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青衣長發好唔好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青衣長發

長發邨於1989年開始入伙,亦是26座問題公屋醜聞中葵青區受影響屋邨居民的其中一個次要安置屋邨,並用作安置鑽石山元嶺寮屋區居民。 其後於2005年9月1日起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六期乙)將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 1期一樓至三樓設有通道連接港鐵青衣站,而地下設通道連接青衣海濱公園及幼稚園;一樓則設通道通往青衣運動場、青衣游泳池及青衣公園。 2期一樓亦設有通道連接港鐵青衣站、青衣站巴士總站、灝景灣及長安邨。 於1989年10月,當時港督衛奕信爵士落實將啟德機場的香港國際機場遷往遠離市區的大嶼山,並提出了機場核心計劃,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負責興建東涌綫及機場快綫。 除了欣澳站、荔景站及南昌站外,地鐵公司聯同長江實業、中信泰富及和記黃埔等地產發展商,發展機場快綫車站上蓋商場及物業,青衣城隨之出現。

青衣長發

青衣位於維多利亞港西北部,其北面及東/南面水域(藍巴勒海峽)皆受保護海港條例規管。 二樓原有玩具反斗城,但已於2008年3月31日結業,此位置開設了法國英格蜜兒美容護理中心及樓高兩層的馬莎百貨。 青衣長發2023 青衣長發2023 青衣長發 青衣長發 英格蜜兒原位置為CD Warehouse,於2012年商場翻新中結業。

青衣長發: 青衣市中心

目前是全世界第六大吞吐量的貨櫃港口——葵青貨櫃碼頭九號碼頭,位於青衣島東南部,自2003年啟用至今。 香港政府於2008年決定在青衣西南海濱填海180公頃,興建佔地310公頃的葵青貨櫃碼頭十號碼頭,並且將該處的油庫重置在新填海的土地上。 該碼頭將會24小時運作,提供8個可以供予不少於400米的船隻停泊處。

青衣長發

商場地下曾設有青衣島內唯一的戲院,名為「GH青衣電影城」,由嘉禾娛樂管理,已於2018年1月4日結業,由位於2期的UA接手。 然而,扒王之王潛艇世界前身為潛艇餐廳,餐廳在2002年結業後,由扒王之王接手經營,部份潛艇裝飾得以保留,可惜最後扒王之王於2012年結業,由Pizza Stage代替。 青衣長發 至於稻香酒家前身為豉啤酥主題餐廳,以50-60年代香江景物為主題,於2001年結業。

青衣長發: 青衣城

九號貨櫃碼頭的填海工程,大幅增加了青衣島的陸地面積,大部分填海地均作港口後勤設施。 部分土地用作商住綜合發展,例如2004年落成的藍澄灣及酒店項目。 青衣島首個綠表置居計劃屋苑—青富苑,亦在該填海土地上興建。

青衣長發

區內設有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為青衣區最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長安巴士總站。 區內還有領展的重點商場及青衣島上第二大型商場—長發廣場、青衣東北公園、青衣海濱公園等。 區內設有兩所中學及三所小學,分別有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皇仁舊生會中學、中華傳道會呂明才小學、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及東華三院黃士心小學。

青衣長發: 商場結構

在香港行政區劃中,青衣曾經屬於荃灣區,其後與葵涌一同由荃灣區分拆出來,組成葵青區。 商場地下近青衣站小巴總站位置設有幾間食肆和匯豐理財中心,包括大家樂、一粥麵、101 Taiwanese Café及麥當勞餐廳,亦設有一間Fusion by ParknShop超級市場、髮型屋 LE TOO 和綠日堂。 青衣城(英語:Maritime Square)是香港大型商場之一,與香港新界青衣島青衣站相連,於1999年4月1日開張,1期及2期總面積為58萬平方呎,共有逾170多間商舖,屬港鐵公司旗下的物業之一。 1986年區域市政局(簡稱區局)成立,屬新界範圍的青衣島為區局的轄區之內,島上市政服務的執行責任,亦由市政事務署新界市政處移交至區域市政總署。

