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24吋mon推介2023全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24吋mon推介

電腦螢幕的尺吋最影響到用家的使用體驗,購買時亦根據不同的用途選擇合適尺吋的螢幕。 如只是用作一般的文書工作,23吋以下的螢幕就足夠,太大反而會令人容易頭暈、疲倦。 如果螢幕主要用作觀賞電影的話,可以選擇24吋或以上的螢幕,以達到更佳的觀賞效果。

24吋mon推介

建議大家在挑選液晶顯示器的時候可以在螢幕前上下左右移動看看,嘗試從不同角度觀察畫質、對比細節、亮度、色彩變化,來判斷該電腦螢幕的可視角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由於電腦螢幕的刷新率是固定不會變的,市面上的電腦螢幕刷新率一般是落在60Hz,也就是每秒更新60次,但顯示卡跑遊戲時,每秒的畫面張數 (FPS)卻是變動的,有時高、有時會低,當螢幕刷新率和顯示卡跑出來的每秒張數沒有同步時,畫面就會產生撕裂或卡頓。 尤其是現在的顯示卡愈做愈好,若螢幕刷新率還停留在60Hz,等於是顯卡效能好,螢幕刷新率卻跟不上,畫面錯位和撕裂情況就容易愈多,影響遊戲時的體驗,因此螢幕刷新率僅60 Hz的 Dell U3818DW,較不推薦給電競玩家們選購。

24吋mon推介: DELL 戴爾 S2721NX 27型 27吋 (護眼/寬) 螢幕

一講到電腦節每年最多人買一定是屏幕,不過自從上年無電腦節,今年又面臨面板缺貨,以往的平 Mon 不再,而且因貨源短缺,屏幕價格就不斷高企。 今年電腦節 Mon 價可算是破新高,今期就為大家報道一下電腦節後的價格。 除了又賣斷貨的 BenQ 23 吋可以有 $1,099 之外,其餘 24 吋型號平均都要上 $1,190 左右,當中以 LG 24MP400 就是較平價的選擇, $1,150 就有交易,而且也是 75Hz 的 IPS 面板。 在近期面板不足下,可見到大廠在有自家面板生產線下可壓往其他品牌來打。 由於 22 吋跟 24 吋之間尺寸不算有太大距離,因此市面上 23 吋及 24 吋屏幕的價錢算是相當接近。 如果你不玩遊戲,對畫質要求較低的話,那我覺得一般的TN螢幕就足夠。

MacBook 24吋mon推介2023 Air配備 Apple M1 晶片、配備 8 24吋mon推介 核心 CPU和7 核心 GPU,CPU效能表現良好,是近年的話題之作。 不論在性能上、外型上,MacBook Air 的口碑都一直不錯,不過相對於MacBook 24吋mon推介 Pro,MacBook Air比較適宜一般的文書工作,如有專業影片剪輯的需要,則MacBook Pro比較合適。 購買電腦時通常都會同時購買電腦螢幕,如果不懂得如何選擇,就只會浪費了電腦主機,令其不能展現它真正的實力。 所以,在選購電腦螢幕前,需要先了解自己需要什麼性能,以及電腦主機能夠輸出什麼效果。

24吋mon推介: 電競顯示器選購資訊(2023電競顯示器選購要點及推介)

以下是關於選擇專業螢幕面板常見的七個問題,相信這些對於面板尺寸、解析度、對比的比較和選擇、不同面板的差異,以及畫質表現的評價,對各位攝影師選購螢幕有所幫助。 242E1GAJ 的底座採用方形鎦空設計,玩家可擺放電腦桌上的小物件,設計實用。 在規格上,它的 1ms(MPRT)反應時間,以及 144Hz 更新率,能滿足用戶玩遊戲時所需。 同時,廠方更加入 SmartImage 遊戲模式,包括:FPS、RTS、Racing 等,可優化相應遊戲的表現,當中的 SmartFrame 模式,更可著重顯示特定區域進行大小及影像調整。

