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2023必看介紹!內含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

自住物業、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值,則不屬於「資產」。 只有一項作為香港主要居所的住宅物業可獲豁免,其他由申請人或其配偶分別或共同擁有的物業,均視作「非自住物業」,須納入「資產」計算。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 資產不多於374,000元的單身長者和568,000元的長者夫婦可保留更多資產,劃一領取每月3,915元長者生活津貼。 資產上限方面,單身長者上限高額津貼將劃一放寬至374,000元,而長者夫婦上限則劃一放寬至568,000元。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剛剛發表了2023至24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其中一項措施是為向現時正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額外發放相當於半個月的長者生活津貼(措施亦涵蓋至綜援補助、高齡津貼或傷殘津貼)。
  • 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將採用現時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津貼的金額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此安排同樣適用於廣東計畫及福建計畫。
  • 未有領取任何津貼的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 網上表格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普通長者生活津貼/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 合併前正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無須提交申請,9月起會自動獲發較高額的津貼。

中國婦女會服務發展主任袁淑儀指,對於傷殘的長者,他們可能會選擇申領長生津而放棄傷殘津貼,因為申請手續較易,不過單單長生津並不足夠應付傷殘長者的生活,政府應該給這類長者較高金額津貼。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2023 合併普通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020年1月公布的民生政策新措施之一,並於2021年施政報告宣布今年下半年落實合併建議,更有效支援有需要的長者。 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的原意是向香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每月提供特別津貼,減輕他們的生活開支負擔。 社署回應,若長者從未向港府申報資產收入,僅領生果金,不會接到綠色信;他們只會收到黃色信。 至於怎防範長者轉移資產騙津貼,署方稱以信任和方便長者為出發點,若申請人蓄意隱瞞及申報不正確資料,或要面對刑責。 申請人可得的津貼是由本署收到申請的日期(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為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 長者生活津貼2022!4大合資格65歲長者 每月劃一領取$3,915|好生活百科

自住物業(5)、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則不包括在內。 值得留意的是,如果申請人有購買保險(包括人壽、醫療及危疾等),保險的現金價值都可以獲豁免計算在資產內。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及在安老按揭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並不屬於工資,但未動用的款項,如累積為儲蓄或現金,則會被視作為「資產」計算。 聖雅各福群會長者服務中心高級經理郭偉生回應,不少長者都有這個疑惑,但到目前為止,都無人走出來說清楚,這究竟會否被檢控,政府當局絕對要解答各老人家的疑問,不過最後他就表示,鼓勵長者誠實申報,不要冒風險。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 而且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是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而生果金的受惠人就是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 長者生活津貼的申請資格

傷殘津貼/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其住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亦可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另外,申請人可在本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詳情請參閱「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 未有領取任何津貼的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 網上表格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普通長者生活津貼/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申請人亦可在社會福利署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 PDF 文件 及「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 PDF 文件 ,填妥申請表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

未有領取任何津貼的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 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普通長者生活津貼/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申請人亦可在社會福利署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 及「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填妥申請表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 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現時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但按高額津貼的金額發放,每月入息限額維持不變。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因應人口老化,政府建議改革長者生活津貼計劃,將普通和高額津貼合而為一,每月津貼金額劃一為高額津貼的3,585元,資產上限放寬至50萬元,而兩元乘車優惠計劃的受惠年齡也將降至60歲。 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將採用現時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津貼的金額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此安排同樣適用於廣東計畫及福建計畫。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 長者生活津貼及生果金|最新消息

第二批「郵遞提交申請」 長者(即黃色信),今起會陸續收信,年底前要寄回。 有社福機構指,未回信長者會被自動升級,隨時實際資產超標被控行騙。 政府稍後會研究向所有計劃的合資格銀齡人士和長者發出個人化八達通卡,兼備社會福利署長者卡功能,實行一卡多用途。 兩元乘車優惠計劃方面,林鄭月娥指,計劃自2012年推出以來,深受長者歡迎,政府建議將合資格年齡由65歲降至60歲,預計約60萬名60至64歲銀齡人士受惠。 【時事全方位:長生津申領手續(四)】有觀眾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這部分有疑惑,他指如果事先將資產轉移,最後被政府查到,是否代表要負上法律責任。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剛剛發表了2023至24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其中一項措施是為向現時正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額外發放相當於半個月的長者生活津貼(措施亦涵蓋至綜援補助、高齡津貼或傷殘津貼)。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2023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2023 新制下,已申領長生津的長者若合乎資格,會被自動轉換至高額長生津戶口。 惟本報近日接獲長者求助,稱過去僅領毋須申報資產的高齡津貼(生果金),亦收到綠色信,令她擔心若不回信,會被視作瞞報資產;但面對煩瑣申報項目卻無從入手。 社會福利署宣布,9月1日落實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的措施,約五萬名現時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在合併措施實施後每月額外獲發995元。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 建議追蹤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每金額分別為2,845元及3,815元。 資產上限方面,單身長者由現時高額津貼的163,000元,劃一放寬至374,000元;長者夫婦上限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247,000元,劃一放寬至568,000元。 合併前正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無須提交申請,9月起會自動獲發較高額的津貼。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高額長生津)將於下月1日實施,社署近月陸續發信知會長者,首批「自動轉換」階段(俗稱綠色信)長者,今日截止申報。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2023 現時領取高額津貼和普通津貼的長者每月收入上限為7,970元,前者的資產上限和每月津貼分別為150,000元和3,585元,後者則為343,000元和2,675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民生政策新措施的記者會上表示,49,000名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可在建議落實後,每月額外領取910元;而資產不多於50萬元的長者則可在不動用儲蓄的情況下,領取每月3,585元長者生活津貼。

  • 申請人亦可在社會福利署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 PDF 文件 及「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 PDF 文件 ,填妥申請表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
  • 資產上限方面,單身長者由現時高額津貼的163,000元,劃一放寬至374,000元;長者夫婦上限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247,000元,劃一放寬至568,000元。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民生政策新措施的記者會上表示,49,000名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可在建議落實後,每月額外領取910元;而資產不多於50萬元的長者則可在不動用儲蓄的情況下,領取每月3,585元長者生活津貼。
  • 自住物業、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值,則不屬於「資產」。
  • 申請人可得的津貼是由本署收到申請的日期(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為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財政預算案2023》宣佈,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齡津貼(生果金)(措施同時涵蓋至綜援、或傷殘津貼)。 申請人可透過社會福利署網站提供的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資格驗算在線服務,就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或長者生活津貼的人士進行初步驗算,以了解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資產轉移2023 社會福利署沒有具體說明此情況,不過提醒申請人必須如實申報自己、其配偶或同居人士的入息及資產狀況;如果被發現蓄意隱瞞及漏報,就有機會觸犯法例,申請人需償還有關款項及接受刑責。 他又推測,領生果金者收到綠色信,或因過去申領其他資助時,曾申報資產。 於2018年6月1日之後,舊有的長者生活津貼會易名為「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而新一層高額援助名為「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亦已經推出。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