區內設有三所中學、四所小學、一所特殊學校,分別有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保良局陳溢小學、青衣商會小學、東華三院周演森小學及保良局陳百強伉儷青衣學校。 除此之外,還有兩所職訓局院校—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分校及工商資訊學院。 基於歷史及地理原因,青衣島的新市鎮發展區域,分散在青衣市中心、門仔塘與牙鷹洲、三支香、寮肚山。 青衣島在新市鎮發展以前,已經有墟市和多個農村和漁村聚落,青衣墟(又稱青衣大街)就是當時青衣島上的墟市,島上現在還有聖多默宗徒堂天主教堂、真君廟、天后古廟和達摩祖師廟及青衣大王伯公廟等宗教建築。 1974年後,隨着青衣大橋(青衣南橋)及青荃橋(青衣北橋)先後通車,青衣島的新市鎮發展亦隨即展開。

青衣長發: 私人屋苑

1941年12月8日香港保衛戰爆發,日軍230聯隊於12月12日登陸青衣島,青衣島也進入日治時期,日軍在現今聖保祿村山上一帶裝設防空探射燈。 青衣又稱青衣島,古稱春花落、秤衣[3](唯春花落現時是指青衣東南部近南灣角的一個地方)。 一說昔日青衣東北方的海域盛產青衣魚;而另一說法則是青衣的外形似青衣。 不過有人認為某些島嶼的位置跟名稱有錯配的可能,例如春花落的位置似是在描述昂船洲。 青雅苑(英語:Ching Nga Court)本屬長安邨第12座,於1989年4月由房委會甄選列入第十一期甲居者有其屋計劃發售,同年11月30日入伙[3]。

青衣長發

青衣公園、青衣運動場、青衣游泳池及青衣市政大樓等設施皆為區域市政局籌劃興建。 青衣長發 2000年「殺局」後,島上的市政服務分別由食物及環境衛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接手。 長安邨本來有15座,因屋邨管理上的需要,於1986年將施工中的第11至15座樓宇從長安邨分拆出來[4],且易名為長發邨以及青雅苑。 由於原訂「長安商場」的位置位於分拆後的長發邨內,故此商場亦更名為長發商場。

青衣長發: 公共設施

每當青衣大橋發生事故,或颱風後大量貨櫃車同時駛到葵涌貨櫃碼頭交收,青衣的運輸便告癱瘓。 化學廢物處理中心,位於青衣島東南部(昂船洲大橋南側),於1993年4月開始啟用。 化學廢物處理中心設有高溫焚化爐,用以處理有機化學廢物,該中心的設計處理量為每年10萬公噸化學廢物。 中心的現行管理和營運工作由衡力化學廢料處理有限公司承辦。 1997年通車的3號幹線(青衣段)包長青橋、長青隧道、長青公路及青衣西北交匯處。

  • 青衣城2達13萬平方呎,為現時青衣城商場的約四分之一。
  • 港府於1970年代中期,着力改善青衣島的對外運輸及島內的道路網絡,大規模的移山填海工程,分別於三支香、青衣灣、門仔塘和寮肚山展開,為島上多項公營房屋計劃提供大量土地。
  • 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盈翠半島,翠怡花園,灝景灣,長安邨,藍澄灣。
  • 青欣臨時房屋區於1997年開始清拆,原址於2001年建成長宏邨。
  • 當年商場內亦設置大型屏幕,顯示航機資料,令遊客時刻掌握資訊和時間,盡情購物之餘,亦使商場成為機場以外接送親友的理想地方。
  • 1987年,青衣島首個租者置其屋計劃公共屋邨—長安邨入伙,其後青泰苑、長發邨陸續入伙。

港府先後在三支香半山、青衣灣、門仔塘、寮肚山等地,進行了土地平整工程,並興建各項運輸基建、公營房屋及社區設施等。 直至到1990年代後期,機場核心計劃及多個大型屋苑完工,青衣公園、青衣運動場、青衣游泳池、青衣市政大廈、大型購物商場青衣城以及青衣站等主要社區設施也都相繼落成啟用,青衣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新市鎮。 青衣大橋通車前,舊青衣碼頭的渡輪服務是青衣島唯一的對外運輸,故當時墟市—青衣大街設置於碼頭附近一帶,加上島內大多數的漁民都聚居在青衣灣內,所以該區在發展成為新市鎮青衣市前後,皆為青衣島的中心地帶。 區內重要的公共設施、商場、運輸設施都集中在這裏,如青衣島最大型商場—青衣城、青衣島唯一的鐵路車站—港鐵青衣站、青衣島首個市鎮公園—青衣公園以及青衣海濱公園等。 青衣長發 其他重要設施包括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綜合大樓、青衣市區診所、青衣運動場、青衣渡輪碼頭、青衣警署、青衣消防局、青衣鄉事委員會、天主教聖多默宗徒堂等,都設設於青衣市中心地區內。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