近年電競顯示器的螢幕,會加入不同護眼功能包括減低幅射、防反光、抗炫光、防靜電等,以塗層保護螢幕,清潔時應使用超細纖維眼鏡布或專用抹布清潔表面。 而針對專業取向的設計師螢幕,Dell U2419H則是我們最佳推薦。 Dell的U系列一直以來都是超高性價比的入門款中高階螢幕,U2419H不只有99% sRGB的廣色域,更附有5個USB、1個HDMI、1個Display Port的連結埠,加上時常可買到六千元有找的活動價,都讓我們對這台Dell U2419H有相當高的評價。 每一台擁有AQCOLOR認證的專業螢幕都能滿足真、廣、準三大核心:「符合專業廣色域規範」、「零差距的色差準度」、「真實色準鑑定報告」,符合跨平台的色彩管理,提供相對於原件最理想的色彩效果。

24吋mon推介: 五、高性能電競螢幕/最佳繪圖螢幕推薦:三星 32吋 Odyssey G7 1000R 曲面螢幕 (LG32G75TQSNXZA)

與電視螢幕一樣,電腦螢幕也並非越大就越好,而是要視乎座位與桌面之間的距離,如果空間細而螢幕大,使用時會令雙眼越看越吃力。 由於一般香港家庭的電腦會放得相對較近,因此市面上主流的螢幕均是以以22至27吋為主,大家不妨先量度桌深尺寸,即座位與桌面的距離,假如桌深約是60cm至90cm,建議可選擇19吋至24吋的螢幕,若距離比較遠,約70cm至120cm,則可選擇27吋以上。 顯示器螢幕「反應速度」,並非指畫面反應延誤,而是指螢幕中的每個像素的液晶體翻轉控制顏色的速度,動作轉換速度太慢令顯示器螢幕有殘影,頻繁轉換動作會更明顯;現時主流電競顯示器的螢幕反應速度為1ms(0.001秒),一般遊戲及電影在4ms以下亦有不錯的動作反應。 一般消費者會認為有高解像度(2K / 4K)的顯示器打機會無往不利,其實並非所願;電競遊戲著重速度及準確性,空有高解像度但未能準確表達電腦或遊戲主機要求,在分秒必爭的遊戲中,顯示反應「慢一拍」除影響勝負之外,長時間在注視低更新率顯示更容易出現眼睛疲倦甚至暈昡。 雖然說一台攝影師專用的專業型電腦螢幕的顯色能力、解析度和色彩管理都相當重要,不過除此之外若能有好用且人性化的設計或功能相輔佐,相信能為攝影和後製修圖帶來更高的方便性及效率。

  • 從上表比較,TN面板於反應時間及更新率表現最好速度最快,因此經常用於電競專用螢幕面板,但色彩及可視角度表現不佳。
  • EyeCare 亦是 SplendidPlus™ 閱讀與暗房模式的基礎技術,這些設定檔能有效減少藍光亮度和眼部疲倦感,保護眼睛健康。
  • 包括淨藍光功能藉由控制色溫,減少有害的藍光光波,以及加入不閃屏技術。
  • 曲面顯示器以曲率劃分,大致分為1500R、1800R、3000R及4000R款式,指半徑分別為1.5米、1.8米、3米及4米,曲率數字越小實際顯示器彎曲幅度越大,現時主流為1800R,惟消費者選擇時應視乎喜好,建議可現場感受及比較。
  • 在近期面板不足下,可見到大廠在有自家面板生產線下可壓往其他品牌來打。
  • 24GN600-B 是廠方 2021 年度的新型號,採用新一代 IPS 面板,可提供 1ms GTG 反應時間,並對應 144Hz 更新率。
  • 至於現今已逐漸成為主成的4K,代表著螢幕有3840×2160共8,294,400個點,其解析度是Full HD的4倍,以目前大部份單眼、微單相機平均約二千多萬的有效畫素來看,可想而知將所拍攝的照片同時透過4K和Full HD螢幕上觀賞,其影像細膩度和逼真程度絕對表現更加優異。

