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三寮灣東隆宮2023詳解!(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成神後被皇帝追封「代天巡狩」,頒旨全國建廟奉祀,春秋致祭,永享人間香火。 東隆宮的城隍殿門神,潘麗水藝師畫的是「四大元帥」的高元帥、殷元帥。 四大元帥相傳是鎮守玉皇大帝凌霄寶殿的鎮殿武士,為楊、李、高、殷四元帥(亦有說法是溫、康、馬、趙四元帥)。

這個故事亦有續集,大家耳熟能詳的「吳王斬私佛」,就是發生在三寮灣地區。 三寮灣東隆宮有著三年一度的「王船醮」儀式,儀式的最末,是恭送「溫王爺」乘船代天巡狩,祈福保平安。 1978年廟宇改建時,信眾感念溫府千歲庇蔭,也鑄造了一艘「永祀溫王船」在廟中供信徒奉祀參拜。 這艘全國唯一的銅鑄王船,為泉州式古帆船,船上有木雕船舍、水手和馬匹,有的人在調整風帆,有的在餵食馬匹,有的手執令牌,每一個人物都在船上忙碌著,儼然是在做出巡的準備。

三寮灣東隆宮: 三寮灣東隆宮文化中心

2.高速公路南下至新營交流道下,通往學甲方向經174縣道往溪底寮至三寮灣。

  •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廟宇重建,同時東港東隆宮溫府二千歲奉旨鎮駐,為答謝溫府二千歲前往輔助,遂將廟名「慈安宮」改為「東隆宮」,成為全臺第二開基東隆宮。
  • 這對近似一般人大小的石將軍,不僅展現了匠師對於人體比例的拿捏得宜,而在堅硬的石頭上,用鑿刀細細刻畫出性質柔軟的鬍鬚和彩帶,更是難得的功力。
  • 當年選定廟址時有段神奇傳說,千歲爺欲在此興跡駐蹕,於是藉由乩生起駕立竿擇定地點,諭選之地為一小土丘頂,事畢後眾生於是擇日開始整地興建廟宇,當推開土丘時赫然發現下方為一湧泉,泉井之水不斷湧出,眾生於是驚駭不已,不知所措。
  • 位於三樓的「東隆宮王爺信仰文物館」所佔地廣為 220 坪,內容包含王船信仰、王醮醮典、祀宴王爺、請王與安座、中國與台灣的代天巡狩王爺、三寮灣東隆宮的王爺信仰、王爺遶境與陣頭表演...等七大主題。

三寮灣東隆宮將在10月7日上午舉辦安爐大典,迎請東港東隆宮溫府千歲、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北門南鯤鯓代天府池府千歲等神尊到場護持,三寮灣庄民也將準備紅圓發粿敬拜。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因應全國防疫,台南市北門區三寮灣東隆宮今天(15日)宣布因為疫情嚴峻,取消下週的進香、遶境活動。 高雄東隆宮又稱第三東隆宮,主祀溫府三千歲,是東港東隆宮溫府大千歲的第三個兄弟。 不過高雄東隆宮最一開始是延靈自三寮灣東隆宮(第二東隆宮)的李府千歲黑令旗,後來才慢慢加入溫府三千歲、吳府千歲(南鯤鯓代天府延靈)、保生大帝(學甲慈濟宮延靈)、南海佛祖(赤山龍湖巖與南鯤鯓代天府延靈)等神。

三寮灣東隆宮: 三寮灣東隆宮 ⭐⭐⭐⭐

提醒您,我們非宮廟代表,我們只是一個希望能建立廟宇數位生態的小團隊,如果您願意以小額方式支持(比如說贊助一杯咖啡,讓工程師熬夜有精神一點)。 可搭乘飛機、火車大眾運輸,從台南市火車站前圓環旁搭乘興南客運前至佳里站,轉往《佳里至蘆竹溝》線路, 往南鯤鯓於北門鄉公所站下車步行約 1分鐘即可到達。 中山高下新營交流道,循 172 縣道至鹽水,後轉台 三寮灣東隆宮2023 19 開往學甲方向,至學甲接 174 縣道往北門溪底寮、蘆竹溝方向即可至三寮灣。 開車北上: 中山高下麻豆交流道,循 171 縣道遵循指標開往學甲方向,至學甲接 174 縣道往北門溪底寮、蘆竹溝方向即可至三寮灣。 本宮是一傳統閩南式廟宇建築,格局恢弘秀麗,精緻典雅,是榮獲「國家薪傳獎」的福建省溪底派閩式廟宇大木匠師王錦木老先生所精心設計,他在榮獲「薪傳獎」發表談話時公開表示,三寮灣東隆宮是一座最能代表他溪底派整體建廟理念與風格的廟宇,也是他一生中最滿意的作品。

