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香港博物館節15大分析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博物館節

香港故宮博物館除了展示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其他世界著名博物館的文物藝術珍藏,以三大元素體現,包括傳統中國視藝文化、傳統中國空間文化及當代香港都市文化。 博物館佔地約一萬平方米,樓高7層,包括7個展覽廳及1個400座位的演講廳。 同時提供大量公共空間予市民休息,除此之外更有教育活動室、演講廳、紀念品店、餐廳等。 香港歷史博物館內設有「經典再現 —  香港故事精華展」及「囍緣 —  館藏婚嫁文物選粹」兩項展覽。

香港博物館節

另外會場內設有「手遊電玩世界」展區,多款人氣手遊擺攤出展,如果目標是影遊戲角色Cosplay在這兩個展區機會較大。 另外值得一提在《崩壞:星穹鐵道》的打卡位,說不定還可遇到專門星鐵玩家。 油街實現在完成新藝術空間擴建後,與社區的聯繫變得更強,亦更重視參觀者的個人體驗。 為配合今年舉辦的香港博物館節,油街實現首次舉辦同樂日,與不同藝術家及機構合作,在館內各個空間進行作品展示及活動,如圍繞新展品「賞森.悅木」的工作坊、「如果___點子庫」及「-無-塵室」等多場互動展示。 而「綠色秋日環保季」將透過工作坊和太陽能氣響系統,讓市民感受及了解氣候變化對我們的影響。 踏入第八年的香港博物館節,主題開宗明義:「Hong Kong H.A.S. Museums」,「H.A.S.」即歷史(History)、藝術(Art)、科學(Science),就是說明「我們擁有歷史、藝術、科學博物館」。

香港博物館節: 香港博物館14大列表一覽!免費入場/開放時間/預約連結

此外,博物館節當然少不了「展覽及電影系列」節目,以及「延伸活動系列」活動。 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既能拓寬視野和思維,亦能使我們的文化生活更形豐富和具深度。 喜歡多面向學習的你,不要錯過「跨界 –文化聯乘系列」的多元體驗節目。 美荷樓生活館於2022年重新對外開放,並迎來全新面貌的展館,是第一間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設立及管理的公屋博物館。

香港博物館節

另外值得一提在TinyToy(D38)有《崩壞:星穹鐵道》的打卡位,說不定還可遇到專門過去的Coser,星鐵玩家可留意留意。 這片位於「舊城中環」的宏偉建築群曾是香港結合執法、司法及懲教的重地。 活化項目更在2019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最高級別的卓越獎項。 館內有16座經保育活化的歷史建築,包括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 M+博物館由六個專題展覽組成,體現了M+館藏的各個重點領域,展示博物館由2012年開始蒐羅的M+藏品系列內的視覺藝術作品、流動影像作品、設計品、建築項目、檔案藏品。

香港博物館節: 博物館推介|9. 香港鐵路博物館

大館自2018年起對外開放,是昔日的合執法、司法及懲教的建築群重地。 間中會有一系列探討香港文化歷史的主題展覽及體驗活動,認識大館深厚的歷史。 香港博物館節2023 香港博物館節 活化後的大館提供一個藝術活動平台,帶來各式各樣的當代藝術展覽,以及涵蓋不同形式與範疇的表演藝術節目。

香港博物館節

香港動漫代理商,今次帶來《鬼滅之刃》、《間諜家家酒》、《進擊的巨人》、《刀劍神域》、《出租女友》等多款人氣動漫作品的福袋及周邊精品。 HKBTA今年連同19個品牌玩具公司出展,其中以Threezero及千值鍊的攤位最有睇頭,尤其Threezero的攤位放疊了大型《ULTRAMAN》及《宇宙騎士》雕像,就算不打算買玩具都可以去打個卡。 兩日活動包含多項有趣又實用的工作坊,參加者可嘗試印製吉祥圖案飾盒、手寫餐單學書法,以及親手試做夜光照牌。