雖然這款螢幕並沒有搭載防藍光護眼功能,不過螢幕內置亮度感應器則可透過自主畫面修正功能自動調節亮度,即使在強光或昏暗的環境下,螢幕也能呈現出最佳的亮度,減輕雙眼負擔,使用時更感舒適。 想選購一個適合自己的電腦螢幕,建議第一步先從用途入手,譬如是日常使用,打機娛樂用,抑或剪片執相用,用途不同,相關預算及性能亦有所分別。 使用電腦難免眼睛會疲勞,這時候如果有好的螢幕的話就可以大大減少這種情況發生。 尤其是現代人的工作模式及作息方式都跟以往大大不同,螢幕的重要性就更加的重要。

24吋mon推介: 【電腦螢幕推介2023​】購買電腦顯示器懶人包 注意事項 比較

ASUS 24吋mon推介2023 提升品質標準,將部分專利技術與 ASUS VX24AH 結合,為使用者帶來活靈活現的視覺體驗。 VX24AH 採用全新 SplendidPlus™ 影像智慧技術,強化色彩亮度、對比度與銳利度,以最佳化影片及影像。 SplendidPlus™ 提供風景、標準、劇院、sRGB 與夜景等模式,同時新增閱讀、暗房兩種模式。 此外,低藍光與 Flicker-Free 技術也能降低眼睛長時間觀看顯示器的疲勞感。 而27吋 AOC U2790VQ,因為型號較新,最平開價 HK$2,590,傾向於視像方面而非電競。

24吋mon推介

DELL的電腦螢幕在消費者心中一直有著不錯的評價,尤其以高CP值的S系列最受歡迎。 目前較熱議的型號是Dell S2721QS,是一款高CP值的4K電腦螢幕。 白色的外觀、人體工學設計的螢幕支架輕巧靈活、還可以根據需求向左或向右旋轉。 HP EliteDisplay E22是22吋的Full HD螢幕,它的高清3邊微邊斜面IPS螢幕令用家可舒適地使用。

24吋mon推介: 螢幕解像度

想要即日取貨,可選擇GoGoX即日送貨(樓下取件),選擇後會自動報價,完成付款後我們會在1-2小時內安排送貨。

24吋mon推介

專業設計螢幕支援4K/2K解析,滿足100%sRGB色域標準並可翻轉直立,獲Solidwork國際認證。 至於現今已逐漸成為主成的4K,代表著螢幕有3840×2160共8,294,400個點,其解析度是Full HD的4倍,以目前大部份單眼、微單相機平均約二千多萬的有效畫素來看,可想而知將所拍攝的照片同時透過4K和Full HD螢幕上觀賞,其影像細膩度和逼真程度絕對表現更加優異。 通過減少螢幕上的反射並搭配 Paper Color Sync 軟體與紙張和印表機的材質與色彩做媒合,讓在看螢幕上顯示的作品時,就像印出來在紙上一樣。 另一款 Fujitsu 出產的Notebook,同樣是日本製造,而且機身只有1.2公斤重,加上Intel第10代的Core™ i U處理器,8GB記憶體,可以說是近乎頂尖的文書電腦,以及可以輕鬆支援進行少量相片編輯,是另一款CP值之選。

