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博物館見習員2023必看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博物館見習員

申請書如資料不全、逾期、或以傳真╱電郵方式遞交,將不獲受理。 為避免郵件過期或未能成功派遞,在投寄前請確保信封面已清楚寫上正確地址及已貼上足夠郵資。 所有郵資不足的郵件將不會派遞至查詢地址,並會由香港郵政按情況退還寄件人或銷毀。 填妥的申請書,須於截止申請日期或之前送交查詢地址,並請在信封面上註明【申請博物館見習員(歷史)】(郵寄申請表的遞交日期以郵戳為準)。 填妥的申請書,須於截止申請日期或之前送交查詢地址,並請在信封面上註明【申請博物館見習員(電影)】(郵寄申請表的遞交日期以郵戳為準)。 本署負責管理七所大型博物館,即香港藝術館、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香港科學館、香港太空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及孫中山紀念館。

340可於民政事務總署各區民政事務處民政諮詢中心或勞工處就業科各就業中心索取,或從公務員事務局互聯網站下載。 博物館見習員 博物館見習員 填妥的申請書,須於截止申請日期或之前送交聯絡地址,並請在信封面上註明【申請博物館見習員(文物修復)】(郵寄申請表的遞交日期以郵戳為準)。 申請人須在申請表上清楚填寫全部就業情況,以及取得的學歷資格詳情(包括其學士學位的主修學科)。 康文署博物館見習員申請人如獲邀參加面試,通常會在截止申請日期後六個星期內接獲通知。

博物館見習員: 政府職位空缺

博物館見習員月薪為18,325元,僅有2個入職條件,但有3種人將不獲考慮;受聘人可於康文署轄下的指定博物館接受培訓,請留意下文申請方法。 博物館轄下還有三所分館,分別是三棟屋博物館、香港鐵路博物館和上窰民俗文物館,參觀者分別超過92 300、 和41 博物館見習員2023 100人次。 本署在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完成後,於二零一三年七月至十一月就建議清單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公眾諮詢,其後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的意見,擬備涵蓋480個項目的清單。 同年十二月,本港四個項目—古琴藝術、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黃大仙信俗,獲選列入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申請表格【G.F. 340(3/2013修訂版)】可於民政事務總署各區民政事務處民政諮詢中心或勞工處就業科各就業中心索取,或從公務員事務局互聯網站下載。
  • 另外,又為視障人士提供觸感圖和口述影像導賞服務,讓他們盡情享受參觀展覽的樂趣。
  • 340可於民政事務總署各區民政事務處民政諮詢中心或勞工處就業科各就業中心索取,或從公務員事務局互聯網站下載。
  • 為配合各個常設和專題展覽,文化博物館於年內舉辦了多項教育及推廣活動,包括講座、研討會、導賞服務、工作坊和示範,以滿足不同羣組的需要。
  • 展覽邀請了九位知名藝術家,各自展出兩組迥異的攝影作品,呈現兩種表達攝影藝術的方法,呼應展覽標題「屾」隱含的兩山並峙之意。

香港於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以「身是客」展覽參與在台北舉行的「香港週2013@台北」,藉以促進香港與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及在海外推廣本地藝術家。 年內,梳士巴利花園藝術廣場落成啟用,令藝術館的戶外展覽空間有所增加。 藝術館會定期更換在該處展出的藝術品,以展示香港藝術的創意和多元化。 博物館見習員2023 為配合藝術廣場落成而舉行的揭幕展「天、地、人—香港藝術展覽」,三位本地著名藝術家甘志強、李展輝和李慧嫻特別創作了多項大型雕塑作品。 為加強粵港澳三地的文化合作,香港藝術館、廣東省博物館和澳門博物館於二零一二至一四年間聯合舉辦「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巡迴展覽。 展覽於二零一三年七月十九日至二零一四年二月十六日期間在藝術館舉行,共吸引了 人次入場參觀。

