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電話騙案報警15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電話騙案報警

不少網民看過帖文也質疑涉事司機存心藏起電話,直指有關行為已屬偷竊,認為港女應向警方反映事件。 相反,記者嘗試將自己的WhatsApp「假冒」成官方帳戶,先改名為「WhatsApp」,但發現WhatsApp的用戶名字無法加emoji扮「綠色剔」,而同事點擊入去仍會看到的的電話號碼。 如果有人自稱WhatsApp,並以有電話號碼的戶口聯絡,10成10是詐騙訊息,切勿回覆、絕不要點擊對方的任何連結,請即舉報並封鎖該號碼。 女事主指自己清楚來電及WhatsApp皆為詐騙,但由於事出突然,自己當時正在與餐廳及外賣平台,處理外賣被偷事宜,因此亦感到有點六神無主;所幸餐廳職員之後願意為她重新製作餐點,她亦沒有受騙上當。 女事主事後推測,騙徒透過偷走外賣餐盒得到她的個人資料,意圖進行詐騙;她在帖文中提醒平台用家改名切忌使用能被人認出或讀出的名字,間接點出外賣平台將用家資料、付款詳情等列印於單據上的弊病。

警方相信,主腦開設不同社交媒體帳號,用作接觸受害人以展開網上情緣,其後就指示成員開設虛擬銀行戶口及安排傳統銀行戶口,以轉走騙款。 經屯門警區人員調查發現,其中6宗案件由兩個集團操縱,當中一個為本地人組成,透過虛假電話投資App及新興的虛擬銀行服務進行詐騙。 而另一個集團由南亞裔人士組成,操控於本港工作的外籍傭工,為其開設本地銀行戶口,以進行洗黑錢。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Junk-call.com 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電話騙案報警: 入境處籲慎防電話騙案

因此,你的電腦需要支援Unicode才可正確地顯示中文字符(包括《香港增補字符集》)。 台北市士林區某補習班年初突倒閉,部分家長上門追討剛繳交的補習費無果,負責人陳男前天卻被發現陳屍在補習班內,警方介入排除他... 屯門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署理警司武少禧指,2020年1月至8月,全港共有10,500多宗詐騙案,較前年同期上升一倍。

電話騙案報警

香港金融管理局網站有關於「解構偽冒電郵」及「欺詐銀行網站、偽冒電郵及類似的詐騙事件」的資料,讓公眾了解偽冒電郵的常見特徵、怎樣處理可疑電郵,以及最新的電郵詐騙事件。 中心於二零一七年七月二十日正式啟用,並設立一條二十四小時電話諮詢熱線「防騙易18222」,為市民提供即時諮詢及為警隊前線單位加強支援服務,以便更有效處理懷疑騙案。 電話騙案報警 另外,市民亦可瀏覽中心網頁,以獲得最新騙案手法資訊及警示。 〔記者周敏鴻/桃園報導〕桃園市李姓男子在網路上遇到詐騙集團以「投資股票」手法詐財,先被騙走50萬元,對方要求他再面交300萬元時,他察覺有異向中壢警分局自強派出所報案,警方請他約出車手假意要交付現金,再派員埋伏逮回車手邱姓男子,已依詐欺罪嫌將邱男送辦。

電話騙案報警: 核實來電「詐騙」身份就比單純阻擋廣告電話來得複雜?

中壢警方獲報後,日前請李男與詐騙集團車手約在中壢區環中東路一處咖啡廳,等車手邱男(29歲)現身、拿到李男交付給他的廢紙與玩具鈔,當場愣住時,埋伏員警立即一擁而上逮人,並從邱男的身上起出偽造的投顧公司收據、工作證等,訊後除依詐欺罪嫌將他送辦外,還要追查指揮邱男取款的幕後集團成員。 港女事後表示,遺下手機她的確有責任,但不代表司機疑存心偷竊的行為正確,「唔可以俾呢啲人搞到同行再臭朵」。 她又稱事件不會令她對的士業界留下壞印象,「因為我之後都遇到個好司機,佢幫我一齊搵!所以先咁快搵到個位置」,直言非常感激曾幫她的司機,「我都算做好彩,遇到個好人司機幫手,如果唔係我部機真係拎咗去賣!」。 有港女早前於facebook群組發文,指上周六(29日)乘搭的士期間,意外將手機遺在車廂內,「本身我有件大型物件放咗喺車尾箱,我一心落車就係拎返件行李,所以冇睇到個座位有冇漏低嘢」。 她發現後即時致電希望尋回手機,「打咗幾次電話冇人聽,之後仲即時熄咗機」。

電話騙案報警

市民若有疑問,可致電與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聯絡,熱線亦有提供最新騙案手法資訊及警示,以應對時下流行騙案。 民協發言人表示,由於電話騙案多數來自內地,該黨促請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成立專責小組,並與內地公安聯絡,設立電話熱線收集情報、打擊電話騙案。 他又指,調查顯示不同年齡層的受訪者,都曾受詐騙電話影響,警方應加強社會教育,在不同媒體宣傳騙徒手法,以及市民收到電話騙案時的處理方法。 騙徒利用社交平台及交友App認識受害人,於建立信任後,便遊說受害人參與投資,並聲稱是低風險、高回報,又指只需投入資金就可在短期內獲可觀回報。 詐騙集團更設計虛假投資App以增添真實感,而App內亦可實時顯示受害人的投資結餘。

電話騙案報警: 網上詐騙

記者自己用了WhatsApp多年,都是第一次收到所謂「官方戶口」傳來的訊息;有感追加電話卡實名制後,Whatsapp垃圾訊息變得更氾濫,難怪多數網民都表示擔心是新型騙案,不與理會、不敢打開,甚至即時del,老人家會向仔女,又或是上網向網友求救。 儘管政府近年多次提醒市民要小心電信騙案,仍有不少人慘「中招」! 日前有黃大仙街坊收到疑似為WhatsApp官方所發送的短訊,表示其帳號因涉及違例和安全問題,稍後將會被註銷,要求她點擊訊息內的連結完成認證。 不少人一看就認定是「釣魚訊息」騙案,直指短訊內有3個可疑之處,包括訊息以繁體字混合簡體字寫成、「WhatsApp」打錯成「whastapp」、商用網址域名應為「.com」卻變「.org」,提醒樓主不要點擊連結,更憂內藏病毒等風險。 警方表示,今年8月18日接獲一名63歲本地女子報案,指她較早前接獲一名陌生男子來電,對方自稱內地執法人員,並指報案人涉及多宗內地刑事案件。 女受害人在十個月內,五次與騙徒在香港境內會面,並按假冒執法人員要求,將電話智能卡插入對方提供的手機,令騙徒能成功操縱受害人的網上銀行及截取一次性密碼。

電話騙案報警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署理總督察崔庭銳出席一個電話騙案記者會時強調,香港警方及內地執法人員不會致電市民索取個人資料、銀行資料及密碼。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署理總督察顏凱欣表示,市民需注意「+852」的來電是海外的,因騙徒利用了程式冒充本地電話號碼。 電話騙案報警 市民若懷疑受騙可致電反詐騙協調中心24小時熱線18222。 另外,集友銀行灣仔分行主管岑浩璋亦表示,銀行職員來電會報上全名和職員編號,一定不會向客戶索取全部個人資料,市民如有懷疑亦可向銀行、金管局或香港銀行公會查詢。 事件到此看似告一段落,然而女事主卻在當晚9時許,收到騙徒用另一個電話號碼傳送的Whatsapp訊息,甚至向她提及外賣內容,其後再致電滋擾她,最終逼使她報警處理。 她於周六(29日)更新事件發展,指出透過其他受害者提供的資料,發現騙徒使用的電話號碼還涉及其他騙案,從網上搜集到的証據亦證明該組號碼活躍於不同Facebook討論區,應為慣犯。

電話騙案報警: 我可以怎樣預防及舉報科技罪行,例如: 網上罪行、非法資訊或網站等?

有政黨於7月底以電話問卷調查形式訪問335位18歲或以上市民,結果有多達47%受訪者曾接聽過詐騙電話,其中9人共被騙去約2萬元財物,其中一名年輕人更不幸被騙逾1萬元。 警方今年1月接獲102宗電騙,較去年同期升逾兩成,當中「猜猜我是誰」及假冒官員騙案各佔一半,呼籲市民提高警覺。 新界北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於去年10月開展「新界北防罪聯盟計劃」,邀請區內不同公、私營企業及機構加入「防罪聯盟」,並透過成員協助向旗下員工及客戶發放防騙訊息,實踐「全民防罪‧守護萬家」的理念。 調查後發現,有本地工作的外籍傭工涉案,她們疑為了貪小便宜,收取微薄的手續費而按騙徒指示開戶,其後將騙款存入她們的戶口再取走。 騙徒透過不法途徑取得你的社交媒體(如即時通訊軟件)的個人賬戶資料包括登人名稱及密碼,然後冒認你,向你的朋友行騙。 日本近期發生多宗中國留學生,被欺詐電話聲稱是「中國公安」所騙,要偽裝被他們被綁架,要求中國家人支付贖金。