24吋mon推介: 電腦螢幕推薦

包括淨藍光功能藉由控制色溫,減少有害的藍光光波,以及加入不閃屏技術。 假如螢幕是煲劇娛樂用,選購時可特別留意螢幕使用的面板,事關會與影像的質素息息相關,假如是打機電競用,則要留意螢幕的刷新率,刷新率越高,延遲及畫面撕裂的機會便越少;而假如是日常使用,主要用來上網及做簡單的文書工作,則可把挑選重點預算之上,一個規格中規中矩,價錢親民的螢幕已經足夠應付一般日常需求。 先講24吋的 LG 24UD58 4K顯示器,市面最平售價為 HK$2,540,有兩個 HDMI 2.0 及DisplayPort 1.2 × 1 等3接口,提供 Ultra HD 4K AH-IPS、10bits 色階規格。 具備電競切換及 Black Stabilizer 模式,在黑色畫面變得更亮麗,令人物「原形畢露」, 助 FPS, RTS 遊戲方面輕鬆找出敵人。 同時也加入 AMD FreeSync 技術,以往因顯示卡與螢幕不同步而造成的畫面斷裂及延遲不再出現,雖然比不上現時電競顯示器的 144HZ 的顯示器,但 3840X2160 @ 60Hz 可滿足一般初階4K玩家的要求。 想揀個啱用嘅電腦螢幕,第一步最好先由用途入手,例如係日常使用,定係打機用,抑或剪片執相用,用途唔同,需要嘅性能都大大不同,然後第二步就可以按預算再作決定。

Samsung 的M5智能螢幕是一款功能齊全的螢幕,雖然是次將它歸類為工作及學習之選,但其實這款螢幕無論是工作、學習、娛樂的表現都相當不俗,不過價錢當然比以上的推薦更為高昂,假如想添置一個「全能型」的電腦螢幕,這款會是不錯的選擇。 在24吋電競螢幕的選擇上,我們最推薦的是MSI Optix G242。 自從在電競筆電上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後,微星花了不少資源及力氣在完善自己的電競生態圈,這台MSI Optix G242雖然稱不上完美,但在六千元有找的價位帶擁有144Hz的更新率及1ms的反應速度讓你能夠駕馭多數的遊戲大作,堪稱是超高性價比電競螢幕。 大部份電競遊戲解像度,設定於1920x1080dpi(1080p)已有最佳體驗效果,如選擇32吋或以上電競顯示器,1080p的微粒於32吋屏幕下會相當突出;建議1080p遊戲只選擇27吋或以下電競顯示器。 打機的致勝關鍵,決定於時間及準繩度,電競比賽配備高規格電腦顯示器,近年更加入許多新技術提升遊戲顯示質素及表現,選擇電競顯示器打機有什麼要注意? 立即細閱以下 Price.com.hk選購指南,幫助大家了解及挑選。

24吋mon推介: 螢幕面板有何不同?

一講到屏幕加價就必須講一下內部結構,一隻屏幕內部主要分成控制板跟屏幕面板,由於上年因為肺炎肆虐,令工廠停工,導致貨期不準減產也是必然之事。 因此,在近期具有 HDMI 2.1 的高階屏幕成為熱門貨時,自然廠商都寧願優先投放資源到大尺寸屏幕上,也使得近期入門及細吋數屏幕愈來愈少貨,想要買平 Mon 或者要等上一年時間才可能會有了。 電競顯示器屬長時間操作電器,或有大部份時間停於相同畫面(如遊戲選單),有可能因此加速顯示器內部老化;打開自動休眠或螢幕保護也有效延長顯示器壽命。 曲面顯示器以曲率劃分,大致分為1500R、1800R、3000R及4000R款式,指半徑分別為1.5米、1.8米、3米及4米,曲率數字越小實際顯示器彎曲幅度越大,現時主流為1800R,惟消費者選擇時應視乎喜好,建議可現場感受及比較。 編輯小提醒:最近在家工作及學習的人變多,螢幕需求頗高,容易出現缺貨情況,如發現我們推薦的螢幕有貨會建議盡早入手。

  • 以上所有圖表、文字內容歡迎各位朋友供個人參考,或於社群網站分享。
  • GIGABYTE G27採用了防閃頻及通過TÜV國際認證的低藍光技術,有助消除因長時間觀看螢幕而造成的眼晴疲勞。
  • MacBook Air配備 Apple M1 晶片、配備 8 核心 CPU和7 核心 GPU,CPU效能表現良好,是近年的話題之作。
  • VA液晶(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是垂直排列液晶的簡稱。
  • 27吋寬廣視角為辦公室常見的多工作業提供了足夠的多視窗使用空間,再加上螢幕像素高達 3840×2160,以辦公室文書作業來說,圖文解析度已相當足夠。

