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荃灣花園平面圖2023必看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荃灣花園平面圖

根據規劃署之法定圖則,「荃灣」廣義上由東面的和宜合道近梨木樹邨起,西伸至油柑頭一帶,而汀九以西至青龍頭一帶則為荃灣西地區,而兩者同屬十八區行政區之中的荃灣區。 荃灣,古稱淺灣,據說因此地海灣水淺而得名,但因名字有「龍游淺水遭蝦戲」此一不祥之意而改名[2](但名字有同一意思的淺水灣卻沒有改名)。 淺灣亦屢見於宋朝、明朝和清朝的地圖和文獻,包括填海錄,厓山集,宋史新編,南宋史和新安縣志等。

荃灣花園平面圖

港英政府為了發展荃灣,1950年代起在荃灣大規模填海,首次填海令柴灣角消失。 荃灣花園平面圖2023 1980年代,介乎德士古道及馬頭壩道之海域亦被填為陸地。 2021年5月4日,因應有一宗未分類(可能是本地個案)N501Y變種病毒個案,政府晚上將荃威花園R座列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接受強制檢測,當時說法是全幢居民須送往檢疫中心隔離21天。

荃灣花園平面圖: 荃灣花園 筍盤推介

區議員指區議會已通過動議,並已列入工務工程,惟非優先處理項目,排隊多年,遲遲未能落實。 位於海濱花園西面海傍,為新世界發展在興建海濱花園之時同時興建的休憩公園,於1990年啟用,啟用後隨即交予政府管理[5]。 荃灣是港鐵荃灣綫的終點站,荃灣站附近設有荃灣鐵路站巴士總站,站內有多條往來新界西北的巴士路線,並有往深井及青龍頭的專線小巴路線。 荃灣花園平面圖2023 在汀九橋及九廣西鐵(今屯馬綫)開通前,荃灣是九龍往來新界西北的必經之路,荃灣站及巴士總站每天都有大量轉乘地鐵及巴士往來屯門及元朗的乘客。 荃灣位於大帽山以南,東南面向藍巴勒海峽,為青衣島對岸,後借用作鄰近地方的名字。

荃灣花園平面圖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1,000,年齡中位數為 41.9歲。 荃景花園(英語:Tsuen King Garden),位於香港新界荃灣荃景圍,第 1 期由其士富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第 2 期由啟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管理。 屋苑共有12座住宅樓宇,提供 3,024個住宅單位,於1987年一1988年間建築完成及入伙。 《海濱通訊》為海濱花園管理層與海濱花園居民溝通的媒介。

荃灣花園平面圖: 海濱花園 (住宅)

2015年5月,業主大會通過委聘「郭駿建築師有限公司」重推工程。 但在新一份顧問報告中,工程範圍、面積、選用物料均沒有提及,但工程估價高達1.7億元,相較房協獨立估價高出兩成。 小業主們欲向法團索取標書、估價及勘探報告不果,便希望團結小業主力量推翻大維修決定。

荃灣花園平面圖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香港九號幹線荃灣段(即屯門公路柴灣角出入口經青山公路-荃灣段、象鼻山路)、荃錦交匯處、德士古道至海岸線所包圍的地區為範圍。 荃灣(英語: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1]荃灣區,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香港市區)範圍之內。 海濱節舉辦的目的是為了慶祝海濱花園落成,活動從1992年開始舉辦,每年於七月最後的星期日開始一連七日舉行。 活動中屋苑內商戶需合繳一筆費用作為部分活動經費,亦有部分機構及商戶主辦一系列活動,讓海濱花園居民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享受與眾同樂的社區生活。

荃灣花園平面圖: 荃灣花園 位置地圖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7,660,年齡中位數為 43.7歲。 荃灣區的麗城@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9,281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8,910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麗城花園,翠濤閣,灣景花園,韻濤居,翠景臺。

荃灣花園平面圖

商場外牆設計與新世界發展旗下的商場K11 MUSEA相近,大量採用石材和綠化設計。 而場內裝修由巴馬丹拿集團(P&T Group)負責設計,以白色為主調,設計元素與新城市廣場第三期相近。 戶外2樓至4樓設平台花園,合共約8萬平方呎,部分範圍規劃作寵物公園。 根據公契文件,場內設多個中庭,並有5000呎的表演場地,而4至5樓設6間影院。 而商場地下至5樓多個位置設24小時行人通道,其中連接地下至2樓往「八爪魚天橋」的通道在2022年12月23日對外開放。

