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舂坎山11大優點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舂坎山

小牛牛一直在找尋,遇上山友打招呼外,還有互相問及有没有新發現呢! 經過標高柱向犀牛石進發,穿過一大段叢林之後,先找到小豬背影和海狗石,之後再找到犀牛石, 小牛牛走訪過多塊怪石,相信最神極都是此塊巨石呢! 上次行走西貢的鹿巢石林後,女友傷勢未癒。 下車之後,卻發現有兩條不同的路線通往舂磡角:在舂磡角道迴旋處,車道可直接通往舂磡角盡頭,易走而安全;另一方的山徑則可上登至舂磡山,再下降接回舂磡角盡頭。 這次半solo,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嶄新的嘗試。

香港:中華書局 (香港) 有限公司 ,2011年。 今天由舂坎角路起步,行約一小時至舂坎角山。 參觀舂坎角炮台、兩座探射燈台及張保仔洞花約兩小時。 最後由張保仔洞行往舂坎角路約半小時,全天行約三個半小時。 注意:應避走護養院後方的路,從舂坎角炮台下來,有路 (相片的右方) 通往此探射燈台。

舂坎山: 打卡1:軍事設施前海景大電視

自疫情起,好友便駕車去行山,為方便他安排,我開放了港島區路線,哈。 有好友接送,這麼幸福和舒服,那兒也是好地方呢,豈敢阿支阿左。 「港島徑第四段」由灣仔峽出發,經林蔭的金夫人馳馬徑,轉入中峽道上山,再沿金馬倫山山腰的布力徑行,最後去到黃泥涌峽完結。 春天季節,山上的楠樹長出紅色的嫩葉及淡黃色小花,令平淡的山頭增添了不少色彩。 而該山最有名的便是吊鐘花,與山林互相映襯,十分美麗。 軍事古蹟現已被改建成休憩場所,仍然可見標誌性的半圓形建築物外觀,畔鄰著南區的無敵海景,在人煙稀少的角落,留住了香港歷史的印記。

  • 不過炮台於戰後被棄用,成為軍事遺跡,而碉堡遺跡則於200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加上雜草叢生充滿荒涼感,自然成為打卡熱點。
  • 二號炮台建有一個半球形保護罩,至今保留完整。
  • 有炮台、兩座探射燈台等軍事遺跡,增添了趣味。
  • 自從去年疫情大爆發之後,港人開始慢慢發掘香港景點,而行山就成為了熱門的郊遊活動。
  • 因山尖似翠鳥(別稱「釣魚郎」)的嘴巴,因而得名。
  • 電動輪椅使用者 Albert:當日行程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段由赤柱廣場出發,前往春坎角巴士站迴旋處,第二段由春坎角迴旋處行入春坎角砲台。

山友們若到此一遊,記住帶備手套和穿上防滑行山鞋,因為此路線大多是沙石路落斜及需要手腳並用,有一定的難度。 舂坎山 另外,斜炮頂山頂到犀牛石的路全程暴曬,記住做足防曬措施。 始建於1941年的舂坎角炮台,於香港島南區舂坎角,由於位置在最南的海岸,是以有「天涯海角」之稱。 舂坎角炮台曾經是駐港英軍為加強香港島南部海岸的防守,二戰後被廢棄,現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由於舂坎角位處香港島南端,故昔日建有不少軍事設施,例如:炮台、軍營、掩蔽體及探射燈台等。 舂坎角炮台是由英軍在1930年代末期建設,是香港島南面赤柱的一系列海岸防衛設施(包括赤柱炮台及黃麻角炮台)之一。

舂坎山: 港島徑第三段 (貝璐道 – 灣仔峽)

靠著車道一旁前進,經過慈氏護養院後,下降一段約8度(1:7)的斜路抵達舂坎角炮台。 最後沿路折返至迴旋處,在下車站對面的巴士站乘車往中環。 舂坎山 (如欲接續前往赤柱廣場、美利樓或需使用無障礙洗手間,請參考文末的路線二及相關注意事項)。 首先由灣仔乘坐6X巴士,到達舂坎角迴旋處下車,沿舂磡角道一直走,留意左邊有絲帶引路,穿過小叢林,會見到一個大斜坡。 位於九龍油塘區的魔鬼山,又名炮台山,是香港昔日一個炮台。 魔鬼山的地勢甚佳,在上個世紀初英國租借新界時,於山上建造了山頂炮台、碉堡(魔鬼山要塞)及歌賦炮台(哥富炮台)等軍事設施。

舂坎山

千島湖即指大欖涌水塘,在1957年落成,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原址為丘陵河谷。 由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形成一片綠意盎然的「千島湖」美景。 千島湖清景台於2019年落成,現時不需要攀碎石泥路,只要走樓梯就可輕鬆到達,站在台上可以盡收湖島的美景,加上不會太難行,絕對是打卡熱點。 舂坎角炮台是由英軍在1930年代末期建設,亦是香港島南面赤柱的海岸防衛設施。

舂坎山: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建議大家可以在炮台附近的軍事設施前打卡,有如海景大電視。 (1)「1444 幢歷史建築物簡要 409」,古物諮詢委員會。 香港:天地圖書、郊野公園之友會,2001年。 香港:三聯書店 (香港) 舂坎山2023 有限公司 ,1995年。

