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西貢環保鐵路9大優點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西貢環保鐵路

2016年西貢區邀請了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在西貢大街小巷畫上牆畫,推廣社區藝術創作。 今年5月中舉辦的香港大型街頭藝術節 HKwalls 活動,20位街頭藝術家在西貢創作多幅大型壁畫,令萬年街成為西貢景點。 西貢位處郊區,環境幽美、山清水秀,無愧其「香港後花園」的美名。 雖然位置較偏遠,但市中心有多國美食可供挑選,走累了也可以在 Café稍事休息,黃昏還可以在西貢碼頭觀賞日落美景,的確很適合壓力大的香港人到此走走,舒緩身心疲勞。

現時連接東區海底隧道至藍田站的路段已改為備用路段,並命名為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供工程車或車務調動使用。 2019年,政府邀請港鐵為南港島綫西段提交建議書,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於2020年11月25日表示港鐵將於年底向政府提交項目建議書、屆時有關部門將展開研究並適時推進項目,港鐵於2020年末提交相關建議。 西貢環保鐵路2023 西貢環保鐵路 唯政府於2021年一次立法會會議中表示,基於預計華富邨重建後,當地對公共交通要求才會有『較明顯增長』,而且亦必須等到華富邨重建後土地釋放才可展開相關鐵路工程,因此就相關項目的落實時間尚未有確實的時間表。 2022年,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政府正積極研究港鐵提交的建議書,並會因應華富邨重建的時間表,在騰出車站所需的用地後動工。 2023年,運輸及物流局表示,南港島綫西段發展需視乎華富邨一帶發展進度,預計2027到2028年起,首批華富邨居民遷移後,可展開建造工程[13]。

西貢環保鐵路: 列車設計

2010年4月8日起改以13列8卡韓製Rotem電動列車(K-train)為主力,另外會因應車務調動需要,由觀塘綫調派3-5列都城嘉慕列車服務本綫,於2015年2月至11月間亦有調派少部份北車長客電動列車(C-train)來服務本綫(此安排從7月底到9月初一度暫停),派車不定。 受制於寶琳站單側式月台的設計,除非增加往康城的列車班次,否則將軍澳綫已經沒有加密班次空間。 路綫當年設計為最密每3分30秒一班往寶琳或康城(採用「1+1」模式),將軍澳站至北角站聯合班次為1分45秒。

西貢環保鐵路

西貢公路(英語:Hiram's Highway)是一條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的主要道路,由清水灣道近大埔仔始發,向北途經蠔涌、白沙灣、西貢篤等地,最後到達西貢市中心的普通道和油麻莆街,南北兩端相距6.1公里[2],是市民往返西貢市郊及東九龍、將軍澳的唯一道路[3]。 西貢公路始建於香港日佔時期,一開始時為泥路[4],在香港重光後由駐港英軍及其戰俘[5]改建成正規公路,以改善西貢地區的交通[6]。 香港政府曾多次對西貢公路進行改善工程,而其於1999年3月展開「西貢公路改善工程第三期」中[7],在長命斜北面興建新西貢公路(英語:New Hiram's Highway)以拉直急彎及改善其坡度,由新路取代的一段斜路則保留作居民出入之用。 事件導致調景嶺站至寶琳站/康城站的列車服務暫停近4小時,期間有乘客更表示在將軍澳站被告知沒有安排接駁巴士,結果須徒步前往調景嶺站乘搭港鐵[40][41]。 其後港鐵於當日晚上宣布將「全面檢討資產管理及維修保養制度」[42]。

西貢環保鐵路: 服務時間及班次

為了讓將軍澳綫能如期通車,地鐵最終將韓製Rotem電動列車派往觀塘綫,並重組都城嘉慕列車 (M-Train)的車卡排列,把大部分於1988年至1989年期間由英國都城嘉慕(第2C代車卡)和於1994年至1998年由阿爾斯通所製造的車卡(第3代車卡)調至將軍澳綫行走(拖卡除外),合共15列列車。 2009年7月26日,康城站通車,當時來往康城的列車主力以英國製都成嘉慕列車行走,甚少使用韓國製Rotem列車行走。 但2017年起,來往康城站的列車非繁則主力以韓國製Rotem列車行走,甚少使用英國製都城嘉慕列車行走。 此綫由2002年8月18日至2010年4月2日期間主要以15列8卡(現隸屬於荃灣綫2C和3代)英國製港鐵市區綫現代化列車(M-train)行走。

