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筲箕灣收購15大分析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該舊樓斜對面即為今年7月開售的「i.UniQ譽.東」,鄰近西灣河港鐵站。 有消息指出,是次出價包括收購該幢約10多個單位,以及一個獨立業權,地盤面積近4000方呎,可建約4萬方呎樓面。 該幢舊樓前面為一休憩公園,暫無物業阻擋,日後項目重建後即使低層亦可享有較開揚的景觀。 上述物業為一幢於1964年落成的8層高唐樓,地下有三個商舖,一樓至七樓為住宅用途,共用兩條公用樓梯,英皇國際本身已持有項目的90.6%業權。

HE HOLBORN現時門牌地址為筲箕灣道1號,不過前身舊樓太樂樓,實際地址為太祥街2號,1960年落成,佔地約1.37萬平方呎,由150個住宅單位及1個地舖組成。 筲箕灣收購 早期港島道路網絡並不發達,加上筲箕灣距離中環、灣仔等地甚遠,故交通非常不便。 區內一直都靠英皇道連接對外,同時位於柴灣的居民亦依靠柴灣道經筲箕灣前往港島心臟地段(即中環、灣仔和銅鑼灣)。 筲箕灣收購2023 直到1904年,電車才將筲箕灣與當時香港政府的行政中心維多利亞城連繫起來。

筲箕灣收購: 重建前的樓宇

萊坊另指,今午推出西營盤德輔道西326至332號和西安里11A至11D號物業公開拍賣業權,由1號買家Supreme Profile 筲箕灣收購 Limited以底價7億元收購。 第一太平戴維斯表示,今日(20日)公開拍賣出售筲箕灣東大街121至131號義德樓(筲箕灣內地段第735號),以底價8.04億港元售出,新買家為協成行。

筲箕灣收購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愛蝶灣,東旭苑,東濤苑,峻峰花園,筲箕灣中心。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筲箕灣收購 24,000,年齡中位數為 44.3歲。 東,當時首批開售的平均呎價高達14,398元,至今已累售逾九成。

筲箕灣收購: 兩項港島舊樓強拍均以底價售出 筲箕灣物業賣8.04億元

不過他預期今年強拍量只有20多宗,未必可以追回去年37宗水平。 今次強拍的物業位於東大街121至131號,地盤面積約7680平方呎,在1966年落成,現址為1幢8層高的商住大廈。 2010年代,香港房屋協會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重建明華大廈,預計可以提供逾4,000個單位。 計劃重新興建明華大廈為一個綜合發展項目,擬建7幢公共房屋及2幢長者屋,樓高32層,分別提供3,170個及857個單位,總樓面約207萬平方呎;另外有逾26萬平方呎的休憩空間。 筲箕灣收購 筲箕灣收購 至於近年積極參與本地房地產發展的內地房企,也有項目獲批則。

  • 1945年後,港府大力發展漁業,並設立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
  • 第一太平戴維斯表示,今日(20日)公開拍賣出售筲箕灣東大街121至131號義德樓(筲箕灣內地段第735號),以底價8.04億港元售出,新買家為協成行。
  • 事實上,發展商都積極喺筲箕灣及西灣河進行舊樓併購,好似新地(00016)筲箕灣工廠街及教堂里重建項目近月與業主達成協議,成功統一業權;另恒地(00012)亦於年初統一西灣河成安街及大石街重建項目的業權。
  • 東區走廊以北的筲箕灣北部填海區,一般被稱為愛秩序灣,名稱源於愛秩序將軍及原筲箕灣避風塘所在地的愛秩序灣;阿公岩道一帶的筲箕灣東部,一般被稱為阿公岩,而該處亦為東區走廊噪音重災區。
  • 明華大廈舊A座於1965年落成,並於1976年拆卸重建,此前為一幢無獨立廁所及廚房的大廈,當時部份居民選擇遷往新興建的大坑勵德邨,其餘多數選擇邨內調遷安置。
  • 因新建大廈租金較舊廈大幅上升,住戶於首年將享有4成的租金減免,而減免幅度將按年遞減1成, 於第5年才需繳付十足租金水平。

