釣魚騙案」、「投資騙案」、「電話騙案」等,拘捕逾1,460人。 而「反詐騙協調中心」的「18222 防騙易」熱線攔截到5.7億元騙款。 當銀行或財務機構查詢你的信貸報告時,「信貸報告及提示服務」會以短訊及/或電郵提示通知你。 市民亦可致電警方24小時電話熱線18222與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聯絡,以協助應對懷疑騙案。 中心於二零一七年七月二十日正式啟用,並設立一條二十四小時電話諮詢熱線「防騙易18222」,為市民提供即時諮詢及為警隊前線單位加強支援服務,以便更有效處理懷疑騙案。 另外,市民亦可瀏覽中心網頁,以獲得最新騙案手法資訊及警示。

電話騙案身分證

為加強打擊詐騙案力度及提高市民對各類型騙案的認知以防受騙,香港警方於商業罪案調查科轄下成立「反詐騙協調中心」,協調警隊各相關部門的打擊及預防詐騙工作。 事主其後收到自稱在香港金融監管機構工作的人士來電,說該筆投資回報需暫時由監管機構保管;更說懷疑事主參與逃稅和洗黑錢活動,需要繳交保證金。 為協助識破更改來電顯示騙案,由二零一五年八月二十一日起,各電話營辦商必須在流動電話的「來電顯示」中加入「+」號,作為所有源自香港境外來電的字頭,即使(舉例來說)有關來電號碼假冒為本地電話號碼,「來電顯示」亦會顯示「+」號。 該「+」號可讓市民透過「來電顯示」識別源自香港境外的來電。 消費券2023第二期的 $2,000即將於7月16日發放,在這之前,政府會對所有登記人進行資格審核,以及透過電話或短訊作抽查。

電話騙案身分證: 資料外洩防不勝防  時刻監察個人信貸保障自己

互聯網協會網絡保安及私隱小組召集人楊和生表示,上述手法偶爾出現零星個案,他看不到與香港寬頻被入侵有強烈聯繫。 他指個人資料可循多種途徑泄漏,例如公司內鬼、出售客戶資料,甚至保安員遺失大廈訪客資料。 他提醒不要輕易提供個人資料予陌生來電,亦注意銀行不會主動來電要求核對個人資料。

電話騙案身分證

面對金融犯罪手法層出不窮,麥永賢指該行設三重策略,以前、中和後方式去防範金融犯罪。 其中一段錄音稱,事主稱收到自稱銀行職員來電,並能夠讀出事主的全名和身分證號碼首幾個數字,要求接聽人讀出餘下數字作身分核對。 事主認為有詐,於是自行尋找銀行分行電話查詢,發現分行沒有該來電自稱職員。

電話騙案身分證: 客戶支援

他們分別指受害人涉及一宗刑事案件,提供聲稱由廉政公署發出的財產凍結調查執行書,文件中有受害人的個人資料。 電話騙案身分證 日前清晨一名計程車司機吳姓男子(70年次)載著一名郭姓乘客(82年次)至台中市第四分局黎明派出所報案,吳姓司機表示郭男付不出車資,需警方協助處理。 中市警四分局黎明派出所員警於查證郭男身分時,郭男竟謊報身分,以為自己能就此逃過一劫,詎料被員警拆穿,發現郭男為通緝犯,當場逮捕並移送偵辦。 與此同時,「男友」已被廉政公署拘捕,事主要繳付相同金額的保證金,「男友」才可被廉署釋放。 電話騙案身分證2023 再次繳付保證金後,由於聯絡不到「男友」,事主始向廉署查詢,方知自己遇上騙徒。

電話騙案身分證

不想錯過消費券抽查電話,或是擔心遇到假冒消費券計劃秘書處或承辦商的騙徒,便要留意以下的特定電話號碼。 騙徒冒認為衛生署人員、廉署人員或執法人員,訛稱受害人觸犯了內地法例。 騙徒會向事主出示偽造的執法機構文件,例如立案調查告知書,上面載有受害人的個人資料。 本部分可取覽的錄像片段來自香港警務處反詐騙協調中心的防騙資訊平台—童叟無欺。

電話騙案身分證: 騙徒怎樣盜取我的個人資料?

其中一位事主是住在澳洲的華僑,在交友網站了結識了聲稱在內地銀行駐香港分行投資部工作的「男友」。 「男友」遊說事主參與內地投資項目,其後聲稱已獲得巨額回報,要事主先繳交稅款才能拿錢。 其後,C先生再要求匯款US$100,000作「保證金」,受害人拒絕其要求及有所懷疑,向廉署查詢後始知受騙。

騙徒冒認為衛生署人員、廉署人員或内地執法人員,訛稱受害人於衛生署的個人資料被盜。 騙徒指示受害人購買新的手提電話並下載手機應用程式,以保障受害人的個人資料。 受害人再依照騙徒的指示提供戶口密碼,其後發現資金已被轉走後與騙徒聯絡,騙徒提供文件證明說資金已轉至廉署代爲保管。 本中心絶不會以 「+852」字頭的電話致電本地市民,或要求市民提供銀行戶口號碼及密碼,倘收到懷疑虛假電話,應提高警覺。 警方會持續以情報主導的執法行動打擊騙案,今年首五個月,警方成功瓦解多個詐騙集團,涉及超過2780宗「網上購物騙案」、「釣魚騙案」、「投資騙案」、「電話騙案」等,拘捕超過 1460 人。 而「反詐騙協調中心」的「18222 防騙易」熱線繼續協助減低受害人的損失,成功攔截5.7億元騙款。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