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好唔好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不過,在普通話卷中,部分考生說話時夾雜英語或粵語,包括說出「Okay」、「嘩」、「喔」及「啦」等方言語氣詞或口頭禪,並一字一頓。 更有考生說出「給兩分鐘大家先」等不規範話句,以及「準備抽人」、「把書蓋上」、「打開嘴巴」等用詞被批不當。 俗稱「基準試」的教師語文基準試評核報告今日(31日)公布,達標率最低的普通話聆聽卷中,有17%考生將「猶豫」聽錯為「魷魚」;另有部分考生將「便箋」拼音誤以為是「變尖」,以及「緋聞」誤寫成「飛蚊」。 至於新冠疫情後首度恢復、只供現職教師應考的課堂語言運用評核,整體表現微升,但仍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期間,對學生說出「準備抽人」的不當用語,或英粵夾雜。 跟普通話水平測試(PSC)不同,PSC只有口試,而LPAT則有四份試卷,除了口試,還有筆試,以及只供教師報考的「課堂語言運用」。

(四)朗讀一篇400字的短文(限時4分鐘,佔30%) 目的:測查應試人使用普通話朗讀書面作品的水平。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2023 在測查聲母、韻母、聲調讀音標準程度的同時,重點測查連讀音變、停連、語調以及流暢程度。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報名方法

本校學生宜定期留意電郵有關普通話水平測試最新資訊。 全體華語導師均已獲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認證,確保導師質素及發音標準。 另外,導師們同時亦需至少通過下列一項認證,而下列認證絕大多數為全球漢語教學總會(IATCSOL)所授予,具世界權威。 測試考生普通話量詞和名詞搭配的規範程度。 抽選5個量詞,同時列出可與之搭配的10個名詞,由考生現場組合,限時3分鐘,共10分。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從今年(第24屆)開始,樹仁大學面向社會,開放“普通話水平測試”。 凡參加我校開辦的試前應試技巧班的校外人士,均可到我校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因受合約所限,不參加我校應試班者,不能在我校應考)。 為準備參加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學員提供考試前的重點溫習。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測試地點

截至2006年5月,全港大約90%的英文科及普通話科教師已達到了語文能力要求,亦即大部分學校都已備有足夠符合語文能力要求的教師。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教師語文能力評核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及教育局共同主辦,目前只為英文及普通話科設有評核。 英文評核有1475人參與,達標率最低是英文寫作,比率為46%。 該卷要求考生以老師身分寫一封約400字的電郵,遊說校長將金融素養技能納入學校教育。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目前本港半數小學中文老師為南來北人新住民,多半為非本科卻熟習普通話及拼音技巧者。 其中語文成績較佳的學生並能以普通話發言外出代表學校者,多半為南來北人新住民後代。 情況一如英殖時代,只是擠壓效應更深化至基層生活。 另外,供準教師應考的英文科4份卷,寫作卷合格率最低,只有46%。 報告揭示能力弱的考生搬字過紙,僅抄襲文本,亦有考生書寫致校長的電郵時,語氣不恰當,過於學術及非正式,同時欠說服力,考評局冀考生以專業及禮貌方式寫作。 PSC分為三級六等,即一、二、三級,每個級別再分為甲乙兩等,根據應試人在測試中所獲得的分值,確定等級。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英文科

B項的重點詞語是「得空」,一般的用法是帶兒化,即「得空兒」,意思是有空閒時間。 C項的「沒法兒」就是「沒辦法」,D的「沒得好講」不符合普通話說法。 電測參加者須於8月測試前提交電子相片檔案,約在7月初會再有電郵通知繳交。 電子證件相片用以製作測試證書(尺寸約為2.5cm x 3.5cm 或 3.5cm x 5.1cm證件相)。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D項則是比較簡單,我們要考慮的是:「後悔死了」是否符合普通話的說法。 PSC是有聲語言規範程度的測試,為熟悉這項測試的內容和形式,應試人應根據測試大綱做好試前準備;為掌握這項測試的技術要求,應試人宜接受試前輔導。 題型一所展示的是一男一女的對話,這道題目想測試考生對詞語「百兒八十」的理解,「百兒八十」是口語,意指一百元或比一百元略少,因此答案是A。 相對來說,題型二的對話內容就較長,它的設計目的是測試考生能否記住對話中的細節,從而作出判斷。 此題答案是D:對話中的「增強體質」與選項D中的「健康」呼應。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香港新聞網8月1日電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2023年香港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報告昨日(7月31日)出爐。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測試內容