西貢環保鐵路

東段仍稱為南港島綫,終點站則延長到金鐘,服務香港海洋公園至鴨脷洲,當時東段亦考慮加停跑馬地及灣仔。 2000年,香港特別行政區運輸局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構思興建南港島綫並將其列作長遠發展方案,待規劃情況有重大變化時再作探討。 2002年,香港政府邀請地鐵公司(現稱港鐵公司)進一步研究南港島綫的發展方案,當時建議定綫由香港大學經鴨脷洲接駁至灣仔。

西貢環保鐵路: 西貢環保鐵路 Sai Kung Monorail (EP182-

早於1980年代,香港政府已將南港島綫列入長遠交通發展計劃。 1989年,香港政府運輸科發表第二次整體運輸研究報告,當中便提及到當時有計劃興建的東九龍綫可由上環向南延長至香港仔[4]。 港鐵公司會於多個港鐵車站增設連接地面至大堂的升降機,方便乘客進出[13]。 其他未有連接地面至大堂的升降機的車站將會陸續加設,炮台山站的方案研究考慮改建現有兩部位於港鐵炮台山站A出入口旁連接地面至平台的政府站外升降機,向下延伸至港鐵炮台山站車站大堂。 膠輪捷運與載客量相若的單軌鐵路系統比較,行走急彎所需要的迴轉半徑較小,較容易在擠迫的腹地區域行駛,共用路軌時亦比較單軌鐵路系統靈活。 西貢環保鐵路2023 不過,單軌鐵路系統所採用的主樑式高架導軌比較膠輪捷運所需要的板式高架橋輕巧,對景觀所造成的影響較低,並且對日光及通風的阻擋較少。

  • 根據安排,6月19日至28日,四國藝術院校師生代表將調研“昆明-普洱-墨江-西雙版納-琅勃拉邦-萬象”等火車站點,並在周邊的民族村、市場、植物園、博物館等空間收集地域文化特色元素。
  • 1989年,香港政府運輸科發表第二次整體運輸研究報告,當中便提及到當時有計劃興建的東九龍綫可由上環向南延長至香港仔[4]。
  • 1939年12月,於麻南笏開採白泥的商人林申、馬時二人組成西南小輪公司提出商辦西貢建路計劃之議。
  • 顧問報告最終以第三個方案向兩區區議會建議,以高架形式興建鐵路路線沿海而建,全長18公里,由荃灣西(可以轉乘西鐵綫)連接至屯門及屯門西的鐵路路線。
  • 由於呢個站得一個月台,列車只能夠喺同一個方向到達同離開,因此列車只會停留一段短時間,以免阻住下班列車入站;正因為呢個設計,列車不時會為咗保持安全距離而喺未到站時減速,甚至停低,直至前面列車離開。
  • 南港島綫(西段)(英語:South Island Line (West))是港鐵計劃中的鐵路項目,為《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建議的項目之一。

儘管將軍澳新市鎮內有多個商場,但缺乏大型商業區,所以很多居民會往市區就業。 而油塘站至東區海底隧道一段匯集了將軍澳綫和觀塘綫的乘客,所以流量是全綫最大的。 西貢環保鐵路 西貢環保鐵路 2002年,前地鐵公司發現韓製Rotem電動列車(當時購入13列)不能即時適應2套新舊列車系統[27],而且地鐵公司把將軍澳車廠外判給澳洲戈尼南(Goninan)公司(即負責翻新都城嘉慕列車的公司),但該公司不懂維修韓製列車,所以該款列車無法行駛將軍澳綫。

