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2023必看介紹!(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自願醫保主要保障未知的已有病症、日間手術、訂明診斷成像檢測、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精神科治療,賠償全部或部分住院及手術費用。 投保人的年齡由15天至80歳不等,並保證續保至100歲。 信諾自願醫保系列─靈活計劃﹝優越﹞更會於保單生效第1天起保障未知的已有病症,為受保人提供額外保障。

  • 針對這個問題,20年前哈佛報告曾建議港府設立「護老儲蓄戶口」,把市民月入指定百分比扣起,供退休或不幸殘障時購買長期護理保險。
  • 「自願醫保(VHIS - Voluntary Health Insurance Scheme)」是由香港政府食物及衞生局管理的個人醫療保險計劃,保險公司和市民的參與為自願性質。
  • 保險公司將現有醫保計劃,加入自願醫保的保障特點,並轉換成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在保單續保時,保險公司會直接把現有保單續保至自願醫保,如現有保單有保證續保的條款,轉移過程中毋須重新核保。

不過這只是由市民單獨供款的「強醫金」,同樣遭到強烈反對而觸礁。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有關產品資料亦非保險產品的全部保障內容及特點,指定保險計劃受其保單條款所約束。 就有關產品特色、內容、條款、細則及不保事項,請瀏覽信諾網站並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危疾保險通常會在受保人被診斷為患有受保的嚴重疾病的情況下根據保障額提供一次性賠償,受保人可自行決定賠償金的用途,可用作支付醫療或作患病及治療期間的生活開支。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高端自願醫保計劃推薦:藍十字多項計劃  靈活保障

總括來說,自願醫保計劃的原意是令更多人得到基本醫療保障,而且醫務衞生局亦給予保險公司不少彈性,可以在「靈活計劃」加上「標準計劃」暫時沒有提供的保障。 當然,以同一保險公司計,「靈活計劃」的保費是會稍為高於「標準計劃」。 至於「緊急意外門診」保障,大部分一般醫保都有提供每年約 HK$6,400 至 HK$6,500 的保障額,自願醫保「標準計劃」未有包括這項保障。 反觀「靈活計劃」,以 Bowtie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基本)為例,此項目每年度的保障額就有 HK$8,000,貼近一般醫保保額最高標準。 絕大部份一般醫保計劃都有提供「私家看護費」保障,每日的賠償額介乎 HK$300 至 HK $370 不等。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當日哈佛報告倡議「錢跟病人走」,背後的原意就是做到社會共同承擔日益上升的醫療費用。 但醫療融資討論了20年,最終只得出一個自願醫保計劃,對本來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市民錦上添花,對真正有需要醫保的人士卻無法雪中送炭,計劃的意義,早已削弱一大半。 再進一步,報告建議設立「競爭性一體化醫療護理」服務,將醫管局重組為多個地區性醫療一體化系統。 公私營醫院和醫生可以自行合作設立系統,提供預防、基層醫療、門診、住院、復康護理等一條龍服務。 報告認為,這可落實「錢跟病人走」概念,讓需要醫療服務的人自行選擇合適服務,公私營醫療公平競爭。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意外保險的種類會影響價錢

「住院加床」費用同樣是各大公司的熱門保障項目,但由於並無「必要性」,自願醫保「標準計劃」暫未設置這項保障。 至於「靈活計劃」,以 Bowtie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為例,此保障為每日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2023 HK$350 – 800。 因此,產品的條款標準且透明,亦是由消費者角度出發,與傳統醫保產品條款傾向對保險公司有利的情況不同。 由於意外保險的核保準則往往較一般醫保寬鬆,投保意外保險後,即使受保人面對意外風險,起碼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支援,如基本的醫療保障。 醞釀兩年後,現任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在今年拿出的自願醫保方案,已經大幅折衷,高風險池要「繼續研究」但無時間表。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此文件僅旨在香港派發,並不能詮釋為保誠在香港境外提供、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如在香港境外之任何司法管轄區的法律下提供或出售任何保險產品屬於違法,保誠不會在該司法管轄區提供或出售該保險產品。 此外,自願醫保過去最大的爭議是設立「高風險池」,讓高風險人士亦可投保,但自願醫保最終未有加入「高風險池」及「必定承保」要求,意味著高風險人士不能保證受保。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醫療保險:由強制變自願

