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荃灣樓2023詳細介紹!(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荃灣樓

其中UG層設有24小時通道連接荃灣大會堂、如心廣場及荃灣舊市區。 而地下則設24小時通道連接楊屋道、禾笛街、沙咀道和室內小巴總站。 此外,商場2樓設有停車場,並且有扶手電梯及升降機連接商場1樓。 因此荃新天地UG層的平台及地下的露天園林廣場需撥出地方供公眾使用,並且須撥出作公眾通道之用。 另外,由於政府的規定,物業需設有1,952平方米的中度弱智人士宿舍及老人社區中心[2]。 截至2009年5月為止,共有138個商戶,而商場的租戶組合中,潮流服飾佔27%、潮流配飾佔14%、食肆佔13%、電器及傢具佔13%、美容及個人護理佔10%、零食及食品佔4%、百貨及超級市場佔3%、其他佔11%。

荃灣樓

2003年1月,新鴻基地產投資約600萬元將商場五樓佔地10,000平方呎玩具反斗城原址改作專賣童裝的「童話國」,作名牌童裝主題商場。 租戶組合包括多個童裝名牌,如 Chickeeduck、Kingkow、Mothercare、Guess Kids等。 場內中央設有親子樂園,並設置大電視讓親子共賞益智卡通、「童話國」還有益智課程和電動遊樂設施,亦已結業,現由傢俬廣場取代。 五樓室外平台遊樂場翻新,改作佔地20,000平方呎的「陽光樂園」。 柴灣角工業區的範圍,東面至大涌道,西面至荃灣西約的麗城花園,北面至青山公路近愉景新城,南面至海盛路海旁,包括青山公路(荃灣段)中段及沙咀道前段的工廠大廈。 20世紀初,在美環街附近的水坑(即曹公潭),已經有磨香粉和染布行業駐足。

荃灣樓: 荃灣市中心 @中原樓市片區

發展商新鴻基地產未有就出租該處向地政處申請豁免,處方未有回應發展商該繳付多少費用[9]。

食肆為日式餐廳大戶屋、蝦麵店、Triple-O's、HoiHoi 荃灣樓 Pancake 荃灣樓 House和美心食品集團旗下的中式酒樓翠園。 其餘大部份商店在商場開業初期仍然等待招租,2009年3月大部份商店已開業,租戶主要為家品店、美容中心、玩具店及時裝店。 此外,1至3樓設有停車場,並且在露天園林廣場範圍撥出部份地方為公眾休憩用地,提供簡單的兒童遊樂設施。 商場一樓曾設有藝廊,定期展出不同的藝術品,惟已在2015年末關閉,原址正招租。 商場UG層在露天園林廣場範圍內設有兩間食肆,包括來自新加坡的和樂日式意粉屋餐廳和美心集團旗下的北京人家中式餐廳。

荃灣樓: 商場

室內則設有Catalog、L'OREAL Paris、Fancl、Shiseido、運動服裝店主要包括Adidas、Kappa、Nike、The Overlander、Quiksilver、世運邨和李寧體育用品於香港首間專門店、EASTPAK、Sala小型家品店。 包括原創tee品牌tee locker、時裝Adlib及節能鞋專家PenWalking。 2019年引入喜茶並於6月1日開業,但因喜茶在港分店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受到影響,已於2020年結業。 2021年10月於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UG層原址開設美國快餐店Five Guys。 荃新天地(英語:Citywalk)是香港新界荃灣區的大型商場。 第1期面積300,000平方呎,設有40,000平方呎的露天園林廣場,以及1個面積達8,000呎、全港最大的巨型「直立花園」。

荃灣樓

第六屆荃灣區議會有19名民選議員及2位當然議員,共有21名議員,原本民主派佔16名,然而2021年區議員辭職潮及宣誓後,再無陣營佔據主導權,仍在任8名議員當中4名為民主派議員,4名為建制派議員。 區內住宅分佈集中於市中心、荃景圍、大窩口及臨海地段,市中心住宅享完善生活配套,鄰近荃灣站,食肆、商場林立,交通四通八達,該地段的私樓有綠楊新邨、愉景新城、荃錦中心、海晴軒、荃昌中心、萬景峯等,靠近楊屋道則有爵悅庭、樂悠居、立坊等。 荃灣位於新界西面沿岸南部,是香港第一代、亦是新界首個新市鎮,自1954年起歷經數次填海,土地總發展面積已超過6,000公頃。 荃灣區的荃灣半山@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99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8,380人。

荃灣樓: 樓盤編號# 2736185

商場地下設有十間店舖,包括牛角、譚仔三哥米線、7-11便利店、屈臣氏和足君好,其中先施百貨佔全層超過一半面積,於2010年9月28日開幕,到2022年結業[3]。 嘉禾娛樂則率先進駐商場,投資約3,000萬元設全港首個全數碼電影城,電影城面積逾3.3萬平方呎,院內設5個影廳,合共700個座位,大院最多可容納300人。 其中2個影廳支援3D數碼播放,並裝置電腦連接系統,可連接網上遊戲及作現場直播,吸引公司包場,料5年回本。 同年7月23日起,此線往梨木樹方向增停石排街「石排街石歡樓」站[15]。 此外,最後一期的工程包括重新規劃各樓層的商舖佈局,2008年3月15日動工。 分別拆除一樓的音樂噴泉舞台以擴大中庭位置及安裝頂層開闢天窗並改用透光材料,營造開揚空間感。