有關2023年文憑試整體成績,請參閱新聞稿及相關統計資料。 在卷二拼音卷的根據拼音寫漢字,考生把將「深邃」(shēn suì)誤寫為「神髓」(shén suĭ);又把「瓦解」(wă jiě)寫成「挖掘」(wā jué)、「虛實」(xū shí)和「舒適」(shū shì)等。 李卉博士指,這個語法是對的,雖是口語,但書面可通用。 她指,「對付對付嘛」在廣東話就是「是但啦」的意思,有退而求其次的意思。 有時候,為了考試而不斷強迫自己背東西,其實是挺辛苦的,而且有沒趣。 所以,可以改變一下平日的習慣,嘗試把普通話融入生活當中,例如,看普通話的新聞、聽普通話歌、用普通話與家人朋友溝通。

然而,除課堂語言運用達標率上升1.1個百分點外,其餘均較去年下降,分別下降15.6、10.6以及6.1個百分點。 備試精修班(30課時): 「教師語文能力評核(普通話)」分為四部分。 本課程將向學員詳細、深入介紹評核的四部分要求與應試要點,並且結合評核特點集中進行模擬應試練習,提升學員在四方面的能力,以期應試時達到最佳成績。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2023 卷一共四個部分,甲乙兩部分分別為聽辨音節及聽辨詞語,丙部是聆聽理解,丁部是聆聽辨誤。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朗讀短文

(星島日報報道)俗稱「基準試」的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報告昨出爐,普通話科「聆聽與認辨」仍是考生最弱的卷別,有考生誤把「猶豫」聽成「魷魚」,有人亦把「腿都木了」等正確表達方式,誤判為不符規範。 英文科寫作卷有一半人「肥佬」,報告指有考生作答撰寫電郵的題目時語氣不當,部分更答非所問,甚至「博加分」而超出字數要求。 英文科「死亡之卷」的寫作卷,僅46%人達標,今屆要求考生以負責教師身份,撰寫電郵游說校長引入理財素養課程。 部分考生語氣欠妥,以致過於學術或不正式,更甚是長篇大論,報告形容似是清單,多於經過深思熟慮的回應;有考生只提理據,無詳述如何引入課程、課外活動建議等。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有考生更答非所問,在電郵建議營商計畫,討論時間管理、環保等。

其後當局以報考人數下降為由,改為每年只舉辦一次評核。 另外英文科基準試共有1,471名考生參加,英文寫作及說話兩卷的達標率最低,分別是39.2%及56.3%。 報告指,考生在寫作方面的論據過弱、空泛,亦有考生沒有舉例解釋他們的論點,或在文章寫過多論點但欠一致性,令考官難以跟隨;報告亦指不少考生串錯字。 網上報名後五個工作天內,請將所需費用支票遞交至本中心。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普通話水平測試

除普通話課程的內定題目外,可攜帶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考題,與導師一同討論並即時糾正各詞句的正確讀音及用法。 據悉,今年考生的常見錯誤,包括將“猶豫”誤聽為“魷魚”,將“便箋”的拼音寫成“變尖”。 也有一些考生混淆了普通話讀音與粵語讀音。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教師語文能力評核(簡稱LPAT,是英語Language Proficiency Assessment for Teachers的縮寫),又稱為基準試,是香港語文科老師入職前的評核考試。 根據規定,新入職的英語老師及普通話老師入職前考試成績要達到基準,即所有科目的平均等級不能低於第3級,而當中只容許有一張卷的等級最低為2.5級。 按規定,參加語文能力評核的考生,須全部考卷達3級或以上,才達到語文能力要求而可任教相關科目。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課程簡介

有考生在普通話卷一聽辨詞語部分,將「嫡子」(dí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2023 zĭ) 誤作「笛子」(dí zi),又把「籌措」(chóu cuò)聽成了「躊躇」(chóu chú)。 李卉博士提醒,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如果語音能靠近北京口音,考試應該沒有甚問題。 此外,亦有考生未能識別不符合普通話規範的說法,如「差天共地」、「夠時間」、「主力」等,亦有將普通話用語誤以為不符規範,如「吐苦水」、「我無所謂,班機可不等人哪」等。 報告指,參加評核者需提高普通話的敏感度,例如「針炙」的「炙」字在生活中雖然較常用,但評核中能分辨者偏少;聽辨詞語時,「立項」亦被誤聽成「逆向」或「里巷」。 中文大學一般於4月、8 月及12月舉辦測試,12月只辦電測。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報告指出,部分考生於電郵的語氣並不恰當,亦有考生過分依賴「Firstly」之類的句首連接詞,令文章顯得機械而公式化。 此外,部分考生使用過於複雜的句子作表達,以致出現文法錯誤,還有考生誤以為「多寫多分」,大大超出原先的字數限制。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2023 根據考評局的考試報告,這一題考生的表現中上,有69.4%的考生答對,我們來了解一下每個選項的內容:先說A項:「淨」在普通話怎麼用? 再看B項:我們知道「拍照」這個詞,「拍」完了可以,那照完了可以嗎?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測試模式 – 面測