  • 千島湖清景台於2019年落成,現時不需要攀碎石泥路,只要走樓梯就可輕鬆到達,站在台上可以盡收湖島的美景,加上不會太難行,絕對是打卡熱點。
  • 下山路段大部分均為密林,惟路程不長,很快便會接上維修斜坡用的鐵梯。
  • 有行山經驗者,亦可以在舂坎角路段攀上石壁,見到各種形態獨特的風化石,包括魔爪石、葵鼠石及狗仔石等。
  • 「港島徑第四段」由灣仔峽出發,經林蔭的金夫人馳馬徑,轉入中峽道上山,再沿金馬倫山山腰的布力徑行,最後去到黃泥涌峽完結。
  • 山頂上可清晰遠眺港島東及東九龍兩岸景色。
  • (如欲接續前往赤柱廣場、美利樓或需使用無障礙洗手間,請參考文末的路線二及相關注意事項)。
  • 舂坎角炮台是由英軍在1930年代末期建設,亦是香港島南面赤柱的海岸防衛設施。

因山尖似翠鳥(別稱「釣魚郎」)的嘴巴,因而得名。 舂坎山 山頂景觀一流,既可俯瞰清水灣一帶美景,也遠眺東龍島及香港島的景色。 舂坎角位處港島南赤柱海角,歷史悠久,明朝已有紀錄,亦是英軍軍事古蹟地點,後來建為郊遊地點。 在赤柱海灘行到盡頭即可達舂坎角公園,舂坎角公園左邊有一條小樓梯,拾級而下,可以輕鬆到達一個天涯海角點,由拱形石壆望向海,似足一個大型海景電視機。

舂坎山: 港島徑第七段 (大潭道 – 土地灣)

建議行山新手最好有經驗人士帶路,避免迷路。 有行山經驗者,亦可以在舂坎角路段攀上石壁,見到各種形態獨特的風化石,包括魔爪石、葵鼠石及狗仔石等。 不過上石時就要留意多小心腳步,注意安全。 舂坎角炮台賞完無敵大海景後,便出發去附近的海灘。 而泳灘的設備亦十分齊全,大家可以游水、睇日落才離開。 下車之後向單程馬路向上行,沿路平坦易行,新手人士都可以輕鬆20分鐘左右就能看到舂坎角慈氏護養院,再沿路走到盡頭,白色半球狀物體就是舂坎角炮台。

舂坎山

水泥路盡頭處為舂坎角公園燒烤場,由一舊炮台改建而成。 公園左邊有樓梯一直下降至海邊的觀景台,但如想抵達舂坎灣張保仔洞的話則要在公園右邊其中一座燒烤爐旁的山坡抄小路前往。 小路盡頭有人設下繩索下降至岸邊,但下段路段不難,若石面不濕滑的話可不用借助。

舂坎山: 香港仔水塘 (姻緣石)

小牛牛一直在找尋,遇上山友打招呼外,還有互相問及有没有新發現呢! 經過標高柱向犀牛石進發,穿過一大段叢林之後,先找到小豬背影和海狗石,之後再找到犀牛石, 小牛牛走訪過多塊怪石,相信最神極都是此塊巨石呢! 走近才發現並非小狗,是一頭巨型的~狗頭石,十分有趣喔! 鶴咀海岸位於香港南端,在石澳旁邊,是法定海岸保護區,遊人前往時需要遵從公園守則,愛護香港自然環境。 路線會經過鶴咀村、發射站、鯨魚魚骨標本後,來到兩個由海水天然沖刷而成的海蝕洞,雷音洞和蟹洞。 這個十足蟹型的洞口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打卡,尤其是假日更需要排隊。

舂坎山

由柏架山道來到行程最高點的大風坳後,沿路而下大潭水塘便漸漸映入眼簾,波平如鏡的水面下細看原來錦鯉成群,而富代表性的拱型橋樑則是必到打卡位。 回程時可於大潭道乘搭14號巴士往西灣河回到巿區。 走到舂坎角二號炮台旁邊,望著大海,享受陽光,剛巧更有知音人專程前來彈奏古箏⋯⋯天時地利人和,天天真有福。 很久沒有專心地陪天天,多謝 Teddy 及義工們,當中亦無意地提醒了我,放慢自己急促的腳步,配合女兒的速度,細味品嘗大自然給我們的恬靜優美。 今次去近年大熱的玉桂山,皆因南港島線通車後,交通變得非常方便,再加上電視介紹,每逢週末,都吸引一大批山友前來到朝聖。

舂坎山: 舂坎山

而在舂坎山最高處則有一塊更高更巨型的狗頭石,要爬上石頂則相對困難,手腳位狹窄,高度差也比前兩塊石更大。 約了大約10月個月才成事,所以好珍惜今次的旅程。 在舂磡角道迴旋處,車道可直接通往舂坎角盡頭,易走安全,沿途景色優美。 惟大部分要沿車路而行,行人路頗窄及路上的燈柱及欄杆有時候會佔用佔用了行人路上的空間,令輪椅難以通行,需返回車路上行走。 由於小女的是手推輪椅,而沿途有上落斜,雖然斜度不大,但也需要用一些力氣才能順利前進。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舂坎山2023 的努力! 這山峰雖然低矮,但位處舂磡角半島,海岸及外島風光不俗;山上風化怪石散落,山下軍事古跡留存,可賞之處甚多。 往西南方向下走,再接慈氏護養院對面的護土牆下降至舂磡角道。 舂坎山路段需要攀上石壁,而且需要行入小徑,全程大概需時2小時左右。

舂坎山: 港島徑第5段

第二段是完全郊區感覺,兩旁有樹木,有海景,寧靜舒服,全段行車路,平坦無阻。 如果不需要使用洗手間,可以直接從春坎角巴士站迴旋處開始行。 舂坎山 電動輪椅使用者 Albert:當日行程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段由赤柱廣場出發,前往春坎角巴士站迴旋處,第二段由春坎角迴旋處行入春坎角砲台。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