香港博物館節: 認識尋補

展覽以不同方式讓大眾仿如置身舊日社區,投入情景更深入認識和了解居民生活、昔日街坊情和美荷樓的蜕變。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大樓總面積達65,000平方米,即約70萬呎,展廳方面佔地17,000平方米,共設33個展廳,M+檔案藏品數量逾48,000件,另外更設有3間戲院、多媒體中心、餐廳、咖啡廳及可以飽覽維港景色的天台花園等。 致力於收藏、展示與詮釋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以及香港視覺文化。 重開後的藝術館,建築明顯現代化了不少,展覽空間逾10,000平方公尺,合共 12 個展廳。 開幕的首輪展覽分別涵蓋中國書畫、中國文物、外銷藝術、現代及香港藝術四大館藏,散落於十一個展覽中。

香港博物館節

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超級偶像,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影迷公主美譽的寶珠姐(陳寶珠),絕對是其中一個「紅到發紫」的萬人迷。 是次香港電影資料館便精選了兩套寶珠姐的代表作《姑娘十八一朵花》(1966年)及《玉女添丁》(1968年),安排於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放映,老少咸宜,不容錯過。 呼朋喚友的性格,找來不同藝術家及機構合作,於油街藝術空間舉辦多場工作坊、藝術示範及展覽等,讓市民從多元互動中投入藝術。 香港博物館節與「2022年東區文化節」合作,於11月博物館節期間,邀請香港中樂團到港島不同博物館場地呈獻4場中樂分享會,為市民提供一個欣賞卓越中樂藝術的難得機會。 香港博物館節2023 香港鐵路博物館在舊大埔墟火車站的原址上改建而成,大部分展區位於戶外,而最大型的展品是實體火車。 充滿歷史感的傳統蒸汽火車、1950年代澳洲製造的柴油發動機和古董車廂,可以追溯香港鐵路的發展歷程。

香港博物館節: 香港海事博物館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是一個藝術學習平台,透過與本地藝術家、學者、藝術機構和團體等合作,把藝術知識多角度地與市民共享。 另一節目「跨界的香港電影—泰國篇」同樣有趣,將帶大家重溫五十年代港泰合拍片的情懷,選播《地下火花》(1958年)與《喋血雙雄》(1989年)兩套香港導演執導的作品,前者讓泰國演員勇奪當地最佳男演員獎,後者則深深影響泰國電影的風格與發展。 香港博物館節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於《2022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表明是屆政府銳意推動文化發展,使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其中推廣香港流行文化是豐富文藝創意內容,透過配合文化旅遊和創意產業的發展,保持香港作為文化都會的獨特地位[1]。 「青春綻放——世界大學生運動員人文交流活動」啟動儀式上,紫荊文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許正中,中宣部推廣局局長吳旭,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甘霖共同開啟「文寶」印章,宣告「青春綻放」系列活動正式開幕。

香港文化博物館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一所綜合性博物館,內容涵蓋歷史、藝術和文化等不同範疇。 博物館以服務觀眾為本,務求透過多元化和生動活潑的展覽及節目,讓參觀者在欣賞文物之餘,還可以參與其中活動,寓學習於消閒。 香港歷史博物館現正為常設展進行全面的更新工程,在新的常設展推出之前,我們舉辦「經典再現 ── 香港故事精華展」,展出約460組精選展品及約210張照片,將「香港故事」的精髓重現觀眾眼前。 展覽由五個部分組成,內容包括史前香港與歷代發展、香港的民俗、香港割佔與早年發展、日佔時期、現代都市,並以1997年香港回歸作結。 香港科學館亦有新氣象,去年成立的科學推廣組,肩負策劃科學推廣活動的工作。 今年博物館節,科學館特別與公共圖書館一起策劃「科學×生活」科普工作坊,邀請本地科學家兼作家分享法醫、海洋及天文等科普著作,讓小朋友從書本出發認識科學。