Notebook可以說是很多人的電腦首選,不論是外出時或家中要處理工作、娛樂或學習都十分方便。 而手提電腦若要同時兼顧外出或在家中的工作、學習及其他用途,效能和輕便都是選擇的因素之一。 24吋mon推介2023 本文就精選了12款文書電腦、包括Samsung、Microsoft、ASUS、Apple、GIGABYTE、Fujitsu等品牌,除了機身輕薄、規格好,部份外型還十分型格,即睇Laptop推介。 當然並非越大就越好,而係要視乎座位同桌面之間嘅距離,一般香港家庭嘅電腦都會放得比較近,所以市面上主流都係以22至27吋為主,如果空間細而螢幕大,反而會睇得好吃力。 再準確一啲,如果距離(桌深)大約有60cm至90cm,可以選擇返19吋至24吋,1080P(Full HD)嘅螢幕;如果大少少有70cm至120cm,就可以揀27吋以上,配備2K或以上嘅螢幕。 工作以外,M5智能螢幕在娛樂方面亦有出色表現,smart tv加上內置揚聲器,讓用家可盡情享受Netflix、YouTube和Apple TV的大量串流娛樂。

24吋mon推介: 螢幕推薦【五千有找】便宜平價CP王!8大必購口袋名單

以大家所熟知的Full HD為例,代表螢幕的寬有1920個點(像素)、高有1080個點(像素),兩者相乘就知道這台螢幕共由2,073,600個點所組成,也代表其解析度。 自從邊框薄了,不少用家都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下擺放到 24 吋屏幕,但對於只想滿足有 1,080p 解像度的用戶而言, 22 吋屏幕仍有其生存價值。 最後就是 Philips 3V7QHAB ,在貴多 $50下擁有 HDMI 、 DVI及 D-Sub ,滿足老用家需要。 不少graphic designer 把Wacom - Cintiq Pro 24 Touch繪圖顯示屏當為夢想的繪圖板,優質 4K 螢幕,無視差的色彩效能,以及Wacom Pro Pen 2代表的無偏差的準確度,都令創作者可以得心應手地發揮自己的實力。 OLED 螢幕、NVIDIA GeForce RTX3080、  Intel Core i H 看到上方3個描述,就知道GIGABYTE 的AERO 15 OLED手提電腦可以說是現今其中一部最頂尖的Notebook之一。 這款2021年剛推出的手提電腦,設計及性能以滿足創作者的需求為主(圖像設計、影片剪輯、程式設計),所以集合了頂級的電腦零件,再加上OLED 螢幕帶來更高的色彩飽和度與對比,令使用者得心應手。

24吋mon推介

一般來說我自己是推薦1920×1080(Full HD)的螢幕啦! 一般家用清潔劑或含氨、酒精或無機鹽,對顯示器螢幕塗層表面做成破壞,清潔前應確保使用螢幕專用清潔劑;亦注意使用清潔劑正確方法,不可將清潔劑直接噴上螢幕,應以適量清潔劑噴於抹布上以單一方向塗抹。 身為一位攝影愛好者甚至是職業攝影師,除了要擁有合用的相機鏡頭、出色的拍照技巧、清晰的思路和獨特的攝影眼之外,你覺得還有哪一項是相當重要,並且非具有不可呢?