西貢環保鐵路: 將軍澳站項目:將軍澳中心、天晉、君傲灣

這次我就去了位於市場街的日式文青咖啡店 Kachimushi試試他們的水準。 據行政長官李家超於2022年發表《施政報告》中提及將軍澳綫將由康城站向南延伸至第137區,以優化該區的交通配套。 這條只長約1.4公里的嘉樂徑無論在斜度、路面狀況都可算是非常容易,走畢全程都只需45分鐘左右,絕對適合週日早上帶著父母跟幾歲的小朋友一同踏青。 此路段另外的一大特色,是植物種類繁多,蕨類、灌木、花朵、樹木四季交替盛放。 這間日式西貢cafe雖門面細小又不起眼,卻非常有名,原因是老闆在咖啡店門外張貼了十數條客人必須遵守之規則,其中最著名及具爭議的,就是店裡不准使用手機。 除了其著名的規則及手沖咖啡以外,這裡的甜品也可一試,好好中和咖啡的甘味。

1939年12月,於麻南笏開採白泥的商人林申、馬時二人組成西南小輪公司提出商辦西貢建路計劃之議。 該公司擬向政府申請為期十年的專利,向使用該路車輛收費,並邀請九龍巴士投標經營巴士路線[12]。 當局於1940年12月連日就興建西貢公路進行踏勘,待圖則擬備後即可施工[13]。 整個發展計劃將分為1至13期興建,預計於2026年全部完成,屆時將建有50幢樓高46至76層的樓宇,提供25,500個住宅單位,可供63,000名居民居住;另建有1個大型商場、2個小型商場、文娛康樂設施、綠化及休憩區、長400米的海濱走廊、教育機構、幼兒院、社區會堂、鐵路車站及公共運輸交匯處。

西貢環保鐵路: 西貢一日遊流程

根據兩會區議會的透過顧問公司建議的方案,該路線全長18公里,以高架行走的全程車程為22分鐘,設有荃灣西站、灣景站、深井東站、青龍頭站、掃管笏站、三聖站、屯門西站及屯門站。 至2014年,政府公布未來鐵路發展策略,由於屯門至荃灣沿海鐵路的造價極昂貴,並不符合成本效益等等各種因素,此建議當時被擱置,但於2017年運輸及房屋局再度提出。 乘搭觀塘綫的乘客前往香港島需要在油塘站轉乘將軍澳綫列車,再到鰂魚涌站或北角站轉乘港島綫。 所以通車初期,很多乘客都還未習慣繁瑣的轉車過程,加上將軍澳綫的列車班次疏落,一度引起混亂,期間亦導致東九龍居民改乘東隧巴士前往港島區。

  • 報告確定屯荃鐵路有助於推動區域經濟及土地發展,並且可以形成深井、龍圃、黃金海岸、青山禪院及三聖灣的悠閒旅遊走廊。
  • 本綫是繼荃灣綫(1982年通車)、東涌綫及機場快綫(皆於1998年通車)之後,與更改走綫的觀塘綫並列為第四條及第五條連接新界區的原地鐵路綫;也是2007年兩鐵合併前,地鐵最後一條落成的主要路綫[5]。
  • 唯政府於2021年一次立法會會議中表示,基於預計華富邨重建後,當地對公共交通要求才會有『較明顯增長』,而且亦必須等到華富邨重建後土地釋放才可展開相關鐵路工程,因此就相關項目的落實時間尚未有確實的時間表。
  • 整個發展計劃將分為1至13期興建,預計於2026年全部完成,屆時將建有50幢樓高46至76層的樓宇,提供25,500個住宅單位,可供63,000名居民居住;另建有1個大型商場、2個小型商場、文娛康樂設施、綠化及休憩區、長400米的海濱走廊、教育機構、幼兒院、社區會堂、鐵路車站及公共運輸交匯處。
  • 城規會最終亦以綜合發展區容許較高的發展密度為理由,使有關項目成功獲批及興建,而且大部份綠化、康樂設施及休憩空間只限住客享用,公眾只可享用商場及面積細小的公共空間。
  • 設計中的鐵路為中型鐵路系統,預計和現時已經通車的南港島綫東段使用的系統相同[1]。