香港博物館節: 香港博物館2023|3.香港太空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樓面面積17,500平方米,是一座綜合性的現代化博物館大樓,展出歷史、藝術和文化等不同範疇。 致力啓發公眾對文化歷史有更深遠的視野,放眼世界,了解各地的人和事。 常設展正進行全面的更新工程,在新的常設展推出之前,現正舉辦香港故事精華展,展出約460組精選展品及約210張照片,將「香港故事」的精髓重現觀眾眼前。 香港博物館節2023 十年人事,滄海桑田,隨著城市急速發展,社會面貌及人文風情已大變「新」,大抵只可從書本、舊電影或電視劇中,才可回味昔日香港的風土人情及城市景象。 今年香港博物館節於11月12日及13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一場跨館跨領域的「歷史x電影x修復 — 經典無界」,炮製一連兩天豐富節目,讓大家可以重溫經典電影,認識本地歷史,一起無界暢遊香港的故事。

現場設有3個不同的攤位遊戲,包括「輕食知多少」﹑「投擲至愛營養食品」及「輕食神射手」。 參觀人士只需憑購物節消費指南內的攤位遊戲券,即可參加其中一個攤位遊戲一次。 香港博物館節 香港太空館主要是由天象廳、「宇宙展覽廳」和「太空探索展覽廳」組成,兩個展覽廳設置約一百件展品,其中約有七成屬互動展品,透過有趣的互動展品和先進儀材,配合燈光效果和環境布置,介紹天文及太空科技新知。 其中最為矚目的展品是「能量穿梭機」,它是目前世界上同類展品中最大的。 所有展覽、導賞團、表演、活動及工作坊將延期或取消,請按此查閱各展覽及節目的最新安排。

香港博物館節: 博物館節目

由法定古蹟甘棠第改建而成的孫中山紀念館,將舉辦魔術工作坊、甘棠第故事坊、「摩登長衫」古蹟時裝巡遊等,一於與眾同樂,以輕鬆方式,加深市民對孫中山紀念館的認識。 兩片首次「漫遊」到香港歷史博物館演講廳放映,兩場放映均設映後談,並邀請服裝文化研究員張西美與觀眾介紹寶珠姐在片中的衣著,以及分享六十年代的服裝特色。 香港博物館節2023 瀏覽「亮點 – 特選節目系列」,你會發現今年博物館節亦為不同年齡和興趣的組群度身炮製創新活動和節目,貫徹「博物館共融」的宗旨。

除了非遺同樂日,今年開始投入運作、把非遺展覽和活動帶入社區的非遺專車「移動.非遺」亦會出動,趁著博物館節駛到香港科學館低層廣場,接觸市民。 車上準備了一系列展覽及互動設施,從語言、音樂、舞蹈,以至民間知識、節慶習俗和手工藝等方面,讓大家學習欣賞本地的文化遺產。 此活動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K11、嘉里集團和信和集團聯乘,分別以「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藝術有理」、「未來交響樂」、「心連心」、「綻放香港」為創作主題,於維港兩岸,包括添馬公園、尖沙咀及紅磡海濱一帶展出多組大型藝術裝置。

香港博物館節: 博物館通行證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示九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部分更是首次於香港公開展出或未對外公開展出。 博物館會定期舉辦有關中國文化藝術的特別展覽,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 紀念館樓高四層,總樓面面積約2,560平方米,館內設有兩個常設展廳,展出多件珍貴的歷史文物,配合多元化的視聽節目,全面地闡述孫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蹟,以及香港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維新與革命運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為此,博物館於2008年1月11日提交意向書予民政事務局,並且要求政府產業署將中環碼頭8號碼頭(天星小輪碼頭)一幅面積約2,400平方米(原來規劃作為食肆及茶座用途)的地方批予香港海事博物館作為新址。 由於香港海事博物館位於美利樓舊址的租約至2010年8月31日屆滿,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亦需要幾年時間以完成,因此博物館計劃在2010年8月前能夠遷往新址[2]。