危疾保險提供主要嚴重疾病的保障,例如癌症、心臟病及中風等。 接受投保年齡為15天至65歳,續保由65歲至100歲,投保及續保年齡視乎個別危疾保險而定。 不過,哪一些病症屬於「危疾」,便要視乎保險公司對「危疾」的定義,因此投保前必須留意條款及細則。 以癌症為例,某些公司的保障範圍並不包括部分器官癌症、原位癌或癌症復發。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香港人口逐漸老化,生活成本高昂,您需要一份長遠的醫療保障為未來做好準備。 中銀集團保險瞭解您的需要,特別為您呈獻「中銀標準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本計劃」),本計劃為個人償款住院保險產品,涵蓋住院及手術費用,助您應付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 根據自願醫保計劃規定,投保人可以獲得一次機會,將現有醫療保單轉為同一間或另一間保險公司推出的自願醫保計劃。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不過,投保人或須重新核保及披露最新健康狀況,而且「轉移期」的時間亦由保險公司安排。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了解更多

自願醫保與危疾保險都是與醫療相關的保險,兩者的定位、保障範圍及方式不盡相同,不過一般消費者未必知道兩者有可分別。 其實同時購買自願醫保及危疾保險可獲得更全面的保障,以下將會詳細解釋自願醫保及危疾保險如何相輔相成,照顧投保人的醫療需要。 消費者委員會檢視市面自願醫保的標準及靈活計劃,發現29個標準計劃絕大部分保障範圍及保額相同,不過不同計劃所收取的保費差距亦可高達近3倍。 至於28個靈活計劃的每年賠償上限由$42萬至$3,000萬不等,相差逾71倍。 除此之外,在「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的先導計劃」的配合下,投保人可就醫療支出制定預算,並且就自願醫保或其他醫療保險的保障作出比較,從而在投保或索償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計劃。 根據《稅務條例》,納稅人為自己或指明親屬購買自願醫保認可產品的已繳交保費可以申請稅務扣除,每課稅年度每名受保人保費支出扣除上限為 HK$8,000。

標準計劃只包括由意外引致,且在住院期間的牙科急症治療和手術。 若市民需要其他牙科保障,或需選擇靈活計劃,並要留意其附加保障是否有提供牙科治療,市民宜向保險公司查詢各認可產品的保障範圍詳情。 購買自願醫保雖然是希望減輕生病後的醫療負擔,但人人最渴望的還是身體健康。 不少保險公司的靈活計劃會提供額外的檢查和服務,部分計劃更包含每年的身體檢查,變相每年為投保人節省數千元驗身的費用。 透過身體檢查和情緒支援,及早發現身體疾病或情緒問題,早期就醫的治療效果必然更佳。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另外,常見的附加保障還包括「出院免找數」、「第二醫療意見」和「國際緊急支援」等服務,投保人可以按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的保障。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留意保障範圍

自願醫保的保費可分為每月、每季、每半年或每年繳付,保費繳付期以保單年期計算,保費高低則視乎性別、年齡、是否有吸煙習慣,以及計劃選項而定。 賠償額方面,不設終身保障限額,但標準計劃設有每年保障上限港幣$42萬。 部分自願醫保靈活計劃的年度保障額例如信諾自願醫保系列─靈活計劃﹝優越﹞半私家病房級別更高達港幣$3,000萬。

  • 如自願醫保計劃保單提供認可產品範圍及其他保險保障,只有就認可產品所付的合資格保費申請稅務扣除。
  • 中銀集團保險亦有另一款自願醫保計劃 -「中銀靈活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 」可供選擇,惟保費及保障或有不同,受條款約束,詳情按此。
  • 任何保險公司若要推出自願醫保產品,就必須要向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自願醫保計劃辦事處提出申請,產品設計及相關文件亦必須要合符規定及範本,才可獲得辦事處的認可,再推出市面。
  • 危疾保險的保費亦可分為每月、每季、每半年或每年繳付,保費繳付期根據指定年期或至指定投保人年齡計算,保費高低視乎投保人的性別、年齡、是否有吸煙習慣而定。
  • 另外,自願醫保計劃保費每年會有一定的調整,主要視乎醫療通脹情況及保障額修訂等因素而作更改。

即日起至6月30日, 投保「Bupa Hero非凡自願醫保」享80%首年保費震撼折扣優惠,讓你感受身心與荷包都被全面照顧,後顧無憂。 上述計劃保證可每年續保,直至受保人年屆100歲[@lastbirthdaydefinition]。 針對這個問題,20年前哈佛報告曾建議港府設立「護老儲蓄戶口」,把市民月入指定百分比扣起,供退休或不幸殘障時購買長期護理保險。 第二步設立「聯合保健」,由勞資雙方共同供款付保費,支付各種慢性病的費用,政府另外成立半公營的聯合保健基金公司負責承保。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靈活計劃」產品進一步加強保障

「標準計劃」和「靈活計劃」均為自願醫保計劃的認可產品,標準計劃提供自願醫保計劃的十大最低要求的條款及保障。 標準計劃必須採用劃一的條款及保障,保險公司僅可作極少量允許的輕微改動,故不同保險公司提供的標準計劃大致相同,保障內容大同小異,故此標準計劃的保費亦相對較低。 即使在同一項保障項目內,不同保險公司仍然會有不同的賠償計算方法。 因此市民在挑選自願醫保計劃時,需留意每個項目的賠償計算方式再進行比較。

我們的自願醫保靈活計劃提供全額醫療保障[@fullcoverage],毋須擔心醫保未能涵蓋所有醫療費用。 此外,我們的自願醫保之索償賠付率達97%[@insurance-claims-paid-ratio-2022],確保您有需要時能安心享有更周全的保障。 因健康的中產或高收入人士,可能本身已投保或負擔得起日後的醫療費用,自願醫保對他們而言只是多個選擇。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可是長期病患、長者、罕見病患者等才是最有需要醫保的人,因他們難以負擔昂貴的醫療費用。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意外保險價錢

你提交報税表時,無須提交文件證明你的申索,但須保留保費收據及年度保單結單為期6年(由有關課税年度完結起計),以備税務局查核。 以 30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歲非吸煙男士,一併投保 Bowtie觸木保+Bowtie人壽保(HK$100萬保額)為例,一年保費只需HK1,200,平均每月只需 HK$100,低於市場上大部份意外死亡及斷肢保險。 政府在2017年初發表諮詢報告,雖然這些保單「最低要求」在民間獲不少支持,但由於「保單自由行」及「必定承保」要實行就必須設立高風險池,而社會對此未有共識,所以暫緩推行,斬件上馬。 政府此舉可說是一改以往保險業「運作或條款複雜」、「索償好似靠彩數」、「保障唔清唔楚」、「只能靠保險代理處理事務」的形象。 強制供款最大弊病在於,年輕一代需要長期供款,但保障的卻是年長人口居多,而人口老化,往後年輕人負擔會愈來愈重。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十多年來,市場出現不少爭議及討論,不論是否獲得大眾支持,此計劃的確為保險及醫療行業帶來新生態。 年齡介乎15天至80歳的香港居民均可投保,當中有保險公司因投保年齡為「下次生日年齡」,所以其新單投保年齡至81歲,所以市民應向保險公司查詢詳情。 除了靈活計劃外,市場上更有俗稱高端自願醫保的計劃,如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計劃。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自願醫保|細節四:術前及康復治療保障

靈活計劃與標準計劃十分不同,其中各大保險公司在制定靈活計劃的條款及細則時擁有十分大的自由度。 因此,不論在保費、保障範圍或保障限額等方面,每間保險公司所推出的靈活計劃亦有很大的差異。 對比市面常見的醫療保障計劃,自願醫保計劃的覆蓋範圍較廣泛;在深切治療及非手術癌症治療的保額亦比一般計劃較高。 雖然,自願醫保在病房方面的理賠較低,然而,保險公司在自願醫保的賠償限額方面仍然有一定程度的調節空間,因此,市民在選購醫療保險時可多加留意以上保障項目的賠償限額並進行比較。 以上有關藍十字尊悅自願醫保計劃之資訊由藍十字(亞太)保險有限公司提供及並不包含保單的完整條款且只供參考之用。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其一,甚少人可用到過千萬元的保額(可能需要患上3次或以上癌症才能用盡此保額);其二,上百/ 千萬元保額的保險計劃多數設有「墊底費」,墊底費之高,令受保人於絕大部份情況下不獲,或只獲少部份賠償。 若你投保的保險公司已參與自願醫保計劃,你可獲一次機會選擇將現有的住院保險轉移至認可產品,惟轉移時間視乎公司而定。 靈活計劃則基於標準計劃的基本保障上,再加具彈性的附加保障,其保障範圍及金額亦較高。 靈活計劃可加的「額外保障」包括器官捐贈、意外緊急門診、家居看護、門診洗腎、現金保障、身體檢查、危疾保障、疫苗注射及牙科護理等,選擇眾多,實際內容則視乎保單而定,所以市民在選擇計劃時宜多做功課。 全港25間參與計劃的保險公司,佔市場佔有率達86%,獲批的標準計劃和靈活計劃共38個,數量眾多,市民可如何選擇?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自願醫保|細節二:保險等候期

自願醫保「標準計劃」沒有提供這項保障,但不少「靈活計劃」產品就加入此保障。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以 Bowtie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為例,每日的賠償額高達 HK$500 – 800(每年度最多 180 日)。 除了比較各個靈活計劃的基本保障限額,每所保險公司亦會在他們的計劃內選擇性添加一些進階保障項目,以提供更多不同的醫療保障。 市民亦能比較不同保險公司提供的進階保障項目及保額,以選擇一個最合適自己的計劃。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就如同我們上文提及,投保 Bowtie 觸木保成功與否較少受健康狀況影響。 如果你是未能買醫保的人士,此產品可為你提供一定的保障,至少能保障因意外事故而引致的醫療費用開支。 滙豐保險是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責任公司,其為滙豐集團旗下從事承保業務的附屬公司之一。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簡稱「滙豐」)乃根據保險業條例(香港法例第41章)註冊為滙豐保險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分銷人壽保險之保險代理機構。 此計劃為滙豐保險而非滙豐之產品,並只擬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透過滙豐銷售。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自願醫保計劃懶人包2023|比較6大自願醫保邊間好?如何扣稅?自願醫保計劃vs傳統醫療保險分別

自願醫保的認可產品分為兩種︰「標準計劃」(Standard Plan)和「靈活計劃」(Flexi Plan)。 要留意的是,每間保險公司提供的「靈活計劃」均不同,投保前要詳細了解及比較保單條款及細則、保障範圍及賠償限額等。 「自付費計劃」是需要受保人先行支付俗稱「墊底費」的金額,其餘款項則可再向保險公司按保單內容索償。 市場上的一般醫療保險產品的條款細則及保障範圍,由各間保險公司自行訂定,沒有最低標準。 而自願醫保計劃最大特色就是設有最低標準,保費透明度高,除了保障擴至投保前未知的已有病症、日間手術及精神科治療等,更保證續保至100歲,投保人亦可享扣稅優惠,這是比較一般醫療保險沒有提供的保障。 保誠自願醫保尚賓計劃﹑保誠自願醫保摯稱心計劃﹑保誠靈活自主醫保計劃及保誠自主醫保計劃由保誠保險有限公司(「保誠」)承保。

就自願醫保計劃保單所繳交之保費,根據《稅務條例》(第112章)可申請稅務扣除。 如自願醫保計劃保單提供認可產品範圍及其他保險保障,只有就認可產品所付的合資格保費申請稅務扣除。 大多數保險公司提供的靈活計劃都有覆蓋恩恤身故及意外身故賠償,市民可比較各大保險公司所提供的【其他保障項目】,以選擇一個切合自己需要的醫療保障計劃。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2023 同時,保險公司亦提供自選保障項目,在靈活計劃上額外加購醫療計劃,以覆蓋更多的保障項目。 如若只需要基本的保障如住院、手術等項目,則建議選擇標準計劃。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醫保保額是否足夠?

她補充,其實針對「已有疾病」,過往的保單也有類似的條款,無論投保人上不上報,只要在投保期間,保險公司發現了此「已有疾病」就「可賠可不賠」。 當然最嚴重的情況是,保險公司可直接「踢單」(取消保單)。 論推銷,陳女士明言,2 年間,不少保險經紀亦曾向她表示,未曾向任何人推銷自願醫保。 原因當然有很多,但其一是因為部份自願醫保的條例,如「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的條款難以解讀,因此,保險中介人於推銷時就會卻步。 自願醫保計劃於 2019 年 4 月 1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日正式推出,至今逾 2 年。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計劃比較

消費者委員會檢視市面全數21間保險公司提供的28個靈活計劃的保障及保費,發現靈活計劃的附加保障五花八門,難以直接比較。 有計劃會就大部分基本保障項目設全數賠償,另外有些計劃的投保人則須選擇俗稱墊底費的自付費數額選項。 假如其轉移申請被拒絕或受保人拒絶接受重新核保的結果,可選擇以現有保單繼續受保。 2019/20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提出自願醫保扣稅方案,納稅人在2019年4月1日起可為自己及指明親屬投保,可作稅務扣除。 而每個課稅年度每名受保人的最高保費扣除額為8000元,指明親屬則不設上限,每名受保人的保單數量亦不設上限。

自願醫保計劃爭議: 購買自願醫保計劃的方法

自願醫保的保額及保障範圍也不俗,為何大眾對計劃的認識僅停留於其「稅務優惠」? 陳秀荷女士指,原因可能要歸究於政府、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人的宣傳及推銷手法。 現時一般最基本的醫保提供每日 HK$550 至 HK$768「住院醫生巡房費」保障,而自願醫保則就此保障提供每日 HK$750 或以上的賠償,貼近市場最佳的基本計劃。 另外,自願醫保計劃保費每年會有一定的調整,主要視乎醫療通脹情況及保障額修訂等因素而作更改。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