荃灣樓

荃灣廣場沒有再花時間修理,維修保養漸少,噴泉風氣也在香港漸漸下降,噴嘴等組件在清潔、洗池、搭台時被勾斷。 音樂噴泉最終日漸衰退,例如水燈損壞、水泵老化、搖擺噴泉的搖擺器損壞、噴嘴脫落等,令音樂噴泉表演的可觀度、震撼度下降。 荃灣樓2023 搖擺噴泉的水柱高度更不足50厘米,更不能搖擺,由固定方向向左噴出;只有大孔雀噴泉、雪松、主噴、山形噴泉、部分單支直上噴泉和瀑布層可作有限度表演,使音樂噴泉表演的可觀度下降[8]。 由於荃灣廣場的中心為一個大的中庭,音樂噴泉亦沿級而建,當有大型活動,每層商場的兩旁及上落用電梯均站滿遊人駐足觀賞。 由商場開幕(1992年初)至大約2000年時,為整個音樂噴泉的全盛時期,開幕到2001年每場都有熄中庭大燈及落下中庭頂的黑色大幕,每天也有很多人圍觀。

荃灣樓: 商場設計

其餘範圍以食肆及教育為主,包括麗都總廚、麗都讌客及富臨集團旗下的炑八韓烤。 首階段工程於2005年展開,率先把商場外牆轉成玻璃幕牆,並裝上發光二極管燈飾裝置;此外,翻新5樓戶外休憩廣場,並加設特式園藝佈置、主題遊樂設備和戶外表演場地,務求爭取區內年輕家庭客源。 工程另一重點,是在3樓及4樓設「空中食坊」[6](外牆由混凝土牆改作玻璃幕牆,令食客可望向室外的荃灣大會堂),引進多間首次進駐荃灣的食肆,令商場食肆增加至24間,工程在2007年1月完成。 工程還包括將5樓原有的「童話國」打造成「家居」專層,更換觀光電梯為客用升降機,增加上落速度及遊人流量、並且重新規劃各樓層的商舖佈局。

  • 直到2000年代初西鐵建成, 及2000年代中期萬景峰及如心廣場等住宅及酒店項目建成, 荃灣廣場一帶的人流始有所回升。
  • 第二階段工程於2006年11月10日展開,包括把商場入口改用玻璃幕牆,並改建成為一個中庭設計,2008年2月竣工。
  • 荃灣區議會[6],於1981年成立,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荃灣區的事務。
  • 正因為這種交通樞紐的優勢,及商場本身的特色,使它很快成為荃灣區以至新界區居民的消閒地標。
  • 該舖前身為百佳超級廣場只限B1層、Bershka及Pull & Bear承租,於2013年底陸續開業。
  • 商場中庭設於該層,於週末及假日不時會舉辦活動,為商場帶來人流。

商場首次引入Flash Retailing快閃概念的推廣策略,Flash Retailing又叫Pop-up Store,以短期租約形式與不同潮品crossover。 A30線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16],惟此線並不受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中的$2票價優惠覆蓋[17]。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16]。

荃灣樓: 商場結構

荃灣區的荃灣市中心@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3,238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82,253人。 主要街道包括沙咀道(荃灣市中心段)、青山公路 荃灣樓 - 荃灣段(荃灣市中心段)、西樓角路(荃灣市中心段)、德士古道(荃灣市中心段)、大河道(荃灣市中心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荃灣樓2023 尚翠苑,荃錦中心,荃灣廣場,名逸居,富麗花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8,450,年齡中位數為 42.5歲。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朗逸峰,寶雲匯,傳耀台,WINTOP PLACE,二陂圳。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6,000,年齡中位數為 46.3歲。 在露天園林廣場範圍內,則設有多間食肆,包括鮮芋仙、栢檔極品海南雞飯、MOS Cafe、康竜九州拉麵、羅麥記及上海婆婆336。 室內則設有美食廣場及多間連鎖商店,包括華潤堂、北京同仁堂、萬寧、豐澤、DG Lifestyle Store電腦用品專門店、多間傢俬店和中國銀行等。 商場內的美食廣場採用開放式設計,並且開設了三間食肆,包括大家樂、米線陣和Goobne Korea Oven Roasted Chicken。

荃灣樓: 荃灣半山 @中原樓市片區

因應多項維港兩岸的大型基建工程陸續完成,《預算案》建議推動優化海濱項目,預留60億元發展新的海濱長廊及休憩空間,以改善海濱設施。 據悉,是次優化海濱的重點項目包括6個港島海濱、2個啟德海濱及荃灣海濱空間。 紡紗業於1980年代開始步入黃昏,隨著香港製造業式微,這區的工廠大廈紛紛改為商業大廈,有不少不同種類的公司遷入,包括有線電視及香港01。

德士古工業區的範圍,東面及南面至德士古道,北面至沙咀道及荃榮街,西面至聯仁街及馬頭壩街,包括沙咀道後段、楊屋道、德士古道的工廠大廈。 最早在該區發展的是德士古石油公司,在這區建立了油庫,1950年代周邊地區陸續有工業發展,例如太古汽水廠在這裡設有廠房。 隨著物流業的發展,基於這帶接近葵涌貨櫃碼頭,這區在近年更加有大量物流公司遷入,形成一個物流區。

其他文章推薦: