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沙田馬拉松15大著數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沙田馬拉松

在「COROS SPARK 100」的記者會上,黃浩聰、羅楚健、陸卓廷、Nugo等熟口熟面的本地山賽常客外,今屆有位「稀客」紀嘉文。 他將會事隔3年多出戰山賽,先在9月30日跑10公里路跑賽,由北潭涌跑到西壩再折返;休息一日後到10月2日參加50公里越野跑賽,會由沙田坳起步逆走麥理浩徑到北潭涌。 當中最具代表性者包括有每年端陽佳節在城門河上舉行的「沙田龍舟競賽」及每年農曆新年前舉行的「迎新春長跑」,活動的成功實有賴體育會同寅的全力以赴及各贊助機構的鼎力支持。 沙田體育會多年來透過舉辦不同的運動項目,培訓了不少的運動精英,為沙田爭光。 最為人所共知的更是全港首支全華人少棒隊「沙燕隊」,當年在香港少棒聯盟比賽中,擊敗一眾外隊,勇奪冠軍;與及近年的地區足球代表隊,在港超聯的表現亦有目共睹。 馬拉松(Marathon)長跑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26英里385碼,折合為42.195公里(也有說法為42.193公里)。

報名資格:凡報名10公里路跑或半程馬拉松路跑,加上50公里越野跑或100公里越野跑合共兩場賽事,即可成為「SPARKER」。 香港越野跑高手黃浩聰擅長長距離山賽,但他今次只參加10公里路跑賽。 他解釋9月初會到意大利參加Tor des 沙田馬拉松 Géants越野賽,賽道長330公里,攀升2.4萬米,所以他擔心10月初體能狀態尚未回復,暫時只打算跑10公里。

沙田馬拉松: 賽事路程

隨着跑馬地山光道馬房於1987年拆卸,沙田馬房容量亦因應需求不斷增加,至2010年,共有20座馬房,為1260匹馬提供安身之所。 馬會亦為提高賽事水平,加建一系列先進設施,包括檢疫馬房、馬醫院、賽事化驗所、河畔操練跑道、奧運馬房、策騎徑等。 隨著入場人數於1982年-1984年間繼續增長,馬會很快便進行擴建。 隨著跑馬地山光道馬房於1987年拆卸,沙田馬房容量亦因應需求不斷增加,至2010年,共有20座馬房,為1260匹馬提供安身之所。 賽事在九龍尖沙咀彌敦道近美麗華酒店起步,路線經過柯士甸道、廣東道,然後上西九龍公路、長青隧道,在青馬大橋及汀九橋折返經西區海底隧道、港島林士街天橋、畢打街隧道、夏愨道天橋、添美道、分域碼頭街。

沙田馬拉松

會員席招待會員及來賓,公眾席則開放予公眾人士,入場費10港元。 看台設有投注大堂,飲食設施等,會員席亦設有會員,馬主廂房等設施。 場內設有全世界最闊的彩色大屏幕,長70.4米,面積相等於4,500部架疊起來的52厘米電視機,詳盡顯示每一場賽事的資料及賽果。 馬場其他設施包括馬房,騎師、練馬師及馬伕宿舍等,另有一座綜合大樓供馬會使用。 香港馬拉松推廣社 (HKMP) 主辦,已踏入第17.5屆的「沙田10K河畔賽」,於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舉行。 賽事以「全港特快賽道」為賣點,全程約97%平路及直路,使跑手更易做出 10K 沙田馬拉松 沙田馬拉松 最佳成績。

沙田馬拉松: 賽事

2000年,當年賽道的特色以著名的維多利亞港為起步點的背景。 參賽者從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出發,並再以深水埗運動場為終點。 賽事首次安排三項不同距離的賽事,包括馬拉松、半馬拉松及十公里賽。 近年馬會仍不斷改善沙田馬場的設施,2003年8月31日,世界最闊的高解像彩色大屏幕啟用[2],2004年11月14日,設有可開合上蓋的新馬匹亮相圈落成,為馬迷提供更方便舒適的環境。 2008年北京奧運,香港協辦馬術項目,沙田馬場毗鄰的香港體育學院經改裝,成為主要比賽場地,彭福公園新建策騎徑,又在香港體育學院旁邊新建奧運馬房;奧運聖火亦途經沙田馬場進行傳遞。