博物館見習員: 政府職位空缺|康文署招聘博物館見習員

年內,香港藝術館與朱銘美術館合辦「刻畫人間—朱銘雕塑大展」。 這是國際知名藝術家朱銘首次在藝術館舉辦的大型個人展覽,逾120套作品於兩個展覽廳、毗鄰藝術館的露天廣場,以及梳士巴利花園藝術廣場展出。 康文署招聘博物館見習員,月薪18,325元,職位要求大學學位及相應的語文能力,入職後會接受場地管理、文物修復等培訓,有興趣可留意以下申請方法。 受聘人將獲委派於康文署轄下的指定博物館及辦事處,接受場地管理、藏品管理及節目策劃(包括展覽及教育活動)等的培訓。

博物館見習員

該展覽為慶祝中法建交五十周年而舉行,也是「法國五月」其中一個節目。 近100件展品由合辦機構及法國其他藝術館借出,包括油畫、國畫、速寫、版畫、雕塑等,展現歐洲藝術對二十世紀中國畫壇的深遠影響。 「活的科學2014」由裘槎基金會贊助,科學館與英國文化協會、教育局和香港教育城有限公司合辦,內容包括科學傳意比賽、辯論比賽、講座系列、工作坊、示範及科學話劇表演和家庭同樂日等多項教育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於二零零八年七月成立,目的是監督首次在香港進行的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並就普查工作向政府提供意見。 第三屆委員會的任期於二零一三年一月一日開始,委員人數有所增加,以吸納更多方面的專家。

博物館見習員: 博物館見習員(科學)3大入職條件

兒童可隨意觸碰,攀爬其上,或在此玩耍嬉戲,全面體驗展品。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博物館見習員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博物館見習員

福利方面:康文署博物館見習員受聘人可享有《僱傭條例》規定給予而又適用的休息日、法定假日(或代替假日)、年假、產假/侍產假和疾病津貼。

博物館見習員: 茶具文物館

展覽空前成功,入場人次超過77萬,不僅刷新了香港科學館專題展覽的參觀人數紀錄,更成為康文署歷來最受歡迎的展覽。 「油街實現」是藝術推廣辦事處轄下一個全新的藝術交流平台,於二零一三年五月正式啟用,並舉辦了「起動!油街實現」開幕展覽。 四位藝術家獲邀就這個藝術空間的獨特歷史及所在地點,創作有關其過去、現在及將來的作品。

其中一項重點活動是「南京瑰寶—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館紫砂茶具精選」展覽,展出南京博物院及南京市博物館的館藏。 在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至四月二十五日展覽舉行期間,入場參觀人次逾14 700。 茶具文物館還舉辦了多項活動,讓市民大眾欣賞茶具精品和認識茶藝,年內入場參觀人次為 。

博物館見習員: 博物館見習員(科學)

「油街實現」推出「火花!」展覽計劃系列,鼓勵實驗性的藝術創作,探討藝術與當代生活和社會議題的關係。 年內,這個系列舉行四個展覽,其一為「火花!之於那微不足道:止於廣闊」。 這個展覽是楊陽、羅偉珊、李以進、蘇瑋琳及王鎮海五位客席策展人與陳翹康、蔡志厚、黎朗生、林兆榮、李穎姍、麥影彤、王鎮海及黃潔宜(與Ali Wong)八位本地藝術家交流的印記。 展品分為「行去邊」、「行開下」及「行落去」三個主題,展現本地當代藝術的不同面貌。 「藝綻公園」公共藝術計劃旨在讓年輕人於本地公園展示藝術才華,將藝術融入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

博物館見習員

這些博物館負責收藏、修復、研究、展出和詮釋香港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我們的焦點落在香港時裝設計界傳奇人物劉培基的身上。 無論在本地或海外,劉培基都是時裝和形象設計的先驅,成就卓越。 展覽分時裝設計和形象設計兩個部分,主要介紹劉培基由一九七九年開始設計的時裝和高級訂製服,包括為本地樂壇引入的設計概念,以及在不同時期為「百變梅艷芳」設計的舞台服飾。 這個展覽深受歡迎,截至展期完結時共吸引約31萬人次入場參觀。