出售事項的所得款項淨額除了可提升集團的財務狀況,並為未來投資更優質、更具發展潛力的項目提供額外儲備資金。 英皇國際昨日宣布,以6.88億售出筲箕灣南安街67至77號地盤項目。 該項目原為3幢相連舊樓,地盤總面積約5900方呎,有關項目出售所錄得的盈利約為2.141億,出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6.875億,將用作集團的未來業務發展及一般營運資金,是次交易預計於2022年4月29日完成。 港島市區地皮供應罕有,吸引不少財團出手選購,由英皇國際持有的筲箕灣南安街地盤項目,新近以6.88億易手,成交價較帳面值高逾3成,新買家為信裕行,並由本港老牌家族成員姚帥麟持有,據業界人士,因港島區新盤供應罕有,料項目落成後,單位每呎售價達2.5萬至2.8萬。

筲箕灣收購: 地產博客

UniQ譽都,去年以平均呎價13,388元開售,至今已售罄。 UniQ系列,雖然以高價開售,但仍獲市場承接,令該集團願意以高價收購舊樓。 何鉅業表示,筲箕灣道兩旁樓宇地塊較細,近年出現收購困難,例如街角有「零丁」逾千呎的樓宇未被收購,但附近一帶舊樓已被收購。 其中位於筲箕灣東大街121至131號義德樓,現為1幢8層高商住大廈,樓齡超過50年,協成行於前年取得約84%業權後申請強拍,而在早前法庭開始審理時,業權已增至近96%。

明華大廈第一期重建項目,分別設有2座30-31層高Y字型住宅大樓,標準樓層為每層18個出租住宅單位,空中花園分別設於第1座6樓及第2座7樓,單位間格分為1/2人,2/3人,3/4人及4/5人單位。 2013年3月14日,香港房屋協會向規劃署提交更新發展方案,選擇放棄保存屋邨部份座數,即將邨址全部樓宇拆卸重新興建;此外,建議於原址興建一座集體回憶用途的明華公園。 規劃署按照有關方案指出,為了確保計畫效率,盡快進度,故此需要盡快作出決定,於3份發展方案中,排除當中維持保存一幢原有大廈原狀的建議,因為不符合各方面規劃原則及要求,由於保留使用多年而變得殘破之大廈,亦即仿效石硤尾美荷樓等方法亦不可行。 此外,規劃署援引古物古蹟辦事處指出,明華大廈並非香港法定古蹟,故此質疑其舊有建築物之保存價值,並且指出,若果個別物業保留下來,可能違反規劃等既定程序。 有關方案於3月15日早上9時交予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同日,城市規劃委員會接納建議,明華大廈將會分批重新興建,首批單位預計於2018年落成。 【本報訊】市區舊樓收購持續活躍,筲箕灣南安街73號德福樓以8,000萬元全幢沽,新買家早前已購入比鄰大廈逾9成業權,估計將兩地盤合併發展,料可重建約3.8萬平方呎住宅。

筲箕灣收購: 筲箕灣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該地盤連同新地或有關人士早前所強拍工廠街部分地段,地盤面積約2.4萬方呎,預計可重建樓面高約24萬方呎,料將成為該集團在區內未來另一大型住宅項目。

舊樓地盤面積約6172方呎,可建樓面約5.4萬方呎,其土地強拍底價定為7億元。 不過,該地皮也可申請重建為寫字樓或酒店,可建樓面可達9萬多方呎。 項目底價為1.95億,較19年申請強拍時,市場估值1.76億,高出約10.8%。 該項目為商住物業,地盤面積約3000方呎,可建樓面約2.85萬方呎,此外,該舊樓樓高8層,地下為鋪位,樓上則為住宅,並於64年落成,樓齡約57年,同時亦鄰近筲箕灣港鐵站,具有重建價值。 上述舊樓由一家財團持有,早於9年前開始逐一收購單位。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指出,預期上述項目可建總樓面約48400方呎,每呎樓面地價約14215元,同時亦認為,港島地皮向來造價不俗,預期是次英皇沽出的筲箕灣南安街67至77號地盤,日後單位每呎可售至少2.5萬至2.8萬元。