你可以用新角度觀展,也可用新方式體驗博物館,例如以即影即有相片捕捉博物館的剎那永恆;手作微縮模型、懷舊玩具小飾物和模板噴漆畫來重塑經典;欣賞《梅艷芳》電影放映;與館長講時裝、聽廣東歌、看文物修復;還有扭蛋扭出「帶回家」博物館紀念品。 香港歷史博物館請來學者細談香港的地區今昔與婚嫁習俗,探尋歷史風景。 香港電影資料館從珍藏數十齣陳寶珠主演的時裝片擷取精華片段輯錄成短片,帶你從光影間重溫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情懷;另外又呈獻兩齣由陳寶珠主演的賣座電影,並有館長與嘉賓講者作映後談。 文物修復是每個展覽背後的重要一環,文物修復辦事處的館長為是次聯乘節目走出幕前,為你分享與示範,介紹如何把現代科技和傳統工藝等知識應用於文物修復。 香港的文化生活本不單調,正如今年博物館節標題所言,我們擁有歷史、藝術及科學博物館,散布於香港不同地區,提供更廣闊的場域空間,讓市民遊走其中,享受發掘歷史、欣賞藝術或探索科學的樂趣。

香港博物館節: 博物館推介 14. 香港海防博物館

由11月1日至30日開始,香港各間博物館為大家安排不同的同樂日、體驗式活動,讓親子能夠享受發掘歷史、欣賞藝術的樂趣。 就讓Tutor Circle 尋補為推介香港博物館節2022的亮點特選節目。 香港流行文化節的主辦機構為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首屆於2023年4月舉辦,以不同面向介紹1980至1990年代香港流行文化黃金時期的歌影視作品。 內容包括流行音樂會及表演、專題展覽、電影放映、戶外及外展活動,目的吸引內地及外國旅客來港感受「多元文化社會」(Culturally Diverse Society)。 新館樓高4層,總面積為4,400平方米,比赤柱舊址大5倍,有19間展覽館,其中兩間供予租用,館藏達3,000件,並設有資源中心、咖啡館、禮品店和航海精品廊[9]。 新址引入了不少科技元素,例如將記敘清朝嘉慶年間清朝廷掃平海患的《靖海全圖》以高科技數碼掃描修化為動態版本,重現清朝水師圍剿海盜的事蹟等,當中記敘了在大嶼山對出海面與張保仔的大戰;卷軸由20幅精緻繪圖組成,全長達18米。

為推動日系偶像文化,大會舉辦了首屆「Canvas Project 全民偶像選拔賽」為一眾懷抱著日系女團熱情的少女,締造追夢舞台。 為隆重其事,更邀請了本地日条女團班霸乙女新夢及創作歌手余震東先生為訓練導師,後者並為比賽創作主題曲。 經過早前淘汰賽後誕生的10強,將於7月31日「香港動漫電玩節 2023」舉行的決賽中一決勝負。 今年首次與大會合辦,近30款中港台人氣手機遊戲獲邀破格同場參展。 現場除了設有大量限定禮物、亦可率先試玩多款未登場新作、令大家感受別出心裁的夏日盛會! 今年正式通關之下可以重新邀請外國單位參展及嘉賓到場,今年動漫節也比之前兩三年多了展覽可看。

香港博物館節: 香港 15 大博物館推介!開放時間、可免費入場?附博物館通行證詳情

大妗姐Rap talk  — 參加者於指定時間講出吉利句子,即可贏取禮品。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踏入营运第二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聚焦与中外顶尖文化机构合作策展高素质展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南京博物院精選118組古代女性文物,包括漢唐女俑、精工織繡和宮廷飾物,還有女畫家文俶、李因的花鳥名品,以及唐伯虎的《李端端落籍圖》、陳洪綬的《吟梅圖》等國家一級文物,重組千百年來中國女性的千姿百態。 這次就由太空館助理館長帶大家走進幕後,參觀天象廳的電腦及錄音控制室和全天域電影放映室等設施,機會難逢。 值得留意的還有多個重量級嘉賓座談會,包括編劇葉廣儉、兩位編導演陳嘉上及陳慶嘉談當年合作;舒琪與袁永康(威哥)分享德寶致勝的宣傳戲法;又有探討德寶「中產標籤」和攝影技法等有趣題材,影迷絕不能錯過。 四川大學博物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中山大學博物館、上海大學博物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林博物院和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6所大學博物館(院)宣布,將對成都大運會運動員終身免費,為他們獻上一份驚喜。