三寮灣東隆宮

東隆宮以傳統閩式建築設計,內主祀神明有李、溫、吳、池府千歲及保生大帝。 三寮灣東隆宮 此地王船文化信仰乃源自屏東東港溪流域,廟方為弘揚王爺故鄉的特有文化,特在東隆宮旁的文化中心三、四樓設置王爺信仰文物館、水滸英雄館及禮俗文物等三大主題館,供遊客入館參觀,體驗宗教的力與美。 現不僅是三寮灣社區小型民俗文物博物館,更是全國目前僅有的王爺信仰主題館,對王船信仰有興趣者值得細細觀賞。 北門區之「東隆宮」創始於當時三寮灣先民跟隨鄭成功渡海來台,特地請來千歲神像以期保佑航行時平安順遂,之後為了感謝千歲神冥冥之中的保佑人民,因而建立了「東隆宮」,同時維持每三年舉行刈香醮典與王船祭等活動,如此的信仰也因此傳承下來。 三寮灣東隆宮 然而「東隆宮王爺信仰文物館」正是為了宏揚王爺地方特有文化,由文建會補助而設立,於民國八十九年五月十八日正式開放參觀。

三寮灣東隆宮: 台灣夜市已成為「高消費」地區? 網嘆:玩遊戲是去撒錢

熱鬧的三寮灣東隆宮舉行過的「送王船」活動,是恭送「溫王爺」乘船代天巡狩,所乘之船號稱「溫王船」的木造王船,會在溫府千歲誕辰日的農曆十一月初一日啟行,先「遷船」遶庄接受膜拜,後轉「航」火化。 三寮灣東隆宮2023 此地認為,「溫王爺」將在代天巡狩後,升天向玉皇大帝報告,之後才返廟坐鎮。 在台南市火車站前的中正路7-11商店前,搭乘興南客運「台南東站」南鯤鯓線(經佳里與學甲)往北門的班車。 三寮灣東隆宮2023 而全球現在也漸漸鬆綁新冠相關規定,四月開始,WHO也可能把新冠從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最高等級移除。

三寮灣東隆宮

(一)「禮俗文物館」:本館是「王爺信仰文物館」的延伸副館,蒐集、展示數百種與祭祀、禮俗相關之文物,舉凡金銀紙類、祭器、法器、祭品及祝壽排場等,逐一做詳盡說明與用途之介紹,為一研究與保存民俗文物之主題文物館。 4樓還有「禮俗文物館」及「水滸英雄館」,尤其是水滸英雄館好厲害,裡面展示了根據四大奇書中的「水滸傳」小說所創作的108條好漢塑像,這些塑像經由匠師的巧手,每個人物的身形、表情、動作都生動而獨特,也都很有可看性。 現在所見到的廟貌是民國67年(1978)所重建,為傳統閩南式廟宇建築。