荃灣花園平面圖: 荃灣花園 近期成交

住客要先輸入正確密碼打開第一對大閘,再以整座大廈通用的大閘鑰匙插入設於大閘旁的匙孔打開第二對大閘[4],方能進入平台電梯大堂。 荃灣花園平面圖 荃灣區的荃景圍@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4,335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7,109人。 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荃灣中心,荃威花園,荃景花園,翠豐臺,荃德花園。

除地舖的食店外,各大購物商場的連鎖經營食店亦時常吸引不少人流:如大鴻輝(荃灣)中心的各式韓式燒烤及火鍋店,輪候升降機的食客往往擠得商場地下大堂水洩不通。 停車場設有390個車位和39個電單車位,商場1樓設有1.3萬方呎單車停車場,提供330個單車停車位,為全港最大。 [2][3]單車停車場已經在2022年12月20日對外開放。 舊法團透過民政事務總署嘗試與新法團進行調解會晤,可惜最終無法達成和解協議。

荃灣花園平面圖: 海濱花園 位置地圖

普通票亦分為成人票及兒童票,成人票票價22元,兒童票則收取半價。 月票價格較普通票昂貴,住戶可於購票後的一個月內無限次進入泳池。 海濱花園特別之處為其設於第一期大廈平台的平台住宅單位。 平台住宅單位大門設於大廈平台電梯大堂側的三級樓梯之上,每座的平台單位數量基於平台通道、商舖的阻隔而有所不同,最多設有4個單位,最少則只有1個單位。 平台住宅單位內設有落地玻璃睡房窗台,但部分單位間隔和大小有別於上層的標準尺寸單位。 基於保安理由,第一期所有大廈的平台入口均設有兩對大閘。

荃灣花園平面圖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43,460,年齡中位數為 43.6歲。 荃灣花園(英語:Tsuen Wan Garde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大窩口的私人屋苑,共有5座幢住宅大廈,發展商為遠東發展。 屋苑位於青山公路-荃灣段及關門口街交界,鄰近大窩口站。 海濱花園位於海雲閣至海雅閣之間的地下,設有一個私人露天泳池,並分為主池(0.9米-1.5米深)和兒童嬉水池(0.5米深)。 泳池的開放月份為五月至九月,其中每天開放時段分為四節。 居民如需使用,便須先攜帶住戶證前往位於泳池側的海濱花園管業處購買入場券,入場券分為兩種:普通票和月票。

荃灣花園平面圖: 海濱會所

F至R座則共用同一大型開放式平台花園,上述各大廈主入口均設於平台中,平台並設有升降機塔及天橋連接荃景圍街市和巴士總站。 平台花園位於大廈背面設有車路由安逸街盡頭進入繞經各座入口,平台花園背後緊貼之下花山亦設有限時開放通道連接下花山引水道緩步徑。 荃灣花園平面圖2023 海濱花園曾設有一大型購物商場,名為海濱廣場,於1990年11月開幕,商場樓高9層(地下及1-8樓)和設有2層地庫。 截至2012年,2樓設有商舖屈臣氏、麥當勞及百佳超級市場等,3樓設有溜冰場(已關閉),4樓及5樓為護老院,6樓為珠海學院的圖書館,7樓和8樓則因為商戶全部遷離而停止對外開放。 荃灣花園平面圖 然而因交通不便,以及居民亦甚少到該商場消費,商場於1997年後開始出現大量店舖凋空的情況。 2012年,宏安集團向新世界購入海濱廣場業權,隨後於2013年年底將整座廣場除地下巴士總站及地庫停車場以外範圍完全關閉,租戶亦已於限期前悉數遷出。

據悉,是次優化海濱的重點項目包括6個港島海濱、2個啟德海濱及荃灣海濱空間。 荃灣花園平面圖 荃灣花園平面圖2023 不過荃灣區議會曾經「先行先試」,於2011年自資拜托香港科技大學,為整個荃灣區將來樓宇開展停止風洞測試研討。 經過數據證明,發現荃灣西站上蓋物業發展項目將會令荃灣空氣質素更為惡化,並嚴重影響荃灣社區的景觀[46]。 但政府最終沒有理會區議會以至地區人士反對聲音,如期讓項目的代理人港鐵為物業發展項目進行招標工作。 不過興建商廈的計劃擱置時,發展商已於1988年把海濱花園賣散給小業主,無法劏地保住商廈的地皮。

