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分離式鍵盤15大分析2023!內含分離式鍵盤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不過在花了約一週時間與 K59M 分離式鍵盤2023 培養感情、重新習慣輸入定位點後,的確在輸入文字順手許多,打字速度也回來了。 加上這把鍵盤的人體工學設計,實際使用時真的能感受到手腕更輕鬆,不會有平常那種不由自主的緊繃感,更不會懸在空中沒支撐,長時間使用 分離式鍵盤 K59M 後手腕與前臂都比以往更放鬆一些。 K59M 分離式鍵盤2023 外盒相當方正厚實,採上掀蓋設計,開蓋後可看到分離式鍵盤上下堆疊放置,上蓋內側印有鍵盤快速操作指南。

配件部分包含使用手冊、連接電腦的 Type-C 線、左右鍵盤區連接的 Type-C 線、M1~M4 巨集鍵帽,以及拔鍵器。 IRocks K59M 背光分離式人體工學機械鍵盤的 80% 無數字區讓整把鍵盤更緊湊,實用的大面積手托與軟質手靠墊的舒適性與質感提升兼具。 K59M 採 14 度山牆,中央高起往左右兩側下傾,磁吸設計的左右分離鍵盤,在靠攏時呈 20 度夾角,並配有大面積一體式手托與魔鬼氈固定的軟質手腕靠墊,搭配獨特的三段可調高度鍵盤前傾角度調整,更符合鍵盤輸入時的人體工學。 K59M 外觀精簡數字鍵區後整把鍵盤更緊湊一些,搭配軟質手腕靠墊除了實用以外,顏質也加分不少,RGB 光也同樣沒缺席,可調式 1680 萬色 RGB 燈光效果可透過鍵盤左側功能鍵區上方快速開關,另外也有實體的 Windows 鍵鎖定按鍵。

分離式鍵盤: 起點道具 / Logitech 羅技 K860 分離式無線鍵盤 人體工學怪兵器

經過多年,我請同事 David先行試用了兩週,第一次使用人體工學鍵盤的他先前都是使用傳統型態的鍵盤,每天 5-6 分離式鍵盤2023 小時連著鍵盤,是在 KENLU.net 靠著文字述說球鞋精彩的資深編輯。 乍看會覺得兩手會因為分開的距離而讓雙手遠離,但實際上使用 K860 的感覺並非如此,兩手自然向內,有種「抱著鍵盤在打字」的錯覺,尤其是當你將鍵盤架起,雙手向前傾倒(而不是向上揚起)的時候。 在動輒幾小時的鍵盤時段裡,不管你是在家或公司、站著或坐著,一個好的裝置的確對於做起事來避免心浮氣躁有著莫大幫助,尤其是若還有小孩也得遠距教學而待在你身邊的同時…快速且舒適的鍵盤不啻是如數位時代裡每個人追尋的左右手。

  • 如此,使用者必須 侷限在現有之固定位置,若兩個以上的使用者要同時使 用同一個鍵盤與螢幕時,將會造成擁擠不便的問題。
  • 快速鍵方面左側的十個快速鍵最主要也是想增加瀏覽快速鍵的功能反應,剪下複製貼上一應俱全,但是由於手指定位不便,不如已習慣的Ctrl+C 、Ctrl+V、Ctrl+X 方便,瀏覽上下頁倒是省去了 Backspace 的距離操控 (註:Backspace 為瀏覽器上一頁功能鍵),左下角的 fn key 為鎖定觸發,也就是按下去為fn開關燈號會隨之切換,並非是fn+key 產生作用,只要不誤觸都不會有太大的不便。
  • K59M 外觀精簡數字鍵區後整把鍵盤更緊湊一些,搭配軟質手腕靠墊除了實用以外,顏質也加分不少,RGB 光也同樣沒缺席,可調式 1680 萬色 RGB 燈光效果可透過鍵盤左側功能鍵區上方快速開關,另外也有實體的 Windows 鍵鎖定按鍵。
  • 28 公分的線材讓鍵盤左右分離最多可有約 22~23 公分的寬度,打字時雙臂自然前伸,左右更接近肩膀寬度打字起來較無負擔,搭配前面提到的山行設計與三段後腳高度調整,更能符合人體工學。
  • 鍵盤除了大面積手托,另外有以魔鬼氈固定的軟質手腕靠墊,建議可以固定上去,在打字時手腕部有依靠不懸空,長時間使用會更舒適。
  • 於行動世代的朋友來說,也許手機或平板是輸入的主要裝置,但是實體鍵盤這個介面設備,真的是「總有一天相遇得到」,甚至對於絕大多數人,實體鍵盤才是主戰場,不管是工作或是打GAME,伸指下壓的1.8mm行程,代表的是一個類比世界與數位世界之間的訊息轉換,真實而明確,無可取代。