三寮灣東隆宮: 廟宇簡介

不過,夫妻檔近日在節目上卻透露最近因為「收納問題」爭執不休,黃國倫甚至對寇乃馨說... 每當船隻在海上遇到驚濤風險時,若見檣懸「溫」字旗字之巨船出現,立即風平浪靜,履險如夷,因此人民對於溫王爺在海上顯靈護航之事,感激不盡,並也相信王船在王爺回天庭繳旨時能順便把瘟疫、厄運都帶走。 某次李府千歲交代要處理庄內邪靈,林姓乩身就先架起油鍋並加熱,準備稍後李府千歲降駕時就能以滾油處理邪靈。 不過時辰未到,李府千歲未降駕,林姓乩身天性至孝,想起家中的老母親還沒吃飯,急著想回家侍奉母親,遂自行以滾油處理邪靈,未料邪靈力量過強,反而將林姓乩身壓入滾燙的油鍋內,林姓乩身因公殉職。 經過多次重修,即今日所見之【高雄東隆宮】,主祀【溫府三千歲】,又號【高雄 第三東隆宮】。 所以現在參拜高雄東隆宮時,在鎮殿的溫府千歲正下方有一口井,只是在建築物下所以無法窺得,另一口井在廟旁左邊住家的騎樓,現安全考量井口有網罩保護,但仍可探得井水,並引此井水入廟內之後龍壁,從龍口流出。

三寮灣東隆宮

(圖/翻攝自慈濟仙官府臉書專頁)林姓中壇元帥的母親往生後,李府千歲賜其林媽娘娘的聖號,並建一小祠,讓林媽娘娘享有人間香火,三寮灣東隆宮早晚都派人到林媽娘娘小祠上香。 高雄前金東隆宮源自台南三寮灣慈安宮李府千歲黑令旗,迄今已有60年歷史。 三寮灣東隆宮 當年選定廟址時有段神奇傳說,千歲爺欲在此興跡駐蹕,於是藉由乩生起駕立竿擇定地點,諭選之地為一小土丘頂,事畢後眾生於是擇日開始整地興建廟宇,當推開土丘時赫然發現下方為一湧泉,泉井之水不斷湧出,眾生於是驚駭不已,不知所措。

三寮灣東隆宮: 三寮灣東隆宮新春擲筊PK賽 冠軍拿5萬8機車

這對石將軍是何許人也,目前尚未在文獻上看見相關記載,只知屬於當時負責石作的大稻埕陳氏雕刻家族作品,石將軍身著文武甲、手持金鐧和金鞭,另一手都作撚鬚狀,裝備和動作皆近似於秦叔寶和尉遲恭門神。 這對近似一般人大小的石將軍,不僅展現了匠師對於人體比例的拿捏得宜,而在堅硬的石頭上,用鑿刀細細刻畫出性質柔軟的鬍鬚和彩帶,更是難得的功力。 1.高速公路轉84往北門接61線至三寮灣交流道下(蘆竹溝),即可到達。 2.高速公路北上至麻豆交流道循171縣道往學甲方向接174縣道往溪底寮至三寮灣。 3.北上至台南往17線至國聖大橋左轉61線至三寮灣交流道下(蘆竹溝)。

三寮灣東隆宮

而目前宮內主寺除了李府千歲,更包括吳府千歲、溫府千歲、池府千歲四尊王爺,以及保生大帝,統稱「四王一帝」。 一進三樓的「王爺信仰文物館」,張麗珠便帶領師生觀看展區中獨具特色的樟木雕刻模型,她說明此模型為王爺遶境的陣頭隊伍,包括了蜈蚣陣、鬥牛陣、車鼓陣、布馬陣、北管陣、南管陣、高蹺陣、牛犁陣、龍陣、獅陣、十二婆者陣等,種類非常繁多,陣頭越多也代表信徒越多。 而她聚焦於其中36節的「蜈蚣陣」,由於此陣頭為龍頭鳳尾,又稱「百足真人陣」,此陣頭由36位適齡孩童扮為歷史人物,以人力扛抬,非常壯觀。 民國卅四年初,東港束隆宮 溫府二千歲,奉旨鎮駐本宮濟世,從此,李、溫二府千歲,相輔相成,大展神威,南巡北狩,受惠善信遍及全省各地,廟譽日隆,香火更盛,外地善信感恩之餘,又為方便就近奉祀參拜、庇佑,乃先後分靈建宮、設壇者有,台北、中和、板橋、高雄、五甲、鳳山等地。 民國卅年,日人為箝制台胞思想,推行「皇民化運動」,嚴禁人民奉祀神佛,且大肆拆除寺廟,焚毀神像,當時全省各地被拆廟宇及焚毀神像不計其數。 但日本警察目睹本官 李府千歲神功卓著,正氣昭彰,特法外相待,不敢造次,因此, 李府千歲金身得以保存至今。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