筲箕灣收購: 筲箕灣道舊樓多 合併重建回報高

此外,該署於10月份批出的4份工廈建築圖則中,包括由第一集團發展的長沙灣道916至922號,和924至926號的兩個工廈重建地盤,分別准建22及23層高工廈各一幢,總樓面約25.9萬方呎。 【明報專訊】近年積極收購西灣河及筲箕灣舊樓的新地(0016),正計劃在西灣河區內再下一城擴大區內版圖。 消息人士指出,新地或有關人士委託田生地產,擬出價約4億元收購西灣河筲箕灣道166至168號逾40多年舊樓,以可建樓面約4萬多方呎計算,每方呎樓面地價近1萬元,料創出區內新高。

房協亦會挑選屋邨內的通花牆及懷舊信箱等珍貴物件作保留,重建後的新屋邨內將設立展覽空間。 受第二期重建影響,連接宏華街的明華大廈升降機塔需要拆卸,房協開辦住客專車往來明華大廈及筲箕灣望隆街,由冠忠巴士營運。 2021年4月2日,明華大廈重建第一期落成入伙,提供966個單位。 因新建大廈租金較舊廈大幅上升,住戶於首年將享有4成的租金減免,而減免幅度將按年遞減1成, 於第5年才需繳付十足租金水平。 截至2021年5月,本期大廈的三房單位為全港租金最高的甲類公共屋邨單位,每月租金高達港幣6,814元。 1976年香港房屋協會把舊A座拆卸,並於1978年完成新A座的重建計劃。

筲箕灣收購: 項目詳情

本報記者就新地委託田生收購上述項目,昨天向田生查詢,該公司發言人回應稱,田生地產以中介人的角色,代表買家於筲箕灣道166至168號項目提供物業代理服務,惟現在只為初步的階段,未能有進一步的資料提供。 該物業的註冊地盤面積約為7,680方呎,坐落於筲箕灣東大街之東北面,近與元慶里交界,現狀為一幢於1966年落成的8層高的商住大廈,地下為商舖,設有兩條公共樓梯。 而物業於2015年4月17日所憲載的已核准筲箕灣(港島規劃區第9區)分區計劃大綱圖的所規劃用途為「住宅(甲類)」。 事實上,發展商都積極喺筲箕灣及西灣河進行舊樓併購,好似新地(00016)筲箕灣工廠街及教堂里重建項目近月與業主達成協議,成功統一業權;另恒地(00012)亦於年初統一西灣河成安街及大石街重建項目的業權。 唔單止發展商,連香港房屋協會喺筲箕灣都有發展項目,呢個筲箕灣道/南安街商住項目,預計提供274伙。

  • 另百利保收購的筲箕灣金華街9至19號舊樓,獲批重建為1幢28層高商住大廈,總可建樓面4.77萬方呎,料提供約160個中小型單位。
  • 意味英皇國際在一周內接連透過強拍完成兩項收購,涉資共4.54億元。
  • 協成行總經理方添輝表示,公司未有因為疫情減慢舊樓收購步伐,將按照不同地皮策略性調整價錢。
  • 直到二次大戰後港島人口劇增,筲箕灣一帶才多了人居住,同時工廠大廈亦多選在筲箕灣設立,所以2號巴士線亦由太古船塢延長至筲箕灣。
  • 他指,疫情令土地審裁處未能處理強拍申請,但自處方全面復工後,上周五至本周一已接獲5宗申請。

項目底價為2.59億,較19年申請強拍時,市場估值2.4億高出約8%。 該項目為商住物業,地盤面積2144方呎,可建樓面約1.9萬方呎,樓齡約55年,鄰近西營盤港鐵站,具有一定重建價值。 據土地審裁處資料,英皇收購的仲齊大廈,目前獲批強拍令,現已收集逾90%業權,僅餘3個物業未獲收購,分別為A號地鋪、1樓C室,以及天台。 筲箕灣收購 據判詞指出,由於維修情況欠佳,而且維修成本亦不符合效益,重建為合理做法。 筲箕灣收購2023 上述毗鄰的舊樓,近年一直獲百利保相關人士積極收購,最新為上月購入金華街17至19號舊樓4伙,涉約3624萬,單位收購價劃一為906萬,以單位實用面積約639方呎計算,收購呎價約1.42萬,該舊樓佔地約1830方呎,預計可重建商住樓面約1.65萬方呎。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