除了 QWERTY 鍵盤之外,您還可以使用 DVORAK 或 Colemak 的鍵盤配置,當然,同時使用多層虛擬鍵盤就能同時使用 QWERTY + DVORAK。 如果像電小肆一樣,食指習慣放在 F、J 定位,但又大量依賴肌肉記憶輔助定位的輸入方式,在剛接觸 K59M 鍵盤的初期,肯定會有一段煎熬的時期,從原本每分鐘百字輸入降至 1/3 不到都是有可能的。 多功能智慧旋鈕可透過旋轉、按壓與 FN 組合鍵達到多種功能切換,包括音量調整、頁面切換、網頁捲動、RGB 燈效調整等,且旋鈕底部的燈光會依照功能對應變換,可更直覺瞭解目前的功能。 鍵軸部分,這次 K59M 提供 Cherry 青軸、茶軸、紅軸三種可選,我們收到的是敲擊起來段落感明顯、有咖拉咖拉輕快聲響的 Cherry 青軸,也很符合在辦公室需要大量打字時吵同事的使用情境。 配件包括使用手冊、USB-A to Type-C 線、Type-C 連接線、M1~M4 鍵帽,以及拔鍵器。 總而言之,K860 是一個相當特殊的產品,但是在基於 Logitech 的成熟技術之下,如可連結三台裝置的 Easy-Switch 技術讓你一組鍵盤搞定平板手機加電腦,輕鬆快速與電腦連接的雙模連線技術支援藍牙與Unifying技術,加上兩顆電池擋兩年的省電效率(!),都讓 K860 在炫技之餘擁有可靠的實用價值。

分離式鍵盤: 分離式機械鍵盤最佳入門選擇

快速鍵方面左側的十個快速鍵最主要也是想增加瀏覽快速鍵的功能反應,剪下複製貼上一應俱全,但是由於手指定位不便,不如已習慣的Ctrl+C 、Ctrl+V、Ctrl+X 方便,瀏覽上下頁倒是省去了 Backspace 的距離操控 (註:Backspace 為瀏覽器上一頁功能鍵),左下角的 fn key 為鎖定觸發,也就是按下去為fn開關燈號會隨之切換,並非是fn+key 產生作用,只要不誤觸都不會有太大的不便。 由於 freestyle-2 可以做分離式輸入,習慣之後,在打字方面,手就比較不會向內集中,兩手臂可以自然放直,對於手臂的舒適度倒是增加了不少,不用屈就於前方輸入。 分離式鍵盤一直是某些鍵盤玩家的最愛,但是在台灣除了舊款的BTC-8120 鍵盤以外,鮮少有其他廠商販售類似概念的鍵盤,筆者借到了一把由 台灣 DSI 代理的 KINESIS 人體工學鍵盤 Freestyle-2 做個動手玩報告。 儘管分離鍵盤一定程度挑選了使用者而面向更小眾市場,但這是一把勇於做出具差異化又有特色的鍵盤,值得給予鼓勵與肯定。

分離式鍵盤

左右鍵盤區的連接透過線長約 28 公分的雙頭 Type-C 線連接,與電腦連接採可分離的 Type-A 轉 分離式鍵盤2023 Type-C 線,長度 1.8 公尺,另外還提供 分離式鍵盤 USB 2.0 HUB 可外接一組裝置。 輸入感由於鍵盤採用 POM 塑鋼導套材質作為軸體,與一般薄膜式鍵盤的鍵帽即觸發有著相當大的差距,整體按鍵十分穩健,打字下來也不會出現過大的吵雜音,但聲音還是有的,不過整體的輸入觸感回彈力還算不錯。 此款鍵盤為分離式鍵盤,在一般販售的鍵盤都是標準鍵盤居多,很少有所謂的人體工學鍵盤以及分離式鍵盤等概念鍵盤出現,一般在電競玩家的定位上分離式鍵盤可能在於 「數字區」以及「打字區」分離,不過在這邊提到的分離式鍵盤為打字區依據英打分配模式做左右切割的分離式鍵盤。 整體而言這款鍵盤有創意與巧思,如果你很在乎鍵盤輸入時的舒適性、又想要具備多功能按鍵,且願意花時間重新適應分離式鍵盤的獨特配置,那這把正在嘖嘖上群募的 K59M 值得你考慮,早鳥優惠專案到 5/1 截止。 28 公分的線材讓鍵盤左右分離最多可有約 22~23 公分的寬度,打字時雙臂自然前伸,左右更接近肩膀寬度打字起來較無負擔,搭配前面提到的山行設計與三段後腳高度調整,更能符合人體工學。