結果顯示,對於香港教師而言,普通話聽寫及英文寫作是最困難的方面。 首屆基準試於2001年3月3日舉行,當時每年舉辦兩次評核,以便所有英文科及普通話科的新入職教師都能在入職兩年內考獲資格,否則就不可以再執教這兩科;而現役語文教師則可選擇考試,或修讀認可的課程代替。 2006年2月25日至26日是所有現役教師考取資格的最後機會。 之後所有未合資格的老師都不可以任教有關科目。

從你取得的等級,能讓其他人大概知道你的普通話達到那一個水平。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2023 如果打算在中國發展,先考了應該有好處,因為某些職業或大企業會要求你取得某等級才算達標。 例如:報考教師資格的人,不得低於二級;電影、電視劇等表演或配音人員須達到一級。 多年以來教師基準試及格率偏低,被解讀成現職教師水平有欠專業。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香港專業普通話學校

然而有學者引用醫生的執業考試為例,指出教師基準試的低及格率正反映教師入職門檻與日俱增,為教師專業性日益提高的證據[1]。 事實上被受困阻的是以廣東話為母語的本地中文老師。 今天全港小學中文已被誤導至普教中可提升語文水準,實質對本地生做成多一重學習障礙。

測試試卷是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提供的,測試時應試人按測試員的指示完成測試。 應試人在本中心所考取的面測成績,獲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承認。 疫後首度恢復只供教師應考的英文及普通話科課堂語言運用評核,分別高達93.8%及90.2%考生達標,分別較疫前的2019年91.9%及88.8%,微升1.9及1.4個百分點。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4成不達標 「喝水對付對付」點解?

如有興趣補上,請於2023年5月23日(二)或之前主動聯絡本中心職員。 早前報名時已遞交支票而沒有分配到名額的,中心不會徵收費用,支票於8月測試後統一銷毀。 若要安排退回支票,請於8月20日(日)或之前將回郵信封(貼有郵票,寫上考生姓名)郵寄到本中心處理。 自2001年起,考評局與教育局合辦教師語文能力評核,以評核考生是否具備任教英國語文和普通話的語文能力。 下屆(第十九屆)普通話水平測試預計於明年五月舉行,屆時將另行公告報考詳情。

  • 考評局於2023年6月24日舉行一年一度的考評服務發展座談會,與約20名來自學校議會、教育團體、家長教師會等代表,就考評服務的發展交流意見。
  • 本期測試仍有少量剩餘名額,而閣下報名時沒有選擇該測試時段,因作棄權論。
  • 該項主要測試考生在沒有文字憑藉的情況下,說普通話的能力和所能達到的規範程度,重點測查語音的標準程度、詞彙語法規範程度和自然流暢程度,限時3分鐘,共30分。
  •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聲韻調發音基本標準,語調自然,表達流暢。
  • PSC成績分為三級六等,即一、二、三級,每個級別均有甲、乙兩等,根據應試人在測試中所獲得的分數確定等級。
  • 首屆基準試於2001年3月3日舉行,當時每年舉辦兩次評核,以便所有英文科及普通話科的新入職教師都能在入職兩年內考獲資格,否則就不可以再執教這兩科;而現役語文教師則可選擇考試,或修讀認可的課程代替。
  • 語言知識、漢語拼音和書面表達能力並不包括在測試範圍內。

多聽,就會説得更自然和正宗;多講,就會越來越有信心。 有機會出現在考試中的之詞數以千計,把全部到讀熟,實不可取。 每天讀十個八個,讀適量的就足夠,讀太多亦不見得考試時會記得。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聆聽理解該怎麼做?拆解普通話基準試難點

甲乙兩部的考核的內容,都已在考評局網頁列了出來,下點工夫背背書,聽準語音就可以過關。 丙部考的是理解,通過一男一女的對話,檢查評核者的理解能力,題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理解某個詞語的意思,另一類是推測或回憶對話的重點,這可不是背書就能應付過關的事。 朗讀一篇400字的短文(限時4分鐘,佔30%)。

難點音較多(平翹舌音、前後鼻尾音、邊鼻音、fu-hu、z-zh-j、送氣不送氣、i-ü不分、保留濁塞音、濁塞擦音、丟介音、復韻母單音化等),失誤較多。 朗讀和自由交談時,聲韻調發音基本標準,語調自然,表達流暢。 少數難點音(平翹舌音、前後鼻尾音、邊鼻音等)有時出現失誤。 考評局於2023年6月24日舉行一年一度的考評服務發展座談會,與約20名來自學校議會、教育團體、家長教師會等代表,就考評服務的發展交流意見。 約50,000名考生於7月19日接獲文憑試成績通知書。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