蕭澤頤在嘉許禮上表示,本港去年錄得1.7萬宗騙案,當中三成屬網購騙案,投資、網戀及電話騙案亦不時發生,他又指,詐騙案數字上升是全球趨勢,提醒市民若收到自稱是內地官員的來電,不必理會。 警方呼籲市民無論在網上結識朋友或選擇投資產品時一定要謹慎小心,保持警惕,切勿盲目相信網友的甜言蜜語,特別當對方不斷遊說進行金錢投資或繳交不同類型的款項如手續費或清關費等,更需要提高警覺,避免誤墮騙局。 如有懷疑,請即致電「防騙易」24小時熱線18222查詢或報警求助。 其中有受害人在與騙徒交談期間曾傳裸照,其後對方以公開他的裸照為由,向事主勒索及恐嚇,要脅受害人續投資。 經警方調查,5名受害人均被指示將款項投資到不同的銀行戶口作本金,他們初期所獲的利潤就由虛擬銀行發出。

電話騙案報警: 投資股票「包賺」7天遭詐98萬 再端300萬現金面交逮3車手

〔記者許國楨/台中報導〕南部一名工程師遇「假檢警」老梗不察,慘被騙650萬元報案,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獲報追查,陸續逮捕車手及詐團幹部,卻發現仍有民眾持續被騙溯源追查,歷時2年終一舉殲滅該集團,逮捕丁姓首腦在內共25人,經查丁嫌相當狡猾,竟分工7道防火牆自保,2年來已狂撈3千萬元。 昨天下午4時許,警方趁詐騙集團車手江姓男子(20歲)依約前來取提款卡,當場逮捕並現場查扣犯罪聯繫用手機1支、保密協定1張、財產證明申請書1張、暫時庭申請書1張、內有14萬餘元中國信託銀行帳戶、玉山銀行帳戶內有44萬餘元的提款卡2張等證物。 早前,一名在上海讀書的香港中學生,暑假返港與家人團聚,不幸誤中假扮內地公安騙徒的電話騙局。 對方指控其使用的銀行戶口涉及洗黑錢,該學生感到被陷害,疑一時想不開,7月30日晚在微信家庭群組內留下遺書,由沙田顯徑邨住所高處墮下身亡。

電話騙案報警

警方深入追查,發現該詐團相當狡猾,竟分工8層,最後才將贓款交給丁姓首腦。 警方耗時2年向上追查,一舉殲滅該集團,逮捕25人,近日全案依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刑法詐欺及洗錢防制法等罪嫌送辦。 其後,另一名自稱本地執法人員的男子聯絡報案人,要求報案人交出個人資料及銀行戶口資料以協助調查。

電話騙案報警: 騙徒設計虛假投資app 實時顯示戶口結餘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雖然電腦與資訊科技便利了市民現代化的生活,但是不法之徒亦乘機利用先進科技犯案,手法層出不窮。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一直不遺餘力打擊科技罪行,務求確保網絡安全,使香港成為一個安全的數碼城市。 為加強打擊詐騙案力度及提高市民對各類型騙案的認知以防受騙,香港警方於商業罪案調查科轄下成立「反詐騙協調中心」,協調警隊各相關部門的打擊及預防詐騙工作。

  • 在各大討論區,多數參與討論網友都擔心是新型騙案,不與理會、不敢打開,甚至即時del,馬上解釋此訊息真偽及實際用途。
  •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 騙徒透過不法途徑取得你的社交媒體(如即時通訊軟件)的個人賬戶資料包括登人名稱及密碼,然後冒認你,向你的朋友行騙。
  • 入境處表示,騙案受害者收到訛稱入境處人員的預錄語音來電,被告知出入境將受限制,其後通話轉駁至訛稱境外執法機關的人員,要求接聽人提供個人資料、銀行戶口、密碼等敏感資料。
  • (3)其他相關證據:合同、交款票據、廣告承諾資料、產品說明、技術資料等等,和本案有關的盡量提供,尤其是能證明對方有欺騙行為的證據。
  • 日本警視廳表示,近期有中國留學生,接到自稱是「中國公安局」的電話騙案,警視廳相信有關詐騙電話,背後可能有來自中國的詐騙集團操縱,正與中國大使館合作加強警誡。