荃灣花園平面圖: 私人泳池

荃灣近芙蓉山南麓一帶地方幽靜,背靠香港最高的大帽山,風水甚佳,故有不少寺廟臨立。 特別是20世紀初,當時不少道人、法師為躲避戰禍來到香港,一部份便在此帶開宗建寺。 1990年代為了興建九廣西鐵(今屯馬綫)的荃灣西站,快速公路荃灣路以西海旁,再次進行填海,多次填海令荃灣的海岸線拉直,藍巴勒海峽再度收窄,成為現今的模樣。

  • 1961年,港府刊憲宣布把荃灣發展成為新界第一個衞星城市,當時範圍遠至附近的青衣島、葵涌、荔景一帶。
  • 《海濱通訊》為一份以雜誌形式印製,免費派發予海濱花園居民閱讀的雙月刊,由海濱通訊編輯委員會設計,並由荃灣區議會海濱選區前議員鄒秉恬擔任主編。
  • 2021年5月4日,因應有一宗未分類(可能是本地個案)N501Y變種病毒個案,政府晚上將荃威花園R座列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接受強制檢測,當時說法是全幢居民須送往檢疫中心隔離21天。
  • 荃威花園屋苑附屬的商場,方便住戶於區內消費,商場主體設於A至C座基座,共設兩層,屋苑管理處以及A至C座大廈主入口亦設於商場內。
  • 不過,舊法團成員拒絕承認業主投票結果,會後拒絕根據《建築物管理條例》進行交接程序。

1950年代,荃灣面積約0.5平方公里(只計荃灣市中心)。 當時荃灣西部(柴灣角至木棉下一帶)的海岸線是在青山公路,而東部(木棉下至鹹田一帶)的海岸線則約在沙咀道。 荃灣花園平面圖2023 填海之前,荃灣有一個海角名,名為沙咀,海壩村舊址、鱟地坊、大屋圍、部分福來邨也是在此海角之上。 1950年代,荃灣已經是香港紡織業中心,全港最大的紗廠和染廠也座落荃灣,後來更帶動輕工業的發展。

荃灣花園平面圖: 荃灣海濱花園9日10成交 「後生仔」趕入市尾班車 474萬元購高層2房 略低於市價

原規劃中海濱街市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乾貨區,售賣家禽類及雜貨等;下層則為濕貨區,主要售賣魚類。 街市亦設有卸貨區於下層街市背後的D停車場中,兩層街市以巴士總站旁的樓梯以及卸貨區的升降機連接。 海濱街市原設有多個入口,部分入口與平台連接,方便居民前往購物,其中由巴士總站通往平台的主要通道亦與街市共用部分空間。 荃灣花園平面圖2023 荃威花園四周依山面海,俯瞰整個荃灣市區及鄰近海域,環境清靜優美;加上空地特廣,用以闢作花園、草地、兒童遊樂場等康樂設施供住戶使用。

南華早報始創人之一謝纘泰曾在1915年購入一座兩層西式別墅,作為「中華革命歷史院」內有孫中山及楊衢雲的巨像,並命名為光漢樓。 1930 年代,轉售給 YWCA 作為營舍,惟於二戰時被摧毁。 即使新法團已在土地註冊處成功進行登記手續;但舊法團在依照屋苑常年法律顧問的法律意見, 荃灣花園平面圖 根據《建築物管理條例》規定拒絕交出法團所有財產(包括法團印章、屋苑帳目、合約文件等)。 2008年初,鄧成波以約2.2億元,向發展商合和實業購入荃威花園第1期至第3期商場部份連125個車位。

荃灣花園平面圖: 市中心(北)交通

後來在5月7日,政府宣布檢測呈陰性的人士,可逐步離開檢疫中心,並再強制檢測數次。 2016年6月,由於荃威花園業主立案法團戶口仍被凍結,導致未能支付多項屋苑服務開支,荃威花園清潔、保安等日常服務面臨停頓危機。 2015年11月23日,荃威花園特別業主大會通過動議撤換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委員會,並且即場委出新任法團委員。 舊法團單方面宣稱新選出的法團「法律地位未能確立」,理由是「解散原有法團後未有委出管理人接管屋苑事務」。