博物館見習員: 香港歷史博物館

為喚起公眾對香港光污染問題的關注,太空館與香港大學、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聯合舉辦光污染研究比賽及攝影比賽,得奬作品於二零一四年七至八月期間在太空館大堂展出。 另一專題展覽「嶺南印記:粵港澳考古成果展」,展出粵港澳三地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逾700件精選文物,追溯嶺南地區歷史與文化的發展。 為配合展覽,歷史博物館舉行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內地、香港、澳門、英國和新西蘭的專家學者出席,分享有關史前至宋明時期嶺南地區的歷史、考古技術、考古遺址保護及近年考古發現的研究成果。 藝術館亦舉辦一系列教育活動,以增加市民大眾欣賞藝術的興趣。 另外,香港藝術館之友贊助本地學校免費使用旅遊車接送服務一年,鼓勵學生參觀藝術館各項展覽。 年內,香港藝術館、賽努奇巴黎亞洲藝術博物館與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合辦「巴黎‧丹青—二十世紀中國畫家展」。

二零一四年五月,為期三個月的「藝綻公園2014」於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揭幕。 文化博物館在二零一四年六月至九月期間推出新節目「請坐‧請坐」,當中包括以椅子為主題的展覽和教育活動。 重點節目「卓椅非凡:穿梭時空看世界」展覽與故宮博物院合辦,由文化博物館籌劃。 來自大英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美國布魯克林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世界著名博物館的珍貴藏品,首度在香港展出。 文化博物館與香港設計師協會五度合作,聯合策劃「視野—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2014」,藉以介紹精彩嶄新的海報設計,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豐富博物館的海報收藏。 是次展覽有32個國家及地區參加,設計師、組合及公司合共518個單位共提交1 556件作品。

博物館見習員: 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

本署負責管理七所大型博物館,即香港藝術館、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香港科學館、香港太空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和孫中山紀念館。 這些博物館負責收藏、修復、研究、展出及詮釋香港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請表格【G.F. 340(3/2013修訂版)】可於民政事務總署各區民政事務處民政諮詢中心或勞工處就業科各就業中心索取,或從公務員事務局互聯網站下載。 填妥的申請書,須於截止申請日期或之前送交聯絡地址,並請在信封面上註明【申請博物館見習員(電影)】或【申請博物館見習員(歷史)】(郵寄申請表的遞交日期以郵戳為準)。 申請人須在申請表上清楚填寫全部就業情況,以及取得的學歷資格詳情(包括其學士學位的主修學科)。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是提供藝術教育的平台,同時讓藝術家、藝術愛好者和市民大眾交流分享。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巨龍傳奇」展覽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是本港歷來最大規模的恐龍展覽。 展覽佔地2 500平方米,參展的13個機構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包括內地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海外專業機構。 「軍事天才凱撒大帝」展覽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七日至二零一三年四月十日舉辦。 展覽重塑昔日羅馬帝國的光輝歲月,展出古羅馬時期的機械互動模型,讓參觀者體驗和探索當時的科技。 這個融合古代科技與歷史題材的展覽深受不同背景和興趣的觀眾歡迎,吸引了 人次入場參觀。 博物館見習員2023 年內,這三所分館的參觀者分別有66 700、36 900和12 800人次。

博物館見習員: 博物館

是次展覽由加拿大安大略科學中心和美國材料研究學會製作和提供展品。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巨龍傳奇」展覽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是本港歷來最大規模的恐龍展覽。 展覽佔地2 500平方米,參展的13個機構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包括內地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海外專業機構。 展覽內容豐富,在逾190項展品中,約有半數為恐龍化石,如全副骨架、頭骨、椎骨、帶羽毛恐龍和恐龍蛋等。 其他精彩展品包括長30米的恐龍骨架模型、機械恐龍,以及複製恐龍腳印化石遺址。

博物館見習員

另外,委員會的職權範圍亦予擴大,就保護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事宜(包括研究、宣傳、弘揚、傳承及振興)提供意見。 博物館見習員 申請表格〔通用表格第340號(3/2013修訂版)〕可向民政事務總署各區民政事務處民政諮詢中心或勞工處就業科各就業中心索取。 受聘人將獲委派於康文署轄下的指定博物館及辦事處,接受場地管理、文物修復、藏品管理及節目策劃(包括展覽及教育活動)等的培訓。