綜上所述,如果被騙金額相對較大,也有證據和轉賬記錄的話,那就要積極的撥打110電話進行報警。 因為只有報警了才會有機會把被騙的錢追回來,不報警的話一點機會都沒有,因為騙子不可能你要先發現把錢退還回來給你。 不是貓膩就是套路,不是套路就是詐騙,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電話騙案報警: 新界北首5個月3800騙案 較去年同期升

同時,騙徒亦會用一些虛假的投資應用軟件掩人耳目,詐騙受害人。 警方藉此呼籲各位僱主應多加留意身邊的傭工,並提醒他們切勿受人指使去開設銀行戶口。 警方於本月13日至18日採取「報捷」行動,偵破一宗懷疑清洗黑錢案,成功瓦解兩個犯罪集團,不法分子透過虛假流動應用程式(App)行騙,利用受害人寂寞、空虛之感,騙取對方信任,誘使他們進行投資,墮下網上情緣騙局,6名受害人共失400萬元,其中單一最大宗損失200萬元。 警方以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串謀詐騙」、「勒索」及「處理已知道或相信為代表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的財產」 (俗稱洗黑錢)拘捕22人。 入境事務處關注近日多宗涉及訛稱該處人員的電話騙案,再次提醒市民,入境處不會以預錄語音形式致電市民,或將電話轉駁至境外機關,也不會要求接聽人提供銀行戶口、密碼等資料。

電話騙案報警

報案人按指示交出有關資料後,發現戶口內約347萬港元被轉帳到一個本地戶口,懷疑被騙,遂報案。 由於電腦和資訊科技不斷迅速發展,令罪犯有機可乘,利用新科技進行犯罪勾檔,例如黑客入侵、網上騙案、網上盜竊等。 假如閣下在互聯網上被人行騙或盜竊,請到就近一間警署報案或利用本站的 電子報案中心 報案。 警方提醒市民,「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串謀詐騙」、「洗黑錢」及「勒索」都是非常嚴重的罪行。 另外,借出銀行戶口予他人本為不當行為,若戶口用作處理犯罪得益或其他不法用途,戶口登記持有人亦有可能負上刑責。 警方亦留意到騙徒會利用最新的金融科技,例如虛擬銀行服務,以增加警方的調查難度。

電話騙案報警: 即時通報群組「發威」!苗栗查獲559件註銷車違規行駛

而屯門警區有887宗詐騙案,較2019年的422宗上升一倍。 電話騙案報警2023 最後小編還是奉勸大家,網路是把雙刃劍,雖然方便了生活,但是一旦你不小心,也可能會給自己造成損失,甚至傾家蕩產,避免這種後果的方法就是要注意兩點,第一小心謹慎點,第二就是千萬別貪小便宜,畢竟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電話騙案報警

女事主最後呼籲受害者及曾遇到類似詐騙的民眾分享經歷,希望可讓警方掌握更多證據,早日將涉事騙徒繩之於法。 警方早前接獲一名63歲婦人報案,指接獲內地執法人員稱其涉及多宗內地刑事案件,另有一名自稱本地執法人員聯絡她,要求交出個人資料及銀行戶口資料以協助調查。 報案人隨後發現戶口逾300萬元被轉帳到一個本地戶口,懷疑被騙。 今時今日外賣平台發達,但個人資料亦有可能隨之外洩,甚至成為騙徒目標。

電話騙案報警: 搭的士遺電話定位揭藏車內 司機唔認執到 聞報警即交出仲咁講

原則上報案應該由受害人或舉報人親自到公安機關遞交材料,但如果標的較小,又不在一個地區,也可以考慮委託當地親友報案,或者通過郵寄、電話等方式報案。 (3)其他相關證據:合同、交款票據、廣告承諾資料、產品說明、技術資料等等,和本案有關的盡量提供,尤其是能證明對方有欺騙行為的證據。 警方指出,該詐團的層層「防火牆」,若是車手被查緝,詐團常常會找其他新成員頂替,讓詐團可以持續運作,也很難「燒到」高層幹部。 其中,特別是第五層負責運送贓款的「交通手」,特別開著出租車從彰化到嘉義,將贓款交給幹部,期間不斷製造斷點,也讓警方疲於奔命。 有民眾於社群平台DCARD指出,近日搭乘台鐵時被藏在椅子縫隙的針筒戳到,擔心因此被感染B肝。