24吋mon推介: Photoshop 再推新 AI 功能「生成式擴展」 Firefly 正式支援繁中輸入

相信不少人或者有印象幾年前 $999 是 24 吋平價 Mon 在電腦節常見的價格,可惜的是在電腦節期間, $999 這個價位並沒有出現,當然 $ 吋、 $ 吋都沒蹤影。 至於 $959 屏幕,就是 BenQ GW2283 ,但在電腦節後有舖已經售清,在規格上擁有兩組 HDMI1.4+VGA ,再有喇叭跟 IPS 面板,相比幾年前的平價 Mon ,在用料上是有強化。 不過,當中性價比較高的就要講 Samsung F22T350 ,皆因其採用 75Hz IPS 面板,比起無貨的 BenQ 只貴多 $40 ,不過介面就只有 HDMI 跟 VGA 各一,如果只駁一台電腦尚算夠用。 IPS於色彩表現是三者中最好,尤其在色準方面,支援專業色彩顯示方案如Adobe RGB,但螢幕更新率及反應時間是三者中最慢,但現時出售的IPS顯示器亦加入新技術,其中一種為可變刷新率(Variable Refresh Rate),以畫面變動頻率決定螢幕刷新速度及補足IPS先天速度缺憾。 從上表比較,TN面板於反應時間及更新率表現最好速度最快,因此經常用於電競專用螢幕面板,但色彩及可視角度表現不佳。

24吋mon推介

而螢幕內置的Hp Eye Ease藍光濾波器可以幫助抗藍光,保持用家的眼睛舒適。 而且,螢幕可以根據用家習慣而調教高度、傾斜、樞軸和旋轉,適合不同用家使用。 每個人的電腦螢幕使用習慣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螢幕高一點,有些人喜歡側一點。 如果你的電腦螢幕有不同人使用的話,就需要考慮可以調節高低、角度的螢幕,以配合不同人或者不同的使用情況。

24吋mon推介: ASUS TUF Gaming VG279QM HDR 27吋電競螢幕 規格

ASUS SplendidPlus™ 影像智慧技術內建提供 8 種預設模式的色彩引擎,可相應調整顯示器,確保色彩精準度及畫面保真度,提供適合顯示器畫面的色彩。 Samsung 歷年推出的 Galaxy Book 筆電都是採用輕薄設計,今次推出的 Galaxy Book Pro 亦不例外,它採用金屬物料作機身。 另外,機身厚度及重量分別為 11.5mm 及大約 1kg,十分輕薄,而且機身不大,放入背囊、公事包或手袋都沒有太大問題。 加上它採用可 360 度扭轉的金屬鉸位,令用家可按不同時間及需要,以普通筆電、A 型、V 型甚至平板電腦模式使用。

另外,亦有 $1,000 有找的 Acer ET241YBMI ,同為 IPS 屏幕但僅提供 HDMI 及 D-Sub 。 不過,要在有限空間下擺放,屏幕當然愈慳位愈好,而薄邊框自然是各位最佳的選擇。 希望我們整理的表格及資訊,可以讓你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找到理想的27吋電腦螢幕,也不要忘記點選購買連結,查看最新優惠喔! 希望你在看完這片文章後,可以更加了解如何選擇27吋螢幕,並輕鬆快速地找到適合自己或家人的款式。 如果講到 2021 年遊戲機指標,就是最少出到 120Hz ,如果玩 PC Games ,配 144Hz 更是基本。 24吋mon推介 如果您喜歡快節奏的遊戲,三星 LG32G75TQSNXZA 高達240Hz的螢幕刷新率、1ms反應時間且支援G-Sync相容性、支持VRR技術以減少螢幕撕裂,並具有出色的處理性能創造更流暢快速的遊戲體驗也很適合你。