沙田馬拉松

由於2017年起的賽事改以抽籤形式決定參賽者,大會會按中籤者報名時的個人時間分配組別。 沙田馬拉松 賽事在九龍尖沙咀彌敦道起步,經過西九龍公路、長青隧道,在青馬大橋及汀九橋折返經西區海底隧道。 最終,沙田馬場準時於1978年10月7日正式開幕,是由當時的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揭幕及在草地跑道進行剪綵儀式,同日下午2時舉行首場賽事, 由李漢明策騎建築師兼馬會董事甘銘 (Eric Cummine) 擁有的第3班馬『豪爽』勝出。 隨着入場人數於1982年-1984年間繼續增長,馬會很快便進行擴建。 1985年11月,第二座看台落成啟用,兩座看台共可容納85,000人觀賽。

沙田馬拉松: 荃灣千色匯 - 馬拉松

應屆渣打馬拉松本地冠軍紀嘉文是香港路跑的頂尖高手,他將會在10月跑到山上,參加COROS 50公里越野跑賽,挑戰半條麥理浩徑。 因為擔心跑山容易受傷,紀嘉文近年甚少參加山賽,笑言不懂怎樣跑上落山的天然山徑,又不習慣揹跑袋,希望約到越野跑好手羅楚健一起試路,向對方取經。 紀嘉文表示跑路跑到悶,未來會參與更多越野賽,長遠想挑戰100公里的山賽。 沙田體育會從上世紀80年代起為沙田區內及香港市民提供多元化的體育活動,除了舉辦恆常的運動訓練班外,更積極籌辦受歡迎的特備大型賽事,以凝聚各項體育精英,發揮所長,互相切磋,以提升本區體育運動水平,建立一個和諧及健康的社區為目標。 沙田馬拉松2023 2017年的賽事,大會首次以試驗性質推出不少於300個「公益名額」,並特設專屬籌款網頁,邀請社會各界以不同形式捐款及/或籌款。

是屆賽事已正式獲國際田聯升格為金級道路賽事[3],全馬挑戰組頭10名選手可自動取得2016年8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拉松賽事的參賽資格。 全馬及半馬已獲批准採用全新賽道,跑手將由尖沙咀彌敦道出發,穿過佐敦,沿延伸路段經過油麻地至旺角,轉入亞皆老街、連翔道,再接回西九龍公路,參賽名額增加至74,000名。 [30]由2001年起,渣打馬拉松的全馬及半馬賽事,一直使用尖沙咀彌敦道作起點,跑手經柯士甸道及廣東道後連接西九龍公路南行線。 賽道改動建議於2015年9月4日的油尖旺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上,獲與會區議員一致支持[32]。 賽事以歷來最高雨量下,仍有超過60,000人無懼風雨堅持參賽。

沙田馬拉松: 【名額8000個】首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11.19 舉行

賽事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參賽者參加,賽事於2004年至2009年間更成為了渣打馬拉松全球最強之戰4個分站的最後一站、及難度最高的一站(另外3個分站分別為肯尼亞內羅畢站、新加坡站和印度孟買站),自2010年起,贊助商渣打銀行將不再舉辦全球最強之戰[1]。 除香港之外,渣打曾在全球九個城市贊助馬拉松,包括新加坡、印度孟買(2018年起賽事改由印度塔塔諮詢服務贊助)、肯雅奈羅比、吉隆坡、曼谷(2016年賽事不再冠名贊助,改由泰國BDMS醫療集團贊助)、杜拜、史坦利港(福克蘭群島)、澤西及臺北(2014年加入)。 渣打香港馬拉松,常稱為渣打馬拉松,又稱香港馬拉松或全港性馬拉松,簡稱渣馬,由香港田徑總會(田總)主辦,自1997年至今由渣打銀行冠名贊助,是香港最大型的公路長跑比賽,為田總主辦或合辦的香港六大長跑賽事之一,亦是當中最大型的一個。

沙田馬拉松

分全程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種。 以全程馬拉松比賽最為普及,一般提及馬拉松,即指全程馬拉松。 沙田馬場參考世界先進的馬場的設計,跑道屬古典英式的順時針方向,佈局與美國貝蒙園(Belmont Park)及聖雅尼塔(Santa Anita)馬場接近,為看台觀眾提供更廣闊的視野。 2017年起的比賽,大會首次推出官方手機應用程式,供跑手及一般市民免費下載,除提供賽事資訊外,更有實時追蹤跑手位置功能,並可自拍並上載至社交網絡。 由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出發,途經尖沙咀海濱花園、多個位於九龍的公共屋邨及橫跨汀九橋,以深水埗運動場為終點。

沙田馬拉松: 奧海城 - 馬拉松

沙田馬場(英語:Sha Tin Racecourse)是香港的第二個賽馬場地,位於新界東部的沙田區火炭東部,是由香港賽馬會興建及管理,於1978年10月7日落成啟用。 沙田馬場設有草地、泥地跑道共有兩個,草地跑道全闊30.5米,周長約1,900米,容量為85,000人。 現時每年均舉行多項國際大賽,並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人馬在此互相角逐。