分離式鍵盤: 分離式人體工學機械鍵盤

於行動世代的朋友來說,也許手機或平板是輸入的主要裝置,但是實體鍵盤這個介面設備,真的是「總有一天相遇得到」,甚至對於絕大多數人,實體鍵盤才是主戰場,不管是工作或是打GAME,伸指下壓的1.8mm行程,代表的是一個類比世界與數位世界之間的訊息轉換,真實而明確,無可取代。

分離式鍵盤

K59M 搭配的專屬軟體,可設定 FN 按鍵功能、韌體更新,全按鍵皆可自行定義功能或設定巨集、快捷、多媒體等按鍵,並內建包括靜態、多彩、呼吸、流動等共近 20 種燈效變化,此外也可在軟體內設定多功能智慧旋鈕的四個功能與代表燈光顏色。 中央高起往兩側斜下的 14 分離式鍵盤2023 度山行角度,搭配三段可調角度的後高腳架,方便使用者找到舒適的鍵盤輸入角度。 鍵盤除了大面積手托,另外有以魔鬼氈固定的軟質手腕靠墊,建議可以固定上去,在打字時手腕部有依靠不懸空,長時間使用會更舒適。

分離式鍵盤: 給你舒適的打字狀態 Kinesis Freestyle-2 分離式鍵盤

鍵盤底部靠手托區共有四組三段可調高度腳架,提供約 0~7 度角度變化,獨特的後高腳設計,將鍵盤手托區往上架高,避免打字時手腕懸空的不適。 本次起點道具測試的是來自羅技的 K860 分離式無線鍵盤,遙想大學時期我也曾使用過類似的裝置,左右手各掌半個天下,搭配著 Matrix 電影的深刻印象,彷彿當我指尖摸到「F」與「J」鍵上頭的微微凸起,就瞬間成了接線員,穿梭數位世界。 在最左邊的功能按鍵,透過更換實體鍵帽與軟體設定,可實現巨集功能鍵或文書處理用按鍵,像筆者很少用到巨集功能,就選擇安裝設定為文書常用的全選、複製、貼上、剪下所需的快捷按鍵。 K59M 以主流的 Type-C 線連接左右鍵盤區與電腦,另外提供一組 USB 2.0 分離式鍵盤 HUB 可外接隨身碟、滑鼠等裝置。 分離式人體工學機械鍵盤,可選高品質太豪鍵帽、紅軸、青軸等,不論是 Q彈或重擊的手感,都可以依照您的需求調整。

」另外一個就是 ERGO K860 整組鍵盤的體積堪稱龐大, 若是有使用抽屜鍵盤架或是桌面侷促的話,購入前也需要注意高度空間是否足夠。 傳統鍵盤之多個按鍵係為固定位置之按鍵,而每一 家廠商所設計之鍵盤充其量也僅有功能按鍵之位置略 為不同。 目前已經有廠商提供可以拆卸按鍵之鍵盤,以 方便使用者清潔按鍵或更換老舊之按鍵’另外’還有些 廠商提供具有自定按鍵功能的鍵盤。 如此,使用者必須 侷限在現有之固定位置,若兩個以上的使用者要同時使 用同一個鍵盤與螢幕時,將會造成擁擠不便的問題。 首先左右分離鍵盤設計,代表這把鍵盤的配置不可能像標準鍵盤那樣按鍵全部連在一起,中間分離的距離,與使用者習慣的輸入方式,就代表這款鍵盤學習曲線的難易。 IRocks 繼之前獲得好評的人體工學鍵盤 K89M,再度於募資平台推出左右分離、人體工學機械式鍵盤 K59M,採無數字區(TKL)的 80% 配置,左側巨集鍵從 K89M 的 10 鍵改為 分離式鍵盤 5 鍵,不僅將體積縮小,使用上也保留方向鍵與編輯鍵區,日常文書打字使用也沒問題。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