  • 此外還會舉辦「快搶祭」,每日首3名客戶只要購買任何商品,即可加1蚊帶走該攤位內任意商品(少量款式例外),會用電競設備的玩家可留意去掃貨。
  • 入選「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的《玉女添丁》,則一改寶珠與奇哥這對銀幕情侶的情意綿綿,化身喜感十足的歡喜冤家,在戲內施展渾身解數;且節奏明快,對白妙語連珠,相信觀眾今日重溫仍會忍俊不禁。
  • 展覽以不同方式讓大眾仿如置身舊日社區,投入情景更深入認識和了解居民生活、昔日街坊情和美荷樓的蜕變。
  • 樓高五層的展城館提供約55個互動展覽設施,展館目前正進行翻新工程,不過一樓和二樓仍然開放給公眾。
  • 香港流行文化節的主辦機構為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首屆於2023年4月舉辦,以不同面向介紹1980至1990年代香港流行文化黃金時期的歌影視作品。
  • 今年香港博物館節於11月12日及13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一場跨館跨領域的「歷史x電影x修復 — 經典無界」,炮製一連兩天豐富節目,讓大家可以重溫經典電影,認識本地歷史,一起無界暢遊香港的故事。

知名韓國藝術團隊d'strict帶來兩項超像真的數碼映像作品,巧妙地連結藝術與科技,把油街陽台轉化成立體空間,衝擊觀眾的視覺界限。 近年愈來愈多人關心字體應用,這次展覽由客席策展人劉小康及香港藝術館共同籌劃,從街頭文字到民間藝術,探索和分析各種漢字創作與發揮,再由當代藝術家的演繹揭示文字的更多可能。 香港電影資料館館長曾煒樂透露,德寶延續篇展覽將公開極罕見的道具和資料,還有從未曝光的電影幕後花絮照片。 寶珠在時裝片中無論衣食住行或消遣玩樂,總是多姿多采,朝氣洋溢,呈現戰後新生代在經濟蓄勢起飛下日常與理想的生活方式。 香港電影資料館特意從陳寶珠時裝片中精選青春、摩登、型格的片段,剪輯成名為「寶珠I珠」的短片,套入仿今日流行的社交平台版面,展現這位玉女紅星「igable」的生活品味,重構六十年代繽紛絢麗的青春圖像。 孤女在富人家當家庭教師,與留學回港的少爺相戀,少爺卻受父母之命要娶新加坡富商千金……本是老掉牙的愛情片情節,導演黃堯加入潮流、青春元素,憑當時驚人的五十萬票房打破粵語黑白電影的紀錄,掀起六十年代青春歌舞片熱潮。

香港博物館節: 香港動漫電玩節ACGHK 2023 Day1現場直擊|十大必去購物/打卡位

香港電影資料館從寶珠姐演出的數十部電影中精選多段短片,剪輯成片長約數分鐘的錄像節目《寶珠I珠》,將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的衣食住行和消遣玩樂呈現大家眼前,當中亦有婚嫁喜慶場面,讓大家重溫當時香港繽紛絢麗的一面。 讓小朋友成為博物館的Key Opinion Leader,勇敢發表意見、發揮無限創意,以新穎藝術創作向觀眾呈現香港博物館多元好玩的文化。 科學推廣組館長徐志文表示,他們的科學推廣活動密鑼緊鼓,博物館節期間還會有法國科學節,稍後將陸續推出「好奇號」外展活動車、淺焙科學—朱古力調溫魔法工作坊及香港科學節。 雖然可能動漫迷未必有留意,但其實香港本地也不乏出色的漫畫家,今年在動漫節內就有「港漫動力」攤位,集位多位本地漫畫家展出其作品,動漫迷可以趁機會了解一下香港火「土炮」漫畫作品,會場內說不定還可以遇到作者本人。 天象廳裝設有直徑達23米的半球形銀幕,利用數碼天象投影系統播放的天象節目,並精選國外出色的全天域電影及立體球幕電影在天象廳播放。

香港博物館節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