沙田馬拉松

2013年的賽事更獲國際田聯升格為銀級道路賽事[2]。 直至2016年,渣打馬拉松正式獲國際田聯升格為金級道路賽事至今[3][4][5][6]。 隨着香港賽馬運動平民化,於賽馬日期間經常出現「紅旗」高掛(意指「滿座」)的情形。 1964年,馬會開始考慮增建一個新馬場,以配合賽馬運動的發展。 工程於1973年12月全面展開,由日本大成建設為首公司承建。

沙田馬拉松: 九龍塘又一城 - Catalog

公益名額於2016年11月2日起以先到先得報名,每位$1500(包括報名費),適用於全馬、半馬及十公里賽事。 2017年賽事則一改過去20年「先到先得」安排,公眾報名首次改用抽籤形式,報名期為9月14日至9月28日。 大會指其收到多達10.5萬人申請,成功中籤和候補名單於10月11日公佈。 [53]2018年賽事繼續採用抽籤形式,報名期為8月15日至9月6日。 大會指其收到多達11萬人申請,再破報名人數紀錄,成功中籤和候補名單於9月21日公佈。 鑑於2017年賽事抽籤時,有跑手因同伴抽籤落空而集體棄賽,大會於2018年賽事,在10公里賽事上首度增設「公眾隊制」抽籤報名,名額1000隊,每隊由2至8人組成,中籤者全隊成員均可參賽。

沙田馬拉松

全馬、半馬及10公里賽事分別為14,000、22,500及36,500名。 沙田馬拉松 其中全馬及半馬名額有所增加(分別增加500及2000個),但10公里賽卻減少1,500個。 [21]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主席關祺表示,是年賽事已符合國際田聯金標賽事的所有條件,已成功覓得五男五女,分別來自五國的世界級跑手赴賽,有望下屆獲國際田聯(IAAF)升格做「金標」賽事。 [9][22]有30名選手因不適或受傷送院,包括2013年僅以十秒屈居全馬亞軍的肯尼亞選手James Kariuki Mbugua。 然而,除全程馬拉松需要跑手在之前3年完成過10公里或以上賽事方可參加外,其餘最佳成績均只供參考。

沙田馬拉松: 馬拉松(長跑比賽項目)

2012年,渣打馬拉松賽事首度獲國際田聯(IAAF)認可為銅級道路賽事。 沙田馬拉松 有1個送院死亡個案,選手為26歲,從事建築界文職工作,號碼是54852,參加半馬賽事,衝過終點後暈倒,送往律敦治醫院後,證實死亡。 2月12日比賽當日,有2名參賽者暈倒,情況危殆,其中一人延至2月14日清晨3時許不治,另有4,800多人抽筋,22人身體不適需要被送醫院。 馬拉松比賽全程馬拉松冠軍由肯尼亞人博爾取得,時間是2小時14分18秒,女子組冠軍則由埃塞俄比亞人圖恩以2小時35分15秒獲得,中國人戴艷艷獲得第4名,未能衛冕。 於香港島的中環金融中心作起點,並以九龍深水埗運動場為終點。

沙田馬拉松

2015年的分組則與2014年相同,另外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於2014年10月15日宣佈,以試辦形式新增名額500名的「少年跑組」,供12至15歲的年輕跑手參加,跑手需透過學校免費報名[52]。 田徑總會在年頭公佈,料香港馬拉松於11月19日舉行[51],而後來因應舉行第19屆亞洲馬拉松錦標賽,計劃在2024年1月21日星期日舉行香港馬拉松。 本年度賽事於2018年1月21日舉行[36],是屆賽事再度獲國際田聯認證為金級道路賽事[5],為第三年獲此殊榮。

沙田馬拉松: 沙田體育會

沙體成立於1982年,是香港新界沙田區唯一認可的地區體育會,與新界其他八區於1984年組成新界區體育總會。 「其實我本身都鍾意跑山,但係因為驚受傷,所以就盡量避免參加山賽。平時如果夏天cross training(交叉訓練),我都會行下山、跑下山。」紀嘉文說表示跑路賽跑到有點悶,想參加不同類型的比賽,所以參加COROS 50公里越野跑賽。 紀嘉文記得上次跑山賽是2020年初的HK100半程賽,賽道長五十多公里,在西貢郊野繞個圈,他回憶:「我都唔係好熟西貢嘅路,跑下跑下都唔知自己跑咗去邊。」他當時用了6小時02分26秒完成,在所有跑手中排第8位,而在香港跑手中則列第3名,僅次鄭家盛及曾進傑。