  • 事件中有5女1男受害人,年齡介乎29至36歲,共損失400萬元。
  • 警方提醒市民,「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串謀詐騙」、「洗黑錢」及「勒索」都是非常嚴重的罪行。
  • 他又指,調查顯示不同年齡層的受訪者,都曾受詐騙電話影響,警方應加強社會教育,在不同媒體宣傳騙徒手法,以及市民收到電話騙案時的處理方法。
  • 報案人按指示交出有關資料後,發現戶口內約347萬港元被轉帳到一個本地戶口,懷疑被騙,遂報案。
  • 警視廳又表示,騙徒會使用隱密度高的Telegram作為通訊工具,以避過中國及日本當局的追查。
  • 警視廳指,有些學生完全相信了騙徒的說話,即使警察向他們表示是詐騙案,也需要花一段時間解釋,警方指他們因此成為騙徒向其父母提款的工具。
  • 昨天下午4時許,警方趁詐騙集團車手江姓男子(20歲)依約前來取提款卡,當場逮捕並現場查扣犯罪聯繫用手機1支、保密協定1張、財產證明申請書1張、暫時庭申請書1張、內有14萬餘元中國信託銀行帳戶、玉山銀行帳戶內有44萬餘元的提款卡2張等證物。

由騙徒開立的炒股群組,其實並不是為了與股民交流,而是為了營運「唱高散貨」騙局。 為了增加說服力,他們會訛稱是專家提供的獨家貼士,甚至是內幕消息。 提防網上所謂的投資專家,不要輕信他們所提供的投資貼士及先查証資料來源。 警視廳又表示,騙徒會使用隱密度高的Telegram作為通訊工具,以避過中國及日本當局的追查。 中國大使館就表示:「利用公安職員的名義,要求付款的都是詐騙。」而警視廳就向日語學校及大學,派發有關的傳單,呼籲中國留學生警惕。 電話騙案報警 日本警視廳表示,近期有中國留學生,接到自稱是「中國公安局」的電話騙案,警視廳相信有關詐騙電話,背後可能有來自中國的詐騙集團操縱,正與中國大使館合作加強警誡。

電話騙案報警: 入境事務處提醒市民慎防電話騙案

在各大討論區,多數參與討論網友都擔心是新型騙案,不與理會、不敢打開,甚至即時del,馬上解釋此訊息真偽及實際用途。 另外,從電腦桌面按入whastapp.org,版面是典型釣魚網站,網民提醒不要再點擊任何回應。 最終受害人被騙徒從網上銀行轉走1900萬港元,騙徒又向她提供虛假商業合同,令她避過銀行的懷疑,自行轉帳了14次、共4600萬元至騙徒提供的傀儡帳戶,累計被騙逾6500萬元,幾乎被騙光身家,向丈夫求助才揭發被騙。 【Now新聞台】警方接獲一宗假冒內地官員電話騙案,受害人十個月內被騙走約6500萬元,是今年最大金額的電話騙案。 電話騙案報警 行動中,警方拘9男13女,年齡介乎19至70歲,當中11名本地人及11名外籍人士,他們報稱是文員、銷售員、家庭主婦、家傭及無業。

電話騙案報警

網民最擔心不法分子假扮WhatsApp官方帳戶,怕點擊入Link後會被盜取戶口。 這個警覺性是好的,想辨認對方是否可靠的官方帳戶,可先看看畫面上方,對方帳戶名稱旁邊,只要看到WhatsApp字樣旁邊有個「綠色勾號」,點擊入去會見到下圖的情報,當中你會發現它「並沒有電話號碼」,即代表不會是騙徒假扮的戶口,可以信任。 其中,新界北總區錄得超過3800宗騙案,以網購騙案最多,電話騙案、投資騙案等數字亦持續上升。 警方今年上半年收到1,370宗電話騙案,較去年同期上升一成六,情況不容忽視。

電話騙案報警: 自稱「中國公安」電話騙案頻生 日本警察製簡體字版單張提醒留學生

總括而言,近九成人認為政府需加強打擊電話騙案、83%人認為政府需加強宣傳電話騙案手法、81%人認為要成立專責小組調查電話騙案。 如欲查詢有關罪案數字,可瀏覽我們的警隊網頁的 電話騙案報警2023 罪案統計數字 ,另外,閣下亦可參考我們該年的警察年報。 騙徒會施展「美人計」,以美女照片作用戶頭像,於多個社交軟件「交友」,哄騙目標受眾簽署投資授權書,從而進行非法投資而獲利。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