將軍澳綫(英語: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位於香港島東區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寶琳站及康城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綫大部份車站位於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2013年2月,香港政府路政署展開「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建議把南港島綫(西段)再細分為兩段,分別是香港仔段及薄扶林段。 根據分析,可先興建香港仔段(黃竹坑站至華富站一段),因該區人口密度較高,料未來有較大運輸需求增長,透過香港仔段已能夠滿足南區西部大部分居民的需要。 西貢環保鐵路 而薄扶林段(香港大學站至華富站一段)該區居民較常以私家車代步,但仍需預留發展空間以便未來可考慮興建薄扶林段。 2005年2月,地鐵在詳細考慮立法會議員及公眾對南港島綫建議的意見後將有關計劃重新調整,完成分段興建的可行性研究及將有關的分段興建方案遞交政府審議。 「西港島綫」將會成為港島綫的延綫,而非南港島綫(西段)的延綫。

西貢環保鐵路: 列車班次

南港島綫(西段)將由中西區的香港大學站開始,到達南區的數碼港,再經華富邨及香港仔,以黃竹坑站為終點站。 西段將會興建5個車站,其中黃竹坑設有轉車站,可轉乘東段列車。 根據「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南港島綫(西段)將細分為兩段,分別是香港仔段及薄扶林段,以華富站作為分段點。 以往西貢公路只能從清水灣道東行綫靠左入、靠左出(英語:Left-in/left-out),由西貢而來的車輛如需駛出九龍,必須繞經香港科技大學迴旋處掉頭,而由清水灣一方駛往西貢的車輛則須駛經打鼓嶺新村的掉頭處,掉頭往清水灣道反方向行行車線以轉入西貢公路,引致交通意外頻生[21]。 政府遂斥資1.37億元,於1997年興建行車天橋供由西貢駛往九龍的車輛使用,並建造一條下通道由清水灣道往九龍方向近大埔仔通向西貢公路。

路透社報導,約2000名抗議群眾聚集在薩瓦省(Savoie)的莫赫延谷(Maurienne Valley),其中有300名左右身穿深色衣服的強硬派反對者。 他們抗議這條連接法國里昂(Lyon)與義大利杜林(Turin)的高鐵隧道工程,認為其中一條長達57公里的隧道將對自然環境造成重大威脅。 寶琳站主要出入口設喺貿業路,有五條行人天橋連接港鐵站同埋公共運輸交匯處,可以直接由港鐵站去到新都城同叠翠軒入口。 寶琳站雖然好近寶林邨,但佢嘅「琳」字同「林」字不同,但係根據寶琳路嘅歷史,前地鐵公司因此將車站名稱改返做「寶琳」嘅正寫,而唔用「寶林」嘅官方標準。 報告確定屯荃鐵路有助於推動區域經濟及土地發展,並且可以形成深井、龍圃、黃金海岸、青山禪院及三聖灣的悠閒旅遊走廊。 沿線天然風景優美,而且有美食、娛樂及歷史文物,鐵路發展具備推動遊覽及觀光的條件,強化香港作為國際旅遊都市的形象[12]。

西貢環保鐵路: 乘客量

因此,本綫是於天文台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或十號颶風信號時,唯一維持全線服務之港鐵路線。 西貢環保鐵路2023 2010年2月,港鐵表示已經預備了南港島綫西段中黃竹坑至香港仔一段的可行走綫方案,但有關細節仍須待政府落實興建西段後才能進行詳細設計,而西段其餘路段(香港仔至香港大學一段)則並未有提及。 在1999年香港政府的鐵路發展研究中,南港島綫改為以上環站林士街月台作為港島北岸的總站[6],與1989年的建議類似,惟研究結論依然是未有逼切需要興建,故一直被有關當局暫時擱置。

西貢環保鐵路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