博物館見習員: 博物館見習員(電影)

在二零一三年四月十三日至九月四日,科訊廊聯同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一項名為「大豆回家」的專題展覽。 這項展覽備受市民和傳媒注目,由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八日開幕至二零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參觀人數刷新紀錄,達71萬人次,每日平均有超過5 800人次,在高峰期單日更錄得逾12 000人次。 為配合該項展覽,科學館於二零一三年七月舉辦「生態小記者比賽」,藉此增進學生對生態學的認知和自行研習的技巧。 這項比賽大受學校、教師和學生歡迎,得獎作品於展覽期間展出。

博物館見習員

該中心積極與藝術家、相關學院和藝術機構建立伙伴合作關係,並因應不斷改變的公眾需求合辦優質活動。 在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藝術推廣辦事處與不同伙伴合作,舉辦了一系列社區及公共藝術推廣計劃,藉以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以及提高公眾對藝術的欣賞能力。 另外,太空館舉辦了13個專題展覽,連同太空科學展覽廳和天文展覽廳,總計參觀者達 人次。 此外,亦舉行了177項推廣活動,共有22 700名市民參加。 香港太空館在一九八零年開幕,是致力在本港推廣天文和太空科學知識的重要機構。

博物館見習員: 【政府工】康文署聘博物館見習員 學歷要求高 網民:揸的士算

「藝聚政府大樓」公共藝術計劃把藝術品帶進政府大樓,以提升大眾對藝術的興趣。 計劃自二零一零年推出,至今已舉辦了三屆,為13幢政府大樓設置藝術品,增添藝術氣息。 二零一四年十月八日晚上,太空館在星光大道舉辦路邊天文活動,讓市民透過儀器觀測月全食這個特別的天文現象,藉以推廣天文學知識。

  • 為進一步拓展觀眾羣,歷史博物館在二零一三年四月和五月與香港教育劇場論壇合作,在小學舉辦本地歷史和文化遺產外展劇場表演活動。
  • 為了讓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可以通過互聯網欣賞藝術館的珍貴館藏,藝術館於二零一三年九月將另外50項館藏文物的圖片和詳細資料上載Google「藝術計劃」,以進一步加強其館藏在「藝術計劃」的資料內容。
  • 另外,太空館舉辦了13個專題展覽,連同太空科學展覽廳和天文展覽廳,總計參觀者達 人次。
  • 為深入研究本地藝術史,以及提供有關的背景資料,利便日後研究人員的工作,藝術館與亞洲藝術文獻庫合作,於二零一三年三月展開「香港藝術歷史研究—先導項目」計劃。
  • 填妥的申請書,須於截止申請日期或之前送交聯絡地址,並請在信封面上註明【申請博物館見習員(電影)】或【申請博物館見習員(歷史)】(郵寄申請表的遞交日期以郵戳為準)。
  • 本署在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完成後,於二零一三年七月至十一月就建議清單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公眾諮詢,其後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的意見,擬備包括480個項目的清單。

受聘人將獲委派於康文署轄下的香港電影資料館,接受搜羅及管理藏品、籌辦展覽、電影放映及教育活動、進行研究及編製刊物等的培訓。 【政府職位空缺】 康文署轄下文物修復辦事處請博物館見習員(文物修復)月薪18,325元,想入職要大學畢業及主修相關科目,入職後亦主要接受相關培訓。 政府職位空缺|康文署招聘博物館見習員,共有2個職位,涉及範疇包括電影及歷史。

博物館見習員: 博物館見習員(電影)3大入職條件

「火花!新藝術實現」展覽展出由本地年青策展人提出的七項展覽提案,各展覽定於二零一四至一五年間在「油街實現」舉行。 博物館轄下還有三所分館,分別是三棟屋博物館、香港鐵路博物館和上窰民俗文物館。 這三所分館的參觀者分別為89 500、 和41 博物館見習員2023 500人次。 「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展覽於二零一四年年初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讓觀眾細味本港長衫的傳承與創意。 香港藝術館舉辦大型當代藝術展覽「原道—中國當代藝術的新概念」,匯集內地、台灣、香港及海外共37名華人藝術家的作品。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