  • 沙田體育會多年來透過舉辦不同的運動項目,培訓了不少的運動精英,為沙田爭光。
  • 由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出發,途經尖沙咀海濱花園、多個位於九龍的公共屋邨及橫跨汀九橋,以深水埗運動場為終點。
  • 應屆渣打馬拉松本地冠軍紀嘉文是香港路跑的頂尖高手,他將會在10月跑到山上,參加COROS 50公里越野跑賽,挑戰半條麥理浩徑。
  • 因為擔心跑山容易受傷,紀嘉文近年甚少參加山賽,笑言不懂怎樣跑上落山的天然山徑,又不習慣揹跑袋,希望約到越野跑好手羅楚健一起試路,向對方取經。

[54]2017年賽事,接受範圍擴展至曾參加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本地賽事、任何獲國際馬拉松及道路跑協會、或國際田聯金/銀/銅級認證的指定賽事,而又達指定水平的跑手優先報名。 本年度賽事於2014年2月16日舉行,並繼續以「從心出發 跑出信念」為活動主題。 [18]是屆賽事與2013年一樣,同樣獲國際田聯 (IAAF) 認可為銀級道路賽事[19][20],參賽名額增加至73,000名。

沙田馬拉松: 旺角朗豪坊 - 馬拉松

沙田馬場是現時主要的日馬賽事場地,但每年亦舉行3至5次全泥地夜馬賽事。 為鼓勵市民投票及參加選舉活動,政府不批准於投票日舉行賽事。 「COROS SPARK 100」將於9月30日至10月3日舉行,今次賽事破天荒融合山賽及路跑元素,讓參賽者在同一個比賽挑戰兩種賽事,如果跑手能夠完成「一山一路」的賽事,會獲得「SPARKER」的名銜。 在9月30日,會舉行10公里及半馬拉松的路賽,由10月1日到3日會舉行100公里越野賽,而在10月2日就有50公里越野賽。

場內設有全世界最闊的彩色大屏幕,長70.4公尺,面積相等於4,500部架疊起來的52公分電視機,詳盡顯示每一場賽事的資料及賽果。 沙田馬拉松 「貼地直播」會在Now635台、Facebook及YouTube作現場直播[71][72]。 目前(2017年)的渣打馬拉松除了有全程馬拉松(全馬,42.195公里/26哩385碼)賽事外,還設有半馬拉松(半馬,21.1公里/13哩192½碼)、10公里(6.2哩)賽事、兩組輪椅賽(10公里/6.2哩及3公里)、3公里「少年跑組」(供12至15歲的年輕跑手)。 另設有10公里的「紀律部隊盃」、「區議會盃」(與10公里挑戰組同場舉行)及由大會邀請政商名人參加的2公里「領袖盃」。

沙田馬拉松: 荃灣荃新天地 - 馬拉松

最大出馬數目為14匹,但泥地1200公尺以及草地1200公尺賽事(於使用C跑道及C+3跑道)為12匹。 參賽人數達200名或以上之單位便可競逐此項獎盃,參賽人數最多之首三名,將獲邀出席馬拉松嘉年華,並獲頒『最鼎力支持大獎』乙個。 2011年,截肢跑手馮錦雄以4小時19分完成全馬賽事,成為首位完成渣打馬拉松全馬賽事的截肢人士[13]。

全馬及半馬最後一公里賽道改為由駱克道轉入波斯富街,經軒尼詩道、怡和街和糖街到維多利亞公園終點。 十公里賽事的起步點,因中環灣仔繞道工程,由原先的東區走廊西行線改為東行線起步。 十公里輪椅賽之尾段則不會經大坑天橋,而改為直接經由百德新街、京士頓街進入維園。 [27]有近1100人不適,其中40人需要送院,其中一名24歲跑手更在翌日不治。 另外,由2014年起,大會推出達標跑手優先報名安排,邀請曾於對上一屆參加渣打香港馬拉松,而成績達到既定時限之跑手,優先報名參加來屆的跑手馬拉松、半馬拉松或十公里之挑戰組賽事。

而現時新店在冬日期間(由即日起至 2 月 25 日)更限定推出按摩放鬆四重奏及五重奏,大家自選多達 5 項,共長達近4小時的按摩馬拉松,每天限定 10 位,適合想要鬆一鬆喜歡按摩的朋友。 「森沐」店內共設有 8 個按摩房間,每個房間配置不同的儀器及工具,類型包括有雙人房、單人按摩房,並特設磁療房及頭療房。 而大廳則設有 7 張足療梳化,適合約同伴侶或三五知己到訪輕鬆一下。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