24吋mon推介: ASUS ProArt Display PA278QV 規格

我們已盡量確認在文章中使用可公開使用之圖檔,但若仍侵犯到您的著作權,請立刻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刻下架相關內容。 以上所有圖表、文字內容歡迎各位朋友供個人參考,或於社群網站分享。 Fujitsu UH-X 早前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原因就是只有 778g的重量,而且全機都是日本製造,不少人形容是外攜使用的最佳手提電腦之一。 ASUS ZenBook Flip 13 搭載 Intel® Core™ i7 處理器、512GB SSD、16 GB RAM,高性能可滿足複雜的多工處理,而影音娛樂內容皆能從容執行;還有支援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的紅外線視訊鏡頭,可快速登入又兼具安全性。 ASUS ZenBook Flip 13 是一款輕量設計、靈活翻轉的筆電,而且具備 13.3 吋觸控螢幕,還有長達 14 小時的續航、1.3 公斤的重量,外出工作時十分方便攜帶,而且還可以自由切換四種翻轉模式。 配備了 Apple M1 晶片的 MacBook Pro,加上 8 核心 CPU和 7 核心 GPU,CPU效能較以往的MacBook Pro大增,可以說是設計師們、影片剪輯者、程式編寫員等等對電腦性能有高要求的工作人士的熱門之選。

24吋mon推介: its 亮度 + 8K 畫面升頻 Samsung 8K Neo QLED QN900C 測試

如果大家係日常使用,亦即係一般上下網,做下文書工作,煲下劇,玩下非3D嘅遊戲咁,建議大家唔需要太過糾結及執著於規格之上,可以將挑選重點放喺尺寸同預算,揀個規格中規中矩,價錢平嘅已經足夠應付一般日常需求。 $1,299 價位當中以 AOC 最為突出,採用 1700R 曲面設計而且色域也有 sRGB 102% ,算是平價中最具吸引力。 Acer 規格就相對入門,採用平面設計,不過勝在有雙 HDMI 輸入,如果要駁電腦及遊戲機就相對方便。 不過,值得留意就是兩款屏幕均為 VA 面板,僅 60Hz 輸出,雖然論尺寸會比細尺寸吸引,但如果各位會打打機需要 75Hz 的話可能就要留意較高價錢的型號了。

24吋mon推介: LG 顯示器的標準

由於 LG OLED48CX 出色的畫質,讓國外評測網站認為,LG OLED48CX 是他們測試過的尺寸最大且最好顯示器之一。 不過小編認為OLED面板的電腦螢幕或電視的價位仍高不可攀,最便宜的也要五萬起跳,所以若是要做為電腦螢幕,應該會是少數人才能做得到的吧XD! 雖然 LG OLED48CXPUB 未在台上市,但還是可以參考 myfone購物其他OLED面板顯示器/OLED電視優惠推薦。 2011年液晶市場可視角度主流為170度以上(主要為176度、178度),一些最新的顯示器已達到180度的極限值。

24吋mon推介: 螢幕怎麼挑

M5智能螢幕的最大特點當然就是它的智能功能,除了常見的外,最實用之處在於輕鬆進行無線手機連接及無線DeX功能,即是在無需接駁電腦的情況下,只要透過螢幕及手機,或Remote功能,即可連接位於辦公室的電腦,進行遙距工作,譬如瀏覽網頁、進行視像會議、編輯文件等等。 無論是為長期在家作好準備,抑或想在新一年升級個人電腦,假如對螢幕規格的認識不多,以下針對一般用途的家用電腦,為大家提供一些入手小貼士。 其實一般螢幕與曲面螢幕的差別就是只在於玩遊戲時曲面螢幕可以讓玩家更深入其境。 IPS是In-Plane-Switching的縮寫,白話一點的意思是平面轉換螢幕,也就是一般像是TN或VA是旋轉直立,但IPS卻是在平面上旋轉,這是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 IPS螢幕是在2001年所發明的,現在被廣泛應用在液晶電視和電腦螢幕,特色就是可以改善螢幕視角問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會有色差。 1920×1080,也就是通稱的Full HD幾乎是現在的大宗,比較高階的24吋螢幕則會有2K、也就是WQHD,相等於2560 x 1440的解析度,至於4K解析度的24吋螢幕算是較小眾的選擇,而小於1920×1080的解析度的螢幕也已經太過老舊、不太適合消費市場購買了。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