1961年,港府刊憲宣布把荃灣發展成為新界第一個衞星城市,當時範圍遠至附近的青衣島、葵涌、荔景一帶。 現時海濱花園居民一般習慣乘238M或徒步經荃灣公園前往楊屋道街市購物,皆因食材價格較便宜和齊全。 海濱街市在經歷多年變遷後現只餘下一條「上」字形的走廊,設有少量店舖售賣小食、蔬菜、肉類、鮮花及祭祀用品。 2015年11月23日,荃威花園逾1,600名小業主再次出席業主大會,成功推翻大維修工程;並且議決撤換荃威花園業主立案法團。 不過,舊法團成員拒絕承認業主投票結果,會後拒絕根據《建築物管理條例》進行交接程序。

荃灣花園平面圖: 海濱花園 近期成交

油庫於1983年遷往青衣後,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油庫所在地皮重新劃作住宅發展之用(亦即海濱花園),首批單位於1988年入伙,第二期亦於1990年之前陸續入伙。 海濱花園建有20幢住宅,提供合共5600多個單位;屋苑管理則交由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 截至2016年為止,單以住宅單位數目而言,海濱花園乃僅次於麗城花園的荃灣區第二大私人住宅屋苑[2]。 荃灣區的荃灣海濱@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5,63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7,581人。

荃威花園設有巴士總站、街市、停車場及購物商場,配套尚算充足。 然而,由於屋苑位處荃景圍的最高點,居民一般需要乘搭巴士來往荃灣市中心。 荃威花園(英語:Allway Gardens)是香港新界荃灣區首個大型私人屋苑,位於荃灣西約柴灣角荃景圍195號。 另外,荃威花園為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成份屋苑之一,所有九龍巴士路綫都有與港鐵接通。

而維修費攤分方式亦引起不滿,其中商戶平均只需繳付數十元,但住戶則平均以百元計;業戶投票的計票方式卻以業權的不可分割份數為準,即商戶一票相等於住戶數百票。 荃威花園屋苑附屬的商場,方便住戶於區內消費,商場主體設於A至C座基座,共設兩層,屋苑管理處以及A至C座大廈主入口亦設於商場內。 因應多項維港兩岸的大型基建工程陸續完成,《預算案》建議推動優化海濱項目,預留60億元發展新的海濱長廊及休憩空間,以改善海濱設施。

海濱花園(英語:Riviera Gardens)是一個位於香港荃灣區南部的私人屋苑,環顧藍巴勒海峽[1]。 項目由加德士及新世界發展聯營的荃灣地產有限公司(1982年成立)發展,王董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協興建築及金門建築承建。 其中A至C座共用一平台花園,D及E座共用一平台花園,兩者均為住客專用,只可經由大廈升降機和設有密碼鎖之天橋(連接A至C座平台及荃景圍街市)前往。

海濱花園位於海葵閣至海裕閣的P4平台樓層,在海濱花園建成初期設有一私人經營住客會所,大門分別設於地下(設有專用升降機)以及P4平台。 內裡設施眾多,除了位於毗連平台的露天泳池(1.1米深),桌球室、卡啦OK室、中西餐廳等設施應有盡有。 荃灣花園平面圖2023 居民欲享用,便須先付三千元手續費成為會員,且會員資格不可註銷,只能連同住戶資格轉讓他人。 游泳池與荃景圍街市設於同一座建築物內,並以合和實業集團創辦人胡應湘之父胡忠命名,名為「荃景圍胡忠游泳池」。

翻查海濱花園的大廈公契,契上寫明︰「發展商在適當的情況下,經權衡後,毋須經小業主的同意,也有權直接入紙申請附屬公契發展商廈」。 果然,新世界在1993年把商場賣給自己的附屬公司,並加入附屬公契,再次寫明商場的擁有人可以利用剩餘地積比率再發展。 2007年,屋宇署批准在海濱廣場上蓋加建樓高24層、總樓面面積近25萬呎的商廈。 倘若商廈最終建成,估計景觀最受影響是第1、2、17、18、21以及22座[7][8]。 根據荃灣區議會文件顯示,荃灣西海旁有3個雨水暗渠排水口,分佈荃灣麗城花園、荃灣碼頭及荃灣海濱公園對出,唯荃灣區內不少舊樓的污水渠駁錯,使海旁臭味困擾周邊居民多年。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